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回顾:陈宇在天津港砸开冰砖拿到真核图纸,汤姆供出台湾保密局线索。
11天后的北京,公安部会议室暖炉噼啪响,木桌上摊着三张提名表——陈宇(公安一级英雄模范)、施尔昌(二级)、老王(群众模范),
(上午9时05分·提名表前——质疑声炸在暖炉旁)
“陈宇同志的功劳,多靠‘闪回’吧?”坐在角落的老李突然开口,钢笔尖停在提名表上。
“沈阳科研所找绿渣、天津港摸金属箱,都是闪回给的线索,这算个人本事,还是巧合?”
话音刚落,另个声音接上来:“施尔昌1948年被叛徒骗,差点丢了潜伏名单,现在评二级模范,会不会让人说‘有前科也能上’?”
最末排有人嘀咕:“老王就是个码头工人,没公安编制,评模范是不是太勉强?咱们该优先评在职干部。”
陈宇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捏着暖炉边的搪瓷杯(林悦早上泡的菊花茶,还温着),下颌线绷成直线——没急着反驳,只往施尔昌那边看了眼。
施尔昌的手正摸腿上的疤(鸭绿江渡口被流弹擦的),听到“前科”俩字,指尖顿了下,耳尖泛红。
赵刚“啪”地拍桌子,天津话裹着火:“放屁!陈宇闪回后,还记着沈阳小张的伤口尺寸、天津老王的扳手锈迹,这叫巧合?施尔昌拆m2地雷时手冻得发紫都没松,这叫有前科?”
(上午9时10分·掏出来的笔记本——纸页里的硬证据)
“赵刚,坐下。”杨奇清部长抬了抬手,目光落在陈宇身上,“你说说,大家的质疑,怎么回应?”
陈宇站起来,从内兜掏出个发皱的蓝皮笔记本——封皮磨破,纸页边缘沾着油污(天津港的鱼腥味、沈阳的蓝墨水)。
他指尖蘸了点唾液,捻开第12页(怕纸脆撕坏):“沈阳科研所案,小张左胳膊伤口3厘米,是美式步枪弹擦的。
让林悦查了弹壳编号,和约翰的钢笔批次对得上——这不是闪回直接给答案,是闪回提了‘枪’,我找的弹壳证据。”
翻到第27页,他指着歪歪扭扭的字:“天津港案,老王说冰砖硬得像铁,我让赵刚测了冰砖密度,比海水冰高1.2倍,才确定里面藏东西。
闪回只看到渔竿,密度是咱们用仪器算的,老王的扳手现在还在物证室,沾着冰碴和锈。”
最关键的一页,夹着片银亮的金属——是m2地雷引信残片(鸭绿江拆的)。
“施尔昌1948年被骗后,记了37页叛徒特征,这次拆地雷,他靠当年记的‘假牙细节’,认出汤姆和叛徒是同伙——这叫‘吃一堑长一智’,不是前科。”
(上午9时15分·闯进来的证人——胳膊上的疤与扳手)
“报告!”门突然被推开,小张举着左胳膊冲进来——袖子卷到肘,3厘米的疤泛着浅粉,是沈阳科研所挡枪时留的,“我能作证!陈组长当年挑m2地雷引信,手比我还稳,要是没他,我胳膊早炸没了!”
他还掏出张纸,是陈宇帮他写的伤残申请:“组长说‘你是为保护图纸伤的,得算公伤’,这事儿,全科研所都知道!”
跟着进来的老王,扛着那把砸冰砖的扳手,手攥得发白:“俺也作证!去年俺被汤姆的人打断肋骨,没人敢管,是陈组长帮俺讨回三个月工资,还说‘工人敢举报,就得护着’——俺这次砸冰砖,就是信他能给俺做主!”
