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秋雨绵绵不绝,省医院中医科的走廊里弥漫着潮湿的空气。接连三天,陈墨都在档案室里埋头整理病历,手指因为长时间的书写已经微微发红。孙小军分配的工作量确实超出了正常范围,但陈墨始终没有抱怨。
周五下午,王嫣然结束门诊后,特意来到档案室。她站在门口,看着陈墨专注书写的背影,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还在忙吗?她轻声问道,生怕打扰了他的工作。
陈墨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是嫣然啊。马上就整理完了,这些病例确实很有价值。
王嫣然走到桌前,看着堆叠整齐的病历和旁边厚厚的学习笔记,眼中流露出钦佩之色。她注意到陈墨的手边放着一个已经冷掉的馒头,显然是错过了午餐。
你这样太辛苦了。她轻声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典型病例笔记,或许对你有帮助。
陈墨接过笔记本,轻轻翻开。里面不仅记录了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还详细标注了辨证要点和用药心得。字迹工整秀丽,重点部分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
这太珍贵了...陈墨由衷地说,你整理得这么详细,一定花了很多心血。
王嫣然微微一笑:与其让它在我的书架上积灰,不如交给懂得欣赏的人。再说,她压低声音,孙小军这次确实太过分了,这些工作本不该由你一个人完成。
就在这时,护士长周敏匆匆赶来:陈医生,王医生,急诊科转来一位重症患者,需要立即会诊!
两人立即起身赶往急诊科。病床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陪同的儿子焦急地介绍,老人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出现严重的下肢溃烂。
我父亲不肯截肢,我们只好来试试中医。患者的儿子几乎带着哭腔,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
陈墨仔细检查患者的双足,发现右脚小趾已经发黑坏死,周围皮肤红肿发热,渗出的液体散发着异味。他轻轻按压患者的是太溪穴和涌泉穴,老人立即痛得皱起眉头。
肢端冰凉,但局部红肿发热,这是典型的阴阳离决之象。陈墨轻声对王嫣然说。
王嫣然点头表示同意:舌质暗紫,苔黄腻,脉沉细数。这是本虚标实,既要扶正,又要祛邪。
回到中医科诊室,陈墨开始详细辨证。他先为患者做了详细的四诊检查,特别仔细地观察了舌象和脉象。
老先生,请您伸出舌头...好,谢谢。陈墨仔细观察后转向王嫣然,你看,舌质暗紫,舌边有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这是明显的血瘀证候。
接着他为患者诊脉,三指分别落在寸关尺三部,凝神体会了片刻。
左脉沉细而涩,右脉弦数。沉细为阳虚,涩为血瘀,弦数为肝郁化热。陈墨分析道,这与患者长期情志不遂、久病入络的病机相符。
王嫣然补充道:我认为这是消渴日久,伤阴耗气,导致气血两虚,再加上湿热下注,瘀血阻络。应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并重。
陈墨赞许地点头:你说得对。我考虑用四妙勇安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他开始详细口述处方,王嫣然在一旁记录:
君药:黄芪60克,当归30克,玄参30克,金银花30克——这是四妙勇安汤的主药,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臣药: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佐药:黄柏10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清热燥湿,健脾利水。
使药:甘草6克——调和诸药。
陈墨继续解释配伍原理:这个方子中,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为君;桃仁、红花活血通络为臣;黄柏、苍术清热燥湿为佐;甘草调和为使。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活血、清热利湿之效。
王嫣然认真记录着,不时提出疑问:为什么用这么大的黄芪剂量?
患者气虚明显,需要大剂量黄芪才能托毒生肌。陈墨耐心解释,而且黄芪与当归相配,就是当归补血汤的意思,气能生血,气血双补。
开完内服方,陈墨又开了外用药:
金黄散30克,用麻油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两次。他解释道,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合内服药,内外合治。
接着,陈墨又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除了药物治疗,还要注意饮食调理。我建议用黄芪30克、山药50克煮粥,每日食用。同时要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的儿子感激地说:陈医生,您说得太详细了。之前在其他医院,医生都是匆匆忙忙开个药就完了。
陈墨温和地回应:治病不仅要用药,还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处理完这个重症患者,天色已晚。陈墨和王嫣然并肩走在回档案室的路上。
今天真是受益匪浅。王嫣然由衷地说,你辨证那么仔细,用药那么精准,我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陈墨摇摇头:你太谦虚了。刚才你提到的湿热下注这个病机,我起初没有注意到,是你提醒了我。
回到档案室,王嫣然帮陈墨一起整理剩下的病历。在整理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份与今天患者情况相似的既往病例。
你看这个病例,王嫣然兴奋地指着一份档案,三年前李主任治疗过一个类似的糖尿病足患者,用的也是益气活血、清热利湿的思路。
陈墨仔细阅读后,若有所思:不过李主任在这个基础上加了虫类药,用地龙和全蝎加强通络作用。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经验。
两人就这个病例讨论了很久,从病因病机到用药经验,再到预后调护。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繁星点点。
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陈墨真诚地说,不仅借给我那么宝贵的笔记,还帮我整理了这么多病历。
王嫣然微红着脸:其实...其实我很佩服你对中医的执着。现在像你这样肯沉下心研究中医经典的年轻人不多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知道孙小军经常为难你,但你从来不计较,反而把每项工作都做得那么出色。这份胸襟,我很敬佩。
陈墨被这番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计较上,不如多学点东西。再说,这些病历整理工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临床经验。
临走时,王嫣然又从包里取出几本笔记:这些是我祖父留下的医案,他在我们老家行医六十多年,记录了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我想...也许对你有用。
陈墨郑重地接过笔记,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是几本医案,更是一份信任和期待。
我一定会好好研读的。陈墨郑重承诺。
夜深了,陈墨独自在档案室里继续工作。但他不再觉得孤单,因为桌上那些笔记,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同行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在这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两颗热爱中医的心,因为对医学的共同追求而靠得更近了。
(第十四章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神医闯关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