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的真身锁定为沈千山,这个名字本身,在洛阳乃至整个大唐的商界与部分官场圈子里,都代表着一种巨大的能量与复杂的影响力。
狄仁杰并未立刻采取行动,打草惊蛇。
面对这样一个盘根错节、势力庞大的对手,他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需要知道这个“沈千山”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的根基有多深,他的伪装有多厚。
狄仁杰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信息渠道,包括官方的户部档案、民间的商贾记录、乃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密探回报,将关于沈千山的碎片信息一点点拼凑起来。随着了解的深入,一个立体而可怕的“皇商巨贾”形象,逐渐清晰。
明面之上,沈千山是“义商”典范,几乎无可挑剔:
1、出身与崛起:沈千山并非洛阳本地人,据称祖籍江南道,约在二十年前携巨资北上洛阳,凭借精明的头脑和雄厚资本,迅速在漕运、丝绸、茶叶等领域站稳脚跟。他极善于抓住机遇,尤其是在武则天登基前后,通过“捐献”巨额“助军饷”、“修宫苑”等方式,成功获得了“皇商”身份,其商号享有诸多特权。
2、财富与产业:其名下产业众多,但核心便是掌控了将近三成的南北漕运船只!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比例,意味着帝国命脉的血液,有近三分之一流淌在他的血管里。此外,他还涉及盐引、矿山(尤其是与军工相关的)、柜坊(晋阳柜坊虽非他独有,但他是最大股东和实际操控者),财富积累到了一个富可敌国的程度。
3、名声与形象:沈千山极其注重个人声誉。他乐善好施,是洛阳各大寺庙、道观的常客和最大施主之一;他频繁出资兴修水利、道路,在几次大灾中捐出的钱粮皆是头一份,博得了“沈善人”的美名。更令人称道的是,在此次洛水堤坝告急之初,他便“主动”捐出了五万贯巨资用于“抢修加固”,赢得了朝野一片赞誉。他本人则常常是一身素雅儒袍,谈吐风雅,举止有度,毫无寻常商贾的铜臭之气,反而更像是一位隐居市井的名士。
4、人脉与联姻:这是他最令人忌惮之处。沈千山极其擅长经营人际关系网络。他与众多宗室子弟、朝中官员交好,宴饮唱和,往来密切。更关键的一步棋是,他将自己最宠爱的幼女,嫁给了户部侍郎崔湜的嫡子!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户籍赋税,与他的商业帝国有着最直接的利益关联。这桩联姻,使得他的触角更深地植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
然而,在狄仁杰抽丝剥茧的探查下,光鲜表象下的阴影也越发明显:
1、财富来源疑云:沈千山最初的“巨资”从何而来,始终是个谜。绝非寻常经商所能积累。其产业扩张速度过快,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对手莫名破产、关键官员离奇调任或暴毙等疑点,只是都被巧妙地掩盖在合法的商业行为之下。
2、漕运掌控的实质:他掌控的三成漕船,并非全部直接拥有,其中大量是通过复杂的控股、长期租赁、乃至威逼利诱等方式,间接控制了众多中小船主的命脉,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隐秘的漕运联盟。这副盟主的身份,让他拥有了影响漕运效率、甚至局部断航的能力。
3、“慈善”背后的目的:他所有的“善举”,几乎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捐资修路筑桥,往往能使其商队获得优先通行权或垄断特定线路;捐资水利,则能使其更容易插手河工事务,获取堤坝、河道的关键信息,正如王朴密账所揭示的那般。他的“乐善好施”,更像是一种精准的投资和布局。
4、与幽冥司的契合点:所有的疑点,最终都指向了那个代号“青雀”。沈千山掌控的庞大资金(通过晋阳柜坊洗钱)、其漕运网络(为物资运输提供掩护)、其深入官场的人脉(为行动提供庇护和信息)、乃至其对河工事务的“热心”(便于实施破坏),完美地满足了幽冥司“青雀”所需的一切条件!他利用其合法的商业帝国作为躯壳,内核却在滋养着旨在裂国的毒瘤。
一个表面光鲜、乐善好施、交游广阔的皇商巨贾,其真实面目,却是一个掌控帝国经济命脉、为颠覆社稷的恐怖组织输送血液的幕后黑手!
狄仁杰放下手中关于沈千山最后一份背景资料,目光深邃。
他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罪犯,而是一个将自身与帝国经济、部分官僚体系深度捆绑的庞然大物。
动他,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引起巨大的震荡。
但,不得不动!
狄仁杰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沈千山府邸的大致方向。
他知道,与这位“沈善人”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必须开始了。
这不会是一场简单的拜访,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猎手对潜伏伪装的猎物,发出的第一次试探性叩问。
(第125章 收)
喜欢大唐狄仁杰之裂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