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首页 >> 大梁好声音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百炼飞升录霓裳铁衣曲少年大将军汉厨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大唐如意郎水浒话事人全球狙杀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灵剑尊
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 大梁好声音全文阅读 - 大梁好声音txt下载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梅园夜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此策略不急不缓,循序渐进,既不伤国本,又可解决危机,实为上策。

可是朝堂那些激进派能采纳此建议吗,身在局中总是不能跳出来思考问题。

而申怀安一个边远之人,看问题竟然这么透彻,人才啊。

今天他只是想试探一下申怀安的见解,没想到申怀安竟放了这么一个大招。

有此见解,以后必会成为大梁之栋梁,不过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还是先让他待在清源,待我回京会再慢慢筹划。

想到这里,上官仁远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于是对着申怀安道:

“你的想法虽然可取,但一旦实施起来,却容易失去掌控,风险极大啊。”

申怀安也知道上官仁远的担忧,这么大的事,不是他二人就在此定下的。

再说这也不是他要操的心,就没再说什么。

上官仁远:“怎么不说话?”

申怀安:“回大人,以草民之见,匈奴并不可惧,可惧的是人心。

这些年匈奴屡屡犯边,势头正盛。

但大梁还未出战就担心后顾之忧,未战而显颓势。

导致军队士气衰落,此乃兵家大忌,不如……”

上官仁远:“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你想过没有,一旦开战,大梁将有多人将士埋骨他乡,又有多少孤儿寡母盼夫归来。

再说你刚提到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存在的事实,要知道如今不止北蛮犯边。

还有各地藩王翘首以待,到时如果战事不利,那些藩王还不得趁机内乱?

到那时,大梁将万劫不复。”

上官仁远说的也不无道理,皇上虽然主政已久。

但自其主政后,又要面临匈奴犯边,周边其它几国也虎视眈眈。

特别是国内的几个藩王,尤其是前太子辰王夏弘晨。

自其太子被废后甚为不甘,加上如今太后乃是其生母,从名义上来说,其还是有翻盘的可能。

虽说子凭母贵,但先帝为保大梁万世基业,最终还是选择了当今圣上继位。

但先帝并没有废其皇后之位,导致现在的太后并非皇帝生母。

大梁以孝治天下,圣上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名义上还得敬奉其为太后。

虽然藩王无诏不得进京,但辰王乃前太子,其朝廷根基还在。

如果大梁一旦举全国之力征战匈奴,那么后方将不得安稳,最终还会使大梁陷入内乱。

申怀安听到这里才知道朝廷目前的危局,是啊,自古攘外必先安内。

后方不稳,前方将士拼死拼活,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作为皇上,他肯定会有所顾虑。

申怀安不知道为何上官仁远今天给他聊这个话题,按道理说此乃朝廷的机密。

而且其牵扯甚为广泛和复杂,今天却向申怀安全盘说出,真当我是救世之人了?

想到这里,申怀安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

“右相大人,刚才您所说虽然牵扯广泛,还有没有其它内情我不知道。

但此时朝廷要想破局,确实不能全面开战。”

上官仁远:“是啊,这也是皇上所顾忌的。

但长此下去,朝廷将越来越难,不征战匈奴会失去人心,不削藩只能维护一时的安稳。

长此下去大梁将陷入两难境地,此消彼长啊!”

申怀安:“要想破局,只能声东击西,朝廷需大造声势,广招兵源。

对外声称征战匈奴。暗地里行消藩之策,这样一来,匈奴见朝廷如此坚定,必不敢轻易犯边。

同时也会让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只要他们动,就会落下口实和破绽。

如此一来朝廷只要运作得当,削藩指日可待。”

上官仁远:“你的意思是说外征匈奴为虚,内部削藩为实?”

申怀安:“正是,如今只有这样才能破局。”

上官仁远:“只是如此一来,一旦出了岔子,大梁将身处泥泞,无法自拔。”

申怀安:“大人,如今局势一静不如一动,如果再维护现状,此消彼长。

周边几国一旦参与其中,大梁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上官仁远听这申怀安的话,仔细斟酌了一下,这个申怀安,竟然想的这么远。

刚才还在聊匈奴和削藩的事,他竟然从削藩的问题上,可以联系到周边几国。

是啊,如果周边几国再参与其中,我大梁将万劫不复。

此子看问题长远,心思缜密,真是人才啊。

可是这些事如果一旦拿到朝堂之上,又将是一番争论。

上官仁远:“申怀安,此事我需慢慢斟酌。

今天你我聊的事情不要让他人知晓,你应该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申怀安:“相爷,今天我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上官仁远:“如此甚好,天色已晚,早些回去歇息吧。”

申怀安:“相爷,那个生意……?”

上官仁远:“关于这件事你去和沈清乾去谈,我已和他打过招呼了。”

申怀安:“我就知道您对这个感兴趣,哈哈哈,如此甚。

,我要将我的酒销往整个大梁,不,是销往整个天下。”

上官仁远:“你就对赚钱这么感兴趣?”

