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首页 >> 那时的原始纪元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首辅家的傻儿子龙血战神大唐如意郎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支点海贼之母巢秩序天唐锦绣房俊不明不清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贞观悍婿
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 那时的原始纪元全文阅读 - 那时的原始纪元txt下载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薄荷采集遇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族人们就扛着草木灰和薄荷汁往麦田走。天边泛着鱼肚白,风果然从东往西吹,带着清晨的凉意,刚好能把灰粉吹向麦田深处。巴图站在田垄东头,双手抓起一把草木灰,顺着风向往空中撒 —— 灰粉像一层薄纱飘在麦叶上,覆盖住叶背的蚜虫。虫子被灰呛得乱爬,有的从叶背滚下来,落在地上,刚爬了两步,就被早起的蚂蚁拖进洞里,成了蚂蚁的早餐。

“管用!” 巴图笑着喊,手里的动作更快了,裤脚沾了不少灰,他也没在意,甚至还哼起了部落的狩猎歌谣。岩和阿山则在田垄中间撒灰,他们特意走得慢,确保每株麦叶都能沾上灰粉:“阿石哥说,灰要撒均匀,不然有的地方虫子没被呛住,还会往其他麦株上爬。”

可到了辰时,太阳升得高了,露水渐渐蒸发,撒过灰的麦叶上,灰粉被风吹得四处飘,有的地方灰层变薄,露出了叶背,蚜虫又开始往叶背上爬。更麻烦的是,薄荷汁只剩两葫芦了 —— 昨天煮的汁只够喷洒三分之一麦田,剩下的麦叶上还沾着不少虫子,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啃新长出来的嫩叶。

阿果拿着空葫芦,急得直跺脚,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可怎么办?再没有薄荷汁,虫子又要多起来了!我们昨天清理的病叶就白忙活了!” 她看着手里的葫芦,葫芦口还沾着点绿色的汁,她舍不得擦,好像还能指望这点汁赶虫。

木老人翻了翻装薄荷的藤筐,里面只剩几根带黄的老枝,捏着茎秆折一下,只能流出一点点淡绿色的汁。“得再去采,溪边湿地那片薄荷最密,昨天我们只采了外围的,里面的薄荷更嫩,汁也多。” 他估算了一下:“这次多采些,煮够三天的量,再晒些干薄荷,以后万一再遇到虫灾,也能及时用。”

“我去!” 阿果立刻举手,眼睛亮了起来,“昨天我跟木爷爷去过,我记了路,湿地东边的薄荷长得最嫩,而且离麦田近,来回快。” 她还拉了拉身边的小禾:“小禾也跟我去,她昨天学会了认薄荷,能帮忙挑嫩枝。”

小禾听到自己能帮忙,立刻点头,小手紧紧攥着阿果的衣角:“我会认!叶边有锯齿,捏着有香味的就是薄荷!”

石首领怕她们出事 —— 溪边湿地的泥又软又深,女孩们力气小,万一陷进去就麻烦了。他让巴图派岩和阿山跟着:“你们俩力气大,帮忙扛薄荷,再带根长树枝,万一有人陷进泥里,能拉一把。”

巴图还特意找了块油布,铺在藤筐底:“薄荷采回来怕压坏,铺着油布能隔潮,还能保持新鲜,煮出来的汁味道也浓。” 他还在油布上洒了点清水:“别洒太多,让薄荷保持湿润就行,太湿了容易烂。”

一行人很快出发,去溪边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溪,昨天刚下过雨,溪水涨了些,淹没了之前踩的石头。阿山立刻走在前面,找了根两米长的树干,横放在小溪上,做成简易的桥。“你们慢点走,我扶着你们。” 他先扶小禾过去,小禾走在树干上,脚有点抖,阿山就蹲下来,让她抓着自己的胳膊:“别怕,我稳着呢,掉不下去。”

到了溪边湿地,眼前的景象让大家惊喜 —— 湿地里的薄荷长得比昨天更茂盛,半尺高的植株挤在一起,翠绿的叶子上还带着露水,风一吹,清凉的香味飘得很远。湿地的泥地里冒着细小的气泡,踩上去 “咕叽” 响,泥能陷到脚踝,阿果带头走在前面,每一步都踩在草丛密集的地方:“草多的地方泥硬,不容易陷得太深,大家跟着我走。”

小禾跟在阿果后面,小心翼翼地踩着草丛走,可走到一片没草的地方,脚下一滑,整个人坐在泥里,薄荷枝撒了一地,膝盖蹭破的地方渗出血珠,混着泥,看起来吓人。小禾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却没敢哭出声,只是咬着嘴唇,想自己爬起来。

