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中,东西基本上都置办齐全了。
宅子内外,收拾的齐齐整整。漆都是新刷的,家具都是新打的,窗纸都是新换的,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新气象。
陈松当差间隙,还特意雇了两个手脚勤快的大娘,把屋里院外,一丝不拉的全都收拾了一遍。如此,整个院子更显得亮堂。
一家子进了这敞亮的大宅子,心里别提多舒坦。就连被排挤在众人之外,独自驾车的陈德安,此时都没了怨言。
他喊上赵璟,两人从牛车中翻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搬了梯子去门口,将长长的鞭炮挂在屋檐上。
火一点,鞭炮噼里啪啦一响,这就搬新家了。
左邻右舍早就知道,隔壁这宅子卖给县里一个当官的了。这些天也不间断的看见有人来收拾,就约莫着这几天就能搬进来。
这不,一大早听见鞭炮响,都猜到是新房主赶在年前搬过来了。
人家是做官的,他们即便不上门巴结,但交好了得利的也是他们。
于是,你从家里端来一盘酥香焦脆的麻花,我拎一篮子炸的金黄酥脆的芝麻叶。还有送酱牛肉的,送自己手剪的窗花的,人来人往,竟是好一会儿都没间断。
好不容易大家都走过一遍,家里可算消停了,英姑又带着两个小丫鬟过来了。
年关正是生意好做的时候,英姑忙的脚不沾地。
她那铺子专卖大姑娘小媳妇穿的成衣,这要过年了,不管是走亲戚的,还是要相看的,亦或只是单纯为了看起来体面的,谁不得买两身好衣裳穿?
你要是过年不穿身新衣裳,外边人都忍不住猜测,是做生意亏了,还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
人活一张脸,谁也不肯低了谁一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不都得置办新衣?
更何况英姑做生意活道,她铺子里不仅卖大姑娘小媳妇穿的衣裳,还卖各种布匹与配套的香囊帕子。
一加一的效果可不是等于二那么简单,那是远大于二。看看英姑干的起皮的嘴唇,以及哑到说不出话的嗓子就知道了。
英姑连着咳嗽了好几声,这才停下来说,“我不能多待,那边人多,我一会儿不在都不成。乔迁礼我给你搁这儿了,饭我也不吃了。反正你现在搬过来了,等我得闲了,我专门来你家吃饭。”
许素英自然满口应下来。
英姑是真大气,出手就是十匹布料。不拘是红的黑的青的粉的,也不拘是棉布还是绸缎,反正都是好料子,做成成衣穿再实惠不过。
英姑走后,就没人来了。
这时候天色还早,许素英喊上儿子和女婿,帮她把东西搬到堂屋,随即就让他们各自收拾各自的屋子去了。
陈婉清也带了她和赵璟的衣裳来,就连胭脂水粉和涂脸的香膏,都带了些。
因为说好的今晚会在这里住一宿,不带上自己惯用的,总觉得不自在。况且年后说不得还要在这里住些日子,早些把东西拿过来,也省的到时候折腾了。
后院三间,是给他们俩留的地方。
正中间一间堂屋做了两人的住处,东屋打通了,做了赵璟的书房,西屋则留给她制香和存放香料用。
里边的摆设,全都是按照陈婉清的设想来的。
尤其是东屋和西屋的大柜子,更是直接通到房顶上去,再来多少书籍和香料都摆的下。
而且,屋内还放了小盆的水仙和腊梅,开出嫩黄和粉红的花,为寂寥的冬日增添一抹亮色,也溢出幽幽的花香,让这房间变得怡人起来。
当然,因为房间空了许久,整体还是冷的,所以陈婉清只将东西大致归置好,便喊上赵璟一道往前边去了。
走到院子中,陈婉清侧首过去看那兔子洞。
兔子洞已经被堵上了,只是那灰兔子一直没捉到,也不知道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之后还有没有回来偷吃。
至于盖在秸秆下的小菜苗,因为这些时日没有人打理,看起来有些蔫吧。
赵璟注意到她的视线,就说,“今天温度不低,稍后得空了,我与德安将秸秆上的雪清一清,再给菜苗通通风。年前是赶不上卖了,等过了年,这些菜苗应该就能长成了。”
“过了年我们还要过来住,到时候正好吃新鲜的。我们人多,这些菜苗应该正好供应的上,到时候也省的娘拿去卖钱了。”
赵璟闻言忍不住笑了,“你倒是会给岳母省事儿,不过既然是你提议的,岳母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我就沾沾阿姐的光,在大冷天吃些新鲜菜蔬吧。”
赵璟现在动不动就会把“岳母”“岳父”挂在嘴边。
陈婉清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懒得理会了。
叫什么不是叫?
