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怀安:“昌王殿下,说句不该说的话,你既然能领兵收复高句丽,肯定有过人之处,面对东瀛的倭寇,你应该完全有把握拿下他们才是。
可是还没有出兵,你怎么就觉得自己会败,而且还这么惧怕他们?这完全没有理由啊。”
赵宣素:“申将军有所不知,如果我能领兵,那些倭寇当然不怕,就算本王作战不力,但至少也可以压制他们继续发展。
可问题就是朝廷派给我的兵都是些老弱病残,完全没有作战能力,如果我领兵之后,太子肯定会克扣粮草,你说带着这样一支军队,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还何谈对敌。
再说倭寇现在逐步壮大,又有当地的百姓给他们传递消息,这仗还怎么打?”
申怀安:“你朝太子真是出了个昏招啊,那些百姓可能对朝廷已失去了信心才不得不投敌,他们现在已成了气候,再想将他们赶进海里,是有些困难。”
赵宣素:“大宇的国策是维护内陆稳定,对于海上确实没有提前规划和布局,导致让异族侵入,成了朝中最大的毒瘤。”
申怀安:“昌王殿下,那些倭寇刚侵犯大宇时,是不是很凶残,把百姓不当人,甚至会屠尽整个村子?”
赵宣素愣了一下道:“申将军,你怎么知道?这些倭寇真不是人啊,他们的残暴超乎你的想像,屠村还算是好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挖出人的心脏炒了吃。
这些都是一帮活生生的畜生啊,大宇坚避清最野之后,他们人们却不捞不到好处,又开始扮起好人来了,甚至不惜重金贿赂当地官员。
现在沿海到处是他们的眼线,本王就算带兵前往,根本分不清敌我,说不定一个不起眼的厨子就是他们的奸细,现在去不是送白白送死吗?”
申怀安:“你们的太子使的计谋好毒啊,现在你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真让人难办啊。”
皇上:“申怀安,你不是有主意了吗,说说,可有解决的办法?”
申怀安:“那就要看昌王想办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想要保命,完全可以遵循如荷长公主的方法,让昌王留在大梁不回去。
如果想要灭了倭寇,只有大梁出兵相助,但大宇能让大梁的军队穿过他们的京城,前往东海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微臣帮助他们灭了倭寇,可是昌王依然会遭到太子的打压,甚至还会越来越狠。如今之计……只有……”
皇上:“你究竟想说什么,现在这里没有外人,你不防直说。”
申怀安突然跪地道:“陛下,如今大梁征讨巴蜀在即,臣实在是无法分身相助昌王,再说这件事实施起来,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不好还会拖垮大梁,臣以为……”
长公主:“申怀安,本宫知道你胆子大,也敢想,说吧,你究竟有什么办法,大家也都可以商议一下。”
申怀安:“长公主殿下,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昌王能灭了倭寇,凭他的出身,最终也只能选择在大梁避难,除非……”
皇上:“申怀安,你究竟想说什么……”
申怀安:“回陛下,此事体大,臣不敢说……”
皇上:“还有你怕的时候,说,你究竟有什么歪点子……”
申怀安看了看安国公,又看了看长公主,欲言又止。
安国公开口道:“陛下,申将军看来有难言之隐,再说这件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是让申将军多考虑几日吧。”
长公主也接过话题道:“素儿,你在大梁多留几日,陛下,这件事兹事体大,申怀安一时之间还需权衡利弊,让他多考虑几日吧。”
皇上也知道现在问不出什么了,开口道:“这样也好,素儿,你现在还住在驿馆吧,那里多有不便,从今日起,你就住在姨母家里吧。
你放心,关于这件事,朕肯定不会制止不理,申怀安,这几日你就辛苦一些,一时考虑一下出兵巴蜀的事,二是素儿的事你也多想想,过几日再来进宫。”
申怀安:“臣遵旨。”
这时安国公道:“陛下,大军如今在科学院驻扎,如今出征在即,关于有功将士的奖赏事宜,是不是该办理了?”
皇上:“国丈不说,朕差点忘了,这样,国丈,你传旨下去,命有功将士明天进宫领赏,申怀安,明天早朝你必须在场 ,不要再迟到了。”
申怀安:“多谢陛下,臣等告退。”
几人退出宫外,安国公道:“申将军,老夫这就去科学院传旨,你要不要一起去?”
