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正酣,靖亲王府内觥筹交错,丝竹悦耳,宾客们酒意微醺,言笑晏晏,沉浸在一片极致的喜庆与奢华之中。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纯粹欢腾的喧嚣气氛达到顶峰之际,代表着皇权的庄严肃穆之气,毫无预兆地骤然降临!
内侍省总管大太监高无庸,身着绛紫色麒麟补子朝服,面容肃穆,眼神低垂,看不出丝毫情绪。他手持圣旨,在数名神色恭谨的内侍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步入宴席正厅。他所过之处,原本喧闹的声浪迅速平息下来,留下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圣——旨——到——!”高无庸站定在厅堂最中央,运足中气,那尖细却极具穿透力与威严感的嗓音,清晰地响彻整个富丽堂皇的大厅,甚至穿透门窗,传到了厅外廊庑下侍立的人群耳中!
一瞬间,满堂皆寂!万籁俱消!所有喧哗笑语、丝竹管弦之声戛然而止!无论是微醺的宾客,还是侍酒布菜的仆从,所有人皆面色一凛,慌忙离席起身,迅速整理衣冠袍袖,纷纷跪伏于地面,垂首屏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一丝声响便触怒天威。方才还热闹非凡的大厅,瞬间变得落针可闻,弥漫开一种庄重而压抑的气氛,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大皇子殷承稷与刚刚揭去大红盖头的新婚妻子萧文纯,也闻讯匆匆从内堂疾步走出。殷承稷面色还带着酒意的潮红,但眼神却在听到“圣旨”二字的瞬间恢复了绝对的清明,与萧文纯一同恭敬地跪在厅堂最前方,垂首聆听圣谕,姿态谦卑至极。
高无庸深沉的目光缓缓扫过跪满一地的满堂宾客,这才不疾不徐地展开手中那卷沉甸甸的明黄绢帛,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子殷承稷,朕之元子,天潢贵胄。自幼聪颖敏慧,仁孝性成,勤勉好学,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堪为宗室之表率,朝廷之栋梁。今已弱冠成婚,开府建牙,成家立业,朕心甚慰!”
“为彰其贤德,以励其行,垂范天下,特晋封殷承稷为——靖亲王!赐亲王金印宝册,享亲王双俸,仪仗同于三司!其府邸,即赐名‘靖亲王府’,永世传承!望尔克勤克俭,忠君体国,敬天法祖,友爱兄弟,不负朕之殷殷期望,为宗室之楷模,朝廷之砥柱!钦此——!”
“儿臣……殷承稷\/臣妇萧文纯,领旨谢恩!吾皇圣恩浩荡!万岁!万岁!万万岁!”殷承稷与萧文纯齐声叩首。
金印入手,传来沉实的重量和冰冷的触感。在这一刹那,殷承稷低垂的眼眸深处,一丝失望与困惑,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悄然荡开一圈涟漪,随即迅速隐没。亲王之位,尊荣已极,仅次于东宫。他身为父皇唯一的成年皇子,自问聪颖敏慧,仁孝勤勉,文韬武略不敢说精通,却也从未懈怠,立下监国理政的功劳亦有不少……为何……父皇至今仍不肯明确那储君之位?这念头如同电光石火,一闪而过。
然而,就在他抬起头,面向满堂宾客的瞬间,所有的情绪已被完美地收敛。他的脸上恢复了作为皇子、作为新晋亲王应有的恭谨、荣耀与沉稳。
他心中暗忖:父皇此举,必有深意。或许是对我的进一步考验,或许朝局尚有需要平衡之处……无论如何,我仍需更加勤勉克己,精益求精,方不负父皇期许,不负这靖亲王之责……
他将金印稳稳托在掌心,如同托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许。
下一刻,满堂宾客如同早已排练纯熟,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宇的琉璃瓦:“臣等恭贺靖亲王殿下!贺喜王妃娘娘!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永昭也随众人安静地跪在人群之中,她抬起眼,透过前方人群的缝隙,看着皇兄手中那枚闪烁着夺目光芒的金印,看着他与王妃并肩接受着文武百官、宗室亲贵的朝贺,看着他脸上那骤然加重的责任感……心中亦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亲王之位,仅次于东宫太子,尊荣已极,可谓人臣之巅。然而,父皇却至今未明确立储,这道突如其来的晋封圣旨,是莫大的恩宠与肯定,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可又何尝不是一副更加沉重的无形枷锁……但此刻,她的心中,在为皇兄感到失望难言的同时,却也因自身经历的冲击而悄然生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那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未来的某种决断。
盛大的宴席终于在圣旨带来的高潮与余韵中渐近尾声,宾客们开始陆续恭敬地告退。永昭在素蘅和杜若的小心搀扶下,登上了返回皇宫的马车。
宫车缓缓驶离了依旧灯火通明、却已渐渐安静下来的靖亲王府,沉重的车轮碾过青石板路面,发出单调而规律的辘辘声,一路驶向那巍峨高耸的宫墙。
永昭微微靠在柔软的车壁上,闭上眼睛,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仿佛在假寐。然而,她的手中,却紧紧攥着袖中那枚贴身藏着的银昙花,指尖无比珍惜地摩挲着那微雕的花瓣轮廓,以及花心那颗色泽深邃的蓝宝石。与指尖传来的微凉触感截然相反,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暖意。
喜欢长生血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长生血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