他想喊岳父岳母,喊就是了。反正他喊了,爹娘也爱听,跟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似的,反正没她什么事儿,她就不管了。
眼瞅着中午了,陈松还没回来,订好的席面也没送过来。
赵璟就喊上德安和耀安,三个人一道去了后院,将菜苗上的雪清了清,又将秸秆翻起来,让菜苗见见太阳。
等饭后,就得赶紧将秸秆盖上,毕竟温度还是低,可别把这些好不容易留到现在的小苗苗,再给冻死了。
等三个人忙完这一摊子事儿,席面送来了,陈松也回来了。
陈松灰头土脸,眼下都是青黑,但他神情振奋,人看起来也算抖擞。
一家人上桌吃饭,也不讲究食不言,大家都好奇案子的进展,陈松自然要满足妻儿的好奇心。
“两人一个叫关三,一个叫董奎。”
关三是那个车夫,董奎则是坐在车里的大爷。
两人年龄相仿,都在四五十,但身躯魁梧,笑起来时看着温和,好似佛龛上的菩萨,但要是露出来凶相,就连县衙一些胆小的差役都怕。
那可真是俩心狠手辣的,不仅靴子里藏匕首,胳膊上还绑着袖箭。这是袖箭遗失在槐树林里的沟子里了,不然,今天差役们想要制住他们俩个,多少都得见点血。
既是穷凶极恶之辈,做的自然也是天怒人怨的买卖。
正应了许素英的猜测,这还真是两个人贩子。
而且他们惯常做的,就是四处搜寻容貌出色的童男童女,亦或是正值妙龄年华的小姑娘,将他们一一送到南方去。
南方盛行男风,再加上那边文人雅客多,雏女支也是风流雅事。不管是童男童女,还是正值妙龄的姑娘,到了哪里都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去服侍“贵人”。
而类似这样的买卖,董奎他们已经做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被他们迫害的姑娘小子有多少。
至于他们连夜赶着去府城,也是要去与那边的人碰头。
府城那边弄到一批好货,他们若不过去,便要被别人抢先,所以明知雪夜危险,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那唾手可得的财富,便是冒点危险,也是值得的。
结果,许是连老天爷都看不惯他们作恶,突然给他们来了这么一下子。
陈松说的义愤填膺,饭桌上几人听的也是唏嘘不已。
不过,他们还有不解之处。
耀安就问,“爹,那可是大恶人,不可能你们审什么,他们就答什么,难道你们动刑了?”
陈松一边猛往嘴里刨饭,一边反问,“那你以为呢?若是瞧着无辜,县太爷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肯定会好好审,还人家一个清白。可这俩连匕首都掏出来了,险些捅上我那些兄弟,这还能对他们留情?”
