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回顾:王秀兰破译半截米汤密信,锁定金雕藏匿于美军驻北平联络处,其随身携带“美军间谍在华名单”。
陈宇带队布控,林悦坐镇公安部密电室,等待夜间抓捕时机——金雕的儿子,正是“老鹰”的核心联络人。
北平的夜浸着潮气,胡同里的煤烟味裹着青砖凉意,扑在人脸上。
陈宇半蹲墙根,驳壳枪托抵肩,食指轻搭扳机。
赵刚蹲在左侧,警棍握得指节发白,天津话压得极低。
“陈部长,蹲半钟头了,金雕咋还不出来?”
“美军规矩严,夜间必走后门,再等。”陈宇眉峰微蹙。
施尔昌摸了摸左腿旧疤,延边联防的伤隐隐发疼。
指尖划过疤痕的瞬间,他猛地竖起耳朵:“有动静!”
三人瞬间屏息,胡同深处传来轻响,混着金属碰撞声。
联络处后门的铁门“吱呀”开了,黑色中山装身影闪出。
正是金雕,左右张望两圈,转身就往胡同口冲。
“上!”陈宇低喝一声,率先蹿了出去。
赵刚紧随其后,警棍转了个圈,吼声震得墙皮掉灰。
“金雕!站住!再跑俺就开枪了!”
金雕脸色骤变,脚下速度又快了几分。
联络处后门再次打开,两名西装美国人举着美式手枪冲出。
“叛徒!留下名单!”异域腔调嘶吼着,枪口对准金雕后心,距离不足5米,子弹已上膛,寒光刺眼。
“小心!”陈宇瞳孔骤缩,抬手就要开枪。
施尔昌反应快如闪电,侧身扑出,硬生生将金雕往旁边一撞,自己挡在枪口前。
“噗嗤”一声闷响,子弹穿透施尔昌左臂。
鲜血瞬间染红蓝布褂,顺着指尖滴在青砖上。
“施尔昌!”陈宇心头一紧,枪口调转。
“砰!砰!”两枪精准命中间谍手腕。
美军间谍惨叫着松手,手枪掉在地上发出脆响。
赵刚箭步上前,警棍横扫,重重砸在两人膝盖。
“咔嚓”两声,间谍跪倒在地,疼得直咧嘴。
胡同口传来脚步声,老张带着两名警员和其他联防队赶到。
“陈部长,俺们来晚了!”老张喘着气,手里攥着本地地图。
他一眼扫过地形,立刻喊道:“大刘堵东口,小李守西口!”
胡同深处,蹬三轮车的王大爷横车挡路。
“陈部长,俺帮你拦着,别让特务跑了!”
卖菜的张大妈也凑过来,指着西侧小巷:“那边有暗门!”
陈宇点头致谢,转头对赵刚说:“送施尔昌去卫生所。”
“不用,俺能撑住!”施尔昌咧嘴笑,额角渗满冷汗。
他摸出怀里的磺胺粉,赵刚立刻掏出布条。
“当年延边挨鬼子一刀都没事,这枪子儿不算啥。”
磺胺粉撒在伤口上,施尔昌疼得牙关紧咬。
陈宇口袋里的字条硌得慌,是林悦发来的紧急消息。
展开一看,字迹工整:“密电破译,美军请求撤离老鹰。”
他指尖摩挲字条,突然想起前几天的事。
中枢部门有份工业基地密电,莫名泄露了半截。
“你看,美军要抛弃你了。”陈宇把字条递向金雕。
金雕瞳孔骤缩,手不自觉摸向胸口夹层。
那里藏着名单,是他唯一的保命符——怕美军灭口。
他想起儿子被老鹰威胁的模样,喉结狠狠滚动。
“我对不起国家,但不能让儿子再犯错。”
金雕掏出牛皮纸信封,手指因用力泛白。
信封打开,泛黄的纸上写着十几个名字和地址。
“东单洋行、师范大学、铁路局,三个核心间谍。”
他声音沙哑,眼底泛着泪光:“都是美军安插的钉子。”
老张接过名单,立刻掏出本地地图标注。
“东单洋行后门有条窄巷,1949年接管时俺记着。”
他转头对联防队员喊:“跟俺走!10分钟拿下!”
队员们齐声应和,跟着老张往胡同口跑。
张大妈还在喊:“张警官,俺给你指路,近!”
赵刚押着两名间谍,两人挣扎着叽里呱啦乱喊。
“老实点!再嚎就把你扔派出所蹲号子!”
