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夜宴惊变,血书再现
夜色如墨,京城的春夜微凉,林府张灯结彩,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夜诗会”在后花园悄然举行。
灯火通明,贵妇们身着华服,裙裾曳地,谈笑风生间尽是权贵之气。
沈清棠身披素青罗裙,鬓角斜插一支白玉步摇,眉目冷淡,却自有一股疏离高贵之气。
她缓步入席时,众人目光纷纷投来,有好奇、有不屑、也有隐隐的忌惮。
林婉如一身鹅黄绣花长裙,笑意盈盈地迎上前来:“沈姐姐能来,真真是给足了我林家面子。”语气温婉,实则暗藏锋芒。
沈清棠轻笑一声,将手中一个锦盒递过去:“林小姐盛情难却,我也只能回赠一份薄礼。”
众人闻言纷纷凑近看那锦盒,只见盒盖缓缓打开,里面赫然躺着一页泛黄残纸,边缘焦黑,中央一道触目惊心的血迹蜿蜒而下,隐约可见几个字迹潦草的字:
“林家害我,罪无可赦。”
空气仿佛瞬间凝滞。
贵妇们面面相觑,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有人低声议论。
苏夫人当年被逐出侯府的旧事,在京城早已不是秘密,但像这样赤裸裸地指向林家,还是头一遭。
林婉如脸色微变,旋即镇定一笑:“这不过是民间伪造之物,怎可污蔑朝中重臣?”
她话音刚落,便有几位与林家交好的贵妇连忙附和:“正是,苏夫人之事早有定论,岂容旁人翻案?”
然而,也有人已经开始悄悄打量林婉如的脸色,眼中多了几分怀疑。
沈清棠端坐席间,神色淡漠,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轻轻抿了一口茶,心底却在冷笑——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宴的热闹。
一名身穿巡防营服饰的官员匆匆走入园中,拱手道:“奉皇命,今夜巡查各府,例行检查违禁之物。若有叨扰,请诸位大人贵女见谅。”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皆是一凛。
林婉如眉头紧蹙:“今日乃私人宴席,不知巡防营为何突然到访?”
那官员并未回答,只是一挥手,数十名官兵迅速入内,直奔林府主宅方向。
“这是要做什么?”林婉如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例行检查。”官员淡淡开口,随即转头看向一名随行之人,“带路。”
众人面面相觑,林婉如脸色愈发难看。
而此时,在人群之后,顾景珩正悄然站在廊下,衣袂飘然,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抬眸望向沈清棠,两人目光交汇,彼此心照不宣。
是他,派人匿名举报林家私藏前朝禁书。
林府上下顿时乱作一团,贵妇们纷纷告辞离去,生怕牵连其中。
林婉如强自镇定,却掩不住眼中那一抹惊慌。
“查什么都可以,但我林家问心无愧!”她咬牙说道,语气却已不如先前笃定。
沈清棠缓缓起身,整理了下袖口,淡淡开口:“既然如此,那就请林小姐耐心等候便是。”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一夜,灯火未熄,林府门前已站满巡防营兵士,马蹄踏碎寂静,火把照亮天际。
而在远处的一座小楼上,一道身影静静望着林府方向,低声喃喃:
“林家……你欠下的债,终究要还。”
夜风拂过,吹动衣袍,那人转身隐入黑暗之中,只留下一句低语,在风中悠悠飘散:
“清源灯下,真相终将浮出水面。”第111章 密室惊现,舆论翻盘
林府夜宴的喧嚣尚未散尽,巡防营的脚步声便已打破了府邸的寂静。
灯笼摇曳,火光映照着官兵们冷峻的脸庞,一行人迅速包围了主宅,并在林婉如愤怒的抗议声中,径直走向府中一处不起眼的偏院。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我父亲乃堂堂尚书,岂容尔等擅闯!”林婉如咬牙切齿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那名巡防营官员不为所动,只淡淡回了一句:“奉旨行事,还请林小姐莫要阻拦。”
众人跟随官兵穿过长廊,最终停在一扇老旧木门前。
门后,是一处隐秘的地窖入口。
巡防营士兵合力掀开厚重的石板,一股陈旧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地窖内,火把照亮了一间密室。
只见一排排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卷文书、信件与地图,封面上赫然印着“北境”二字,墨迹犹新。
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
“这……这些是前朝禁书!还有与北境暗通的密信!”一名官兵低声惊呼,语中带着震惊与恐惧。
林婉如脸色骤变,几步冲上前去,抓起一封密信死死盯着,指尖发白,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惊怒。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是谁?是谁陷害我林家!”她厉声质问,目光如刀扫过周围之人,却无人应答。
巡防营官员沉声道:“证据确凿,林小姐若无异议,请随我们走一趟刑部大牢。”
“你们敢!”林婉如怒吼,然而声音却已经开始颤抖。
人群之中,沈清棠站在灯火阑珊处,静静看着这一切,眸光淡漠,唇角微扬。
她知道,顾景珩的手笔果然精准——那些密信虽非完全真实,却也并非凭空捏造。
林崇文这些年,确实与北境暗中有来往,只不过手段更加隐蔽罢了。
而今,正是借力打力的好时机。
夜风拂过,吹起她鬓边碎发,她的思绪飘远——母亲当年便是被这样的权臣构陷,才落得凄惨下场。
如今,她不过是让这笔债,提前偿还罢了。
第112章 舆论翻盘,皇后震怒
次日清晨,京城街头巷尾皆在议论:林尚书府私藏前朝禁书,与北境勾结,已有铁证!
