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升级项目进入零件试加工阶段,车间里的数控车床连轴转了半个月,终于在这天上午出了状况——负责加工主轴零件的2号车床,突然出现主轴转速忽快忽慢的问题,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布满振纹,根本达不到精度要求。
王师傅急得满头大汗,围着机床检查了半天,又是查看电路又是调试参数,故障却一点没缓解。车间主任连忙把技术科的人叫过来,张科长和沈廷舟赶到后,蹲在机床旁分析了半个多小时,初步判断是主轴传动系统出了问题,可具体是齿轮磨损还是皮带松动,一时没找到症结。
“再这么耽误下去,零件交付就得延期了。”张科长看着堆积的待加工零件,眉头拧成了疙瘩,“要不先调其他车床过来应急,这台送外厂检修?”
“外厂检修至少要三天,肯定赶不上工期。”沈廷舟摇摇头,目光扫过机床,“再仔细查一遍传动部分,说不定有咱们没注意到的细节。”
技术科的同事们围着机床忙得团团转,林晓棠也跟着在旁边观察。她想起之前跟着沈廷舟学机床操作时,沈科长特意教过她主轴传动系统的结构——主轴转速不稳定,除了齿轮和皮带问题,还可能和主轴箱里的离合器有关。她又想起沈廷舟借她的《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里,有篇案例提到“离合器间隙过大,会导致动力传递不均匀,引发转速波动”。
看着王师傅拆开主轴箱侧盖,露出里面的离合器,林晓棠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到沈廷舟身边:“沈科长,我有个想法,能不能看看离合器的间隙?”
沈廷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说看,为什么怀疑离合器?”
“我之前看您借我的故障诊断书,里面提到离合器间隙过大,会让动力传递不连贯,导致转速忽快忽慢。”林晓棠指着主轴箱,“刚才王师傅调试时,我注意到主轴启动时,有轻微的‘咔嗒’声,可能是离合器结合时间隙太大,没完全咬合。”
周围的同事都看了过来,有人小声嘀咕:“一个临时绘图员,还懂机床故障?”“别是瞎猜的吧,咱们都没往离合器上想。”
赵莉莉也在旁边,听到林晓棠的话,心里不服气:“我看你就是随口说的,真要是离合器问题,怎么大家都没看出来?”
林晓棠没理会质疑,继续说:“书里还说,这种情况可以用塞尺测量离合器间隙,正常间隙应该在0.1-0.2毫米之间,要是超过0.3毫米,就会出现转速波动。咱们可以先测一下间隙,再决定要不要拆齿轮和皮带。”
沈廷舟眼睛一亮,立刻让王师傅拿塞尺过来:“按晓棠说的,先测离合器间隙!”
王师傅拿着塞尺伸进离合器间隙,测量后惊讶地说:“间隙居然有0.4毫米!比正常范围大了一倍还多!”
“果然是离合器的问题!”沈廷舟松了口气,立刻安排人调整离合器间隙,“把间隙调到0.15毫米,再试试转速。”
同事们连忙动手,用扳手慢慢调整离合器的调节螺丝,每调一次就用塞尺测量,直到间隙精准控制在0.15毫米。重新启动机床后,主轴转速稳定了不少,王师傅试着加工了一个小零件,表面光滑平整,振纹完全消失,精度也达到了要求。
“好了!故障解决了!”车间里响起一阵欢呼,张科长拍着林晓棠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晓棠,你可立了大功!要不是你提醒,咱们还得在齿轮和皮带上浪费时间,说不定真要耽误工期!”
“是啊,晓棠姐,你也太厉害了!连离合器间隙的问题都能看出来!”小李一脸佩服,“我之前看那本故障诊断书,根本没记住这个案例,你居然能结合实际情况用上!”
林晓棠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沈科长教得好,还借我技术书看,我只是把学到的知识用上了。”
沈廷舟看着她,眼里满是赞许:“能把书本知识和实操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本事。你不仅细心,还能独立思考,比很多老同事都强。”
赵莉莉站在人群外,看着被大家围着称赞的林晓棠,心里又酸又涩。她想起自己学机床操作时敷衍了事,连基本规程都记不住,再看看林晓棠,不仅能画图、学操作,还能解决故障,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她再也没脸上前找茬。
当天下午,张科长在技术科会议上特意表扬了林晓棠:“晓棠虽然是临时岗位,但技术扎实、善于思考,这次解决机床故障,为项目节省了大量时间。以后大家遇到技术问题,多跟晓棠交流,互相学习。”
会后,沈廷舟把林晓棠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本新的《数控机床维修手册》:“这本书记载了更多故障案例,你拿去看,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更从容应对。等项目结束,我推荐你参加工厂的技术骨干培训,让你系统提升一下。”
林晓棠接过书,心里满是感动:“谢谢您沈科长,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解决故障的事告诉了刘桂兰。刘桂兰激动地做了她最爱吃的鸡蛋羹,笑着说:“我家晓棠现在越来越能干了,不仅会画图、会操作机床,还能修故障,真是妈的骄傲!”
林晓棠看着手里的技术书,心里满是干劲。她知道,这次解决故障不仅是对她能力的认可,更是她技术道路上的又一个新起点。未来,她会继续努力学习,把理论和实操结合得更紧密,用自己的能力证明,只要肯用心,就能在技术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喜欢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