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道:“喜欢喜欢,申将军,这缎面,这料子,这可是上好的绸缎啊,这个太贵重了。”
申怀安:“老夫人喜欢就好。”
老夫人:“你们有事就先聊,我去看看饭准备得怎么样了。”
老夫人走后,申怀安道:“韩帅,阅兵后城外的大军安排得怎么样了。”
韩墨:“昨天我问过陛下,说是等和谈结束,再对将士进行封赏,然后根据和谈的结果再行安排。”
申怀安:“韩帅,大军驻扎在城外也不是办法,不如先将大军安置在科学院,那里的军事院校都建好了,而且设备齐全,将士们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训练。”
韩墨思索了一下对儿子韩文轩道:“轩儿,你拿着老夫的帅令出城,通知各位将军,按申将军所说,将大军安置在科学院,回头老夫再去向皇上请旨。”
韩文轩得令后立即出发前去安排。
申怀安:“韩帅,吃过饭后,可能我们需要进宫一趟。”
韩墨:“怎么,发生什么事了?”
申怀安:“关于和谈的事,有些变化,而且调整很大,也很棘手,这件事末将不敢私自做主,所以前来请您一同进宫面圣。”
韩墨:“你申怀安一直胆大包天,现在你如此谨慎,肯定事情不小,正好关于大军前往科学院驻扎的问题,老夫也要去请旨,吃过饭后,我们一起进宫。”
申怀安:“谢谢元帅支持,不知元帅对于左相龚少文怎么看?”
韩墨思索了一会道:“老夫在边关多年,对朝中之事知之甚少,听说左相这些年辅佐陛下,立下大功,申将军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申怀安听韩墨这么一说,就知道韩墨不想参与朝中之事,不过想想也对,他一个武将,不仅封了公,又是皇后的父亲,当朝国丈,而且手握重兵,有些事他不得不避嫌。
申怀安道:“没什么,只是随口一问,明天就是和他国使臣当面和谈的日子,末将也是想了解一下左相的意见。”
韩墨道:“这件事陛下虽然让我牵头,无非是想提高一下和谈的级别,可是一切都由你来主导,你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申怀安:“这个还说不好,关于和谈的事变数很大,等进宫面圣后再说吧,就看陛下如何定夺了。
元帅,末将还有个不请之请,今天进宫如果左相在场 ,还请元帅请求陛下让他回避,现场只能由陛下和你我三人一起商谈。”
韩墨:“申将军,事情真有这么复杂?你究竟是发现了什么或是探听到了什么?怎么把左相也牵扯进来了?”
申怀安:“元帅,此事末将以后再和您细说,还请元帅相信末将。”
韩墨思索了一下道:“申将军,老夫了解你的为人,这样吧,等进宫后再说,如果左相不在最好,如果左相在场,老夫会想办法让他回避。”
申怀安:“多谢元帅了,末将就知道您会有办法的。”
申怀安在安国公府草草吃过午饭后,匆匆和韩墨赶往皇宫。
今天真够凑巧的,刚进宫就听说左相面圣后回府办差了,此时他并没有在宫里。
皇宫御书房,韩墨和申怀安行礼后,皇上还特意让人给元帅看座,而申怀安可没有这个待遇。
皇上道:“国丈,申爱卿,今天你们着急进宫,是有何要事?”
申怀安道:“回陛下,臣此番进宫主要是为了和谈的事而来,事情出了变故,臣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示陛下。”
皇上道:“你们刚回京,这才第二天,事情还有什么变故?”
申怀安道:“回陛下,臣刚得到消息,年前在巴蜀和西域攻打潼州之时,辰王带兵突袭了西域王城,灭了西域王族,现在他成了西域的王。”
皇上和韩墨突然站起身,惊讶的道:“什么?申怀安,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的消息可靠吗?”
申怀安:“陛下,元帅,辰王年前抢占的西域,消息现在传回京城,臣觉得此事已成事实。”
皇上:“我的这位皇兄啊,下得好大一盘棋啊,他趁你们北伐匈奴之时,蛊惑西域、巴蜀和荆楚围攻大梁,自己反而渔翁得利占据了西域。
现在他手上有了地盘,还抢夺了那么多物资,如果再让他发展下去,将又会是一个匈奴啊,到那时我大梁还何谈安稳。
申怀安,你进宫见朕,肯定有了新的想法,此次和谈你作何调整?”
申怀安:“陛下,臣觉得辰王占据西域不一定是件坏事?”