申怀安知道安国公有话要说,但现在他还有要事要办,立即回道:“韩帅,关于将士奖赏和巴蜀用兵事宜,末将还有些细节想与元帅商议。
现已是午时,不如国公先回去吃个饭,我先送长公主回府,然后去见过荆楚和西域的使者后,再去您府上,到时您再去科学院传旨也不晚。”
安国公见申怀安如此说,也不有强求,先回府去了。
申怀安和赵宣素上了长公主的马车,马车上长公主道:“申怀安,你究竟有什么对策,怎么连陛下和本宫都不便知道。”
申怀安:“回长公主,这件事牵扯甚广,而且会大费周章,搞不好今天的和谈的局面也会因此葬送。
臣护送长公主回府后,还要去找荆楚使者李佑田和西域使者巴图尔。
我先安排好几国使臣的事,这件事具体晚上臣再向您细说,之后就看您向不向陛下说了。”
长公主:“这么严重?那好吧,素儿和我回府,我还有宛儿和青龙跟着,在京城出不了岔子,你先去忙吧。”
申怀安拱了拱手,下了马车,而明镜和笃竹一直跟在车后。
申怀安道:“事情办得怎么样?”
明镜道:“小师叔,笃竹已向李佑田将军传话,他在驿馆等着你,至于西域使者巴图尔,叶恨北和朱雀已和他们联系上了,他们还没有离开京城。”
申怀安道:“那就好,走,我们先去荆楚驿馆。”
一进驿馆,李佑田已等候多时,申怀安立即拱手道:“哈哈哈,李将军,久违了。”
李佑田对申怀安突然感到陌生,今天在朝堂之上,申怀安寸步不让,现在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申怀安道:“怎么,李将军,当上一品大将军了,连我这个朋友都不认了?”
李佑田:“我说申将军你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都把我给整不会了?”
申怀安道:“李将军,恕本将鲁莽,今天朝堂之上,那么多人看着,本将作为谈判负责人,必须做出姿态,不然那些朝臣会怎么编排在下?”
李佑田道:“哎呀,申将军,你可吓死本将了,这样的事你早说啊,本将还以为你平了匈奴,立了大功,不认我这个朋友了呢?”
申怀安:“不瞒李将军,今天和谈在下不是得已而为之,不然会落下话柄,给大梁和荆楚也会带来不便。
这不,一下朝在下就来了,就怕李将军会误会在下。”
李佑田:“说实话申将军,你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真让本将以为你是公事公办了,本将还正在暗中骂你呢?”
申怀安:“哈哈哈,能让李将军开口骂人,那是在下的福气,不是随便人就能得到李将军亲自开口骂人的。”
李佑田:“申将军见笑了,开个玩笑,吾皇让本将见到将军后,一定要表达对你的感激之情,如果不是申将军的计策,吾皇还不知能否如愿登上皇位,多谢申将军了。”
申怀安:“李将军,真想不到,若南公主还真的如愿登上了皇位,这不是在下的计谋,而是贵国皇上深得民心,不然再好的计谋,作为公主,她是不可能登上大宝的。”
李佑田:“吾皇虽然深得民心,但没有申将军出谋划策,此事做起来很是困难。
对了,申将军,你为何一定非要荆楚出兵巴蜀?这可是让荆楚彻底他巴蜀撕破脸了啊。”
申怀安:“李将军,说句自大的话,巴蜀在我眼里已是大梁的盘中餐了,让你们出兵一是想就此打消吾皇对荆楚的疑虑,二是你们屯兵巴蜀边界,也好分得一杯羹。
如今你皇刚登上皇位,以此立些功劳也可在坐稳皇位,这对两国来说实为有利。
另外你们屯兵巴蜀不一定要作战,只是牵制巴蜀部分兵力,好让大梁顺利拿下巴蜀,到时在下向陛下进言,贵国也可以获得部分利益。”
李佑田道:“可是申将军,关于让前太子楚文泽回荆楚一事,你是怎么想的?”
申怀安:“楚皇真的想让楚文泽回到荆楚,你要知道若南公主是女子之身,以后并无传承,如果真让楚文泽回到荆楚,那么万年之后皇位还是楚文泽的后人,你们这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吗?”
李佑田:“申将军,实不相瞒,关于此事本将也劝说过吾皇,可是吾皇坚持让我带回楚文泽,可能她有她的考量吧?”
申怀安:“既然贵国皇上坚持,在下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人你们可以带走,但必须是楚文泽自愿随你们回去,不然大梁将失信于人。”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梁好声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