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黄亦玫在一种奇异的宁静中醒来。张陆桉还在熟睡,一只手臂自然地搭在她腰间,呼吸均匀绵长。她小心翼翼地移开他的手臂,披上丝质睡袍,走到阳台上。
威尼斯的黎明带着海水的咸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栀子花香。运河对岸,一个早起的渔夫正在整理渔网,动作熟练而从容。黄亦玫靠在铁艺栏杆上,看着这座正在苏醒的水城,忽然有种想要永远留在这里的冲动。
又比我起得早。张陆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睡袍走过来,手里拿着两个杯子,递给她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酒店服务员刚送来的。
咖啡的香气在晨雾中格外浓郁。黄亦玫接过杯子,小啜一口:我在想,如果能永远这样该多好。没有工作,没有压力,只有我们两个人。
张陆桉从身后环住她,下巴轻抵她的发顶:那我们就努力把这种感觉带回去。在北京的家里,也要有这样的早晨。
七点半,他们按照张陆桉的计划出发。他没有告诉黄亦玫目的地,只是神秘地牵着她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威尼斯的早晨很安静,只有当地居民推开百叶窗的声音和远处集市准备开张的喧闹。
到了。张陆桉在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前停下。门上的招牌写着Academia delle belle Arti。
艺术学院?黄亦玫惊讶地看着他。
张陆桉微笑着推开门:我预约了一位老教授的私人课程。
学院内部别有洞天,中庭里种满了橄榄树,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教授正在那里等候,他穿着沾满颜料的工作服,眼神却异常明亮。
欢迎,来自东方的朋友。老教授的英语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我是马可·贝里尼,今天将由我带领你们探索威尼斯画派的奥秘。
画室设在二楼,宽敞明亮,墙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画架上已经准备好了画布和颜料,窗外正对着大运河,景色美得令人屏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威尼斯画派的光影技法。贝里尼教授拿出一本画册,翻到提香的作品,注意看大师是如何捕捉威尼斯特有的光线的——柔和、温暖,带着水汽的氤氲。
黄亦玫从小就喜欢绘画,所以才上的美院。在教授的指点下,她好像更进一步了。张陆桉则选择了素描,他用炭笔捕捉着窗外运河的景色,笔触精准而富有感情。
你很擅长这个。休息时,黄亦玫走到张陆桉身边,惊讶地看着他的画作。
张陆桉不好意思地笑了:和你在一起后悄悄学的。
中午,贝里尼教授带他们到学院附近的一家小餐馆用餐。这家店隐藏在一个僻静的庭院里,只有当地人才知道。
尝尝真正的威尼斯家常菜。教授热情地为他们点菜,海鲜汤、墨鱼面,还有我妻子最拿手的提拉米苏。
用餐时,贝里尼教授讲述了自己家族与威尼斯艺术的故事。他的曾祖父是19世纪着名的玻璃工艺师,祖父是建筑师,父亲则是雕塑家。
在威尼斯,艺术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老教授说,就像运河里的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这番话让张陆桉若有所思。他放下刀叉,认真地说:其实写作也是如此。当文字成为表达内心的方式,它就不再是工作,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黄亦玫在桌下轻轻握住他的手。她知道,这句话道出了张陆桉一直以来对写作的态度。
下午的课程更加深入。贝里尼教授教他们如何用画笔表现威尼斯建筑特有的质感——历经风雨的石材、斑驳的墙面、锈蚀的金属。
每一道裂纹都是一个故事,教授指着窗外一栋古老建筑上的裂缝说,就像每个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黄亦玫在画布上仔细描绘着这些细节,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学习绘画技巧,更是在学习如何观察生活,如何理解美。
课程结束时,贝里尼教授送给他们一人一本素描本和一套画笔:记住,艺术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它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
