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市委书记的考察,苏正被正式任命为县委副书记!
走廊不长,苏正却感觉自己走了很久。
他的皮鞋踩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回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在心上。两侧墙壁上悬挂着清源县的风景摄影图,青山绿水,稻田金黄,这些他曾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此刻在画框里显得静谧而遥远。
他知道,走廊尽头那扇厚重的木门背后,正在决定着他未来的轨迹。
终于,他停在了周启年办公室的门前。门上那块“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铜牌,在头顶灯光的映照下,反射着沉静的光。
他抬手,指节弯曲,在门板上轻轻叩击了三下。
“请进。”
周启年的声音从门内传来,一如既往地沉稳。
苏正推开门,一股混杂着茶叶清香与淡淡烟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办公室里,周启年正坐在沙发上,但他不是主位。主位上坐着一位面容清瘦、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的男人。
男人约莫六十岁上下,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夹克,样式普通,但那份不怒自威的气场,却让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显得有些凝重。他没有看苏正,只是低头,用杯盖轻轻地撇着茶沫,动作不疾不徐。
苏正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认得这个人,在市里的新闻上见过无数次——市委书记,高建民。
“书记,高书记,苏正同志来了。”周启年站起身,介绍了一句,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
高建民这才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落在了苏正身上。那是一道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仿佛能一眼看穿人心底最深处的想法。
“你就是苏正?”高建民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语速很慢。
“高书记好,周书记好。我是苏正。”苏正微微躬身,不卑不亢。
“坐吧。”高建民指了指对面的单人沙发。
苏正坐下,身体坐得很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他能感觉到,高建民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逡巡,从头发丝到鞋底,像是在审视一件即将出厂的产品。
办公室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只有高建民撇动茶沫的轻微声响。
周启年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没有要打破沉默的意思。他知道,这是高书记独特的“考察”方式。他要看的,不是下属的汇报,而是人在他气场下的真实反应。
过了足足一分钟,高建民才将茶杯放到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小同志,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
“嗯,年轻。”高建民点点头,像是闲聊家常,“清源县的教育和医疗,最近动静不小啊。我听启年同志提过几次,说你在这两件事里,出了不少力。”
“不敢当。主要还是县委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苏正回答得很谨慎。
“分内的工作?”高建民的嘴角挑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我看了你的两份报告,写得很好,很深刻。但我也听到一些别的声音。”
他身体微微前倾,盯着苏正的眼睛:“有人说,你苏正的手段,有些……邪乎。教育局的学区房说没就没,卫健局的陈光明,好端端一个人,非说自己被‘基层医疗’了,哭着喊着要去纪委自首。小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问题,像是一柄无形的利剑,直刺核心。
周启年的心也提了起来,他看向苏正,手心微微有些汗。他知道,这个问题回答不好,之前所有的功劳都会变成疑点。
苏正的脸上却没有什么波澜,他迎着高建民的目光,坦然道:“高书记,关于那些传闻,我也听说了一些。我无法解释那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我只知道,在我写报告之前,我去了几十所乡村学校,跟上百个学生和家长聊过;我也走访了十几个乡镇卫生院,亲眼看到过老百姓因为看不起病,把小病拖成大病。”
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两位书记的耳朵里。
“我看到孩子们因为没有公平的入学机会而失学,看到老人们因为方圆几十里没有一个正经医生而绝望。他们的怨气,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愿望,也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那些房子为什么会消失,那些人为什么会生病,我想,或许是老百姓的怨气太重,愿望太强,感动了上天,降下了惩罚吧。”苏正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人心,有时候就是最大的‘邪乎’。”
“感动了上天?”高建民咀嚼着这几个字,忽然笑了。
那笑声不大,却让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
“好一个‘公道自在人心’!”他端起茶杯,这次没有撇茶沫,而是直接喝了一大口,然后重重地放在桌上,“说得好!”
他转向周启年:“启年,你给我推荐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呐。他不是在跟我讲玄学,他是在跟我讲‘群众路线’!他把那些贪官污吏的倒台,归结为‘民心所向’,这是大智慧!”
周启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高书记慧眼如炬。苏正同志确实是我们县里不可多得的实干型人才。”
高建民摆了摆手,重新看向苏正,眼神里的审视已经变成了欣赏。
“苏正同志,我这次来清源,不为别的,就是专门为你而来。”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清源县的教育和医疗,两块最难啃的骨头,被你在短短几个月内,用一种我们都意想不到的方式给解决了。这说明你不仅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更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手段。这样的干部,如果还只是待在一个小小的督查科,那是我们组织部门的失职。”
苏正的心脏猛地一跳。
高建民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然后停在苏正面前。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征求了省委组织部的意见,”他的声音变得洪亮而有力,“正式任命,苏正同志,为中共清源县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话音落下,整个办公室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县委副书记!
这个位置,是清源县名副其实的二把手,是周启年之下,权力最大的人。
苏正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他预想过会被提拔,但从未想过,会是一步登天,直接跨越了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鸿沟。从一个没有级别的科长,直接到县委副书记,这在整个体系内,都是闻所未闻的破格提拔。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起得太快,身体甚至微微晃了一下。
“高书记,周书记,这……我太年轻,资历也浅,恐怕难以胜任。”这不是客套,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年轻,才好!”高建民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缺的不是按部就班的老成,缺的就是你这种敢于打破常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年轻人!至于资历,你为清源县百姓办成的这两件大事,就是你最硬的资历!”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苏正的肩膀:“任命文件下午就会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清源县的县委副书记了。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大胆地去干!我和启年同志,还有市委,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周启年也走了过来,他看着苏正,眼神里满是欣慰和期许。他知道,自己赌对了。苏正这把最锋利的刀,终于被放到了最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
“谢谢组织信任,谢谢高书记,谢谢周书记。”苏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万千思绪,郑重地敬了一个礼,“我一定鞠躬尽瘁,不负所托!”
高建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交代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便在秘书的陪同下离开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周启年和苏正两个人。
“小苏,不,以后要叫苏副书记了。”周启年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严肃起来,“坐。”
苏正重新坐下,但心境已经完全不同。
周启年看着他,沉声道:“高书记的破格提拔,是信任,也是压力。以后,盯着你的人会更多,有支持你的,自然也有等着看你笑话的。你的每一个决策,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周启年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别高兴得太早,官升了,担子也重了。你屁股还没坐热,我就得给你派个活儿了。”
他吐出一口烟圈,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城东那个‘惠民居’保障房项目,你知道吧?”
苏正点了点头。那个项目是县里最大的民生工程,规划了上千套房子,专门提供给低收入群体。但这个项目已经动工了五六年,却迟迟无法交付,成了县里一块着名的“烂膏药”。
周启年的手指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语气里透着一丝厌烦。
“建好的房子,空置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申请的群众怨声载道,宁愿继续挤在出租屋里,也不愿意搬进去。那里现在白天没人,晚上没灯,老百姓都叫它‘鬼城’。”
他抬起眼,看着苏正,一字一句地说道:
“苏副书记,上任之后,你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去把这片‘鬼城’,给我变成真正的‘惠民居’。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结果。”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