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忠等人连忙上前见礼,青云道长笑着摆手:“牛忠啊,你的事我已听牛虎说了。如今倭寇入侵中华,男子汉大丈夫本就该奋起抵抗,你做得对,放心在我这儿住下。观里还有些粮食,青菜都是现种的,不缺你们一口吃的。我若是再年轻几岁,说不得也要跟着你们去杀倭寇!”
“多谢道长收留!”牛忠感激道。
两个小道童引着众人往后殿走,殿内宽敞,墙角堆着几块道观兴盛时留下的木板,这条件已让众人十分满意。他们把牛车上的粮食、行李搬进来,简单打扫后,临时的住处便布置好了。
不多时,青云道长的小火炉烧开了水,他朝牛忠招手:“牛忠,过来喝杯我炒制的山茶。”牛忠快步上前,先从火炉上取下茶壶给道长倒了一杯,才给自己斟上。
马四见状,主动凑过来笑道:“道长,您跟我大哥聊着,剩下的活我们来干,总不能让我们几个大小伙子闲着。”青云道长笑着点头:“去吧。”
明月机灵,让明山领着马四等人去地里继续锄地,自己则留下来做饭。虽说只有12岁,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淘好小米熬了一锅粥,又贴了玉米饼,切上道观里腌的萝卜咸菜,一顿简单的午饭很快就准备好了。
青云道长忽然开口,说起了自己的过往:“我年轻时在老家伤了人,才跑到这青龙山出家。可我心里清楚什么是正义——倭寇在东北烧杀掳掠,如今连咱们热河省也被占了,我只恨年岁大了,没力气去杀鬼子!”
他话锋一转,盯着牛忠:“你是年轻人,可不能安于现状!大丈夫就算死,也要争一口气,绝不能低眉顺眼当亡国奴!我云游四方时见多了倭寇的残暴,他们不过是区区三岛倭奴,咱们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大家起来斗,肯定能把他们赶出去!”
牛忠听了,脸上满是愧色:“道长,我实在惭愧。从前我是军人,却没挡住鬼子的进攻,汤主席更是跑得没影了。我有心报国,可连门路都没有啊!”
青云道长抚着胡须,朝他招手:“牛忠,你跟我来。”牛忠连忙跟上,只见老道虽年逾七旬,走山路却健步如飞。两人顺着道观往后山走,道长指着前方说道:“你看,这青龙山蜿蜒数十里,东边连药材山,西边通燕山山脉。山高林密,鬼子人少了找不到咱们,人多了又供不上吃喝——你只要有决心,把这儿当根据地,说不定能杀出一番局面!”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附近肯定有不少有志之士,只要你敢干,就不愁没百姓支持。我这观里现在有三十几亩地,真要来人多了,再开几十亩也没问题!”
牛忠脸色一正,语气郑重:“道长请放心,我就听您老人家的!正好昨天缴了一批武器弹药,往后就跟鬼子干!”
青云道长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这才对嘛!老道虽不能跟你们上阵杀敌,但我这医术还算拿得出手,日后你们有人受伤,只管找我。”
两人说着回到道观,此时已近正午,青云道长朝地里喊:“行了,别干了,该吃午饭了!”马四等人放下锄头走过来,虽说桌上只有小米粥、玉米饼和腌萝卜这粗茶淡饭,可众人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明月收拾碗筷,明山去喂牛,牛忠则召集马四、张豹几人,在殿内低声商议——眼下要先摸清山下伪军的动向,再悄悄联络附近村里有血性的汉子,慢慢把抵抗的队伍拉起来。
牛虎眨了眨眼,突然插嘴:“大哥,你们一出门太扎眼,探听消息的事还是我去!”牛忠想了想,点头应道:“好,但你务必小心,明天再动身。”
青云道长整了整青布道袍,也开口道:“老道明天下山采购些食盐——日后若是人多了,缺了盐可不行,总不能临时抱佛脚。”牛忠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递过去:“道长,这里有些钱,您带上用。”
老道却摆了摆手,笑着拒绝:“放心,老道这儿还有些积蓄,况且杂货铺张掌柜家正好有病人,我去给人瞧病不收诊费,正好能跟他化些盐回来。”牛忠见他坚持,便不再多劝:“那就烦劳道长了。”
第二日一早,牛虎和青云道长吃完早饭,便分头下了山。牛虎先回了牛家峪,见村里一切如常,才悄悄从后院进了家。此时牛德贵已带着长工下地,牛王氏见到小儿子,急忙问起牛忠的情况。
“娘,啥事没有!”牛虎笑着安抚,“大哥在山上都安顿好了,您别担心。”牛王氏这才抚着胸口松了口气:“没动静就好。”
“我去附近再看看,这几天就不回了。”牛虎说罢,牛王氏连忙从柜子上拿起几块点心——那是之前牛忠买的,塞到他手里:“揣怀里,饿了好吃。”牛虎谢过娘,又去自己屋收拾了弹弓和泥弹子插在腰间(昨天走得急忘了带,他受孙德禄教导,打弹弓的本事很是厉害),这才出了门。
出了牛家峪,他又走了五里地到张家峪,找了小伙伴铁蛋打听。见张家峪也没异常,牛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喜欢乱世牛家三兄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乱世牛家三兄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