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的晨光刚铺满新发现的平原,就被此起彼伏的劳作声唤醒。这片被阿平命名为“望丰原”的开阔土地,此刻挤满了忙碌的族人——青壮们握着铜铁锄翻土,木部落的族人撒播早粟种,青竹部落的族人用新编的竹筐运送种子,溪谷部落的族人顺着小河引渠浇水,远远望去,像一幅鲜活的耕种画卷。
“大家加吧劲!这望丰原的土真肥,撒上种子肯定能丰收!” 山魁光着膀子,挥舞着铜铁锄,一锄下去翻起大块湿润的泥土,泥土里还夹杂着未腐烂的草叶,散发着清新的土腥味。他身后,二十个青壮排成一排,动作整齐地翻土,铜铁锄撞击石块的 “叮当” 声,在平原上回荡。
木禾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早粟种,均匀地撒向翻好的土地:“这是我们木部落最好的早粟种,二十天发芽,四十天就能收割,比普通粟米早成熟十天,产量还高!” 他身边的溪月部落族人,正用竹管引着河水,水流顺着开好的浅渠,缓缓浸润着土地,滋润着刚撒下的种子。
青竹部落的竹青带着族人,把编好的竹篱笆围在田地四周:“这竹篱笆能防野兽、挡鸡鸭,别让牲口糟蹋了庄稼。我们再编些竹哨,派两个人看守,有动静就吹哨子!” 竹哨用细竹制成,吹起来声音尖锐,能传很远,是青竹部落的 “预警神器”。
岩穴部落的石穴则带着族人,在田边砌了几个简易的蓄水池:“夏天太阳大,缺水可不行,这些蓄水池能存雨水,万一干旱,也能救急。” 蓄水池用青石砌成,底部铺着石板,防止漏水,旁边还留了出水口,方便引水浇田。
那时带着阿果、小禾来到望丰原,看着热火朝天的耕种场面,眼里满是欣慰:“这望丰原足足有十亩地,按每亩收两百斤粟米算,丰收后能收两千斤,足够联盟所有人吃两个月了!”
阿果拿出兽皮本,认真记录:“望丰原开垦十亩(记资源探索贡献 100 斤粟米),各部落协作耕种(记互助贡献 30 斤粟米),月底一起结算。”
小禾蹲在田边,用手指捻了捻泥土,笑着说:“这土比暖棚的土还肥,我已经让人撒了兽粪肥,等粟米发芽,再浇一次草药水,长得肯定更壮!” 草药水是林苗教的法子,用艾草、蒲公英煮水,既能防虫,又能当肥料,之前暖棚用了,效果特别好。
就在望丰原耕种正酣时,黑石山的冶铁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呐喊声 —— 石牙部落的石小,成功独立炼出了第一根铜铁合金条!
“成了!我炼出合金条了!” 石小高举着泛着淡金光泽的合金条,兴奋地跳起来,合金条还带着淡淡的余温,表面光滑,没有一点杂质。周围的石匠和学徒们都围了过来,眼里满是羡慕和激动。
沙木走过去,接过合金条,放在铁砧上敲了敲,声音清脆:“不错!含铜含铁比例均匀,韧性够,能锻打一把铜铁锄!石小,你现在可以独立教新学徒了,记技术教学贡献 50 斤粟米!”
石小激动得脸都红了,用力点头:“谢谢沙木师傅!我一定好好教,让更多人学会冶铁!”
旁边,青竹部落的竹青和岩穴部落的石穴看得眼热。竹青搓了搓手:“沙木师傅,我们啥时候能学啊?学会了,我们青竹部落也能自己做铜铁工具,编竹器更省力!”
“别急,” 沙木笑着说,“现在三座炼炉都在量产,每天能炼出两根合金条,我已经排了教学表,今天教石牙部落的人锻打,明天教河部落和木部落,后天就教你们青竹和岩穴部落,保证每个部落都能学会基础冶铁!”
石穴高兴地应下:“太好了!学会了冶铁,我们采石、砌墙就能做更锋利的石凿、石锤,效率能翻一倍!”
