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府书房内
袁文绍怀着激动的心情前来投效,盛长梧并未因亲戚关系而给予虚高的军职,反而将他派去负责一支重要粮队的押运与看守。
他屏退左右,单独对袁文绍肃然道:“姐夫,粮草乃大军命脉,维系数万将士生死,更关乎北伐成败。此职看似不如冲锋陷阵显赫,实则干系重大,非稳重可靠、值得托付之人不可胜任。我知你为人谨慎踏实,又是自家人,才将此重任交予你。切莫辜负我的期望,也莫让大姐姐失望。”
袁文绍听闻,只觉得一股重任压在肩上,更感备受器重,连忙躬身应道:“盛大人放心!文绍必兢兢业业,确保粮草万无一失,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他哪里知道,这职位固然重要,但在战功评定上却属于苦劳多于功劳,盛长梧此举,既用了他的可靠,也避免了他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的临阵失误,更安抚了家中长姐,可谓一举数得。
与此同时,化名“白烨”的顾廷烨,正经历着军旅生涯最初的磨砺,他隐瞒了那狼藉的声名,以普通士卒的身份投入军中。
因其武艺根基扎实,更难得是通晓文墨,对兵书战阵竟也颇有见解,很快便在同期新兵中脱颖而出。
他所在队伍的队正是个爱才之人,察觉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一番考校后,便将他破格提拔为队长,管辖五十人。
而在顾廷烨不知情的情况下,朱曼娘的哥哥朱启志,看着如今已是白身的顾廷烨,再也按捺不住。
他找到朱曼娘,急切地劝说道:“曼娘!你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那顾廷烨如今是什么光景?侯府继承权没了,科举之路断了,如今更是不知天高地厚跑去当个大头兵!他这辈子已经完了!我们何必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趁他现在还没反应过来,我们卷了他的钱财,立刻回扬州去,足够我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朱曼娘把玩着手中的一支金簪,眼神闪烁,却不见丝毫慌乱,她慢条斯理地说道:“哥哥,你急什么?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顾廷烨……他现在未必就真的没用。”
“有什么用?难道你还指望他真能挣个将军回来?”朱启志嗤之以鼻。
朱曼娘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朱启志:“哥哥,你看看这个。”
朱启志疑惑地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这……这是……你从哪里得来的?”
“这哥哥就别管了。”朱曼娘收起信件,成竹在胸,“现在走了,岂不是前功尽弃?再等等,看看风向。”
朱启志沉吟片刻,想到那信中所言涉及的利益,终于点了点头:“行!就依你,再观望些时日。反正那些钱财在我们手里,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
他顿了顿,又道,“既然暂时不走,那我先回扬州一趟,你嫂子催得紧。这边你盯着点。”
“好,哥哥放心。”朱曼娘笑靥如花,又取出几张银票塞给朱启志,“这些哥哥带上,路上用,也给嫂子侄儿买些好东西。”
朱启志毫不客气地收下,拍了拍妹妹的肩膀:“还是曼娘你想得周到,那我这就动身了。”说完,便转身离去。
朱曼娘看着哥哥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幽深而冷静。
她这个哥哥,嘴上说着为她好,心里盘算的,不过是如何将她这个尚有几分颜色的“妹妹”待价而沽,换取最大的利益。
当初攀上顾廷烨,是看中他宁远侯府继承人的身份,如今见顾廷烨失势,便又想将她打包,送去扬州哪个富商老翁的床上做玩物。
而顾廷烨……想到这个名字,朱曼娘心中便涌起一股混杂着恨意与鄙夷的酸楚,是,他曾给过她锦衣玉食,给过她片刻温存,让她以为自己能攀着这根高枝,脱离泥沼。
可结果呢?她为他生儿育女,熬尽了心血,他却从未真正想过给她一个名分,一个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下的身份。
那些“时机未到”、“家中阻力”、“定不负你”的甜言蜜语,如今想来,是何等苍白可笑!他享受着她的身体与柔情,却从未将她与孩子纳入他的人生规划,他骨子里,依然瞧不起她这个出身卑贱的外室。
“都是虚情假意,都是相互利用……” 朱曼娘对着铜镜,描画着精致的眉眼,唇边勾起一抹冰冷的、近乎残忍的笑意,“既然如此,就别怪我朱曼娘,为自己谋一条生路了。”
在这世上,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也只有抓在手里的金银和把柄,才是最实在的,爱情?亲情?不过是束缚蠢人的枷锁罢了。
至于那一双儿女……昌哥儿和蓉姐儿……朱曼娘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几乎无法捕捉的波动,随即又被更深的冷漠覆盖。
他们与其说是她的骨肉,不如说是她用来拴住顾廷烨,用来博取同情,用来作为筹码的工具。
有他们在,顾廷烨就总会有一丝牵挂,她手中就总有一张可以打的牌,若真到了万不得已,需要舍弃什么的时候……她捻了捻指尖,眼神重新变得坚硬如铁。
“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这句话,此刻在她心中疯狂滋长。
她小心地收好那封密信,又将顾廷烨留给她的,以及她这些年暗中克扣、积攒下来的金银细软、银票地契,一一清点,藏于只有她自己知道的隐秘之处。
就在北伐风云搅动整个汴京,位于京城一隅的盛府,却仿佛置身于一场热闹之外的戏台,依旧按着其固有的节奏。
盛家如今可谓是鲜花着锦,长子盛长柏不负众望,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俨然已是盛家下一代的中流砥柱。
如今他前程似锦,正是议亲的绝佳时机,盛纮深谙官场之道,明白一个强有力的姻亲对儿子未来的仕途是何等重要。
他将目光投向了远离汴京政治漩涡,却底蕴极其深厚的——江宁海家。
海家乃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清流世家,连续五代皆有族人入选翰林院,堪称“翰林专业户”。
其家学渊源,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不掌实权,却在文官体系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若能与之联姻,对盛长柏这等新科进士而言,无异于猛虎添翼,能为他铺就一条更为平坦光明的青云之路。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