赵刚一脚踩在其中一人背上,力道刚巧制住。
陈宇盯着名单,眉头突然皱起:“没有老鹰的真名。”
最后一行只有“老鹰”代号,后面四字触目惊心。
——“已渗透中枢”。
金雕脸色一变,猛地想起关键信息。
“美军从没说过他真名,只说钻了重要部门。”
他急声道:“他说话带点天津口音,左撇子!”
陈宇心头一沉,中枢部门有天津口音的左撇子?
这线索太关键,却也让人后背发凉。
施尔昌忍着疼,沉声道:“得赶紧查,不然情报就漏了。”
“先打扫战场,再回公安部。”陈宇当机立断。
老张留下两名警员,跟着陈宇清理现场。
警员捡起地上的美式手枪,检查弹夹。
“陈部长,还有三发子弹,是美军制式装备。”
老张蹲在地上,仔细翻看间谍掉落的物品。
一只钢笔、一本笔记本,还有张泛黄的货运票据。
“这票据是1954版的,天津港发出的。”
他指尖捻了捻票据背面,突然眼睛一亮。
“有米汤密写的痕迹!得带回部里用碘酒显影。”
施尔昌靠在墙上,看着清理现场的众人,左臂的伤口还在渗血,布条已经染红大半。
“陈部长,这俩间谍咋办?直接押回去?”赵刚问。
“嗯,让林悦安排审讯,重点问老鹰的线索。”
陈宇转头看向金雕,眼神锐利:“跟我们走。”
“所有接触细节,声音、习惯、见过的人,都要说。”
金雕点点头,脸上满是懊悔:“我一定配合。”他看着地上的弹壳,突然叹了口气:“一步错,步步错。”
老张把票据和手枪收好,塞进随身的公文包。
“战场清理完了,弹壳、物证都收好了。”他抬头看了眼天色,远处传来几声鸽哨。
“该回部里了,林科长还在密电室等消息。”
赵刚扶着施尔昌,三人押着间谍和金雕往胡同口走。
王大爷蹬着三轮车跟上来:“陈部长,俺送你们一段!”
夜色中,三轮车的轱辘声碾过青砖路。施尔昌的伤口还在疼,却依旧挺直腰板。
陈宇走在旁边,时不时扶他一把,眼神关切。
“陈部长,你不用管俺,专注查案就行。”施尔昌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俺能扛住。”
两名美军间谍垂头丧气,被赵刚看得死死的,他们大概没想到,在中国的胡同里栽了跟头。
金雕坐在三轮车上,看着熟悉的北平夜景,当年就是在这里,他被美军蛊惑,走上了歪路。
现在回头,只希望能弥补一点过错,汽车早已在胡同口等候,车灯照亮前方的路。
赵刚把间谍押上车,施尔昌被扶着坐进去,金雕紧随其后,眼神里满是决绝。
陈宇最后上车,手里紧紧攥着那份名单。
“已渗透中枢”四个字,像块石头压在心头。
老鹰就藏在核心部门,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汽车发动,朝着公安部的方向驶去,远处的鸽哨声渐渐淡了,煤烟味还在空气中弥漫。
密电室的滴答声在等着他们,新的排查任务已箭在弦上。
谁是老鹰?他在中枢部门的哪个位置?陈宇看着窗外的夜色,眼神愈发坚定。
不管他藏得多深,这次一定要把他揪出来。
历史档案:1954年,美国驻北平联络处是当时中美之间少数的官方接触渠道之一,但其内部暗藏大量间谍,利用外交身份为掩护,从事破坏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活动。
当时的公安抓捕行动需避开外交冲突,多选择夜间在联络处外围布控。
依靠人力侦查和群众线索锁定目标,无现代监控设备,全靠干警的默契配合和临场反应。
磺胺粉是当时常用的外伤消炎药,广泛配备于公安干警的应急包中。
【线索查明】
1. 金雕藏匿点=美国驻北平联络处后门(1954年6月8日布控抓捕)【线索查明】
2. 王秀兰截获密电=美军请求撤离老鹰(确认老鹰未离境)【线索查明】
3. 金雕交出名单=3名美军间谍落网(老张带队抓捕,即将落网)【线索查明】
【待查线索】
1. 老鹰=无真实姓名(仅存代号)【待查】
2. 老鹰=已渗透国家中枢部门+天津口音+左撇子【待查】
3. 金雕儿子=老鹰核心联络人(未露面,身份待核实)【待查】
4. 间谍随身票据=天津港1954版货运票据+米汤密写痕迹【待查】
(下章预告:公安部会议室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林悦用碘酒显影货运票据,发现与天津港修配厂有关联。
中枢部门排查天津口音左撇子,竟有三人符合特征,48小时内必须锁定真凶——老鹰就在其中?)
喜欢烽火神忆破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神忆破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