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巨石堡垒外围。
寒风卷过冰原,扬起细碎的雪沫。林风、莱恩与二十人组成的精锐探索队,再次立于这座沉默的黑色巨石建筑前。与一年前能源耗尽、仓皇寻求庇护的绝境不同,此次重返,目标清晰而审慎:评估、维护,并尝试理解这座被“星辰”标记为北半球三大生态节点之一的“生物发动机”。
“外部能量屏障稳定,强度略高于上次记录。内部基础能量读数平稳,但核心输出仍低于维持网络健康运行的理论值。”伊芙琳的声音从基地主控室传来,冷静地汇报着远程扫描结果。
林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队伍。他的角色很明确,是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与安全保障,而非与堡垒沟通的核心。
他看向身旁的莱恩,以及被莱恩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的那个金属箱——生态维持匣。匣子里,那枚未经原型机矫正的原始“种子”,正透过隔层,散发出与堡垒能量屏障同频的、微弱的脉动。
“它……很安静,但能感觉到‘欢迎’。”莱恩轻声说,他的灵敏感知力让他成为了与这座古老建筑意识沟通的最佳桥梁。他左臂伤疤下的绿光平和,与匣中种子的波动隐隐共鸣。
“记住我们的任务:评估堡垒状态,寻找维护或激活其生态功能的方法,但绝非贸然启动。”林风重申行动纲领,“A组随我和莱恩进入,优先勘察中央大厅及能源核心。b组,由老猫带领,系统记录上层结构。c组工程队待命,准备进行非侵入式检测。行动!”
穿过水波般的能量屏障,堡垒内部的景象与记忆相仿,却又有些许不同。通道墙壁上那些古老的刻痕似乎更清晰了些,空气中流动的能量感虽微弱,却不再死寂。
b组很快传来消息:“上层发现更多生活痕迹,确认曾有小规模团队长期驻守。发现一处类似中央档案室的空间,但存储介质大多已物理损毁,无法读取。”
队伍再次抵达圆形中央大厅。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莱恩的,都聚焦于大厅中央那座光滑的石台。石台中央,那个与生态维持匣中“种子”形状完美契合的凹槽,仿佛带着某种无声的召唤。
“就是这里……”莱恩走近石台,将生态维持匣轻轻放在台面上。匣中的“种子”光芒微微闪烁,与石台产生了更清晰的共鸣。“它告诉我……核心控制单元曾置于此。但现在的‘种子’,状态不完全,无法直接‘归位’启动。”
就在这时,堡垒内部响起了低沉而悠长的嗡鸣。墙壁上的能量刻痕依次亮起柔和的蓝光,能量流如溪汇江河,向大厅汇聚。石台上方,光影交织,投射出那幅熟悉的、却比上次更清晰的北半球地脉能量网络图谱。
图谱显示,连接低语森林的地脉能量通道确实存在,但流向森林的能量流极其微弱,如同即将断绝的溪流。堡垒节点本身的光芒也显得黯淡。
“能量网络活性低下,远未达到设计标准。”周维清远程分析道,“堡垒的‘生物发动机’功能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而非关闭。其核心,也就是莱恩手中的‘种子’,是激活和校准的关键。”
石台侧面,一道此前未曾显现的暗格悄然滑开。里面并非控制接口,而是呈现出一系列复杂无比、不断变化的能量流谱和几何符号,其核心是一个明显不完整、处于紊乱状态的能量结构模型。
“这不是控制台……”青岚仔细观察后,语气凝重,“这是一个诊断界面!它在显示‘种子’当前的状态——能量频率紊乱,结构未校准,与堡垒及地脉网络的谐振频率存在严重偏差!”
莱恩闭上眼睛,将手轻轻按在石台上,全力感知着从堡垒古老意识中传来的信息流。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充满了明悟与一丝新的沉重:
“我明白了……这座堡垒,这座‘发动机’,本身基本完好。但它就像一把锁,需要唯一的、正确的‘钥匙’才能完全开启并平稳运行。
我们手中的‘种子’,就是那把钥匙的原型,可它……‘弯折’了,或者说,还处于‘毛坯’状态。直接使用,不仅无法启动堡垒,反而可能因为频率冲突,对堡垒本身和整个地脉网络造成不可预知的冲击。”
他看向林风,又看向生态维持匣:“堡垒‘意识’传达的信息很清晰:它需要‘种子’先被‘校准’,恢复其最初的、纯净的共鸣频率。
而当初林静云博士说的校准种子’的关键……钥匙(种子,蕴含的生命模板)......基座(生态模拟器原型机)......纯净的引导体(莱恩)......稳定的生态边界(曙光基地应该可以)这些基本都齐了,看来可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
林风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策:“记录所有诊断数据,特别是那个不完整的能量结构模型。工程组,对能源核心进行非侵入式状态评估,确认其可修复性和潜在输出上限。
我们的任务不变,是评估和维护。而现在我们评估出的结果是:堡垒可被修复,但其全面激活的前提,是‘种子’的矫正。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首要目标。”
此次探索,未能启动堡垒,却揭示了通往启动之路上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步。希望并未消失,只是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沉重。莱恩将手从石台上移开,那座石台的光影渐渐暗淡下去,堡垒再次恢复了沉寂,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深入的对话。
喜欢深渊巡游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深渊巡游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