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深秋,天空是一种清澈高远的蓝。阳光透过张陆桉书房朝南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宁静而安详。张陆桉正对着一叠新收集的明初卫所制度相关的地方志史料做着笔记,书桌上那本《风云时代》的清样稿被小心地放在一旁,象征着一段艰苦旅程的圆满收官。
一阵轻快而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书房的静谧。是黄亦玫。她今天似乎格外不同,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混合着兴奋与自豪的光彩,连推门进来的动作都比平时多了几分雀跃。
“陆桉!”她的声音清亮,像敲击在冰面上的石子。
张陆桉从故纸堆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到她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喜欢看到她这样充满活力的状态。“今天怎么这么高兴?艺术展的场地定下来了?”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做好了倾听的准备。他知道她和苏更生最近为了上海那个先锋艺术展的最终场地,反复权衡,忙得脚不沾地。
黄亦玫走到书桌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拿起他桌上的茶杯,毫不介意地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水,然后才深吸一口气,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宣布:“不止是场地定了。我今天,正式收到人事部的邮件通知——我转正了!而且,总监极力推荐我为这次上海的先锋艺术展,独立负责整体策划和落地执行!”
她说这话时,胸膛微微挺起,眼睛里闪烁着如同钻石般坚定而璀璨的光芒。那是长期努力得到认可后的释然,是独当一面的期待,也是对自己能力充满信心的宣告。
张陆桉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绕过书桌,来到黄亦玫面前。
“真的?!太好了!亦玫!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转正并且独立负责这么大的项目……你们姜总果然有眼光,也够魄力!”
他是真心为她感到高兴。他亲眼见证了她为了这份工作付出了多少。从最初实习时的忐忑摸索,到后来为了一个布展方案熬夜修改,为了争取艺术家资源绞尽脑汁,甚至在上海出差期间,一边顶着压力评估画廊,一边还要应对哥哥黄振华,她就像一株顽强生长的玫瑰,努力汲取着一切养分,如今悄然地伸展出自己的枝桠。
如今,这株植物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花期,将要独立撑起一片风景。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他的语气变得低沉而肯定,带着一种见证者的了然,“你身上有股劲儿,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还有对艺术那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和热情。这个位置,这个项目,非你莫属。”
黄亦玫看着他眼中的信任和鼓励,心头一热,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压力仿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补偿。她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仅仅是他的理解和认同,就让她觉得充满了力量。
“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在他面前,她稍稍卸下了刚才那副“女战士”的面具,露出一丝小女生的赧然,“毕竟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负责,预算、场地、艺术家协调、宣传推广……所有环节都不能出错。那边虽然空间气质很符合,但他们的运营能力确实是个短板,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磨合和支撑。”
张陆桉认真地听着,拉着她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他没有急于给出具体的建议,而是先给她重新倒了一杯热茶,递到她手里。“先喝口热水,慢慢说。”
温暖的茶杯熨帖着掌心,黄亦玫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她开始更详细地跟他分享自己的初步构想,关于如何利用那个独特结构,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关于她如何说服一位风格极为先锋、甚至有些难以沟通的影像艺术家参与进来;关于她设想的一些打破常规的开幕活动和媒体宣传策略……
张陆桉始终专注地听着,不时点点头。他虽然不是艺术圈内人,但他有着极其敏锐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能从黄亦玫的描述中,清晰地把握住这个项目的核心挑战与机遇。
等她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紧张是正常的,这说明你重视。但不必过分焦虑。你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他顿了顿,像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亦玫,管理一个项目,其实和我做历史研究有某种相通之处。都需要在庞杂的要素中,抓住那条最主要的线索。对你而言,这次展览的‘主线’是什么?是某个核心艺术家的作品?是想要传达的特定理念?还是那种‘临界点’的体验本身?想清楚这个,所有的工作安排、资源调配,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这样就不会迷失在细节里。”
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帮助,旨在激发她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亦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陆桉的话像一把梳子,帮她理清了脑海中有些纷乱的思绪。“主线……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能为了先锋而先锋,所有的形式都要服务于内容,服务于那个最核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没错。”张陆桉赞许地笑了,“另外,运营能力弱,未必完全是坏事。这反而给了你更大的主导权和创作空间。你可以带着你的团队,更深入地介入进去,把它打造成完全符合你设想的样子。困难存在,但换个角度看,也是机遇。”
他的视角总是这样,带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辩证思维,能在困境中看到转机。黄亦玫感觉自己的思路被他打开了不少,之前的焦虑感减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挑战欲。
“嗯!我知道该怎么调整重心了。”她重重地点了下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谢谢你,陆桉。”
“跟我还客气什么。”张陆桉伸手,轻轻将她耳边一缕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动作自然亲昵,“你负责光芒万丈,我负责……在你需要的时候,当个安静的听众,或者提供一点或许有用的旁观者视角。”
他的话语温柔而充满支持。黄亦玫心里甜甜的,忍不住靠在他肩膀上,感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踏实。她想起不久前,也是在这个书房,她看着他与父亲讨论书稿时那烨烨生辉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赏。而此刻,轮到他用同样的专注与智慧,来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他们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生长,一个在故纸堆中梳理历史的脉络,探寻秩序与代价的真相;一个在当代的艺术现场开疆拓土,试图定义美与思想的“临界点”。看似平行的轨道,却因为彼此的理解、支持和欣赏,而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与交织。
“对了,”黄亦玫忽然想起什么,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等艺术展筹备进入布展阶段,可能会非常忙,到时候恐怕没这么多时间见面了。”
张陆桉笑了笑,语气平和而包容:“没关系,你忙你的。需要我的时候,我随时都在。正好我这本书出版前还有一些琐事要处理,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弄完。”他顿了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黄大策展初次挂帅,我岂能拖你后腿?”
黄亦玫被他逗笑了,轻轻捶了他一下,心里却像是被暖流包裹。这种毫无保留的支持和理解,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来得珍贵。
夕阳的余晖将书房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给相对而坐的两人身上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们继续聊着,聊艺术展的细节,聊他书稿出版的进展,聊生活中琐碎的趣事。学术的严谨与艺术的先锋,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鲜活,在这间充满书卷气的房间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对黄亦玫而言,转正和独立负责项目,是她职业生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对他们的关系来说,这种在各自奋斗道路上相互照亮、彼此支撑的时刻,何尝不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靠近与确认?前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此刻,他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温暖,去面对一切。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