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董事会扩大会议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开始了。
科域大厦顶层的环形会议室,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董事们神情各异,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故作镇定,还有的,比如刘董事,则是一副老神在在、与己无关的模样,甚至还在会议开始前,笑着与其他几位董事寒暄了几句。
陆延舟坐在主位,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切入“下一季度技术研发方向”的议题,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
林知意作为特邀顾问,坐在陆延舟右手边稍远一些的位置,一个既能纵观全局,又不过分引人注目的角落。她面前摊开着笔记本,手里握着笔,看似在认真记录,实则全部的感官都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会场内每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异常反应。
她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若有若无地停留在刘董事身上。
刘董事,年近六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定制的深色西装,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圆滑的笑意。他是科域的元老,当年跟着陆延舟的父亲一起打天下,在公司内部根基深厚,门生故旧遍布各个部门。此刻,他听着技术汇报,时不时点头,偶尔插话提出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表现得就像一个关心公司发展的忠实老臣。
但林知意没有错过,在技术负责人提到某个特定算法模块的优化瓶颈时,刘董事端起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那么零点几秒。也没有错过,当陆延舟提出要加大对底层架构安全研发的投入时,他眼底一闪而过的那丝阴霾。
他在紧张。尽管掩饰得很好,但那种深植于骨髓里的、做贼心虚的紧张,逃不过林知意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观察者。
会议进行到一半,围绕某个具体的技术路线,两位高管产生了分歧,争论声稍微大了一些。这在技术讨论中本是常事,但就在那一瞬间,林知意敏锐地捕捉到,刘董事的目光,极其快速地和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位董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短暂得如同错觉,里面包含的信息却复杂难言——有审视,有确认,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林知意的心猛地一沉。难道,刘董事在董事会里,还有同谋?
这个念头让她背脊微微发凉。如果真是这样,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这意味着陆延舟在董事会里并非绝对掌控,收网行动一旦开始,可能会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阻力,甚至引发分裂。
她不动声色地在笔记本上,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记下了这个细微的发现和对视双方的位置。
会议还在继续,讨论着无关紧要的细节,仿佛真的只是一场寻常的战略研讨会。但林知意知道,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她和陆延舟正在与时间赛跑,与隐藏在暗处的对手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一些。
五年前,她也曾坐在类似的会议室里,不过那时,她是以陆延舟女友、兼创业伙伴的身份。
那时的科域,还只是一个拥挤在创意园区里、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会议室就是他们的公共办公区,白板上写满了她和陆延舟一起构思的技术架构和产品草图。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他会因为她的一个精妙构思而眼睛发亮,不顾旁人的目光将她抱起转圈;她也会在他熬夜攻克难题时,默默陪在一旁,递上一杯热咖啡,然后在沙发上睡着。
**记忆碎片一:咖啡的香气**
那是个雨夜,窗外淅淅沥沥。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电脑屏幕的光映照着陆延舟年轻而专注的侧脸。他遇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技术瓶颈,已经枯坐了几个小时。
林知意煮好了咖啡,端到他身边。
“歇一会儿吧。”她的声音很轻。
陆延舟没回头,手指依旧在键盘上飞舞,语气有些烦躁:“不行,这个地方不通,后面的逻辑全卡住了。”
林知意没有离开,她静静地站在他身后,看着屏幕上那些她同样熟悉的代码。忽然,她伸出手,指向其中一行:“延舟,你看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单向验证,改成双向握手?虽然会增加一点延迟,但或许能绕过这个死锁。”
陆延舟的动作猛地停住。他盯着屏幕,眼睛越来越亮,随即猛地一拍桌子:“对!双向握手!知意,你真是个天才!”
他兴奋地转过身,一把将她拉进怀里,紧紧抱住,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如释重负:“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
那一刻,咖啡的香气混合着他身上清冽的气息,还有彼此心跳的声音,充满了那个小小的空间。那是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温暖。
**记忆碎片二:裂痕的开端**
场景转换,是在一个更加正式,但也更加冰冷的会议室。科域已经拿到了A轮融资,团队扩张,引入了新的职业经理人。那是一次决定公司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会议。
陆延舟站在投影前,阐述着他激进的技术革新方案,目标是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的AI生态系统。他的眼神炽热,充满了技术理想主义的光芒。
而另一位由资本引入的副总,则提出了一个更保守、也更“务实”的方案——专注于优化现有产品,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为即将到来的上市做准备。
双方争执不下。
林知意坐在下面,眉头紧锁。她从技术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完全支持陆延舟。但她也能看到那位副总方案里关于市场回报和资本喜好的现实考量。
轮到她发言时,她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延舟的方案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但王总的顾虑也很现实。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分阶段实施?先集中资源完成核心模块的突破,同时用部分精力维护现有产品的迭代,等到……”
“没有那么多时间了!”陆延舟打断了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躁和不容置疑,“市场不会等我们!技术窗口期也不会!我们必须All in,没有中间路线!”
