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意尚未被阳光完全驱散,破庙角落里的林小泉就被肚子里一阵响亮过一阵的“咕噜”声给吵醒了。他揉着饿得发瘪的肚子坐起来,看着旁边四仰八叉、鼾声如雷的阿蛮,以及还站在架子上缩着脖子假寐的鹦鹉,叹了口气。
“别叫了别叫了…”他小声嘀咕着,拍了拍不争气的肚子,“这就去找吃的。”
他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免得吵醒阿蛮。昨晚剩下的那点硬邦邦的干粮,早就进了阿蛮那无底洞似的胃里。小泉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决定再去镇上碰碰运气。也许…今天能遇到个识货的呢?
再次走进白石口镇,相较于昨日的冷遇和惊恐,小泉心里多了几分忐忑,也夹杂着一丝不屈的期待。镇口的早市已经开张,人声鼎沸,各种声音和气味混杂在一起,冲击着小泉的感官。
“新鲜的水豆腐咧——”
“刚出笼的肉包子!香掉牙喽!”
“青菜!水灵灵的青菜!”
小泉的眼睛不够用了,鼻子更是不够用。那浓郁的肉香、清新的菜味、还有各种他从未闻过的调料香气,像一只只无形的小手,拼命拉扯着他的胃,把他往各个摊位上拽。口水不受控制地疯狂分泌,他只能使劲咽着,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忽然,一抹耀眼夺目的鲜红撞入了他的视线!
就在不远处,一个矮胖的小贩扛着一个扎满草秆的靶子,靶子上插满了一串串红彤彤、亮晶晶的果子!那果子外面还裹着一层透明的、闪着诱人光泽的壳子,在初升的阳光下,像是一颗颗巨大的、凝固的红宝石,散发着一种甜蜜又带着点酸味的奇异香气。
“!!!”小泉的呼吸瞬间屏住了,眼睛瞪得溜圆。
这是什么仙果?!长得如此规整艳丽,气息如此诱人!难道是传说中的“朱颜果”成熟了?不对,朱颜果没这么大,也没这么亮…是“赤晶琉璃果”?古籍里好像提过一句,说其色如焰,其形如晶,甘酸可口,能生津止渴,开胃健脾…
他的医学脑瞬间启动,开始疯狂检索比对,同时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被那抹鲜红吸了过去。
他挤开人群,径直走到那小贩面前,指着那红艳艳的糖葫芦,声音里带着发现稀有药材般的兴奋和笃定:“老板!你这个…这个赤晶琉璃果怎么换?”
那小贩正吆喝着“冰糖葫芦!又甜又脆的冰糖葫芦嘞!”,被小泉这没头没脑的一句问得一愣,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衣着破旧、头发像鸟窝、眼神却亮得吓人的少年,没好气地道:“什么赤晶琉璃果?这叫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串!不买别挡道!”
“两文钱?”小泉茫然地重复了一句,他对“文”这个单位毫无概念。但他听懂了“一串”。他觉得用“钱”这种俗物来交换如此“仙果”,简直是对它的侮辱!
他立刻想起了自己的硬通货——药材!他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那根用油纸包着、须发俱全、品相极好的老山参,像是展示宝贝一样递到小贩眼前,语气慷慨又真诚:“老板,我用这个换!换你十串…不,五串就行!要最大最红的!”
那胖小贩先是被他掏东西的动作吓了一跳,待看清那竟是一根品相极佳的老山参时,眼睛瞬间直了,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贪婪。这参…一看就是好东西,值老鼻子钱了!
但随即,浓浓的怀疑迅速取代了贪婪。这穷小子哪来的这么好的参?偷的?抢的?或者是…拿假货来骗我?对!肯定是假的!拿根破树根糊弄你爷爷我?
胖小贩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像是受到了莫大的欺骗和侮辱,他猛地一挥手,粗暴地拍向小泉举着山参的手,力道之大,差点把山参拍飞出去!
“滚蛋!哪儿来的小叫花子!拿根破树根糊弄你爷爷我?”小贩声音粗嘎难听,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小泉脸上,“还想换我的糖葫芦?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赶紧滚!别挡着老子做生意!晦气!”