此时,冶铁坊外传来马蹄声,河伯带着五个青壮,推着两辆木车过来,车上装着五十斤新鲜鱼干和十张渔网:“沙木师傅!我们送鱼干来了,顺便来学冶铁,河浪他们都等不及了!”
沙木笑着迎出去:“正好!今天下午教锻打铜铁锄,你们先看着,明天就能上手练!”
河伯点点头,指着木车上的渔网:“这些渔网是我们新织的,网眼更密,能捕小鱼,晒干了能当储备粮。阿果姑娘说,一张渔网抵十斤粟米,五十斤鱼干抵二十五斤,记我们的贡献!”
“记着呢!” 阿果正好从望丰原过来,手里的兽皮本已经记了满满一页,“河部落送渔网 10 张、鱼干 50 斤,合计贡献 75 斤粟米,月底能换三把铜铁锄,或者一百五十斤粟米!”
河伯高兴地应下,带着青壮们留在冶铁坊,认真地看着石小和其他石匠锻打铜铁锄,时不时用木炭在兽皮上画下步骤。
与此同时,龙盟的广场上,赤牙正跟着山风学习挖矿的技巧。他手里的铁镐已经用得很熟练,挥镐、下凿、撬石,动作一气呵成,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浸湿了麻布衣服,却丝毫没有懈怠。矿洞旁的竹筐里,已经装满了敲好的铁矿,足足有三十斤。
“赤牙,歇会儿吧,喝口水!” 山风递过一个陶碗,里面装着清凉的泉水。
赤牙接过陶碗,一饮而尽,抹了把汗:“没事,多挖点,早点抵完债,就能跟着沙木师傅学冶铁了。”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暴戾,多了几分踏实和期待 —— 这些天,他看着龙盟的族人靠自己的双手劳作,过着安稳的日子,心里早已没有了反抗,只剩下对新生活的向往。
山风笑着说:“你现在每天挖三十斤,已经抵了三十斤粟米的债,再挖十七天,就能抵完两百斤的目标了。沙木师傅说了,等你抵完债,要是愿意留下,就教你锻打技术,以后你就能靠手艺过日子了!”
赤牙点点头,握紧手里的铁镐,又钻进了矿洞 —— 他要好好干活,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天中午,望丰原传来好消息:十亩地的早粟种全部撒完,水渠也挖好了,就等种子发芽。族人们累得坐在田埂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粟米饼和野菜干,一边吃一边聊天。
“等早粟丰收了,我们就能换更多的铜铁工具了!” 一个龙盟青壮咬了口粟米饼,笑着说,“我想换把铁剑,跟着山魁首领训练,保护龙盟!”
“我想换些暖棚的种子,” 青竹部落的一个族人说,“我们部落住竹屋,也想盖暖棚,冬天种蔬菜吃!”
木禾听到,笑着说:“没问题!等早粟丰收,我送你们些种子,教你们盖暖棚,算我们木部落的技术教学贡献!”
族人们听了,都很高兴,纷纷讨论着丰收后的计划,眼里满是憧憬。
下午,冶铁坊里,沙木开始教河部落的族人锻打铜铁锄。他把石小炼出的合金条放进炼炉,烧红后夹出来,放在铁砧上:“锻打锄刃要注意,先敲两端,再敲中间,力道要匀,不然锄刃会歪,挖地不省力。”
河浪握着铁锤,学着沙木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敲打合金条。虽然第一次锻打的锄刃有些歪,但总算有了雏形。沙木帮他校正:“别慌,多练几次就熟了。你们河部落捕鱼需要锋利的工具,以后学会了锻打,就能自己做鱼叉、鱼钩,比石制的好用多了!”
河浪点点头,眼里满是干劲,拿起合金条,再次放进炼炉 —— 他要尽快学会,给河部落的族人做更多好用的工具。
与此同时,龙盟的粮仓里,阿果正在清点各部落送来的物资。石牙部落的腌肉干、河部落的鱼干、青竹部落的竹器、岩穴部落的石板、溪谷部落的野菜干,堆满了整个粮仓。“现在粮仓里的物资,足够联盟所有人吃三个月了,” 阿果笑着对身边的小禾说,“等望丰原的早粟丰收,我们的粮食就更充足了,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小禾点点头,指着暖棚的方向:“暖棚里的菠菜和白菜也快成熟了,到时候收了,分给各部落,让大家尝尝新鲜蔬菜,补充营养!”
