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的夏末带着一丝凉意,西北方向的深山里却蒸腾着热气。阿平骑着战马穿过布满碎石的山道,空气中渐渐弥漫起金属的腥气 —— 那是矿脉部落世代守护的铁矿脉气息。山道尽头,十几个身着兽皮、手持石镐的族人正围着一处矿洞,首领石坚是个满脸风霜的汉子,手臂上布满采矿留下的疤痕,他看到阿平手中的钢刀,眼神瞬间警惕起来:“外来人,这是矿脉部落的铁矿,绝不许外人靠近!”
阿平翻身下马,举起钢刀和丰粮岛的野生粟米种子,高声回应:“我是龙盟的阿平,不是来抢铁矿的!我们有能让钢具更锋利的冶铁技术,有吃不完的粮食,还有骑兵能帮你们赶走偷矿的石匪!只要你们加入联盟,以后采矿有钢镐,冶铁有技术,再也不用怕石匪和粮食不够了!”
石坚眉头紧锁,最近半年,深山里的石匪频繁出没,不仅抢走部落辛苦采出的铁矿石,还破坏矿洞,族人们只能用石镐缓慢采矿,粮食也快吃完了。他接过阿平递来的粟米种子,颗粒饱满的种子比部落储存的陈粮更有活力;又摸了摸阿平的钢刀,刀刃锋利得能轻易划开兽皮。“龙盟真能让我们的石镐变成钢镐?” 石坚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当然!” 阿平从马背上解下藤筐,拿出一把钢镐和一块熏肉,“这钢镐采矿比石镐快十倍,一天能采两百斤铁矿;这熏肉用香料腌制过,能放一个月。我们还有冶铁坊,能教你们把铁矿炼成钢,以后部落人人都能有钢工具!”
石坚接过钢镐,试着往旁边的岩石上砸了一下,“当” 的一声,岩石瞬间裂开一道缝,石镐却完好无损。他终于下定决心,挥手让族人收起石镐:“好!只要龙盟能帮我们赶走石匪,我们矿脉部落就加入联盟,每月送三百斤铁矿、五十斤铜矿,抵作贡献!”
当天下午,阿平跟着石坚来到矿脉部落的聚居地。聚居地建在铁矿脉旁的山洞里,洞里堆着不少零散的铁矿石,族人们的石镐大多已经崩刃,角落里的粮袋也空空如也。石坚指着远处的山坳:“石匪就躲在那里,每次我们采出铁矿,他们就来抢,我们的石镐根本打不过他们的石斧!”
阿平立刻拿出备用的钢矛和钢盾,递给石坚:“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会会那些石匪!有这些钢武器,保证让他们再也不敢来!”
第二天清晨,石坚带着二十名族人,手持钢矛钢盾,跟着阿平埋伏在山坳旁。太阳刚爬上山头,三十多个石匪就扛着石斧、背着麻袋,朝着矿洞方向走来。等石匪靠近,阿平一声令下,族人们立刻举着钢盾冲上去,钢矛从盾缝中刺出,瞬间刺穿了五个石匪的胸膛。石匪们的石斧砍在钢盾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不到半个时辰,石匪就被全部击退,再也不敢靠近深山。
“赢了!我们赢了!” 矿洞旁的族人们欢呼起来,围着阿平和石坚,眼里满是感激。石坚握着阿平的手:“龙盟的钢武器真厉害!以后我们一定多采铁矿,帮联盟炼出更好的钢!”
当天傍晚,阿平带着石坚和三十名矿脉部落的族人,赶着十辆木车,载着五百斤铁矿、一百斤铜矿和五十斤矿石样本,朝着龙盟驶来。石坚坐在木车上,教阿平辨认矿石:“这是赤铁矿,炼出的钢最结实,适合做钢斧、钢锯;这是黄铜矿,能做成铜器,比陶器更耐用,还能装饰房屋!”