小泉被骂得愣住了,手背火辣辣地疼。他看着掉在泥土里的山参,又看看小贩那张写满嫌弃和不耐烦的胖脸,一股巨大的委屈和不解涌上心头。
“这不是树根!”他着急地蹲下去捡起山参,小心地吹掉上面的泥土,举到小贩眼前,急切地辩解,“这是老山参!你看这芦碗,这铁线纹,这珍珠点!年份足得很!比你的…你的糖葫芦值钱多了!”
“值钱?值钱你自己留着当饭吃啊!”小贩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挥动着手里的草靶子,像驱赶苍蝇一样,“再不走,信不信老子抽你?!”
那草靶子上的糖葫芦随着他的动作晃悠着,红得刺眼。周围看热闹的人发出一阵哄笑,指指点点。没人认识那参的价值,只觉得这少年傻得可怜又可笑。
小泉气得脸都红了,胸膛剧烈起伏。他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宁愿要那只能甜嘴的“红果子”,也不愿意要这能救命的宝贝?山下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就在他又急又气,几乎要忍不住掏出银针给这蛮不讲理的胖老板“讲讲理”,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气血壅滞、肝火过旺”的时候,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哎呦,赵胖子,你跟个孩子较什么劲呐。”
小泉转头,看见旁边杂货铺门口,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她手里拿着针线,正缝补着一件旧衣服,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正是之前给他烧饼的刘婆婆。
那胖小贩似乎对刘婆婆有些顾忌,哼了一声,嘟囔着“刘婆婆您就爱多管闲事”,悻悻地转过身去,不再理会小泉,继续吆喝他的糖葫芦去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不少。
小泉感激地看向刘婆婆。
刘婆婆对他招招手,等他走近,仔细看了看他手里那根沾了泥土的老山参,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然后又抬头细细打量小泉,目光在他那身独特的打扮和肩头不知何时飞下来的鹦鹉上停留了片刻。
“娃娃,”刘婆婆的声音很柔和,带着浓重的乡音,“从深山里来的?”
小泉点点头,老实回答:“嗯,跟我师傅在山里学医来的。”他心疼地摩挲着山参上的尘土。
“学医?”刘婆婆脸上的惊讶更深了,她沉吟了一下,从旁边的小筐里拿出一个用布包着的、还温热的烧饼,递给小泉,“饿了吧?先拿着吃。你这参太金贵,婆婆我可找不开,一个烧饼换你一根参须,行不?”
小泉看着那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麦香和葱香的烧饼,肚子叫得更响了。他犹豫了一下,看看手里的山参,又看看那实实在在、香气扑鼻的烧饼,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一根参须…换一个烧饼?山里这种参虽然不算遍地都是,但也不少见…而这烧饼,闻起来可真香啊…
他觉得,似乎…还挺划算?反正参须还有很多!
他用力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掐下一小根最细的参须递给刘婆婆,然后接过烧饼,迫不及待地张嘴就是一大口!
面饼的焦香、葱花的咸香瞬间充斥口腔,烫得他直吸冷气,却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含糊不清地称赞道:“好…好吃!”
刘婆婆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相,笑着摇了摇头,把那根价值不菲的参须小心收好,半信半疑地喃喃自语:“学医?这么小的娃娃…从那个地方出来…”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娃娃,你下山来,是投亲?还是访友?”
小泉咽下嘴里的烧饼,摇摇头,一脸认真地说:“师傅让我下山历练,治…治人心!”他把师傅交代的任务记得很牢。
刘婆婆:“…”
她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挤在了一起,看着小泉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最终只是又叹了口气,指了指镇子西头的方向:“顺着这条路一直往西走,出了镇子,河边有间废弃的山神庙,虽然破了点,但遮风挡雨还行。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在那儿先将就一晚。”
小泉眼睛一亮,连忙道谢:“谢谢婆婆!”
他吃着烧饼,按照刘婆婆指的方向走去。背后的早市依旧喧嚣,糖葫芦的鲜红光泽在他眼角余光中一闪而过。
他一边走,一边满足地啃着烧饼,心里还琢磨着:那“赤晶琉璃果”…哦,冰糖葫芦,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滋味?下次…下次也许可以用两根参须换一串尝尝?
喜欢山医逍遥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山医逍遥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