更有传言说,林家女林婉如曾多次向敌国传递情报……
流言如同野火燎原,越烧越旺,连宫中都传得沸沸扬扬。
皇后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立刻召见赵尚书彻查此案。
赵尚书年过五旬,素以刚正不阿着称,曾是苏芷兰生前唯一信任的大臣之一。
他深知此案背后另有隐情,故而在审案时格外谨慎。
午时未刻,沈清棠被请入尚书府偏厅。
“沈姑娘。”赵尚书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失威严,“昨夜之事,你可知晓其中原委?”
沈清棠微微一笑,端庄而不失从容:“大人明察秋毫,我不过是将真相摆在世人面前罢了。”
赵尚书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你倒是坦荡。不过,你也该明白,这一招不仅伤敌,也会伤己。”
沈清棠神色不变:“只要能还我母亲一个清白,即便有再大的风浪,我也愿承担。”
赵尚书沉默片刻,终是轻叹一声,随即低声道:“林家已经开始慌了。你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又道:“但你要小心,接下来,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沈清棠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第113章 清源扩散,人心归附
随着林家案情逐步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忆起苏芷兰当年的恩德。
有人翻出旧账,发现当年侯府曾资助多家商行渡难关;有人想起苏夫人曾亲自为灾民施粥赠药;更有人提到,苏芷兰曾在一次大火中救出整条街坊的百姓。
于是,那些曾受苏夫人恩惠之人,纷纷前来投奔“清源会”。
小翠莲坐在后园凉亭中,望着一队队前来拜见沈清棠的商人与旧部,感慨万千:“夫人当年救过的人,终究没有忘记她。”
沈清棠站在亭前,听着这些人讲述母亲昔日的种种,眼底泛起一丝暖意。
她轻轻抚过袖口绣着的一朵海棠花——那是母亲临终前教她的最后一针一线。
“他们会记得,我也不会忘。”她低声呢喃。
柳七娘也在其中,这位江湖女侠性格爽朗,听闻苏夫人旧事,愤然拍案而起:“我柳某虽出身草莽,但也知忠义二字。从今日起,我愿效命‘清源会’,助你为夫人洗冤!”
一时间,众人纷纷跪地宣誓,气氛热烈,士气高涨。
顾景珩远远站着,负手而立,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第114章 绣品设伏,机关初现
夜深人静,侯府绣房内烛火通明。
沈清棠独自坐在绣案前,手中银针飞舞,绣线如流水般穿梭,一幅精美绝伦的绣品渐渐成型——九凤呈祥图。
每一幅凤凰姿态各异,或展翅高飞,或回首顾盼,栩栩如生。
而更令人惊艳的是,每幅绣品背面,似乎都藏着一道细如发丝的暗纹,隐隐组成某种图案轮廓。
“九凤呈祥,九幅合一。”她低声自语,眸光微闪,“地图已成,就看谁能解得了这绣中玄机了。”
她在心中盘算着下一步棋。
她打算在明日的春日赏花会上,正式推出这套“九凤呈祥”系列绣品,并放出消息:“谁能解出绣中玄机,便可得神秘大奖。”
而这,正是她布下的又一个局。
风起云涌,棋局将启。
沈清棠轻轻放下绣针,抬头望向窗外月色,眼神坚定而冷静。
“母亲,女儿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失望。”
夜风拂过窗棂,带来远方未至的风雨气息。
(本章完)
喜欢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