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
秀莹区区长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你说什么?你想租邮局的营业厅?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王俊海的眼神里透着不可思议,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的神色!
陈旭东抽了口烟,沉声说道:
“区长,您先我听说!那个邮局营业厅本身也有翻新重建的计划,只是苦于资金和腾挪问题。”
“我的方案是,我以高于市场价2倍的租金,租用其营业厅一年;同时,我出资,按照最高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翻新装修。”
王俊海听完,哈哈大笑,不禁拍案叫绝,抬手虚空点了点陈旭东,
“你小子,还真有你的,我给打个电话问问看,应该问题不大!”
他立刻亲自给邮局系统的领导打去电话。
一番沟通下来,对方正为翻修资金的事头疼,陈旭东的方案就如同雪中送炭,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这件事没问题了,你还有什么事,一起说完!”王俊海笑呵呵的问道。
陈旭东厚着脸皮说道:“区长,我还真有几个事,需要您打招呼。”
王俊海点点头,“你说!”
“就是媒体的广告费这块,我之前和您说过,希望您给打个招呼。您看?”
王俊海愣了一下,“不对啊?我之前打过招呼了,难道还能不给我面子?”
于是,陈旭东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王俊海眉头皱着,“一年,一千两百万?”
他重复着这个数字,指尖的烟灰颤了颤。
这即使对见过世面的王俊海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覆盖琼海电视台、椰城电视台、所有主要报纸、核心广播频道......”
“小陈,你这胃口,是不是太大了点?”
“区长,”陈旭东身体前倾,目光如炬。
“我们要的不是广告,是氛围,是舆论的绝对主导权。”
“要让所有人睁开眼、竖起耳朵,接收到的都是我们想要他们知道的信息。”
“零星的广告投放等于石沉大海,只有饱和攻击,才能炸开一条血路。”
“这需要一笔过路费,一笔足以让所有媒体平台为我们让路、甚至为我们说话的保护费。”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区长,而且这还不是市场价。需要您......以区政府的名义,打个招呼。”
“这不是商业合作,是政府重点项目的宣传配套。”
王俊海的眼睛直直的盯着陈旭东,他明白这其中的分量。
沉默良久,他抓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喂,给我接宣传部林部长.....对,我,王俊海。”
“有个关于秀莹区未来发展的重大宣传项目,需要你们协调一下省台和琼海日报、椰城日报的同志......”
王俊海的电话,如同一声发令枪。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陈旭东带着初步方案和区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奔波于各个媒体的广告部。
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是代表着秀莹区官方意志的合作者。
谈判桌上,对方原本倨傲的态度,在看到介绍信,以及听到王俊海亲自关心后,迅速变得缓和甚至热情。
“框架协议,一年期,黄金时段,核心版面,重点频率。”
陈旭东的措辞十分简洁,“具体排期和内容,我会后续跟进。总预算,一千两百万,预付百分之三十。”
巨大的金额,加上行政力量的背书,使得原本繁琐的谈判流程,被极致压缩。
一份份盖着鲜红公章的年度合作协议,迅速签署。
陈旭东知道,从这一刻起,琼海的舆论喉舌,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在未来一年里,将为他所用。
声量垄断之后,是视觉的占领。
陈旭东直接联系三家广告公司,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告诉他:想要拿到黄金广告位,需要排队、还需要竞标......
这,陈旭东哪忍得了?
现在,自己也是有后台的人了!岂能惯他们这臭毛病。
直接一个电话打给王俊海,当场搞定。
秀莹“未来之城”项目,在“区重点规划项目”的大旗下,被优先安排出来。
合同签订出奇地顺利,五百万的资金,撬动了远超其商业价值的视觉资源。
除此之外,未来之城的展示中心,也就是邮局营业厅的翻新改造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李闯和疯子,成了这里的监工,两人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工地24小时昼夜不停,工人双倍工资。
陈旭东就一句话:“工期,质量,我都要。钱不是问题,但效果必须达到我的要求!”
而其灵魂,一个足以震撼人心的巨型沙盘,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琼海本土并没有此类精密模型制作的能力,陈旭东托蒋燕打听了一下,羊城有!
为此,他亲自飞往羊城,直接没废话,用钱砸,双倍工资,差旅费全报销。
什么?工期需要半年以上?
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陈旭东摇了摇头,竖起三个手指,“三倍工资,只需要你出技术工人和设备,其他的活儿,我找人来做。”
重赏之下,羊城的团队终于点头。
返回椰城,陈旭东立刻找到王俊海请求人力支援。
“羊城团队只有技术工人和设备,需要大量本地辅助人手进行基础搭建、打磨、上色、布线。”
“我需要懂美术、手巧、有耐心的人,至少二十个!”
这段时间,王俊海最怕见到的就是陈旭东,瞅着他就脑袋疼,每次来找他,都给他出难题。
不过,两人也因此混熟了,他对陈旭东的称呼也从“小陈”变成了“旭东”!
“旭东,我现在有点烦你了!以后少来我办公室!”王俊海没好气的说道。
“领导,你就是我最大的靠山,有事我不找你找谁?”
陈旭东拿出不要脸的劲儿,贱兮兮的笑着。
他心说:有这么好的行使特权的机会,再不用就浪费了!
“没事就赶紧滚蛋!”王俊海没好气的骂道。
他虽然嘴上骂着,但也是真办事!
一纸通知从区政府发出,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甚至机关内部,凡是有相关特长或兴趣的人员被临时抽调,组成“沙盘制作支援小组”。
此项工作,由心思缜密的钱贵统一负责调度。
视频宣传片的制作,也在同步进行。
陈旭东通过外贸渠道,联系上了香港顶尖的视频制作公司。
对方派出的制片总监,来到椰城实地考察时,被眼前的荒芜,与陈旭东描绘的蓝图之间的巨大落差惊呆了。
“陈生,你要用电脑,在这里,”
制片总监指着规划图上的一片滩涂和村庄,“你要在这里变出一座国际都市?”
“没错!”
陈旭东点点头,“我要的就是这种极致的反差!要逼真,要震撼,要让人相信这就是未来的生活!钱,不是问题。”
他当场拍板,支付百分之五十的预付款,并承诺:所有额外加急产生的费用,一律照付。
香港团队被陈旭东的魄力和财力折服,带着大量的素材返回香港,开始了昼夜不停的渲染工作。
内容层面,陈旭东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
他提出思路和提纲,其他的交给记者和区政府的笔杆子。
报社抽调了精干的记者组,区政府的“笔杆子”们,共同组成文案小组。
他们根据陈旭东的提纲,结合“官方口径”,炮制出一篇篇文采斐然、数据详实、极具煽动性的深度报道、新闻通稿和软文。
这些文字,既有着官方的权威,又充满了资本的诱惑力。
与此同时,区位图、宣传手册、效果图……各种宣传物料的设计制作,也在同步高速推进。
陈旭东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文件,阿珠也暂时被他征用,帮助他处理各种杂事。
没办法,实在是无人可用,公司里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累得和狗一样。
就连杨信,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资金支出过大,他每天恨不得长在银行里。
陈旭东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媒体、工地、政府、广告公司之间来回穿梭。
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眼睛里布满血丝,咖啡和香烟成为续命的标配。
一场史无前例的“造梦”运动,正在椰城的阳光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悄然成型。
而陈旭东知道,当这一切准备就绪,引爆的那一刻,将没有人能抵挡这场由他亲手缔造的风暴。
《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