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武装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结束后,鹰嘴崖阵地陷入短暂的平静,但这份平静下,是愈发浓烈的战争气息。熊武看着远方手指摩挲着望远镜的边缘,目光紧锁着开阔地尽头的树林——那里是塞尔维亚武装撤退的方向,对方绝不会就此罢休,下一次进攻,必然会动用更强劲的兵力与火力。
“参谋,通知各重火力班组,立刻转移机枪与迫击炮阵地。”熊武转过身,对着身旁的参谋下令,“机枪班将重机枪从原射击位撤下,转移至预先挖好的备用阵地,转移后做好隐蔽,用树枝与沙袋伪装,不准留下任何痕迹。迫击炮班同样转移,每个炮位只留下一名士兵观察,其余人员携带迫击炮转移至侧翼的反斜面阵地,避免被敌军火炮锁定。”
参谋立刻领命,通过传声筒与信号兵,将命令快速传递至各重火力班组。仆从军士兵接到命令后,动作迅速且有序——机枪班的士兵合力将重机枪从战壕内的射击台卸下,用防水油布包裹好枪身,两名士兵在前开路,两名士兵抬着机枪,弯腰快速朝着备用阵地移动;迫击炮班则更为谨慎,士兵们将迫击炮拆解,沿着战壕内的交通壕,朝着侧翼的反斜面阵地转移,全程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
“营长,重火力转移完毕,各备用阵地已做好隐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参谋汇报道,手中拿着最新的阵地部署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新的重火力位置。
熊武接过部署图,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很好。再通知各步兵班组,调整防御姿态,将敌军的警戒距离缩小至500米,500米以内再进行零星射击,500米以外保持绝对隐蔽。等敌军靠近到300米,再动用重火力打击,打一轮就立刻转移,绝不给敌军锁定火力点的机会。”
命令传达下去后,仆从军士兵立刻调整了防御位置。他们将战壕内的射击台重新布置,在沙袋上留出更小的观察缝隙,同时在战壕前方500米处,埋下了少量的警示地雷——这种地雷威力不大,主要作用是在敌军靠近时发出声响,提醒士兵做好战斗准备,而非造成大规模杀伤。侧翼的奥斯曼士兵也接到了通知,虽然他们依旧士气低落,但在军官的呵斥与对仆从军的畏惧下,还是勉强按照要求,缩小了警戒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开阔地上。
下午3点,阳光渐渐西斜,鹰嘴崖阵地前方的开阔地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突然,侧翼阵地的观察哨传来急促的呼喊声,紧接着,两枚红色信号弹先后升空,比上午的信号弹更为急促,显然,这次来的塞尔维亚武装兵力,远超第一次。
熊武立刻拿起望远镜,只见开阔地尽头,密密麻麻的塞尔维亚士兵正朝着鹰嘴崖阵地推进,人数至少有1000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300人,依旧以散兵队形前进,负责试探阵地火力;第二梯队400人,手持步枪,队形更为密集,显然是主力进攻部队;第三梯队300人,身后跟着数门75毫米火炮,正缓慢向前移动,显然是负责火力支援的炮兵部队。
“终于来了,还带了火炮。”熊武眼神一凝,对着参谋说道,“通知迫击炮班,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敌军炮兵阵地架设完毕,就先给他们来一轮打击,打乱他们的火力支援节奏。各机枪班注意,等第一梯队敌军靠近300米,再听指令开火,每挺机枪射击3分钟后,立刻转移至下一个备用阵地,不准停留。”
参谋立刻通过传声筒与信号兵,将命令传递至各个作战班组。仆从军士兵接到命令后,纷纷蹲在战壕底部,通过射击台的缝隙,紧盯着不断靠近的塞尔维亚士兵。那些负责搬运重武器的士兵,也已做好准备,只要射击结束,便能立刻带着武器转移。
塞尔维亚武装的推进速度比上午快了不少,第一梯队的300名士兵,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着鹰嘴崖主阵地靠近,很快便突破了1000米的距离,朝着500米的警戒线逼近。他们显然吸取了上午的教训,想通过快速推进,缩短在开阔地上的暴露时间,尽快摸清阵地的火力配置。
“500米!”观察哨里的士兵高声喊道,声音通过传声筒传遍了整个主阵地。
熊武握紧拳头,沉声道:“步兵班组,零星射击,吸引敌军靠近!”