他的眼神扫过她,带着一丝失望,仿佛在责怪她没有毫无保留地站在他这边。
那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强硬地否定她的建议。那一刻,林知意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她意识到,在公司的掌控权和发展的主导权上,陆延舟变得越来越独断,那个曾经会认真倾听她每一个想法的少年,似乎正在被cEo的身份逐渐吞噬。
**记忆碎片三:那场雨,和决绝的背影**
记忆最终定格在那个冰冷的雨夜。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他们当时租住的公寓里。
争吵已经持续了多久,记不清了。只记得满地的文件,和压抑得让人窒息的空气。
“……上市!上市!你的眼里就只有上市吗?”林知意的声音带着哭腔,更多的是疲惫,“延舟,我们创立科域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了变成资本的奴隶!”
“改变世界需要钱!需要资源!”陆延舟的声音同样沙哑,却充满了愤怒和不解,“没有上市融资,我们拿什么去跟那些巨头竞争?拿什么去实现你所谓的理想?知意,你太天真了!”
“是我天真,还是你已经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眼睛?”她看着他,看着这个她倾注了所有青春和爱恋的男人,感觉无比的陌生,“你忘了我们当初在白板上画的蓝图了吗?你说过,我们要做一个真正酷的公司,不是为了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我没有忘!”陆延舟低吼,“但我更要为这几百号员工负责!为信任我们的投资人负责!”
“负责的方式就是放弃我们的核心坚持,去迎合市场?甚至……默许那些不干净的手段去打压竞争对手?”这是扎在她心里最深的一根刺,也是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
陆延舟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那是必要的商业策略!你不懂!”
“我不懂……”林知意喃喃地重复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混合着窗外冰冷的雨水声。她看着眼前这个变得面目全非的爱人,心灰意冷到了极点。
她缓缓弯腰,捡起脚边的行李箱,那是她早就悄悄收拾好的。
“陆延舟,”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决绝的冰冷,“也许我们走的,从来就不是同一条路。”
他愣住了,看着她拉起行李箱的拉杆,走向门口。
“你要去哪里?”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林知意没有回头,手放在门把手上。
“去一个……不需要我‘懂’这些的地方。”
门开了,又关上。
隔绝了他,也隔绝了他们的过去。
只剩下窗外无休无止的雨声,和他僵立在客厅中央、如同雕像般的身影。
“……林总?林总?”
一个略显关切的声音将林知意从回忆的泥沼中猛地拉了出来。
是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运营副总裁,正有些疑惑地看着她。
林知意骤然回神,才发现会议不知何时已经暂停,大家都在休息,三三两两地起身去取用茶点。而她自己,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笔记本上,被她无意识间画满了杂乱无章的线条。
她迅速调整呼吸,压下心头那翻江倒海般的酸涩和悸动,对那位副总裁露出一个得体的、毫无破绽的微笑:“抱歉,刚才在想一些技术细节,走神了。”
“理解理解,林总辛苦了。”副总裁笑了笑,走开了。
林知意端起面前已经冷掉的茶水,喝了一口,冰冷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彻底冷静下来。
不能再想了。
那些记忆的碎片,无论曾经多么温暖,多么疼痛,都已经是过去式。现在,她是来解决危机的林知意,不是五年前那个会因为爱情而彷徨无助的女孩。
她抬起眼,目光再次变得清明而锐利,重新投向会场。
恰好,陆延舟的目光也正从主位投来,与她在空中相遇。
他的眼神深邃,里面似乎也藏着许多未竟之言,带着探究,或许,还有一丝与她相似的、被这场会议和彼此的存在所勾起的复杂心绪。
但只是一瞬,两人便极有默契地同时移开了视线。
如同触电般分开,各自重新戴好了冰冷的面具。
会议继续。
而林知意知道,她必须将这些扰人的记忆碎片再次深深埋藏。眼前的战场,才是她此刻唯一需要专注的地方。
只是,心底那被强行压下的波澜,却久久未能平息。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第二次,棋逢对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