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南的 “七域灵庠” 外,两株千年古柏的枝桠上挂满了晶莹的 “传讯灵叶”。每当有新生入学,灵叶便会自动记录其灵根属性与初始灵力值,化作流光汇入庠内的 “育才灵阵”。这座融合了现代学制与玄幻法则的学府,正是大秦新科举制度的根基所在 —— 从启蒙班到研修院的七级培养体系,像一棵参天大树,将七域的人才根系紧密相连。
“启奏陛下,灵庠六级学制已全面推行。” 国子监令淳于越展开绘有灵脉分布图的卷轴,指尖划过代表不同学段的光晕,“启蒙班(6-10 岁)传授基础符文识读与灵力感应,采用‘灵识投影’教学,将《千字文》化作会动的灵禽异兽。昨日启蒙班的孩童们学习‘水’字符文,投影出的灵鱼竟在课堂上畅游,引得孩子们争相用灵识与鱼群互动,一堂课下来,全员都能熟练画出基础水纹符。”
他顿了顿,继续介绍:“进阶班(11-14 岁)分设武修、法修、丹修三个方向,用‘幻境试炼’替代传统课业。武修班的学员在‘淬体幻境’中与虚拟妖兽搏斗,每一次拳脚都能真实反馈灵力运用的优劣;法修班则在‘符文迷宫’中破解各类阵法,上周有三名学员在‘虚拟妖兽潮’中提前觉醒了本命灵技,其中一名女童的‘控火术’竟能引动幻境之外的烛火摇曳,实属罕见。”
卷轴上的灵阵突然亮起,显现出各学段的考核标准:初级班结业需能绘制一阶符文,中级班需凝结灵力种子,高级班需通过三阶灵阵推演,预科班需斩杀幻境中的筑基期妖兽,本科班需完成跨域灵脉勘察,研修院则需提交能提升七域灵气浓度的创新方案。最引人注目的是 “学分灵玉” 系统 —— 学员通过课堂表现、幻境试炼、实战演练获得的学分,可兑换修炼资源或参与 “提前科举” 的资格。
“学分灵玉的兑换比例经过精密测算,” 淳于越解释道,“100 学分可换一枚聚气丹,500 学分能换一次进入‘聚灵阁’修炼的机会,1000 学分则可申请提前参加乡试。上月有位高级班学员,凭借在‘灵脉勘探’实践课中发现一处隐藏灵眼,一次性获得 2000 学分,直接获得了会试的保送资格,这在旧制中是绝无可能的。”
在灵庠的 “符文实验室” 里,一群十二三岁的学员正围着 “灵力方程式” 沙盘。沙盘中央,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灵力粒子在符文引导下重组,某学员输入现代数学的 “矩阵算法”,竟让原本冲突的水火灵力形成了稳定的漩涡。“这是借鉴了凡界的高等数学,” 负责教学的金丹修士惊讶地记录数据,“过去需要十年才能掌握的五行调和术,现在的学员用三个月就能入门。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能举一反三,将矩阵算法应用到符文组合中,创造出全新的防御符文,防御力比传统符文提升了近五成。”
实验室的另一侧,丹修班的学员们正在进行 “灵草基因测序” 实验。他们借助 “灵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灵草的灵力基因链,并用现代基因编辑的理念,尝试改良灵草的药性。一名学员将 “清心草” 与 “烈火花” 的基因片段重组,培育出一种既能安神又能提升火焰抗性的新灵草,被丹药房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科举制度的革新,在于将现代考试体系嫁接到玄幻根基上。新科场设在 “通天塔” 的十九层至三十三层,每层对应不同科举等级,融合了笔试、实操、幻境考验三种模式。乡试在十九至二十一层进行,会试在二十二至二十七层,殿试则独占二十八至三十三层,每层的重力与灵力浓度都经过精确调控 —— 殿试层的灵力密度是外界的百倍,能逼出考生的极限潜能。
“乡试首科已在七域同步开考。” 礼部侍郎手持 “传讯水晶”,水晶中显现出各地考场的实时画面,“笔试环节用‘感应试卷’替代笔墨,考生只需以灵识书写,试卷便会自动评判对错,错题会化作黑色雾气,需用正确灵力冲刷才能消散。昨日有位考生在回答《灵脉分布》一题时,因记错北斗星域第三条灵脉的走向,试卷上立刻浮现出浓郁的黑雾,他费了整整一个时辰才用正确的灵识将黑雾驱散,这对他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他转动水晶,画面切换到实操环节:“实操环节设在‘灵物培育舱’,要求在两个时辰内培育出指定灵植。凡仙域考生用现代光合作用理论改良的‘聚灵营养液’,使灵草生长速度提升了三成。更有甚者,将凡界的无土栽培技术与聚灵阵结合,培育出的灵根洁白如玉,灵力纯度远超传统培育方式,负责评审的丹师们都赞不绝口。”
最具颠覆性的是 “跨域同步考试系统”。通过世界树灵脉搭建的传输网络,北斗星域的考生与凡仙域的考生在同一时间进入 “共享幻境”。某寒门学子在 “朝堂模拟” 幻境中,用现代管理学的 “分层负责” 理念破解了虚拟的七域流民危机 —— 他将流民按技能分为耕种、建筑、防御等小组,每组设组长协调,再由中枢统一调配资源,短短三个时辰就稳定了局面。幻境裁判 —— 由历代名相残魂凝聚的 “公论之灵” 当即给出满分,其答卷瞬间通过灵脉传至咸阳主考场,引得考官们纷纷传阅。