随着命令下达,主阵地的战壕里,零星的步枪声再次响起。仆从军士兵按照命令,瞄准第一梯队塞尔维亚士兵的腿部与脚部射击,既不会造成大规模杀伤,又能起到牵制作用,迫使敌军放慢推进速度。
塞尔维亚第一梯队士兵见状,立刻分散开来,朝着主阵地发起冲锋,同时朝着阵地方向猛烈射击。子弹如同雨点般落在战壕前方的沙袋上,“噗噗”声不绝于耳,溅起的尘土弥漫在阵地周围,让观察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但仆从军士兵依旧冷静,他们按照编号依次射击,每射击两发子弹,便更换一次射击位置,始终保持着分散的火力,让塞尔维亚士兵无法判断具体的射击点。
很快,塞尔维亚第一梯队士兵便靠近到了300米的距离,已经进入了重火力的打击范围。
“机枪班,开火!”熊武一声令下,观察哨里的信号兵立刻举起红旗,朝着各机枪阵地挥舞。
早已准备就绪的机枪班士兵,立刻扣动扳机,重机枪的“哒哒哒”声瞬间响彻鹰嘴崖阵地。密集的子弹朝着塞尔维亚第一梯队士兵倾泻而去,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火力网。塞尔维亚士兵猝不及防,瞬间倒下了十几人,剩下的士兵立刻卧倒在地,朝着阵地方向反击,但他们的步枪火力,根本无法与重机枪抗衡,只能在地上匍匐前进,艰难地寻找掩护。
“迫击炮班,目标敌军第二梯队,开火!”熊武紧接着下令。
侧翼反斜面阵地上的迫击炮班,立刻按照预先测算的坐标,发射炮弹。十几枚迫击炮弹呼啸着升空,越过主阵地,落在塞尔维亚第二梯队士兵的队伍中,炸开一朵朵黑色的硝烟。塞尔维亚第二梯队士兵顿时陷入混乱,推进的节奏被彻底打乱,不少士兵四处逃窜,试图躲避炮弹的袭击。
就在此时,塞尔维亚的炮兵部队已在开阔地尽头架设好火炮,朝着鹰嘴崖主阵地发起了轰击。几枚75毫米炮弹落在主阵地的战壕旁,炸开巨大的弹坑,沙袋与泥土飞溅,部分战壕的射击台被炸毁,有两名仆从军士兵被弹片划伤,但他们只是简单地用绷带包扎了一下,便立刻回到了作战位置,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机枪班,转移!”熊武见状,立刻下令。机枪班士兵接到命令后,立刻停止射击,合力抬起重机枪,沿着交通壕快速朝着备用阵地转移。不到一分钟,原机枪阵地便空无一人,只剩下被炮弹炸得破损的沙袋。
紧接着,塞尔维亚的火炮便朝着原机枪阵地的位置轰击,密集的炮弹落在那里,将原本的阵地炸得面目全非,但此时,仆从军的机枪早已转移到了新的阵地,毫发无损。
“营长,敌军火炮锁定了我们的原机枪阵地,要不要让迫击炮班再给他们来一轮打击?”参谋问道,目光紧盯着望远镜里塞尔维亚炮兵的位置。
熊武点头道:“可以,让迫击炮班调整坐标,瞄准敌军炮兵阵地,打一轮就转移,别被他们锁定。”
迫击炮班立刻调整炮口,朝着塞尔维亚炮兵阵地发射了一轮炮弹。虽然由于距离较远,炮弹的命中率不高,但还是有两枚炮弹落在了炮兵阵地附近,炸毁了一门火炮,迫使塞尔维亚炮兵不得不暂停轰击,转移火炮位置。
此时,塞尔维亚第一梯队士兵见主阵地的重火力消失,以为是被己方火炮摧毁,便再次起身,朝着主阵地冲锋。但他们刚推进了50米,新的机枪阵地便传来了“哒哒哒”的射击声,密集的子弹再次将他们压制在地上,无法前进。
“这些家伙,还挺顽固。”熊武冷笑一声,对着参谋说道,“让步兵班组配合机枪火力,朝着敌军冲锋路线投掷手榴弹,进一步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另外,通知侧翼的奥斯曼士兵,让他们朝着塞尔维亚第三梯队士兵射击,牵制他们的支援节奏。”
