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韩东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不像平时那样爱说笑。
“咋了?是不是有啥事?”王红英敏感地察觉到,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工作上不顺心?”
韩东扒拉口饭,咽下去,才开口道:“英子,后天一早,我得出一趟车。”
“出车,去哪?去多久?”王红英放下筷子,关切地问。
“具体的地点别问,多久……看路上和当地交接情况,顺利的话,来回大概一周吧。”韩东说道。
王红英愣了一下,没有多问,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担忧,“路上……没事吧?”
“没事儿!”韩东笑了笑,拍拍胸脯,“你还不放心我,带队押运多了,队里兄弟都是老手,就是家里这几天要辛苦你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王红英说道,“后天走,那我明天给你收拾收拾行李。”
“嗯,带几件换洗衣服就行,轻装简从。”韩东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王红英收拾碗筷,韩东陪着丫丫玩了一会儿。
丫丫似乎也感觉到韩东要出远门,格外黏他,一直让韩东抱。
晚上,哄睡了丫丫,两人躺在床上,一时都没说话。
“路上……一定小心点。”王红英侧过身,轻声说,黑暗中,她的眼睛亮晶晶的。
“知道。”韩东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我们那么多人呢,都带着家伙,没事的!”
王红英往他身边靠了靠,“到了地方,要是方便,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嗯,看情况,有机会就打。”韩东答应着。
沉默了一会儿,王红英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爸前天还说呢,现在全国开始推行什么……汉语拼音了!”
“报纸上天天登,说是什么扫盲、学普通话用的,你出门在外,要是遇到听不懂的话,说不定还能用上呢。”
韩东听了觉得有点新鲜又有点好笑,拼音,说句夸张的话,他现在绝对在全国都是顶尖的那一批,毕竟他有着后世的记忆。
“这确实是国家大事,以后用处大着呢。”韩东出声说道。
第二天,韩东照常去上班,主要是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召开出发前的动员会,强调纪律。
王红英则是把韩东的行李收拾妥当,几件半旧但干净整洁换洗衣服,一双备用的胶鞋。
还有一个装满水的水壶,一小包路上吃的饼干和煮鸡蛋,她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什么。
下午,韩东抽空回了冶金大院一趟,跟父母说了出差的事。
韩江南听了,没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任务要紧,路上谨慎,安全第一。”
他顿了顿,从桌上拿起一张报纸,指着一角,“现在上面要求推广这个拼音,你出门在外,万一遇到需要书面沟通或者看新标语啥的,说不定能碰见,知道有这么个事就行。”
韩东接过报纸看了看,上面果然印着些像豆芽菜似的字母和汉字对照,他笑了笑:“爸,我知道了,不过估计用不上这个。”
晚上,韩东一家三口早早吃了饭,王红英又把行李检查了一遍,丫丫一直赖在韩东怀里,听韩东讲“打坏人”的故事。
夜里,韩东搂着王红英,两人都没什么睡意。
“睡吧,明天还得早起。”韩东轻声说。
“嗯。”王红英应着,却把他抱得更紧了些。
第二天,天还没亮,韩东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王红英也跟着起来,帮他穿上外衣,把准备好的行李递到他手里。
“我走了。”韩东站在门口,看着妻子。
“嗯,路上小心。”王红英点点头,努力笑了笑。
韩东俯身,亲了亲还在熟睡的丫丫的额头,然后转身。
天刚蒙蒙亮,寒气还重,韩东已经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了家门。
王红英站在门口,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道拐角,才轻轻关上门,屋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丫丫均匀的呼吸声。
街道上还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早起人和赶着去拉第一趟活儿的三轮车夫。
走进直属队大院,院里已经亮起了灯,中队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
韩东推门进去,一股暖意夹杂着烟草和旧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
赵小虎、王小川、宋建国、李大勇、刘小兵等人都已经到了,正围在火炉边烤火。
赵小虎嘴里叼着半截烟,正在眉飞色舞地比划着什么,王小川坐在一旁听着,偶尔点点头。
宋建国和李大勇则一边搓着手一边低声交谈,看到韩东进来,大家立刻站了起来。
“东哥!”
“韩队!”
“都到了?”韩东扫视一圈,“东西都带齐了?”
“齐了!”赵小虎把烟头摁灭,“家伙都按规矩检查过了,子弹也配齐了。”
他指了指墙角几个捆扎整齐的行李卷和几个长方形的木箱,那是他们的装备和武器。
王小川补充道:“东哥,介绍信、路条、交接文件,运输科周科长也派人送过来了,都在这儿。”他拿起桌上一个牛皮纸档案袋。
李大勇是个老成持重的中年人,话不多:“韩队,我和建国刚才又去调度室确认了一遍,车皮已经编组好了,停在第三货场,上午九点开始装车,咱们的守车挂在最后。”
宋建国点点头,表示确认。
“韩队,通讯设备也已经全部调试完毕,保证万无一失!”最后刘小兵出声说道。
“好。”韩东走到办公桌前,把档案袋里的文件拿出来,摊在桌上,其他人也围了过来。
桌上除了文件,还有一张摊开的铁路线路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了他们的行进路线和一些关键站点。
“都坐下,咱们抓紧时间开个会,把任务再捋一遍。”韩东率先坐下,其他人也各自找了椅子凳子坐下,神情都严肃起来。
韩东指着线路图:“路线大家都看过了,从咱们这儿到张恒,全程大概一千多里地。”
“主要走京包线,过了集宁以后,转入张恒支线,这条路,我们大家都是第一次跑,所以得格外注意。”
宋建国点点头:“我昨天问过,客运那边的列车员,这条线前半段平原多,路况还行。”
“关键是过了集宁,进入山区,坡道多,弯道急,隧道也不少。”
“这个季节,山里早晚可能有霜冻,轨道容易打滑,车速快不了,而且有些区段,人烟比较稀少。”
喜欢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