与此同时,龙盟各区域的新域开发正热火朝天。海区的海鲨带着船员和青壮,在珊瑚岛搭建了 “贝类养殖场”。他们用钢铲在珊瑚礁间挖了十个养殖池,将采集的扇贝、牡蛎放入池中,每天定期投放海藻作为饲料。“按这个长势,冬天就能收获两千斤贝类,既能当食物,又能做贝壳粉当肥料,” 海鲨一边给贝类喂食,一边对赶来查看的那时说。
椰岛的开发也在推进,松涛带着木工们用巨木搭建了 “椰子加工厂”。他们用钢锯将椰子锯成两半,椰肉晒干后制成椰干,椰汁装入陶瓮密封,还尝试用椰壳和铜矿石(矿脉部落提前送来的样本)制作 “椰壳铜饰”—— 将铜矿石炼成铜片,镶嵌在椰壳上,制成碗、勺子等器具,既美观又耐用。“这些铜饰能送给各区域的首领,还能和友好部落交换物资,” 松涛拿着一个镶嵌铜片的椰壳碗,笑着说。
当阿平带着矿脉部落的族人抵达龙盟时,沙木早已在中区的冶铁坊旁等候。看到木车上的铁矿和铜矿,沙木激动地迎上前,拿起一块赤铁矿放在火上烧,矿石很快就泛出红光:“这铁矿纯度高,炼出的钢肯定比现在的更结实!有了这些矿石,我们的冶铁坊能扩大三倍,每天能锻打五十把钢具!”
阿果拿出兽皮本,认真登记贡献:“矿脉部落赠赤铁矿 500 斤(抵 300 斤粟米)、黄铜矿 100 斤(抵 200 斤粟米)、矿石样本 50 斤(抵 50 斤粟米)、采矿技巧(记技术贡献 100 斤粟米),合计贡献 650 斤粟米!”
当天下午,沙木就带着矿脉部落的族人,在冶铁坊旁搭建了 “矿石筛选棚”。石坚教冶铁坊的学徒辨认不同种类的矿石,哪些适合炼钢,哪些适合炼铜;还演示如何用钢镐高效采矿,如何去除矿石中的杂质。“采矿前先看矿脉走向,顺着矿脉挖,一天能多采五十斤铁矿,” 石坚一边演示一边说,沙木立刻让学徒们记录下来,纳入技术推广手册。
随着矿脉部落的归附,联盟的疆域新增 “矿脉区”(西北深山),区域总数达到十二个,部落总数达到三十七个。议事石屋里,那时召集三十三位首领(新增矿脉部落首领)召开联盟全域治理升级会议,重点完善四项制度,贴合大纲 “技术升级、资源协同、储备优化” 要求:
一是 “冶铁技术升级计划”,由沙木和石坚负责,在冶铁坊旁新建 “铜矿冶炼炉”,将黄铜矿炼成铜片,用于制作铜饰、铜制工具(如铜铲、铜勺);优化炼钢工艺,在铁矿中加入少量铜矿,炼成 “铜钢合金”,这种合金比纯钢更坚韧,适合制作钢船钉、钢矛等关键部件。“每月从矿脉区调五百斤铁矿、一百斤铜矿,优先供应冶铁坊,” 那时宣布,沙木和石坚纷纷点头,保证尽快产出铜钢合金。
二是 “新域物资储备体系”,针对珊瑚岛、椰岛、丰粮岛等新域,设立 “新域储备站”,每个储备站配备五十个陶瓮、二十个木棚,储存粮食、淡水和工具;制定 “新域物资调度表”,珊瑚岛每月向各区供应 500 斤贝类,椰岛每月供应 300 斤椰干、100 个椰壳器具,丰粮岛每月供应 1000 斤粟米、800 斤小麦,确保新域资源能及时补充联盟本部。
三是 “秋冬生产考核制度”,明确各区域秋冬生产目标:矿脉区每月采矿量不低于 800 斤(铁矿 600 斤、铜矿 200 斤),冶铁坊每月锻打钢具 100 把、铜器 50 件,珊瑚岛贝类养殖量达 2000 斤,丰粮区完成 500 亩耕地开垦;月底考核,完成目标的区域记 “储备贡献”,未完成的由先进区域派技术人员帮扶,确保秋冬储备充足。
四是 “跨区域技术帮扶机制”,组织矿脉部落派 5 名采矿能手,前往各区域指导矿石辨认(如雨林区的硬木矿、海区的贝壳矿);冶铁坊派 10 名学徒,前往新域教授钢具使用和保养;香料部落派 3 名族人,前往丰粮岛、椰岛教授香料防腐技术,实现技术全域流动。