“别动!” 岩立刻跑过去,单膝跪在泥里,小心翼翼地把小禾的脚从泥里拔出来 —— 泥太黏,拔的时候小禾疼得哼了一声,岩赶紧放慢动作:“慢点,别着急,拔出来就好了。” 他用胳膊护住小禾的背,慢慢把她抱到岸边的干草地上,还特意把自己的兽皮外套脱下来,铺在地上,让小禾坐着。

阿山则蹲在泥里,把撒落的薄荷枝一根根捡起来,走到溪边,用溪水轻轻涮掉上面的泥:“泥不脏,涮干净还能用,别浪费。” 他还在岸边找了片大荷叶,舀了些干净的溪水,帮小禾擦膝盖上的泥 —— 荷叶的边缘有些扎手,他就把荷叶折起来,用光滑的一面擦:“轻点擦,别弄疼你。”

擦干净泥后,阿山从怀里掏出一小包晒干的艾草 —— 这是前几天木老人给他的,让他带在身上防蚊虫叮咬,现在刚好能用来止血。他把艾草揉碎,轻轻敷在小禾的伤口上:“木爷爷说艾草能止血,过会儿就不疼了,你忍一下。”

小禾含着眼泪点头,其他女孩也围过来,有的帮她擦手上的泥,有的递水葫芦让她喝水。阿果则把自己的兽皮披肩脱下来,裹在小禾身上 —— 披肩是用柔软的野兔皮做的,很暖和:“别着凉,我们采完薄荷就回去,玛姆阿姨肯定会给你煮甜汤喝。”

可新的麻烦又来了 —— 湿地深处的陡坡下,长着一片更茂密的薄荷,植株比人还高,绿油油的,看起来汁很多。可坡上的土是松的,上面只长了些低矮的野草,脚一踩就往下滑,根本站不稳。阿果想试着爬上去,刚踩住一块土,土就往下掉,带着碎石和草屑,差点砸到下面的小禾。

“不行!” 岩赶紧拉住阿果的胳膊,把她拽下来,“这坡没根,土太松,你爬一半土塌了,会摔进下面的泥塘里,太危险了。”

大家都犯了难,看着坡下的薄荷,却采不到,阿果急得咬嘴唇:“这么好的薄荷,要是采不到,薄荷汁还是不够用。”

阿山盯着陡坡看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亮了:“我有办法!” 他跑到溪边,找了根两米长的杨树枝 —— 树枝要直,没有分叉,顶端还带着个小枝丫,刚好能用来做弯钩。他用石刀把枝丫削成弧形,刀刃太钝,削了十几下才把枝丫削光滑,手指都磨红了。

然后,他找了块软藤筐 —— 是之前装野果的,筐眼细,不容易漏薄荷枝,用藤蔓把筐子牢牢绑在弯钩上。“我们站在坡下,用这树枝勾薄荷枝,筐子能接住,不用爬上去,既安全又能采到薄荷。” 他举起树枝,试着勾了一下旁边的薄荷枝,果然,树枝一拉,薄荷枝就掉进了筐里,叶子没掉一片。

可第一次勾陡坡上的薄荷时,藤筐绑得太松,勾住薄荷枝一拉,筐子就从树枝上掉了下来,滚进了泥里。阿山赶紧把筐子捡起来,用溪水涮干净,重新绑藤蔓 —— 这次他把藤蔓绕了三圈,还打了个死结,用手拉了拉,确认不会掉才松手:“这次肯定牢!再掉我就再绑!”

他重新举起树枝,对准坡上的一束薄荷枝,弯钩勾住茎秆,轻轻一拉,薄荷枝就稳稳地掉进筐里。岩也学着他的样子,两人配合着,一个勾,一个接,很快就采满了一筐。女孩们则在岸边整理薄荷,把老枝和黄叶挑出来,放在另一个藤筐里:“这些老枝留着晒,以后煮水喝能解暑,嫩枝煮汁,一点都不浪费。”

阿果还在薄荷丛里摘了些紫色的小野花 —— 花瓣小小的,像星星,闻着有淡淡的香味。她把野花插在装薄荷的藤筐边:“回去给小禾插在头发上,她就不疼了,这花好看,戴在头上像小蝴蝶。”

夕阳西下时,他们扛着三满筐薄荷回到部落,远远就看到玛姆阿姨在洞穴前支好了陶罐,柴火已经生起来,锅里的水冒着热气。“你们可回来了!木老人早就跟我说了,薄荷汁要温火煮,水刚冒小泡的时候下薄荷,煮半个时辰就行,火大了会把薄荷的香味煮没。” 玛姆阿姨一边说,一边往灶里添了些湿柴,让火小些。

