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把车停进区政府地下车库时,天刚蒙亮。
他看了眼副驾驶座上的公文包,拉链已经拉好,但昨晚妻子翻动它的画面还是在脑子里闪了一下。
他没再多想,拎起包上了电梯。
八点十五分,他坐在办公室里翻看今天的会议材料。
财政调度会的议题排得很满,但他特意把北山片区土地使用合规性审查放在最后。
这个安排他自己清楚意味着什么,不是拖延,是试探。
他合上文件夹,在纪要本上写了四个字:
静观其变。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若无人反应,反常即线索。”
九点整,会议室准时开门。
他走进去的时候,几位副局长和科室负责人已经落座。
有人跟他点头,有人低头看材料,一切如常。
会议按流程推进,预算分配、项目进度、债务化解……
一项项议程走下来,没人提北山的事。
直到临近十一点,他亲自将议题抛出。
“关于北山生态园配套用地的历史审批问题,目前仍有几处存疑。”他说得平静,
“我建议成立专项小组,重新核验原始档案。”
话音落下,屋里安静了几秒。
国土局副局长咳嗽了一声,说:“这块地早就挂牌了,前期手续也都齐备,现在重查,怕影响招商进度。”
财政局的人跟着附和,说审计资源紧张,没必要翻旧账。
孙连城没争辩,只问了一句:
“如果手续没问题,为什么不敢查?”
没人接话。
他轻轻合上笔记本,宣布散会。
回到办公室,他脱下外套挂好,走到窗前。
市政府大楼的方向隐约可见,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反着光。
他盯着看了片刻,转身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档。
这是《宏远公司核查报告》的电子备份,他已经做了三份离线存储,
一份藏在望远镜模型底座,
一份交给了一个退休的老会计,
还有一份,昨晚让司机顺路送到了郊区打印店,以“私人资料整理”名义存进了保险柜。
他正准备关闭系统,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你家楼下有辆银色轿车,三天了没挪过窝。”
他手指一顿,没有回复,也没删消息。
只是起身走到门边,拉开一条缝看了看走廊。
保洁员正推着车往另一头走,楼道里空无一人。
他关上门,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办公桌角落的天文望远镜模型上。
那是个老物件,从上一任区长手里传下来的,他一直没换。
此刻它静静立在那里,像某种沉默的见证。
与此同时,京州机场高速出口,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缓缓驶离匝道。
车内,侯亮平摘下墨镜,扫了一眼前方城市轮廓。
他昨晚抵达后没住宾馆,直接去了市郊一处国安联络点安顿。
今早六点,他通过内部通道调取了近一个月光明区政府的出入记录和系统操作日志。
“孙连城,”他低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七次加班超过凌晨两点,三次绕开审批流程查询丁义珍分管项目。”
副驾驶座上摊开的笔记本上,已经画出一张简易关系图,中间写着“宏远建设”,四周连着几个公司名称和房产登记信息。
最上方,则圈着两个名字:丁义珍、孙连城。
他合上本子,对司机说:
“去光明区政务大厅,别进办公楼,就在对面咖啡馆等我。”
不到半小时,他坐在了街角一家连锁咖啡店靠窗的位置。
桌上一杯黑咖啡,一台平板电脑。他打开了远程监控权限,接入了区政府一楼大厅的公共摄像头画面。
时间是上午十一点四十分,工作人员陆续下班吃饭。
十分钟后,一个身穿深色中山装的男人从电梯间走出,手里拿着公文包,步伐稳健地穿过大厅。
侯亮平放大画面,看清了那张脸。
“就是他。”他轻声说。
他随即调出另一组数据,财政系统后台日志。
孙连城在昨夜十一点三十七分登录过一次国土审批模块,查看了一份三年前的土地变更批复,该文件正是G-207项目用地的前置依据之一。
更关键的是,系统显示他在查阅时启用了“痕迹清除”功能,这不属于常规操作权限。
“这不是例行检查。”侯亮平收起设备,起身结账。
出门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监控画面。
孙连城已经回到办公室,正在打电话。
他的动作很克制,但左手始终压着公文包的一角,仿佛里面装着不能离身的东西。
下午两点,侯亮平出现在市档案馆。
他用最高检调研员的身份登记进入内调区,申请查阅近三年涉及光明区土地调整的所有备案文件。
管理员递来一份清单,他快速浏览,在“北山片区生态农业示范园立项”条目上停顿了一下,勾选调阅。
等文件送来时,他发现这份卷宗少了两页附件。
他问管理员,对方查了记录说:“上周有人借走过,归还时可能漏了补全。”
“谁借的?”
“光明区政府,孙连城区长签的单。”
侯亮平眼神微动,没多问,只说:
“复印现有的部分就行。”
他一边翻看复印件,一边在本子上记下几个时间节点。
其中一笔八百六十万的财政拨款引起了他的注意,拨付时间早于立项批复七天。
他眯起眼,迅速比对旁边另一份同期项目的正常流程,确认这属于严重程序倒置。
“有意思。”他低声说,“别人造假,他却在查假,可自己又遮掩痕迹……到底站在哪一边?”
傍晚五点二十分,孙连城还在办公室。
他刚接到财政局的补充说明材料,粗略看过后放进抽屉。
桌上的电话响了,是司机打来的。
“区长,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另外……
那辆银色轿车走了,换了辆棕色SUV,停在斜对面便利店门口。”
“知道了。”他挂了电话,没表现出惊讶。
他站起身,把几份重要文件塞进公文包,特意将一份无关紧要的会议纪要盖在上面。
出门前,他顺手带上了望远镜模型,放进柜子深处。
这个动作他以前从没做过。
电梯下行时,他看着楼层数字跳动,忽然想起早上开会时没人反对北山复查提议的反常。
他们不是护着项目,而是知道那背后牵着谁。
他攥紧了包带,指节微微发白。
车开出大院后,他让司机绕了条路,经过区委家属院门口时,特意看了一眼自家阳台。
灯没亮。
他知道妻子今晚不会做饭等他了。
同一时刻,侯亮平坐在国安联络点的临时办公室里,面前摆着三份材料:
一份是孙连城近三个月的行程汇总,
一份是宏远公司银行流水摘要,还有一份是从季昌明处获得的未公开简报复印件。
他在孙连城的名字下方划了一道红线,旁边写下:
“独立行动迹象明显,动机不明,具备突破价值。”
他抬头看向窗外。
天色已暗,远处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他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放下时说:
“明天,去趟光明区政务中心,看看这位区长平时都查些什么。”
孙连城把车停在家楼下时,看见便利店门口那辆棕色SUV还在。
他没下车,坐在驾驶座上看了几分钟,直到车里人摇下车窗点了根烟,他才推门下车。
他走上六楼,钥匙插进锁孔,转动。
门开了,屋里漆黑一片。
他没开灯,径直走向书房,把公文包放进书桌最底层抽屉,锁好。
然后他站在窗前,望着对面楼群里那辆SUV的轮廓。
车灯熄着,但驾驶座上有人影。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去厨房倒了杯水。
水刚端到嘴边,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是一条彩信,没有文字,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
他的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拉链开着,露出里面的文件一角。
他盯着屏幕,许久没动。
喜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