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舟出了一头的汗,“微臣绝对没有此等意思,外头的流言和微臣无关,并非是微臣传出去的。”
萧恒冷笑:“不管流言是谁传出去的,流言传的事,不是你做的吗?”
苏长舟脸色煞白,解释道:“回陛下,沈姑娘的身份,实在是不适合娶为正妻。
微臣虽然想纳她为妾室,但微臣绝对会爱护她。谁知道沈姑娘不领情……”
萧恒的脸色愈发沉了,几近阴狠,“沈姑娘的身份?行,苏全!”
苏全忙快步进来,在苏长舟身边坐下。
萧恒:“传朕口谕,沈姑娘在江南救助难民有功,着封为安康县主。
吩咐礼部拟制,在沈姑娘乔迁大喜之时,颁布圣旨。”
安康,也是他对沈妩的期愿。
经过过沈妩中毒,差点命不久矣的事,他知道,他这辈子都离不开沈妩的。
乔迁之日,颁发封沈妩为县主的旨意,是他送上的乔迁大礼,希望沈妩会喜欢。
苏全领命告退了。
萧恒看向苏长舟,嘴角扬起一抹恶劣的笑意,一字一顿地道:“现在,是你配不上沈姑娘。”
苏长舟恍恍惚惚,好似在做梦一样,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沈妩被封为县主了?
按照品级,往后他见了沈妩,就要行礼?
不,怎么会变成这样?
沈妩应该是卑微的那一方,绞尽脑汁、用阴谋诡计盼望他的垂怜。
沈妩的身份,如何能当得起县主之位?
他哆哆嗦嗦地道:“陛下三思,沈姑娘她……”
在萧恒冰冷刺骨的眼神中,剩下的话,苏长舟怎么都说不出来了。
只能深深跪下去,道一声陛下英明。
萧恒随意挥挥手,如打发垃圾一样,打发苏长舟离开了。
他是恨不得杀了苏长舟。
但他更想让阿妩解气。
就先留着苏长舟的命吧。
他揉了揉眉心,抓紧功夫再批阅几本奏折,明日好早些出宫去陪伴阿妩。
第二日,早朝过后,萧恒想去处理流言。
结果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了,说流言已经被太后压下去了。
萧恒一脸古怪,太后为何会出手?
同样疑惑的还有沈妩。
长公主亲自前来,说了此事。
沈妩难以置信地说:“您是谁,太后为我出手,平息了流言?”
长公主点点头,“太后让人将宫宴那日,关于苏长舟的谈论放出去,造谣辱骂你的流言不攻自破。
如今,人人都称赞你有气节,不畏权贵,扞卫自己,是女子的典范呢。”
沈妩愣愣地道:“可太后为何要帮我?”
长公主想了想,“肯定是看在礼儿玉儿的份上,宫宴那晚,太后对他们的喜爱根本藏不住。
不如你就带着礼儿玉儿,随我入宫去向太后道谢。”
沈妩忙道:“是该去向太后谢恩的。那我派人去接礼儿回来。”
长公主:“行,反正你有太后的令牌,随时可入宫。”
沈妩便边派人去接沈砚礼,边准备谢礼。
太后什么金银珠宝没看过?
这谢礼,必须别出心裁。
挑来挑去,她挑了几样自己调配的,还没拿出去售卖的香料。
待沈砚礼被接回来,几人便一起入宫了。
皇宫。
太后在寝殿内走来走去,内心焦灼。
也不知道她给长公主的暗示,长公主听明白了没有。
她为沈妩平息流言一事,还是早晨长公主来见她时,她故意说漏嘴的。
按照常理,长公主告诉沈妩之后,沈妩应该入宫谢恩。
就是不知道沈妩会不会带上两个孩子。
几天没见了,太后想的抓心挠肺,御膳房的膳食吃着都不香了。
这就叫做甜蜜的烦恼吗?
她在寝殿内绕着圈,时不时走到寝殿门口朝外张望一眼。
异常的举止,让方姑姑默默擦了一把汗。
近来太后的举止,越来越奇怪了。
但太后的精神却愈发好了,好像日子有了奔头,没有再暗中叹气了。
过了一会,方姑姑劝道:“您要不要歇一下?”
太后摆摆手,“哀家不累。”
这时,宫女进来禀告:“太后娘娘,长公主和沈姑娘并她的一双儿女求见。”
太后激动。
来了来了,她的乖孙孙们来了!
她急忙去软榻上坐好,平复了下呼吸,语气里透着急促:“让他们进来。”
“是。”
太后眼巴巴地看着大殿门口。
先是几个不相干的人,随后,是两张酷似萧恒幼年时的小脸蛋。
一个玉雪可爱,一个稳重懂事,她幻想未来的乖孙孙时,都不敢这样想。
这两个孩子,好到她的心坎里。
但眼下,她只能努力摆着太后的架子,克制住冲上去的冲动,稳稳地坐着。
待长公主一行人行礼后,她忍不住招招手,“礼儿玉儿,来,到哀家这里来。”
两个孩子先看了眼沈妩,才走到了太后面前。
太后拉起他们的小手,怎么看都看不够。
长公主笑道:“皇嫂也喜欢礼儿玉儿?”
太后笑呵呵地说:“这两个孩子乖巧懂事,谁不喜欢?”
长公主深有同感,“确实,我都恨不得抱回家当我的孙子孙女。”
太后皱眉,忍不住生出提防之心,嗔道:“你怎么能抢别人家的孙孙?”
长公主:“我这不是开个玩笑吗?阿妩不会介意的。”
太后语气很严肃:“开玩笑也不行。”
笑话,这说不定是她盼了许久的孙子孙女,怎能容忍旁人觊觎?
长公主面色讪讪,觉得今日的太后很古怪。
沈妩见氛围有些尴尬,忙起身行了一礼,“民女多谢太后娘娘为民女平息了流言,民女感激不尽,这是民女的一点心意,望您笑纳。”
太后对方姑姑使了个眼色。
方姑姑接过沈妩手中装了香料的匣子。
太后看向沈妩的眼神,格外满意,格外慈爱,“哀家不能看着皇家的功臣遭人构陷,哀家也是为了皇家,坐吧。”
沈妩复又坐下。
皇家的功臣这五个字,颇为沉重。
她心知只是场面话,按照她所做的事,还达不到那等地步。
坐了一会,两个孩子放开了些。
沈言玉跟着宫女玩耍,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沈砚礼则站在寝殿中央,为太后等人背诵新学的文章。
太后一阵恍惚,岁月静好,就是如此吧。
喜欢皇帝绝嗣,我一胎两宝登凤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皇帝绝嗣,我一胎两宝登凤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