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龙部落广场比往日更热闹,中央空地上按 “技能类别” 划分出三个教学区:石叶部落的 “鞣皮区” 铺着几张生鹿皮和鞣制工具,水泽部落的 “捕鱼区” 摆着竹篓和诱鱼材料,青竹部落的 “编竹器区” 堆着粗细不一的竹条。那时和阿果蹲在鞣皮区旁,手里拿着一张杨木板 —— 上面是阿果画的 “鞣皮步骤简笔画”,从 “泡皮” 到 “刮脂” 再到 “打磨”,每一步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旁边标注着关键提示(如 “橡树汁泡 3 天,每日换水”)。
“石根首领带的生鹿皮够吗?昨天清点时说有 10 张,刚才沙克说又多带了 2 张,给学得慢的族人练手。” 那时看向不远处正在整理工具的石根,转头对阿果说,“你画的步骤图很清楚,等下石根教学时,把这板竖在旁边,族人看不懂就能随时看。”
阿果点点头,把杨木板递给旁边的青风:“你找根木杆把板固定好,放在鞣皮区中央,高度刚好到族人的胸口,方便看。对了,石叶部落的橡树汁够吗?上次他们说鞣 1 张皮要半桶汁,12 张皮得 6 桶,我让小禾多备了 2 桶,放在旁边的陶瓮里。”
两人正说着,石根已经带着族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磨得锋利的石刀:“阿石哥,阿果姐,都准备好了!这 12 张生鹿皮都是刚剥的,新鲜得很,正好用来教学。你们看这石刀,按阿山哥教的磨法磨的,刃口锋利,刮脂肯定快。”
那时接过石刀看了看,刃口平整,确实比普通石刀锋利:“不错,等下教刮脂时,提醒族人别太用力,刮到皮的纤维就不好了 —— 上次沙克第一次鞣皮,就刮破了一张,还好及时用橡树汁补了。”
阿果补充道:“泡皮的陶缸也按你说的,放在阴凉处,避免太阳直晒,橡树汁不容易变质。等下先教 3 个人,学会了再带其他人,免得人多学不过来。”
石根笑着点头:“就按你们说的来!我们部落的石勇鞣皮最好,让他先跟着我教,以后他就能当我们部落的鞣皮师傅了。”
鞣皮教学:耐心指导,差错中进步
鞣皮区的教学率先开始。石根拿起一张生鹿皮,放进装满橡树汁的陶缸里:“第一步,泡皮!生鹿皮要完全浸在橡树汁里,泡 3 天,每天换一次汁,把皮里的血水和杂质泡出来。你们看这汁,要像蜂蜜一样稠,太稀了鞣不软。”
族人们围在陶缸旁,认真看着。石勇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小皮片,跟着放进汁里:“石根首领,泡的时候要不要搅动?我上次泡皮,底部的皮没泡透,刮脂时硬得很。”
“要搅!每天换汁时搅 3 次,让皮的每个地方都浸到汁。” 石根说着,用木杆搅动陶缸里的鹿皮,“泡好的皮拿出来是软的,用手指能捏动,不像生皮那么硬。”
3 天后的步骤教学转到第二天上午(按教学计划,泡皮过程需演示后等待,先教后续步骤)。石根从陶缸里拿出一张泡好的鹿皮,铺在青石板上:“第二步,刮脂!用石刀把皮内侧的脂肪和肉渣刮干净,要顺着皮的纹理刮,每刮一下都要轻,不然会刮破皮。”
他握着石刀,轻轻刮过鹿皮内侧,黄色的脂肪渣一点点脱落,皮渐渐变得柔软。石勇学着他的样子,拿起石刀刮另一张皮,刚开始刮得不均匀,有的地方还留着脂肪:“石根首领,这里刮不干净怎么办?”
阿山刚好路过,蹲下来指导:“用石刀的刃口轻轻蹭,别用刀尖,刀尖容易戳破。你看,把皮绷紧了刮,脂肪就容易下来了 —— 就像我们磨矛柄时,把木杆按住磨,才磨得均匀。”
石勇按阿山说的,把鹿皮绷在木架上,果然刮得干净多了。阿果站在旁边,手里的杨木板上补充了一句 “刮脂前绷皮于木架”,作为后续教学的补充提示,写完后递给石根:“这个小技巧可以记下来,下次你们教其他族人时能用。”
捕鱼教学:巧思共享,问题共解
鞣皮区教学进行时,水泽部落的捕鱼教学也在河边展开。水伯蹲在河边,手里拿着一个刚编好的诱鱼篓:“这诱鱼篓的关键是篓口的倒刺,用细竹条削成尖,弯成弧形固定在篓口,鱼钻进去就出不来。”
小禾和沙禾围在旁边,仔细看着倒刺的固定方法:“水伯首领,这倒刺怎么固定才不会掉?上次我们编竹篓,竹条总松。”
水伯拿起一根细藤条,把倒刺的末端缠在篓口的竹条上,用力拉紧:“用湿藤条缠两圈,干了之后会收缩,牢牢固定住。你们看,我这篓子用了一个月,倒刺都没松过。”
他把诱鱼篓扔进河里,里面放了些碎鱼干:“等半个时辰,鱼闻到香味就会钻进去,到时候拉上来就行,比用鱼叉快多了 —— 上次我们用这个篓,半个时辰捕了 20 条鱼,比 3 个人用鱼叉还多。”
青风好奇地问:“水伯首领,要是水太急,篓子被冲走怎么办?”