将人抓到县衙,县太爷都没过审,他们那些兄弟就上手了。
一上手就是最厉害的贴羊皮纸,真危及到性命,便是有再多的顾虑,也顾不上了,一股脑的便把什么都说了。
“为防他们撒谎和隐瞒,我们还把两个人分开来审。果不其然,那关三老实些,董奎却刁滑的很,要命的事儿绝口不提。要不是我们连诈带用刑,还不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这么一会儿功夫,陈松已经用了两碗饭。
他饿极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太忙了,他一会儿还要去一趟府城。
关三和董奎交代了接头的地点,还交代了接头的人,趁那些人不备,正好联合府城的差役,将他们一网打尽。
陈松吃完饭就得走,许素英闻言就急了,“你倒是早一点说啊,我什么都没给你收拾。”
“准备一身换洗衣裳就行,其他的也不用准备。行程急,不是在路上,就是在驿站,我尽量早去早回。”
许素英起身去收拾东西,陈婉清则要给她爹准备点吃的。母女俩都离开了,德安叹着气说,“这是咱们搬家第一年,要在新宅子过年的,可惜,连顿团圆饭都吃不上。”
“团圆饭什么时候都能吃,这些恶贯满盈之辈,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抓的。行了,爹不在的时候,你们好好守着家。”
“家里肯定不会出事,就是到时候你不去老宅拜年,我祖母和三叔肯定又要说些什么。”
陈松哼了一声,“他们要敢说,你就告诉他们,就说这案子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回头我单独审他们。”
老宅众人那个时候出现在现场,肯定不是什么无辜的人。不过是县太爷和众兄弟给他面子,没揭出来罢了。
他们若聪明,就老实些,好好在家过日子,若不老实,就等着他回头来提审他们吧。
毕竟,他们如何预知那两人会在那个时间点,跌落到坑里,这件事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透,急需要他们代为解惑。
许素英收拾了衣裳,陈婉清则拿了些邻居送来的麻花、卤肉等,一一装包放进一个专门的袋子中,一家人目送陈松离开。
下午陈婉清也有要事要做,就是去给几个老主顾拜年。
她带上赵璟,两人先去了墨香斋。
赵璟也要与王掌柜拜年,索性两人现在是一家,便俭省些,只出一份礼好了。
但这份儿礼也不轻,两人买了烧鹅,一只活鸡,一条肥胖的大鲤鱼,并两封点心。另外陈婉清亲手做了怡情和安神的香,送与王掌柜家的老太太。
如此算来,可不是一份重礼?
理所应当的,墨香斋没开门,毕竟都年底了,不管是县学还是附近私塾都早已放了年假,四周都空荡荡的,索性便关了门回家过年。
好在赵璟知道王掌柜家在那里,便带着陈婉清一起去。
两人到了王家时,王家正充斥着浓浓的炸丸子和排骨的香味儿。
王掌柜她媳妇和两个儿媳妇忙得团团转,王掌柜带着两个儿子在贴春联,家里的老太太则靠坐在院子里的美人榻上晒太阳。
王掌柜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他膝下有三个孙辈,正绕着梯子转。惊的扶着梯子的王掌柜不住喊,“小心点,都往一边去,撞翻了梯子,摔了你爹,我看你们怎么哭。”
这就是一副市井百姓家的日常,但因为院子里挂了红灯笼,窗上也贴上了红色的窗花,又有对联被贴在门框上,当真年意浓浓,让人看了心情甚悦。
看到陈婉清和赵璟上门来,王家的人都惊住了。
王家的老太太颤巍巍的从美人榻上坐起来,招呼儿子媳妇赶紧待客。
王家的人是真热情,对赵璟和陈婉清也是真熟悉,显然王掌柜平日里回家没少提及两人。
更可喜的是,这么好的俩后辈,是青梅竹马的情分,历经万难还成了亲,这可不就是现实版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别管是不是有情人,反正在王家老太太眼中,他们俩就是一对有情人。
偏他们又如此相貌,老太太爱得什么似的,拉着两人的手就不松开。
因为王家老太太过分热情,王家的人也过分亲厚了些,导致赵璟和陈婉清被绊住了脚,在王家待了将近半个时辰,才能以脱身。
离开时,两人还被塞了满手的东西,险些拿不下。
这时候都后半晌了,再不赶紧去给另外两位老主顾拜年,就怕人家都关了铺子回家了。
果真,因为到的晚,已经有一家铺子落了锁,也不知道是早几天就关门了,还是方才才关的门。
倒是另一家专门卖香烛纸钱的,年前正是生意红火的时候。
因为生意太好了,都没空招待陈婉清和赵璟。
老板干脆给拿了包袱,装了一捆香烛纸钱来,还贴心的说,“过年烧给祖宗,保佑你来年挣大钱。”
陈婉清啼笑皆非的,看着手里的一包袱香烛纸钱,这东西拿回家去,真的吉利吗?
? ?今天就一更,能量已耗尽,我要休息去了,周末愉快啊宝宝们。
《和堂妹换亲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和堂妹换亲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堂妹换亲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