当天傍晚,林苗带着溪月部落的族人,把采来的草药分类整理好,放进草药棚的竹筐里。“这些锯齿草能止血,婆婆丁能败火,蒲公英能消炎,” 林苗一边整理一边说,“以后各部落的族人受伤、生病,都能来这里拿草药,不用再硬扛了!”
溪月笑着说:“我们明天再去山里找找,争取多采些草药,要是能找到治风寒的草药就更好了,冬天很多族人容易感冒。”
林苗点点头:“好!我跟你们一起去,多认些草药,以后草药棚的草药就更全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望丰原的早粟就发芽了!嫩绿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像一个个小小的绿精灵,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生机勃勃。
“发芽了!发芽了!” 小禾第一个发现,高兴地大喊,声音惊醒了正在田边看守的青壮。族人们纷纷跑到望丰原,看着嫩绿的芽尖,脸上满是喜悦。
木禾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查看芽的根部:“根系很壮,长得好!我们每天浇一次水,施一次肥,很快就能长到半尺高!”
溪月部落的族人立刻行动起来,用竹管引水,小心翼翼地浇在芽尖周围,生怕冲倒娇嫩的幼苗。青竹部落的族人则在田边巡逻,吹着竹哨,驱赶前来觅食的小鸟和野兔。
黑石山的冶铁坊里,沙木和石翁正在检查新炼炉的量产情况。三座炼炉同时开工,风箱 “呼哧呼哧” 地响,炉火熊熊燃烧,铁水 “哗啦” 地流进石模,场面壮观。“现在每天能炼出三根合金条,能锻打十五把铜铁锄、三把铁剑,” 沙木笑着说,“足够各部落的需求了,以后每个部落每月都能分到五把铜铁工具!”
石翁点点头,手里的石锤敲得更响了:“我们石牙部落已经学会了炼合金和锻打,下个月就能自己做工具,不用再麻烦龙盟了!我们每月多送一百斤铜铁矿,支援龙盟教其他部落冶铁!”
沙木很高兴:“太好了!等所有部落都学会冶铁,我们就能组建一支全铜铁装备的队伍,再也不用怕任何敌人了!”
当天上午,青竹部落的竹青带着族人,编出了五十个特大号竹筐,每个竹筐能装五十斤粮食。“这些竹筐送给粮仓和望丰原,收粮食的时候用,比陶瓮轻便,还能装更多,” 竹青对阿果说,“记我们的贡献,五十个竹筐,抵五十斤粟米!”
阿果点点头,在兽皮本上记下:“青竹部落编竹筐 50 个(抵 50 斤粟米贡献)”,心里盘算着:月底结算的时候,青竹部落的贡献肯定不少,能换不少好东西。
下午,岩穴部落的石穴带着族人,完成了山道的石板铺设。拓宽后的山道,全部铺上了平整的青石,从龙盟本部一直延伸到黑石山和望丰原,木车走在上面,“咯吱” 声小了很多,也更平稳了。“现在运矿石、运粮食,一天能跑三趟,比以前快多了!” 石穴擦了擦额头的汗,对山魁说,“记我们的互助贡献,铺山道十里(抵 30 斤粟米)!”
山魁笑着点头:“必须记!这山道铺得好,以后各部落来往更方便了,算你们大功一件!”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望丰原的早粟长得越来越高,从一寸高的芽尖,长到了半尺高,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光,随风摆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族人们每天都会去田边浇水、施肥、除草,精心照料着这片希望的田野。
冶铁坊里,各部落的族人陆续学会了基础冶铁技术。河部落的河浪成功锻打了第一把鱼叉,锋利的叉尖能轻易刺穿木板;青竹部落的竹青学会了炼合金,虽然合金条还有些杂质,但也能用;岩穴部落的石穴则锻打了一把石匠专用的铁凿,凿石头比以前快了三倍。
赤牙也在努力挖矿,每天坚持挖三十斤铁矿,很快就抵完了一百斤粟米的债。他休息的时候,就去冶铁坊外面看沙木和石匠们锻打,偷偷记着步骤,有时候还会主动帮着搬矿石、拉风箱,累得满头大汗,却心甘情愿。
沙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下午,他把赤牙叫到冶铁坊:“赤牙,你想不想学冶铁?我教你选矿石,只要你好好学,以后就能靠手艺吃饭。”
赤牙激动得浑身发抖,用力点头:“想!我想!谢谢沙木师傅!我一定好好学,绝不偷懒!”