离开艺术学院,夕阳已经将运河染成金色。黄亦玫抱着画具,心情格外愉悦。
谢谢你安排这个课程,她说,这是我收到过最特别的蜜月礼物之一。
张陆桉微笑地看着她:我知道你会喜欢。
傍晚,他们按照计划乘坐贡多拉游览威尼斯的小运河。船夫是一个健谈的年轻人,名叫卢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家族世代都是贡多拉船夫,卢卡一边娴熟地划着船,一边向他们介绍,我祖父的祖父,就曾为拜伦爵士划过船。
小船在狭窄的水道中穿行,两岸是斑驳的古老建筑。卢卡指着一条不起眼的水道说:那是威尼斯最窄的运河,只有一艘贡多拉可以通过。
水道确实狭窄得惊人,船桨几乎要碰到两侧的墙壁。但在穿过水道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隐秘的小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中央有一口古井,几个孩子在井边玩耍。
这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地方。卢卡得意地说。
经过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时,卢卡放慢了速度:这是温德拉敏宫,曾经是威尼斯的赌场。传说在这里输掉全部家产的贵族,都会从那个阳台跳进运河。
黄亦玫仰头看着那个华丽的阳台,不禁打了个寒颤。张陆桉察觉到了,轻轻握住她的手。
别担心,卢卡笑道,那都是几个世纪前的事了。现在这里是音乐学院,每天都飘出美妙的乐曲。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宫殿的窗户里突然传来钢琴声。那是一首肖邦的夜曲,旋律在暮色中的运河上飘荡,美得令人心醉。
贡多拉转进大运河时,夕阳正好沉入地平线。安康圣母教堂的圆顶在晚霞中轮廓分明,仿佛漂浮在水上的珍珠。
多美啊。黄亦玫轻声感叹。
张陆桉没有说话,只是拿出相机,拍下了她被夕阳勾勒的侧影。这一刻,他想要永远铭记。
晚餐他们选择了一家运河边的家庭餐馆。餐馆很小,只有六张桌子,老板娘亲自在厨房忙碌,老板则负责招待客人。
今天有刚捕捞的龙虾,老板热情地推荐,还有我妻子特制的海鲜烩饭。
他们点了老板推荐的食物,果然美味无比。龙虾鲜嫩多汁,海鲜烩饭香气扑鼻,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这才是真正的威尼斯味道。黄亦玫满足地说。
用餐到一半时,餐馆里来了一个手风琴艺人。他演奏着威尼斯传统民歌,声音沧桑而富有感染力。在老板的鼓励下,几个当地客人开始跟着音乐唱歌,气氛热烈而温馨。
我们也来唱一首吧。张陆桉突然提议。
在众人的掌声中,他们唱起了那首在婚礼上唱过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虽然语言不同,但音乐的情感是相通的,餐馆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
表演结束后,老板送来两杯自酿的柠檬酒:送给你们,祝你们永远幸福。
回酒店的路上,他们选择步行。夜晚的威尼斯更加迷人,月光下的运河泛着银光,偶尔有贡多拉划过,船头的灯笼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在一座小桥上,他们停下脚步。桥下的运河格外宁静,只有水波轻拍岸边的声音。
今天在艺术学院的时候,黄亦玫突然开口,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幸福就像威尼斯的光影,需要用心去捕捉,才能发现它最美的样子。
张陆桉转过身,面对着她。月光下,她的眼睛明亮如星:那我们以后就要做彼此的光影捕捉者,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幸福的瞬间。
他们继续向前走,手牵着手,步伐一致。路过一个还在营业的冰淇淋店,张陆桉买了两份开心果口味的冰淇淋。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在月光下漫步。
明天就是我们蜜月的最后一天了。黄亦玫有些不舍地说。
但也是新生活的开始。张陆桉握住她的手,回到北京后,我们要把威尼斯的浪漫带回去,让每一天都像蜜月一样。
回到酒店房间,黄亦玫拿出在艺术学院完成的画作,小心地收进行李箱。这幅画不仅记录下了威尼斯的景色,更记录下了这个特别的日子。
站在阳台上,他们最后看了一眼月光下的运河。对岸的灯光大多已经熄灭,只有远处圣马可广场的钟楼还亮着灯,像一座指引归途的灯塔。
晚安,威尼斯。黄亦玫轻声说。
晚安,我的爱人。张陆桉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