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考核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林晓棠设计的齿轮零件图顺利通过审核,加工环节也在王师傅的指导下进展顺利。按说她该专注完成考核,可一次机床故障的经历,让她萌生了新的想法——学机床维修。
那天车间的3号机床突然停机,主轴卡死无法转动。维修师傅赶过来排查,拆开机箱、检查电路、测试电机,一套流程下来,很快找到问题:是传动齿轮磨损导致卡壳。林晓棠在一旁帮忙递工具,看着师傅熟练地更换齿轮、调试参数,心里突然涌上强烈的兴趣——之前她只会设计图纸和基础操作,要是能学会维修,不仅能更快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还能让自己的技术能力更全面。
考核结束后的第二天,林晓棠就写了份“机床维修学习申请”,郑重地交到了张科长手里。张科长看着申请,有些意外:“晓棠,你刚通过试用期考核,马上就要转正定岗了,怎么突然想学家修?这活儿又累又脏,还得经常加班处理突发故障,你确定想好了?”
“张科长,我确定。”林晓棠语气坚定,“这段时间参与机床升级项目,我发现维修师傅人手紧张,很多小故障要是我们自己能处理,能节省不少时间。而且学会维修,能更了解机床的结构,对我以后的图纸设计也有帮助,能设计出更贴合实际加工、更少出故障的零件。”
张科长点点头,心里认可她的想法,可还是有些顾虑:“机床维修涉及电路、机械等多方面知识,难度不小,而且咱们科还没人主动申请学这个,我得跟沈科长商量下,再给你答复。”
林晓棠知道这是正常流程,连忙说:“谢谢您张科长,我会好好学,不会耽误本职工作。”
当天下午,张科长就找沈廷舟讨论这件事。沈廷舟一听说林晓棠申请学维修,立刻表示支持:“张科长,我觉得这是好事。林晓棠学习能力强,又肯吃苦,之前解决主轴故障时就展现出了维修天赋。现在工厂的维修师傅年纪都大了,正好需要年轻人接手,培养她学维修,既能补工厂的人才缺口,也能让她多一项技能,对技术科和她个人都有好处。”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担心她刚转正就学新东西,压力太大。”张科长笑着说。
“压力也是动力。”沈廷舟拿出林晓棠的工作记录,“她入职半年,从绘图到操作再到故障诊断,进步速度比同期的临时工快一倍,再难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我相信她能兼顾好本职工作和维修学习。而且我可以帮她制定学习计划,让维修师傅带带她,保证不影响生产。”
有了沈廷舟的力挺,张科长很快拍板:“行,那就批准她的申请!让她跟着王师傅学,王师傅是厂里最资深的维修师傅,经验丰富,肯定能把她教好。”
消息传到林晓棠耳朵里时,她正在整理零件加工记录。沈廷舟走到她工位旁,笑着说:“恭喜你,申请批下来了,从下周开始,你跟着王师傅学机床维修,每周二、四下午和周六上午学习,不耽误你正常工作。”
林晓棠又惊又喜,手里的笔差点掉在桌上:“真的?谢谢张科长!谢谢沈科长!我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不用谢我们,是你自己的主动争取和能力,让我们愿意给你这个机会。”沈廷舟递给她一本《机床维修基础》,“这是我之前学维修时用的书,里面有很多实用案例,你先看着,有不懂的随时问我或王师傅。”
林晓棠接过书,紧紧抱在怀里,心里满是干劲。她知道,学会机床维修,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还能为工厂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特意去车间找王师傅,恭敬地说:“王师傅,以后就麻烦您教我学机床维修了,我会认真学,不给您添麻烦。”
王师傅看着她真诚的样子,笑着说:“晓棠,你这姑娘踏实肯干,我早就想教你了!以后跟着我,多听多练多问,保准让你学会真本事。今天正好有台机床要做日常保养,你跟我一起去,先熟悉下机床内部结构。”
林晓棠连忙点头,跟着王师傅去了车间。她一边帮忙递工具,一边认真听王师傅讲解:“这是主轴箱,里面的齿轮要定期检查磨损情况;这是进给系统,丝杠间隙大了就得调整,不然会影响加工精度……”林晓棠听得格外认真,还拿出笔记本,把重点内容一条条记下来。
同事们听说林晓棠要学机床维修,都纷纷祝贺。小李拍着她的肩膀说:“晓棠姐,你也太厉害了吧!刚转正就学家修,以后就是技术科的‘全能人才’了!”
“以后机床出故障,就不用等维修师傅了,直接找晓棠就行!”其他同事也跟着打趣,语气里满是认可。
林晓棠笑着说:“我还刚开始学,以后得多向大家请教,要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大家别客气,尽管指出来。”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学维修的事告诉了刘桂兰。刘桂兰高兴地说:“太好了!多学门技术总是好的,以后你在工厂的日子也能更稳当。妈明天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给你补补!”
林晓棠坐在书桌前,翻开《机床维修基础》,灯光下,她的眼神格外坚定。她知道,学习机床维修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未来,她会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努力,在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更全面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为工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只是她成长路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喜欢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