沙木笑着点点头,递给赤牙一块矿石:“这是普通铁矿,纯黑色,没有光泽;那是铜铁矿,黑中泛绿,有金属光泽,你先学会分辨矿石,这是冶铁的基础。”
赤牙接过矿石,认真地看了起来,用手摸了摸,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生怕记错。沙木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暗暗点头 —— 只要真心悔改,就能成为联盟的一员。
月底很快就到了,这是贡制完善后的第一次结算,各部落的族人都充满了期待。议事石屋前的广场上,阿果挂出了一张巨大的兽皮卷,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部落的贡献值和可兑换的物资,周围围满了族人,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石牙部落贡献最高,总共 800 斤粟米的贡献,能换十六把铜铁锄,或者四百斤粟米!” 阿果大声念道,声音清晰。
石翁笑着走上前,对阿果说:“我们换十把铜铁锄、五把铁剑,剩下的贡献存着,下个月再换!”
“好!” 阿果记下,让青壮们把工具搬到石牙部落的石屋。
“河部落贡献 450 斤粟米,能换九把铜铁锄,或者两百二十五斤粟米!”
河伯走上前:“我们换五把铜铁锄、两把铁剑,再换一百斤粟米,分给族人!”
“木部落贡献 350 斤粟米,能换七把铜铁锄,或者一百七十五斤粟米!”
木禾笑着说:“我们换三把铜铁锄,剩下的换暖棚种子,分给新部落!”
“青竹部落贡献 300 斤粟米,能换六把铜铁锄,或者一百五十斤粟米!”
竹青说:“我们换四把铜铁锄,再换些粟米种子,在我们部落的地里种!”
“岩穴部落贡献 250 斤粟米,能换五把铜铁锄,或者一百二十五斤粟米!”
石穴说:“我们换三把铜铁凿、两把铜铁锤,采石、砌墙更方便!”
“溪谷部落贡献 200 斤粟米,能换四把铜铁锄,或者一百斤粟米!”
溪月说:“我们换两把铜铁锄,再换些草药种子,在草药棚旁边种!”
结算现场热闹非凡,族人们拿着兑换的工具和粮食,脸上满是笑容。赤牙也领到了自己的奖励 —— 他这个月挖了 900 斤铁矿,抵了 90 斤粟米的贡献,换了一把铜铁镐和二十斤粟米。“谢谢阿果姑娘!” 赤牙接过工具和粮食,眼里满是感激,这是他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换来的东西,比以前抢来的任何物资都珍贵。
结算结束后,龙盟的广场上燃起了熊熊篝火,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晚宴。各部落的族人都带来了自己的特色食物:石牙部落的烤腌肉、河部落的香煎鱼、木部落的炒粟米、青竹部落的竹编容器装的野菜粥、岩穴部落的石板烤兽肉、溪谷部落的野菜沙拉,还有龙盟的粟米饼和草药茶。
族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和喜悦。石翁举起陶碗,大声说:“感谢龙盟,感谢各部落的朋友!以前我们石牙部落独来独往,日子过得苦,现在加入联盟,有铜铁工具,有充足的粮食,还有这么多伙伴,这都是团结的力量!”
“团结万岁!联盟万岁!” 族人们齐声呐喊,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像一股强大的力量,凝聚着每个人的心。
赤牙坐在角落,手里拿着陶碗,喝着香甜的粟米粥,看着眼前热闹和睦的场面,心里满是感慨。他以前带着族人抢东抢西,每天提心吊胆,从来没有过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山魁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递给他一块烤兽肉:“好好干,以后你就是龙盟的一员,我们一起守护家园,一起过好日子!”