水伯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根长藤条:“把藤条的一端系在篓口,另一端绑在河边的石头上,不管水多急都冲不走。我们部落的河边都有固定的石头,上面刻着小记号,专门用来绑诱鱼篓。”
阿果蹲在旁边,把 “倒刺用湿藤条固定”“系藤条绑石头防冲走” 这两个技巧记在杨木板上,转头对那时说:“这些小技巧可以补充到捕鱼教学图里,下次其他部落学的时候,就能少走弯路。”
那时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竹筐:“水伯带的诱鱼篓够吗?我让青竹部落多编了 5 个,放在那边,等下让族人每人拿一个练习。”
编竹器教学:巧手互学,细节优化
中午时分,青竹部落的编竹器教学在广场的竹器区展开。竹老坐在木凳上,手里拿着两根粗竹条和几根细竹条:“编竹篮先做底,用 4 根粗竹条交叉成‘井’字,然后用细竹条在交叉点缠绕,每缠一圈就要拉紧,这样底才结实。”
沙木蹲在旁边跟着学,他的手巧,没一会儿就编出了一小块篮底:“竹老,细竹条太硬,缠绕的时候容易断,有什么办法吗?”
竹老从藤筐里拿出一个陶盆,里面装着温水:“把细竹条泡在温水里半个时辰,就会变软,不容易断。我们部落编竹器前,都会把竹条泡软,这样编出来的竹器更平整,不容易变形。”
阿果按照竹老的方法,把几根细竹条泡在温水里,过了一会儿拿出来,果然变得柔软:“这个方法真好用!刚才我编的时候,竹条断了两根,泡软后就顺利多了。”
竹老笑着说:“编的时候还要注意,细竹条的纹路要和粗竹条一致,顺着纹路编,竹篮不容易散。你们看我这个竹篮,用了一年,还很结实,就是因为编的时候纹路对齐了。”
族人们学得认真,有的蹲在竹老身边模仿,有的互相帮忙泡竹条,广场上满是 “沙沙” 的竹条摩擦声。石根路过竹器区,看到大家学得热闹,笑着说:“等我们学会编竹器,就能用竹篮装鞣好的鹿皮,比藤筐轻便多了!”
教学复盘:计划推进,龙盟共长
傍晚时分,三个教学区的基础教学都告一段落。族人们拿着自己的成果 —— 鞣了一半的鹿皮、编了雏形的竹篮、做好的诱鱼篓,围坐在广场的篝火旁,脸上满是成就感。
“今天学的鞣皮和编竹器真好用!” 石勇举着自己鞣的鹿皮,兴奋地说,“虽然刮脂时刮破了一点,但石根首领教我用橡树汁补了,现在看起来和其他皮一样软!”
小禾也举起自己做的诱鱼篓:“我这个篓子的倒刺固定得很牢,明天就去河边试试,肯定能捕到很多鱼!”
那时和阿果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杨木板,上面记录着各部落的教学成果和后续计划。“今天大家学得都很快,” 那时看着族人们的成果,对各部落首领说,“下次技能教学定在 10 天后,石叶部落教完鞣皮,下次教‘兽皮裁剪’;水泽部落教完诱鱼篓,下次教‘鱼的腌制’;青竹部落教完竹篮,下次教‘竹席编织’。”
阿果补充道:“我们已经在广场西侧搭‘龙盟记事墙’的框架了,用青竹部落的竹条编的边框,等下次教学后,把今天学的技能步骤画在上面,每个部落的专属符号旁边写技能名称,比如‘石叶部落?鞣皮法’,以后族人忘了就能随时看。”
竹老点点头:“好!下次我们带更多细竹条来,帮你们把记事墙的边框编得更结实。我们还想学做铜铁剪刀,编竹器时剪竹条方便,下次教学能不能安排?”
“当然可以!” 那时笑着说,“下次我们教你们做‘小铜铁剪’,专门用来剪竹条,刃口磨得薄一点,剪起来更省力。”
篝火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族人们讨论着下次教学的细节,有的说要带更多材料,有的说要提前练习今天学的技能,广场上满是热闹的讨论声。
那时和阿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慰 —— 从物资交换到技能共享,龙盟的部落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度协作,就像鞣皮时的橡树汁,把原本独立的部落紧紧 “粘” 在一起。两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起起身,帮着族人收拾教学工具,准备明天继续完善记事墙。
夜色渐深,族人们渐渐散去,广场上的篝火还在燃烧,照亮了旁边堆放的鞣皮工具、诱鱼篓和竹条,也照亮了 “龙盟记事墙” 的框架 —— 那是用各部落的技能和心意搭建的,承载着龙盟共兴的希望。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那时的原始纪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