申怀安:“大人您不知道,实在是穷怕了。天色已晚,在下这就告辞。”

申怀安说完行了个礼,就带着明镜离开梅园。

望梅阁二楼,上官仁远望着窗外寒冷的霜空,回味着今天同申怀安的谈话,很有感触。

不一会他缓缓开口道:“申怀安这个人,你怎么看?”

他好像在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问话。

这时沈清乾不知何时,已站在上官仁远身后:

“此人才华横溢,有经纬之才,而且能洞悉人心,谋略甚高是个人才。

但另一方面又锋芒外露,性情刚烈,而且一点就着,从不给人台阶下,连莫家他都敢碰一下。

虽然是一个二愣子的形象,但此人大智若愚,特别是看问题一针见血。

他日如果他站向大人这一边,肯定是个强助,如果被他人所用,一定是个强敌。”

上官仁远:“此人对当局见解独到,分析和应对都很到位。

可惜如今不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现在一切都要求稳,不然难于把控。

关于生意上的事,你先和他聊聊,我想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沈清乾:“卑职领命。”

上官仁远:“多年前我让你从翰林院到清源来,后来我又调仲贤到清源任知府。

你们一明一暗在清源扎根,你一定还在埋怨我吧?”

沈清乾:“卑职不敢,一开始是有所不解,不过今天朱雀从平阳回来后,现在全明白了。

大人用心良苦,早就开始对潼州布局了。”

上官仁远:“记住,你千万不能露了身份,包括仲贤也不能告之。”

沈清乾:“大人,果真会到那个局面吗?”

上官仁远:“圣上此次让我来清源,明面上是查明平阳的案子。

实际上也是对潼州不放心,那可是前太子辰王的封地啊。

再加上太后虽然不干政数十年了,但朝廷的根基还在。

而且莫家将大梁的生意也全部放在潼州,太后虽然目前不再干政。

但对以前的事她老人家始终耿耿于怀,皇上怎能对潼州放心?”

沈清乾:“当初是太后不公在前,辰王不仁在后。

相爷虽然是莫家的姑爷,但为了大局不得己而为之,难道他们还不死心?”

上官仁远:“太后必定姓莫,又是辰王的生母,当初他太子还没有被废时,发现东宫之位难保。

他们先是用计将长公主嫁到匈奴和亲,后又将君荷长公主嫁到大宇,以削减圣上在宫中的势力。

此事他们还是觉得有风险,太后又让先帝下旨将其侄女强行赐婚于我,以此来拉拢我,以孤立皇上。

加上皇上当时正在外领兵征战,而且还中了奸计,导致大败而归,他们这才安心。谁知……”

沈清乾:“谁知,先帝早就知道废太子辰王难堪大任,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圣上。

只是苦了相爷您了,被天下人认为……”

上官仁远:“被天下人认为我吃里爬外,身为莫家的姑爷。

不支持太后和辰王,反而全力辅佐圣上登基,是不是……”

沈清乾:“相爷,天下人不理解,但前因后果我全都知晓。

这么多年了,相爷就不解释一下,为自己正名吗?”

上官仁远:“清乾,我是为大梁百年基业,被人误会有什么。

只要大梁能复兴,百姓能安居乐业,就是让我上官仁远前去送死,我也毫不犹疑。”

沈清乾:“可是相爷,如今太后、辰王和莫家都视您为仇人。

目前您虽身为右相,但圣上还是会顾虑您曾是莫家姑爷的身份。

难道您就如此甘心一直受这冤枉气吗?”

上官仁远:“清乾,圣上胸怀大志,勤政爱民,、。

虽然对我有所顾虑,但这也是情理之中,不可揣测圣意。”

沈清乾:“卑职明白,只是替相爷感到不甘。”

上官仁远:“事情总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就算我身负骂名。

只要大梁能破此危局,再多的骂名就让我一人背负吧!”

沈清乾:“相爷,可是……”

上官仁远:“清乾 ,我理解你的意思,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夜晚气温很低,上官仁远说着拢了拢衣袖。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上官仁远一人在梅园望梅阁望向遥远的深空。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梁好声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天绝魔刀错爱首席天神诀圣骑士赵大牛将明无上炼体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女施主请留步海贼之弹簧果实战龙归来林北鬼眼道长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老子是条龙战皇诸天武道强人巅峰宝鉴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
经典收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铁甲轰鸣内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我欲扬唐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九两金抽个美女打江山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启明1644海贼之母巢秩序大周九皇子山谷长人茶我是曹子桓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来自深海的他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三国之魏武元勋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最近更新血色白银穿越之乱世明君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青金志寒甲御天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最后的一位将军离之星小姐,姑爷又摆烂了全球统一系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于府钱庄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洪武:医圣朱橚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隋唐:家兄程咬金黑风寨主成帝路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 大梁好声音txt下载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 - 大梁好声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