赤牙接过烤兽肉,用力点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 —— 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第二天一早,议事会召开,总结这个月的成果,规划下个月的计划。那时看着石桌上的兽皮报表,脸上满是笑容:“这个月,我们联盟收获了大量的矿石、粮食、竹器和草药,各部落都学会了基础冶铁技术,贡献制度顺利落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下个月,我们有三件大事要做:一是收割望丰原的早粟,扩建粮仓;二是教所有部落学会锻打铁剑,组建联盟护卫队;三是派阿平去邀请南边的草原部落加入,扩大联盟规模!”
首领们纷纷点头,斗志昂扬。竹老拄着拐杖说:“望丰原的早粟丰收后,我们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做成粟米饼和肉干,作为储备粮,以防不时之需。”
沙木说:“组建护卫队好!每个部落选五个青壮,装备铜铁矛和铁剑,每天训练,遇到敌人就能快速响应,保护联盟的安全!”
阿平主动请缨:“我去邀请草原部落!听说他们擅长放牧,有很多牛羊,要是能加入联盟,我们的肉和皮毛就更充足了!”
那时点点头,当场分配了任务:山魁负责组织收割早粟和组建护卫队;沙木负责教各部落锻打铁剑和扩大冶铁坊;阿果负责扩建粮仓和登记物资;阿平准备出发去邀请草原部落;其他首领则带领族人做好各自的生产任务。
当天上午,收割望丰原早粟的工作就开始了。族人们拿着沙木新锻打的铜铁镰,排成一排,弯腰收割。铜铁镰锋利无比,割起粟米秸秆 “咔嚓” 作响,比石镰快了三倍。“这铜铁镰真好用!以前割一亩地要一天,现在半天就能完成!” 一个青壮高兴地说,手里的镰刀挥舞得更快了。
木禾带着族人,用青竹部落编的竹筐装粟米,装满后用木车运到粮仓。粟米颗粒饱满,金黄透亮,散发着淡淡的米香。“今年的早粟收成真好,一亩地收了两百五十斤,比预期多了五十斤!” 木禾高兴地对阿果说,“十亩地总共收了两千五百斤,足够联盟所有人吃两个半月了!”
阿果笑着记下:“望丰原收割早粟 2500 斤(记生产贡献 250 斤粟米),月底一起结算!”
粮仓的扩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岩穴部落的石匠们和龙盟的青壮一起,砌石墙、铺石板,新的粮仓比之前又大了一倍,能存放五千斤粮食。“现在就算遇到灾年,我们也不怕了!” 阿果看着宽敞的粮仓,心里满是踏实。
冶铁坊里,沙木正在教各部落的青壮锻打铁剑。他把合金条烧红,放在铁砧上,用大铁锤反复敲打,剑坯在铁砧上慢慢成型,再放进冷水里淬火,“滋啦” 一声,水蒸气冒起,剑刃瞬间变得锋利。“铁剑要锻打均匀,淬火要快,这样才能又韧又锋利,” 沙木一边演示一边说,“护卫队的青壮要好好学,以后你们就是联盟的守护者!”
青壮们学得认真,虽然第一次锻打的铁剑有些粗糙,但也能使用。山魁拿着一把刚锻好的铁剑,走到石桩旁,用力一挥,“咔嚓” 一声,碗口粗的石桩被砍断,剑刃完好无损。“好剑!” 山魁高兴地大喊,“有了这样的铁剑,护卫队的战斗力肯定能提升一倍!”
阿平也在积极准备出发的物资。阿果给了他五十斤粟米、十斤肉干和五斤盐砖,还有两把铜铁矛和一张贡献榜副本:“路上小心,遇到部落就跟他们讲讲龙盟的贡制和好处,要是他们愿意来,就带他们回来!”