阿果帮忙递薄荷枝,把嫩枝放进陶罐里,老枝放在一边,准备晒干。阿山则蹲在旁边看火候,眼睛盯着锅里的水:“水冒小泡就是‘蟹眼泡’,阿石哥之前煮草药时说过,这个火候煮东西最能出味,不会把药材的药性煮丢。” 他还时不时用树枝搅一下锅里的薄荷,防止下面的薄荷煮糊。

煮到一半时,玛姆阿姨发现火有点大,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她赶紧加了些湿柴,又用树枝把柴火扒开些:“火不能太大,不然薄荷汁会变苦,你们看,现在水只是冒小泡,这样才对。” 她还教女孩们怎么判断火候:“看到水面有密密麻麻的小泡,像螃蟹的眼睛,就是‘蟹眼泡’,这时候煮东西最好。”

半个时辰后,薄荷汁煮好了,深绿色的汁液散发着清凉的香味。玛姆阿姨找了个干净的芦苇杆,放在陶罐口,过滤掉薄荷枝和杂质,再把汁装进水葫芦里:“用芦苇杆过滤,杂质就不会堵住葫芦口,喷的时候更方便。”

煮好的薄荷汁装了十几个水葫芦,玛姆阿姨还特意留了一小罐,装在一个带盖的陶罐里:“这汁凉了能喝,夏天解暑,以后煮完汁,都留一罐,给老人小孩喝,对身体好。”

小禾坐在旁边的石板上,头发上插着阿果摘的野花,紫色的花瓣衬着她的笑脸,格外好看。她手里捧着玛姆阿姨递来的温薄荷汁,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甜甜的,一点都不苦!玛姆阿姨,这汁真好喝!”

松老人坐在麦田边的草堆上,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对走过来的那时说:“你看,阿山会想办法做采摘杆,阿果会照顾小禾,连小禾都敢帮着采薄荷了,我们部落的人,越来越能了。以前遇到事,都是你一个人扛,现在大家都能帮你分担,这才是部落该有的样子。”

那时点头,看着远处阿山教其他族人用采摘杆的样子 —— 阿山正拿着树枝,演示怎么调整弯钩角度:“勾矮枝要把筐子放低,手臂不用举太高;勾高枝要举直胳膊,手腕用力,这样能勾得更稳。” 他还让族人试着勾旁边的野草,纠正他们的动作,说得头头是道,完全不像之前那个需要他指导的新手。

夜色渐深,薄荷汁晾在洞穴门口的石板上,清凉的味道飘得很远,和麦田的麦香混在一起,格外好闻。族人们躺在草堆上,聊着明天怎么喷薄荷汁 —— 阿果提议,用小石子在蚜虫多的区域做记号,明天先喷这些地方;老麦则说,喷完汁后要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喷的地方。

阿山还在琢磨采摘杆的改进:“下次做采摘杆,要把弯钩做得再大些,能一次勾更多薄荷;再在筐子两边加两根绳子,能挂在身上,不用一直用手举着,更省力。”

那时听着,从怀里掏出树皮笔记,借着篝火的光,补了一句:“采摘杆:杨树枝(2 米长,直,无分叉)+ 藤筐(直径半尺,细眼),弯钩需削至 3 寸长,绑藤 3 圈打死后结;改进方向:加大弯钩、筐边加挂绳。” 他把阿山的想法记下来,心里很欣慰 —— 部落的人已经从 “跟着做” 变成 “主动想”,这种转变,比任何工具改进都更有意义。

月光洒在麦田上,麦叶在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在期待明天的薄荷汁。族人们的笑声和谈话声渐渐平息,只有篝火的 “噼啪” 声和远处的虫鸣,构成了部落夜晚最温暖的声音。那时知道,明天喷完薄荷汁,蚜虫就能彻底被治住,麦田会重新变得绿油油的,而部落的凝聚力,也会像这麦田一样,越来越旺盛。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那时的原始纪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老爹是重生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丹崖仙途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圣骑士赵大牛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扉页空间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战婿归来爱在东南枝女施主请留步战星圣魔无限武道求索错爱首席总裁前妻很抢手开局操作蝙蝠侠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重生之我要冲浪
经典收藏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阿尤布王妃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大明虎威军门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我欲扬唐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综穿]相依为命一瘦解千愁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铁甲轰鸣内擎天者启明1644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重生之傲仕三国墓园崛起
最近更新鬼王爷我自己搞,新大魏!蓝鸮之恋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虞朝的故事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隋唐:家兄程咬金大明卫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穿越之边疆崛起玄黄十二域大明执政官杨凌传之逆袭家主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 那时的原始纪元txt下载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 - 那时的原始纪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