科举内容的设置更显匠心。《公共灵力学》涵盖七域灵脉分布与环境保护,其中 “灵脉可持续发展” 章节,要求考生结合现代环保理念,提出合理开采灵石的方案;《符文应用基础》融合现代编程逻辑,将复杂符文拆解成类似 “代码模块”,学员可像拼接积木一样组合出全新符文;《实战策略》则引入凡界的 “沙盘推演” 与 “大数据分析”,某份会试答卷上,考生用 “概率学” 计算出妖兽迁徙路线,在幻境中提前设下埋伏,以最小代价完成了 “守护灵脉” 任务,其方案被军部直接采纳为边境防御参考。
在 “殿试创新环节”,来自凡仙域的考生林墨提交了一份惊世骇俗的方案 —— 用现代 “核聚灵” 理论设计的 “微型灵脉反应堆”。他在幻境中演示时,用三枚下品灵石作为燃料,通过特殊符文的引导,使灵石内部的灵力发生聚变反应,竟释放出相当于金丹修士全力一击的能量,且无任何灵力污染。“这打破了‘灵石不可再生’的铁律,” 担任主考官的元婴修士激动地说,“若能推广,七域的资源危机将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反应堆体积小巧,可随身携带,一旦应用于军队,我军的战斗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为保证公平,科场布设了 “三重监察灵阵”。外层的 “防作弊阵” 能隔绝任何外来灵力传递,阵纹如细密的蛛网,任何试图穿透的灵力都会被反弹回去;中层的 “心语监听阵” 可捕捉考生的默念,哪怕是心中闪过的作弊念头,也会被阵法记录并转化为警示红光;内层的 “本心映照阵” 会显化其真实意图,若考生表面作答诚恳,内心却暗藏投机取巧,阵中便会浮现出其真实想法的幻象。
上月有考生试图用 “偷天换日符” 作弊,将他人的灵识答案转移到自己试卷上,阵法当即触发 “反噬雷劫”—— 一道细小的雷光从天而降,击中考生的灵根,使其暂时失去灵力感应能力,考试资格被取消,且三年内不得再参加科举。这种结合了现代防作弊技术与玄幻惩戒手段的机制,让科举公信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科举制度最动人的,是为凡人打开了通天之路。在 “凡人特科” 考场上,木匠之子张平用凡界的 “杠杆原理” 改造了攻城锤的灵力传导装置,在不增加灵力输入的情况下,使其冲击力提升三倍。他还在装置中加入了可调节的符文卡扣,能根据不同城墙的硬度调整冲击角度,实用性极强;农女李苗则根据现代植物学,培育出能在荒漠生长的 “固灵麦”—— 这种麦种的根系能深入地下吸收微薄的灵脉之气,秸秆可作为饲料,解决了北域驻军的粮草问题。他们虽无灵根,却凭借特殊才能被授予 “文职灵官”,其功绩会刻在 “凡人工匠碑” 上,与修士的功勋灵碑并列,接受七域百姓的敬仰。
“科举取士,不应只看灵力深浅。” 嬴政望着观星台上同步的科举数据,指尖划过光屏上的 “人才分布热力图”,“凡能增益大秦者,无论修士凡人,皆可位列朝堂。” 光屏上,来自七域的考生数据正自动分类:灵根优异者流向研修院,进一步深造高阶法术与阵法;实战突出者进入军部,成为各级军队的参谋或将领;创新能力强者被工部吸纳,参与灵脉开发与武器研发;凡人中的特殊人才则进入户部负责民生工程,如改良农具、优化种植等。
三个月后,首届新科举放榜。七域共录取进士三千七百名,其中修士占比 68%,凡人占比 32%,最小的进士年仅十三岁(灵根变异提前结业),她在殿试中提出的 “儿童灵力启蒙方案”,被灵庠列为必修课程;最年长的则是位七十岁的凡人老农(提交了改良灵田灌溉的方案),他设计的 “灵水循环系统” 能将雨水与灵脉水结合,使灵田亩产提高四成,被推广至七域。他们的名字化作星光,在咸阳城上空组成 “人才星图”,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每当有新的人才涌现,星图便会增添一颗新的星辰。
在研修院的 “跨域通讯室” 里,新科进士们正通过 “灵镜视频” 与七域的学员交流。某修士展示着用现代化学理论改良的炼丹术,他将丹药的成分分解为不同的 “元素灵力”,通过精确控制火候与灵力输入,使丹药的成功率从三成提升至七成;某凡人则讲解如何用 “区块链” 理念管理灵脉资源,每一次灵石开采都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 “灵脉账本” 上,有效防止了私采滥挖。淳于越站在一旁,看着这些融合了现代智慧与玄幻力量的年轻人,突然明白新科举的真谛 —— 它不是筛选人才的筛子,而是让不同文明的智慧基因,在大秦这片土地上完成基因重组的熔炉。
嬴政的龙袍掠过观星台的符文,与通天塔的灵光交织成新的国运图腾。他知道,当这些掌握着双重智慧的人才成长起来,大秦的科举制度,将不再是选拔官员的工具,而是推动整个七域文明跃迁的引擎。远处传来灵庠新生的朗朗书声,与科场的钟声、研修院的讨论声融为一体,在世界树的枝叶间,奏响一曲跨越时空的育才之歌。这歌声里,有孩童对符文的好奇,有学子对知识的渴望,有凡人对命运的抗争,更有大秦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喜欢铸运天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铸运天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