参谋立刻传达命令。主阵地的仆从军士兵接到命令后,纷纷从战壕内的弹药箱里取出手榴弹,拔掉引信,朝着敌军冲锋的路线投掷出去。手榴弹在塞尔维亚士兵身边炸开,巨大的冲击波将不少士兵掀翻在地,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侧翼的奥斯曼士兵虽然士气低落,但在军官的督促下,也朝着塞尔维亚第三梯队士兵发起了射击,虽然火力不强,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让塞尔维亚第三梯队无法及时支援前方的进攻部队。
塞尔维亚武装指挥官见进攻屡屡受挫,且己方伤亡不断增加,而鹰嘴崖阵地的火力点始终无法锁定,渐渐升起了退意。继续进攻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不仅无法摸清阵地的防御底细,还会让己方的兵力与火力配置暴露无遗。
下午4点半,塞尔维亚武装指挥官下达了撤退命令。第一梯队士兵率先开始后撤,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士兵则负责掩护,朝着开阔地尽头的树林退去。在撤退过程中,他们还不忘朝着鹰嘴崖阵地发射了几枚炮弹,试图掩护撤退,但此时仆从军的重火力已经再次转移,炮弹根本无法造成有效打击。
熊武看着塞尔维亚武装远去的身影,没有下令追击,只是对着参谋下令:“通知各班组,停止射击,继续保持警惕,防止敌军反扑。让士兵们检查阵地受损情况,清点弹药与伤亡人数,重火力班组再次转移阵地,做好应对敌军下次进攻的准备。”
很快,各班组的汇报陆续传来:主阵地战壕多处受损,但核心防御体系完好;共消耗步枪弹6200发、机枪弹3500发、迫击炮弹80枚;仆从军士兵伤亡22人,其中3人死亡,2人重伤,17人轻伤;侧翼的奥斯曼士兵伤亡55人,其中15人死亡,40人受伤,伤亡人数远超仆从军。
“奥斯曼士兵的战斗力还是太弱了,而且士气低得离谱,下次进攻,恐怕很难指望他们能守住侧翼。”参谋看着伤亡报告,皱着眉头说道。
熊武叹了口气,沉声道:“没办法,奥斯曼军队的底子摆在这,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他们安排在次要防御位置,减少他们的伤亡,同时避免他们的溃败影响到主阵地的防御。你去通知翻译,让他告诉奥斯曼营长,让他们尽快收拢部队,修复侧翼阵地,若下次再出现慌乱逃窜的情况,我会直接向赵将军申请,将他们调离鹰嘴崖阵地,让他们去后方负责后勤运输。”
翻译立刻前往侧翼阵地传达命令。此时的侧翼阵地,奥斯曼士兵正乱作一团,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哀嚎,未受伤的士兵则脸色苍白地看着主阵地,眼中满是恐惧与庆幸——他们庆幸自己活过了这次进攻,却也更加畏惧那些沉默的龙国仆从军,以及接下来可能到来的更残酷的战斗。
主阵地里,仆从军士兵正在有条不紊地修复战壕。他们将破损的沙袋搬运出去,换上新的沙袋,用沙土填补弹坑,重新布置射击台与弹药箱。受伤的士兵也在后勤人员的帮助下,前往后方医院接受治疗,没有受伤的士兵则继续保持警戒,目光紧盯着前方的开阔地,仿佛刚才的战斗从未发生过。
喜欢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