皇上:“什么?申怀安,你大胆……”
申怀安:“陛下息怒,请听臣说完,原本臣和安国公还有陛下商议的策略是先拿西域开刀。
一是我们刚灭了匈奴,而西域地形和匈奴差不多,将士们正好可以练兵;二是此次我们是主动出击,而且装备和粮草齐备,又无后顾之忧。
三是西域的战马优良,正好可以扩大我军力量;四是现在正值春天,不像年前攻占匈奴那样大雪封路,我大军可以一股作气,直捣黄龙。
可是现在事情有了变化,臣建议放弃西域,转而改攻打巴蜀,先抢占巴蜀四州之地,将大梁和巴蜀东西连成一片,再根据情况商议西域之事。”
韩墨道:“申将军,对西域用兵原本所有的准备都已妥当,现在突然改变策略攻击巴蜀,现在我们连他们的地形和布置一概不知。
再说巴蜀一向富足,而且民风彪悍,特别是西蜀之地,山野纵横,易守难攻,如果我们匆忙出兵,此犯了兵家之大忌啊。”
皇上:“申怀安,国丈所说甚是有理,再说朕还不是明白,为何你放着西域不打,反而要攻打完全没有了解了巴蜀,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申怀安:“陛下,元帅,西域的阿里木也派使者进京了,他原是西域王族的三弟,辰王抢战西域王城时,阿里木正带兵攻打潼州,所以他躲过一劫。
现在他的王族被灭,阿里木此番前来,肯定是想找大梁借兵,重返王城,而且他还会给出极大和诚意和代价。
不如我们就顺他的意,给他点物资和粮草,让他带兵去攻打王城,让他和辰王去打,到时不管是谁胜了,另一方必然元气大伤,到时我们再一举攻入西域,坐收渔翁之利。
在他们互相斗争之时,我们还可以向阿里木索取大量的好处,甚至是割让土地,他们斗的越狠,我们获取的好处就越多。
最好让他们打消耗战和拉锯站,如此此消彼长,到那里西域对我们来说,他就是我们眼里的一盘菜,我们想什么时候收割就什么时候收割。”
皇上:“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可是你为何是要西进巴蜀,而不是荆楚呢?按理说荆楚原公主刚登基,正是人心不稳之时。
此时先找他们算帐,一是荆楚地处平原,大军更好机动,二是我们还欠着他们的钱,如果先攻打他们,优势更大,而且还更有把握。”
申怀安:“回陛下,此事臣也想过,只是此次荆楚对大梁的破坏并不大,而且在楚国皇上楚文泽在攻打许阳时,荆楚公主还带兵阻拦,不然楚皇不会败的这么快。
以理来说楚国公主应该是帮着大梁平息了战乱,如果此时攻打他们,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正当出兵的理由。
此次许阳之战,我们甚至还活捉了楚国新皇楚文泽,囚禁他国皇帝,这在整个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陛下,如今我们灭了匈奴,周边几国纷纷派使臣进京,无非是想探听大梁以后的国策,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他国会怎么看我大梁?
当然,如果强行对荆楚用兵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一旦让他国发现大梁现在太过强势,必然会引起几国忌惮,到时他们如果结盟,对大梁长期发展来说,更为不利。
反而是巴蜀,他和大宇相隔甚远,关系也很是疏远,可以说是根本没有结盟的可能,再说巴蜀大军退后又卷土重来,虽然没有攻破潼州,可是潼州因此差点毁了城池。
这是一笔血债,更是我们必须出兵的理由,此时对巴蜀用兵,一是可以让天下人信服,他们根本找不到指责我们攻打巴蜀的理由,二是巴蜀沃野千里,矿产丰富,特别是药材,整个天下都不得不进口巴蜀的药材。
三是拿下巴蜀可以将我大梁东西连成一片,到那时西域就成了我们的后花园,我们想进就进,想拿就拿。
等拿下巴蜀后后,我大梁的版图从匈奴、中原、西域和巴蜀,整个连成片,不管以后风云如何突变,我大梁始终有足够的纵深,任何人想动我大梁完全是自找不快。”
申怀安说完后,皇上和韩墨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反复思索的申怀安的策略,这个申怀安想得可真是远啊,如果按他的思路,大梁以后将傲视天下。
可是巴蜀是那么好打的吗?如果一旦战争不顺,大梁再陷入战争泥潭,等荆楚和大宇反应过来时,他们肯定会相互结盟,大梁将再次四面受敌,稍一不慎,大梁将再永无宁日。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梁好声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