制度公布后,各区域立刻行动。冶铁坊的 “铜矿冶炼炉” 很快建成,石坚带着族人将黄铜矿粉碎,与木炭混合放入炉中燃烧,三天后就炼出了第一批铜片。沙木用铜片和钢片混合锻打,制成了第一把 “铜钢合金刀”—— 刀刃泛着淡金色,砍在硬木上,硬木瞬间断裂,刀刃却毫无损伤。“这种合金刀比纯钢刀耐用两倍,以后骑兵的钢矛、船队的钢船钉都用这种合金!” 沙木拿着合金刀,兴奋地对烈马说。
珊瑚岛的贝类养殖场迎来首次小丰收,海鲨带着船员收获了 300 斤扇贝,一部分煮给族人当食物,一部分制成贝壳粉,送到丰粮岛的耕地里当肥料。“用贝壳粉施肥,小麦长得更快,叶片也更绿,” 麦隆拿着施肥后的小麦苗,对海鲨说,海鲨立刻决定每月多送 200 斤贝壳粉给丰粮区。
椰岛的椰子加工厂每月能生产 500 斤椰干、300 个椰壳器具,松涛还教族人用椰油涂抹钢具,防止钢具生锈。“椰油涂在钢铲上,就算放在潮湿的海边,一个月也不会生锈,” 松涛拿着涂了椰油的钢铲,对海鲨说,海鲨立刻让船员们都用椰油保养钢具。
秋意渐浓,各区域的秋冬储备工作进入尾声。矿脉区每月能采出 800 斤矿石,冶铁坊每月锻打 120 把钢具、60 件铜器,铜钢合金武器已配备给骑兵队和船队;珊瑚岛的贝类养殖量达 2500 斤,椰岛储存了 1000 斤椰干,丰粮区的 500 亩耕地收获了 8000 斤粟米、6000 斤小麦,全部存入新域储备站和联盟本部的谷仓。
月底考核时,矿脉区、海区、丰粮区超额完成目标,被评为 “秋冬储备先进区域”,各获得 80 斤粟米、15 把钢具和 10 件铜器的奖励。结算现场,矿脉区兑换了 40 把钢镐、30 把钢锯和 600 斤粟米;珊瑚岛兑换了 20 把贝类钢铲、15 个储贝陶瓮和 300 斤肉干;椰岛兑换了 10 根巨木、50 斤香料和 200 斤小麦粉。
当天晚上,龙盟的广场上举行了 “秋储庆典”。各区域的族人带着秋冬储备的特色物资齐聚一堂:矿脉区带来了铜钢合金刀展示,珊瑚岛端上了清蒸扇贝,椰岛献上了椰干点心,丰粮区则煮了野生粟米羹,香料区用肉桂、丁香熏制了肉干,空气中满是食物的香气和金属的光泽。
那时举起装满椰汁的铜饰椰壳碗,高声说道:“这个秋天,我们迎来了矿脉部落的归附,解锁了铁矿、铜矿资源,新域开发也收获满满,这是所有族人跟着大纲目标、协同努力的成果!冬天,我们要利用铜钢合金升级工具,完善新域储备;明年春天,我们要继续探索新部落、开发新资源,让联盟越来越强!”
“联盟万岁!协同万岁!” 族人们的呐喊声在秋夜里回荡,连远处冶铁坊的炉火都仿佛更旺了几分。石坚拿着铜钢合金刀,走到沙木面前:“谢谢你教我们炼铜,以后我们每月多采 100 斤铜矿,帮联盟炼出更多好钢!” 沙木笑着回应:“有了你们的矿石,我们明年能建更大的冶铁坊,让每个族人都用上合金工具!”
阿平站在广场边缘,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又想起了西北深山的矿脉 —— 那里还有更多未开采的矿石,深山之外或许还有新的部落。他悄悄整理好行装,这次的目标是西南雨林深处的 “藤编部落”—— 据说他们擅长用雨林藤蔓编织坚韧的绳索和器具,要是能邀请他们加入,联盟的造船、建屋材料又能多一项优势。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那时的原始纪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