“是!”
张衍志起身,深深一揖,恭敬道:
“学生谨记学政大人教诲。”
“定当勤学不辍,精益求精,不负大人厚望。”
这顿饭,在曾学政对张衍志的殷切期许中结束。
……
饭后。
李修远亲自率领书院众先生,以及张衍志等一众学子,恭送曾学政仪仗离去。
而崇正书院一行人,则早已灰头土脸,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再无来时的半分气焰。
送走学政。
众学子兴奋地围着张衍志议论纷纷,李修远却对张衍志道:
“衍志,你随我来书房一趟。”
张衍志心知山长必有话说,应了声“是”,便随李修远来到了他那间堆满书籍,墨香萦绕的书房。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李修远并未立刻坐下,他站在窗前,背对着张衍志,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转身,目光锐利地看着他,问道:
“衍志,今日之事,你为何要站出来?”
张衍志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
“回山长,学生虽是后进,亦是书院一份子。”
“崇正书院辱我书院,便是辱我辈所有学子。”
“学生不敢说能力挽狂澜,但既有所学,便不能坐视书院声誉受损。”
“此乃,分内之事。”
李修远凝视他良久,见他眼神清澈,语气诚恳,不似作伪,紧绷的神色才稍稍缓和,点了点头,说道:
“你做得很好。”
“远超老夫预期之好。”
“不仅保全了书院颜面,更赢得了学政青眼,于你前程大有裨益。”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说道:
“但是,衍志,你要明白。”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今日你锋芒太露,固然扬名,却也必然招妒。”
“崇正书院今日颜面扫地,其吴先生非是宽宏大量之人,今日在场的那些学子,乃至府城士林中,难免有心胸狭隘者。”
“你需得小心,日后行事更要谨慎,莫要授人以柄。”
这番话推心置腹,已是将张衍志视为极其亲近的后辈加以提醒。
张衍志神色一凛,再次躬身,说道:
“学生明白,多谢山长提点。”
“日后定当谨言慎行,潜心向学。”
“嗯,你能明白就好。”
李修远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而又欣慰的笑容,挥手说道:
“去吧,今日你也劳神了。”
“回去好生休息,院试在即,切莫松懈。”
“是,学生告退。”
张衍志退出书房,轻轻带上房门。
走在回斋舍的路上,夕阳将他青衿身影拉得老长。
他面色平静,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山长所言,他早已料到。
前路虽有荣光,亦必有荆棘。
但,他步履沉稳,目光坚定,并无丝毫畏惧……
……
不多时。
张衍志回到斋舍,还未推门,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喧哗。
一进门。
早已等候多时的王圆立刻扑了上来,激动地抓住他的胳膊,说道:
“衍志兄!”
“你可算回来了!”
“了不得,了不得啊!”
“学政大人亲口赞誉,还邀你同席!”
“刚刚我们都在说,将来你这前程,简直是锦绣铺就,一片光明啊!”
平时较为沉稳的高肃也笑着拱手,说道:
“不错。”
“衍志兄今日力挫崇正书院,扬我弘文威名,实在令人敬佩。”
“学政大人青眼有加,日后院试、乡试,想必都会顺畅许多。”
就连一向埋头自己书本,不太关心外事的赵健,也抬起头,眼中带着羡慕,说道:
“张兄今日,可谓是一鸣惊人。”
面对室友们热情洋溢的追捧,张衍志脸上并无得意之色,只是谦和地笑了笑,摆手道:
“诸位兄台过誉了。”
“学政大人厚爱,是长辈对后进的勉励。”
“我等更当勤勉修身,精进学问,岂敢因此便生骄矜之心?”
“今日之事,不过,恰逢其会,尽一份书院学子的本分罢了。”
他语气平和,眼神清澈。
全然没有少年人骤然得志的轻狂。
见他不愿多谈,王圆几人虽仍兴奋,却也识趣地不再纠缠。
只是心中对张衍志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
不骄不躁,这份心性实在难得。
随后,又与几人闲聊了几句书院趣事。
张衍志便走到自己的书案前,如往常一般点亮油灯,摊开书本,沉心静气地继续研读起来,仿佛白日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与学政的赞誉都未曾发生过一般。
王圆几人互相看了看,暗暗咂舌,也各自收敛心思,或温书,或练字。
斋舍内,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勤学氛围。
……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张衍志如常最早来到明伦斋。
刚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定,准备温习功课,便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
抬头一看,竟是白玉卿。
白玉卿今日依旧一袭白衣,清冷如玉,只是那双眸子看向张衍志时,带着几分复杂难辨的神色。
他走到张衍志旁边的座位坐下,沉默片刻,方才开口,声音清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说道:
“张兄,早啊。”
“没想到,你藏得如此之深。”
张衍志抬眼看他,神色平静,问道:
“白兄,何出此言?”
“先前在课堂上,几次与你辩论,指出你的疏漏之处,看你讷讷不言,我只当你才具有限。”
白玉卿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说道:
“如今看来,你当时是故意藏拙,或根本不屑与我争辩?”
“倒是让我做了回小人。”
喜欢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