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火案告破后的几天,陈默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与这个时空的“粘稠感”正在逐渐变淡,一种即将被剥离的预感越来越强。他知道,回去的时刻快到了。
这天训练结束,林震难得没有立刻让他们解散回宿舍,而是看了看天色,对陈默和王卫国说道:“走吧,忙了这些天,出去吃点东西。”
陈默微微一怔,随即点头。王卫国更是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跟上。
三人没有去国营饭店,而是拐进了派出所附近一条小巷子里的私人小馆。这年头私人饭馆刚冒头,规模很小,就摆着三四张桌子,老板兼厨师是一对中年夫妇。林震似乎是这里的常客,老板娘熟络地把他引到里面一张相对安静的桌子。
点了几个家常菜:红烧带鱼、韭菜炒鸡蛋、一盘猪头肉、一碟花生米,还有一瓶本地产的、标签有些磨损的白酒。
菜很快上来,味道朴实,分量实在。林震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又示意陈默和王卫国:“能喝的就喝点,不能喝吃饭。”
王卫国有些拘谨地倒了小半杯。陈默看着那粗糙的玻璃酒杯和透明的液体,也给自己满上了一杯。他想起后来和秦兰吃饭,多是清淡养生,很少有这样的场合。
“河东村那案子,结案报告我看了。”林震抿了一口酒,看向陈默,“推断过程写得还行,就是字还得练。”
陈默低头吃菜:“是,林老师。”
“棉花厂这把火,你那个‘拼图’的想法,不错。”林震又补了一句,语气依旧是那种听不出褒贬的平淡,“别骄傲。”
“不会。”陈默回答。
王卫国在一旁努力吃着菜,试图融入话题:“林老师,陈默同志确实厉害,很多细节我都没想到。”
林震“嗯”了一声,没再多说,自顾自吃着花生米。
小馆子里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油烟和食物混杂的气味。外面偶尔传来自行车铃声和模糊的说话声,是属于这个年代的、缓慢而真切的烟火气。
陈默看着对面的林震,这位后来只能在荣誉室照片和传说中仰望的传奇,此刻就坐在自己面前,吃着最普通的饭菜,喝着廉价的白酒,说着简洁到近乎苛刻的点评。他又看了看旁边年轻、努力、甚至有些笨拙的王卫国,想到他几十年后花白的头发和不变的固执。
一种强烈的不舍和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这一次回溯,时间远比上次要长,他真切地融入了这个时代,跟着林震跑了多个案子,学到了太多东西。他知道,他所处的“现实”时间线里,林震早已不再,而王卫国也已是暮年。
他举起酒杯,对着林震和王卫国,喉咙有些发紧,许多话堵在胸口,却一句也不能说。他不能提沙漏,不能提未来,不能提这只是一场短暂的重逢。
“林老师,卫国,”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这段时间,谢谢。我……学到了很多。”他顿了顿,搜肠刮肚地想找些符合这个年代、又不暴露太多的话,“以后……以后不管在哪,我都会记得,痕迹会说话,要动态地看现场。”
林震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似乎觉得他这话有点突兀,但还是举了举杯:“干好工作。”
王卫国也连忙举起杯,虽然不明白陈默为什么突然说这些,但还是顺着说:“对,一起进步!”
三人碰杯,陈默将杯中那辛辣的液体一饮而尽,灼热感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
这顿饭吃得不算热闹,大部分时间是沉默。林震本就话少,王卫国不敢多说,陈默则心事重重。但一种无声的、属于师徒和同事之间的情谊,在酒杯和饭菜间静静流淌。
吃完饭,林震付了钱。走出小馆子,晚风吹来,带着凉意。
“明天照常训练,别迟到。”林震撂下一句话,便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子,消失在巷口的夜色里。
王卫国对陈默笑了笑:“陈默同志,那我也先回宿舍了。”
陈默看着王卫国年轻的脸庞,忍不住多说了一句:“卫国,以后……多看,多问,别怕错。坚持你自己的想法。”
王卫国愣了一下,用力点头:“嗯!我记住了!你也早点休息。”
看着王卫国的背影也消失在黑暗中,陈默独自站在巷子里,感受着这个时代夜晚的宁静。他知道,时间到了。
那股熟悉的剥离感再次袭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强烈,视野开始模糊、旋转,耳边嘈杂的虫鸣和远处隐约的广播声迅速远去……
……
“猎影”基地,冰冷的单人宿舍。
陈默猛地睁开眼,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了几下,才缓缓平复。他依然保持着之前坐在床沿的姿势,仿佛只是眨了一下眼。但脑海中清晰无比的、属于林震课堂、河东村现场、棉花厂废墟、以及那小馆子里昏黄灯光和辛辣酒水的记忆,告诉他那不是幻觉。
意识深处,青铜沙漏的虚影静静悬浮。
【回溯结束。】
【冷却时间已重置。】
【检测到宿主知识体系已更新整合…侧写能力评估微幅提升…】
他成功了。冷却清零,并且带着宝贵的经验回来了。
他下意识地想摸出那个并不存在的青铜沙漏实物,手指在空中顿住,随即放下。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现代基地宿舍里那经过过滤的、干燥的空气。
该专注于眼前的“猎影”战场了。第二阶段,他必须继续保持第一。
……
与此同时,在那个已然过去的时空。
走在回家路上的林震,脚步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巷子,总觉得……刚才好像忘了点什么?或者说,少了点什么?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学员,悟性是不错,就是有时候……眼神有点过于复杂了。他摇了摇头,把这莫名的思绪甩开,继续往前走。
回到宿舍的王卫国,坐在书桌前,拿出笔记本想总结今天的学习心得,笔尖却停在纸上。他总觉得那个同志跟他说的那句话,语气有点奇怪,不像平时的他,倒像是……像是长辈在叮嘱?他甩甩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可能是太累了。他低头,开始认真写下:“现场勘查要动态观察,注意不起眼的痕迹关联……”
关于那个来自未来、名叫陈默的惊鸿一瞥的学员,在他们的记忆里,渐渐消散,就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散去后,只留下一点点模糊的、难以捕捉的影子,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的熟悉感。他们依旧会沿着各自的人生轨迹前行,破获更多的案件,经历时代的变迁。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侧写师陈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