阿平点点头,背上物资,翻身上马,朝着南边的草原方向跑去。马蹄声 “哒哒哒” 地响,像一首前进的歌谣,承载着联盟扩大的希望。
当天下午,望丰原的早粟收割完毕,两千五百斤粟米全部运进了新粮仓。族人们累得瘫坐在地上,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丰收的笑容。那时走到粮仓前,看着堆满的粟米,举起陶碗,大声说:“望丰原丰收,是我们联盟的第一个大丰收!这是所有族人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更多的粮食,让每个部落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吃饱饭!过好日子!” 族人们齐声呐喊,声音洪亮,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赤牙也参与了收割,他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很开心。他看着堆满的粟米,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干活,学好冶铁技术,成为联盟有用的一员,再也不做抢东西的事了。
傍晚时分,草原的方向传来了消息 —— 阿平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草原部落的巡逻队,他们听说龙盟有铜铁工具、充足的粮食,还能保护族人,非常感兴趣,已经跟着阿平往龙盟赶来。
“太好了!又有新部落要加入了!” 那时高兴地说,立刻让人准备迎接的物资和临时的石屋,“我们一定要好好招待,让他们感受到联盟的诚意和温暖!”
族人们都很兴奋,纷纷表示要拿出最好的食物和工具,欢迎新部落的到来。青竹部落的族人连夜编织新的竹筐和竹席,岩穴部落的族人赶紧砌新的石屋,河部落的族人则去河里捕鱼,准备招待新客人。
龙盟的夜晚,宁静而充满希望。冶铁坊的炉火还在燃烧,像一颗明亮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山谷;粮仓里的粟米堆得满满的,散发着诱人的米香;广场上的篝火还在跳动,族人们在梦里都笑着,期待着新部落的到来,期待着联盟的明天。
第二天一早,阿平带着草原部落的首领和族人,来到了龙盟。草原部落的首领叫草原,身材高大,穿着兽皮长袍,手里拿着一把石刀,身后跟着二十个族人,推着三辆木车,车上装着五十斤羊肉干、二十张羊皮和十斤羊毛。
“阿石首领,我们是草原部落,听说龙盟待人宽厚,有铜铁工具,还能保护族人,我们愿意加入联盟!” 草原首领对着那时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那时笑着迎上去:“欢迎草原部落!龙盟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只要你们遵守贡制,好好干活,就能像其他部落一样,分到铜铁工具、充足的粮食,过上安稳的日子!”
阿果赶紧上前登记:“草原部落送羊肉干 50 斤(抵 50 斤粟米)、羊皮 20 张(抵 40 斤粟米)、羊毛 10 斤(抵 20 斤粟米),合计贡献 110 斤粟米!”
草原首领高兴地应下,带着族人参观龙盟的石墙、粮仓、冶铁坊和望丰原。看到巍峨的石墙、堆满的粮食、锋利的铜铁工具和绿油油的早粟田,草原部落的族人们眼里满是惊叹和向往。
“龙盟太厉害了!有这么多粮食和工具,我们再也不用怕草原的暴风雪和野兽了!” 一个草原部落的族人激动地说。
草原首领点点头,对那时说:“阿石首领,我们草原部落擅长放牧,有很多牛羊,以后我们每月送一百斤羊肉干、五十张羊皮,换铜铁工具和粮食,还能教其他部落放牧,算我们的贡献!”
那时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草原部落的羊肉和羊皮,我们联盟的物资就更丰富了!以后我们一起开垦草原,种粮食、放牛羊,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当天下午,草原部落的族人就加入了联盟的生产队伍。他们带着龙盟的族人,去龙盟西边的草原放牧,教他们怎么分辨牧草、怎么照顾牛羊。龙盟的族人也教他们耕种和冶铁的基础,两个部落的族人互帮互助,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龙盟的日子,就在这样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节奏里,一天天向前。望丰原的丰收,让联盟的粮食储备更加充足;冶铁技术的普及,让每个部落都有了锋利的工具;贡制的顺利结算,让联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新部落的加入,让联盟的力量越来越大。
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联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像一股股奔腾的溪流,汇聚成推动联盟前进的江河。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龙盟的联盟之路越走越宽,和平与繁荣的梦想,正在各部落族人的汗水浇灌下,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更远的地方,还有更多的部落和资源,等待着龙盟去邀请,去探索,去开拓,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传奇。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那时的原始纪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