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澜并未将关于预言“杂音”和“可能性”的发现广而告之。这份过于沉重且不确定的推演,如同一个隐秘的负担,暂时只存在于他与袁聆之间,以及他不断优化、试图捕捉那丝“变量”的私人数据库中。然而,命运的织机已经开始悄然牵引那些看似无关的丝线。
周一,科学课上。
老师正在讲解复杂的生态系统与能量流动。星澜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直到老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内,引入一个理论上不属于该系统的‘外来变量’,比如一种全新的微生物,最终结果会如何?”
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集中在“破坏平衡”或“被系统同化”上。
这时,郗靖君举起了手。他的回答言简意赅:“结果并非唯一。取决于该变量的‘介入点’和‘作用方式’。它可能成为崩溃的诱因,也可能……成为催化系统向更高稳定性跃迁的‘钥匙’。关键在于,它是否触碰到了系统固有的、未被充分利用的‘冗余’或‘潜在规则’。”
“冗余?潜在规则?”老师饶有兴趣地追问。
“比如,某些看似无效的基因片段,在特定条件下会被激活。”郗靖君平静地阐述,“系统本身可能就蕴含着应对‘意外’的底层代码,只是需要正确的‘钥匙’去触发。”
星澜猛地抬起头,目光穿过几排座位,精准地落在郗靖君沉静的侧脸上。郗靖君话语中的“外来变量”、“钥匙”、“底层代码”、“触发”,像一道道闪电,与他数据库中那个无法定义的“变量”和袁聆所说的“可能性”产生了惊人的共鸣!
午休,画室。
苏小满终于完成了那幅《家园》。整体色调温暖明亮,充满了她对那个小院所有美好记忆的凝聚。然而,当她退后几步审视时,心脏却莫名一紧。
画面上,那点她之前无意中点上的、位于廊柱阴影下的淡灰色,并没有因为其他色彩的覆盖而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了。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色点,而是隐约勾勒出了一个极其模糊的、蜷缩着的轮廓,像一个沉睡的胚胎,又像一个被遗忘的符号。更让她心悸的是,当她凝视那个轮廓时,耳边仿佛响起了极其微弱的、如同风铃破碎般清脆又悲伤的鸣响。
她不安地找来汐瑶。汐瑶盯着看了半天,挠挠头:“好像……是有个影子?不过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啦!小满嫂子你别自己吓自己,肯定是画画太累了出现的幻觉!”
放学后,“星沙与聆海”。
星澜罕见地有些心不在焉。他没有进行复杂的能量推演,而是将郗靖君课堂上的话,以及苏小满画中那个无法解释的“灰色轮廓”(他从汐瑶那里听说了)作为新的参数,输入了他的预言模型。
模型运行着,发出细微的嗡鸣。
袁聆坐在他身边,闭目感知。忽然,她纤细的眉毛微微蹙起。
“频率……在靠近。”她轻声说。
“哪个频率?”星澜追问。
袁聆沉默地感知了片刻,指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回城区的路,那是郗靖君回家的方向;另一个,是皮家小院的方向,那是苏小满作画的地方。
“两个……微弱的弦。正在被……主弦的‘杂音’吸引。”她睁开眼,看向星澜,眼中带着确认的光,“他们,就是‘另外的频率’。”
星澜看着模型中,因为引入了这两个模糊的新参数后,那个原本恒定存在的“损耗峰值”竟然出现了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波动!虽然还远未达到优化的程度,但这证明了,这两个“变量”确实对预言路径存在着潜在的影响!
他深吸一口气。所以,郗靖君那超越常理的逻辑与洞察,苏小满那触及真实的画笔,并非偶然?他们就是袁聆感知到的,能够与那条“更温暖的路径”共鸣的“钥匙”?
夜晚,宁家小院。
汐瑶趴在床上,跟郗靖君发着信息,聊着白天科学课和画室的趣事。
【汐瑶:……所以说,小满嫂子可能就是太累啦!不过你今天课上说的那些,把老师都镇住了!虽然我没太听懂,但感觉好厉害!】
【郗靖君:只是基于逻辑的推论。任何系统都不应被视为绝对封闭和僵化的。】
他看着屏幕,犹豫了一下,罕见地多打了一行字。
【郗靖君:就像……我以为我的世界只有数据和规律,直到出现了某个总是打乱我节奏的“变量”。】
信息发出去后,他耳根微热,迅速锁上了屏幕。
另一边,汐瑶看着这行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颊飞红,把脸埋进枕头里,吃吃地笑了起来,心里像炸开了一颗草莓味的跳跳糖。
而在皮家小院,苏小满最终没有覆盖掉那个灰色的轮廓。她将它保留在了画上,仿佛那是这幅画注定的一部分。她看着那个轮廓,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感觉取代——那不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一种……等待被唤醒的沉寂。
无形的弦已经颤动,微弱的共鸣正在生成。被预言选中的基石,与命运之外的钥匙,他们的人生轨迹,正在以一种无人察觉的方式,缓缓转向,即将交汇于那片未知的、波澜壮阔的星海之上。
喜欢蔚蓝海岸之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蔚蓝海岸之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