施尔昌终于开口,声音有点哑:“1948年我被骗后,陈组长没骂我,还让我记叛徒特征,说‘错误能改,就是好同志’。
这次天津港,我冻僵的手是他捂热的,引信是他教我拆的,这模范,我不是靠运气,是靠他带的。”
(上午9时22分·暖炉边的定论——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杨奇清部长拿起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行小字:“反特不是靠一个人闪回,是一群人查证据、护彼此。”
他把本子递给众人传看:“陈宇的闪回,是提醒方向,但证据是小张的疤、老王的扳手、施尔昌的引信残片撑起来的。
老王没编制,但他敢举报,护了志愿军的核图纸。
施尔昌有过失误,但他改了,还立了功——咱们评模范,评的就是‘真本事、真民心’,不是‘没失误、有编制’。”
质疑的人没再说话,老李把钢笔放下,在提名表上画了勾:“是我想窄了,陈宇同志记的细节,比闪回重要多了。”
林悦坐在后排,手里攥着条旧围巾(去年陈宇发烧时她送的,后来陈宇又给她围过),嘴角挑动半分——看到陈宇眼尾泛着浅红,是突破质疑后的放松。
(10月1日·表彰大会——麦克风前的答案)
天安门广场旁的礼堂,国歌刚结束。陈宇站在麦克风前,胸前别着英雄模范奖章(金的,映着灯光)。
中央领导问:“陈宇同志,你觉得反间谍最难的是什么?”
他想了两秒,目光扫过台下——施尔昌摸着眼眶,老王举着扳手比划(跟旁边的工人说当年的事),林悦把围巾拢了拢。
“最难的,是让战友别受伤,让老百姓敢信我们。”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去,没拔高,却很清楚,“沈阳小张没炸没胳膊,天津老王敢举报,施尔昌敢拆地雷,这比我一个人闪回十次都重要。”
台下掌声响起来,赵刚拍得最用力,巴掌红了也没停;林悦的眼睛亮了,围巾边角蹭到脸颊,暖得像陈宇当年给她围的时候。
(10月2日·物证室——串起来的线索链)
陈宇和施尔昌、老王去物证室,玻璃柜里摆着他们的“功劳”:约翰的银杆钢笔、m2地雷引信残片、砸冰砖的扳手、发皱的笔记本。
“这些东西,能给后来人看,反特不是靠神仙,是靠较真。”陈宇指着扳手,“老王砸冰砖时,砸了三次才砸开,第一次没敢用力,怕伤着图纸——这就是较真。”
老王挠着头笑:“俺就是怕砸坏了,你们查不了案,没想到还能成模范。”
施尔昌摸着引信残片,突然说:“下月去天津复查汤姆的案子,俺还想跟你去,腿上的疤不疼了,还能帮着认特务。”
陈宇拍他的肩:“好,一起去——林悦说,天津的糖炒栗子该熟了,到时候给你买。”
【历史档案】(贴合1952年公安模范评选实操)
1. 1952年公安系统英雄模范评选标准 :核心为“三实”——实绩(有具体案件贡献,非空泛功劳)、实证(有物证\/人证支撑,非口头汇报)、实信(获群众\/战友认可,非上级空降)。
本章陈宇的笔记本(实绩)、引信残片\/扳手(实证)、小张\/老王的证言(实信),完全贴合该标准,无“荣誉空降”。
2. 群众模范设立背景 :1951-1953年,公安系统首次设立“群众反特模范”,因当时反特工作需“公安侦查+群众协助”(如天津港、鸭绿江案)。
老王的提名并非特例——1952年全国共评选此类模范127人,其中码头工人占38%,均因“提供关键线索、协助抓捕特务”获选。
速点订阅!下章第38章:公安部门口的围巾与伤疤(1952.11.10)暖爆又带劲!陈宇要去天津复查汤姆案,施尔昌提前在门口等,腿上的疤贴了林悦给的草药膏。
林悦赶过来,把旧围巾给陈宇围上,说“天津比北京冷,别像上次发烧”——围巾刚绕两圈。
赵刚开着吉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老王托人带的天津糖炒栗子(还热乎)。
更关键的是,陈宇摸出物证室借的汤姆钢笔,说“这次去天津,要查钢笔上的香港汇款记录,牵出台湾保密局的新据点”。
点击“追更订阅”,看他们在天津胡同里找汇款线索,施尔昌靠腿上的疤认出当年骗他的叛徒同伙,林悦用围巾裹着暖手宝帮着查账本,最后把据点里的特务一网打尽!
喜欢烽火神忆破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神忆破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