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宫的勤政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巨幅舆图。舆图上,长江以南的疆域已尽数标注为吴地,而江北的华北、中原地区则被红笔圈出,密密麻麻的标注着清军的兵力部署与关隘要塞。吴三桂身着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神色沉毅,目光扫过殿内列坐的文武重臣与红颜团队,声音沉稳有力:“山东大捷,多尔衮被迫分兵回援,华北防线压力暂缓。如今江南已定,民心归向,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朕决定,三个月后,挥师北上,扫清清军,一统天下!”
殿内众人闻言,皆起身拱手,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北伐必胜!”
吴三桂抬手示意众人落座,继续说道:“北伐大业,非同小可,需统筹兼顾,周密筹备。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粮草、军械、兵力的全部筹备工作。”
他目光首先投向沈落雁:“落雁,你需牵头完善北伐战略蓝图,结合苏凝香搜集的情报,划分各军作战区域,制定详细的进军路线与战术方案,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沈落雁起身领命,一袭青色官袍衬得她身姿挺拔,眼神锐利:“陛下放心,臣已初步拟定战略框架,以‘三路并进,中路突破’为核心,西路军攻山西,东路军取山东,中路军直捣京师。后续将结合最新情报,细化各军作战任务,确保战略落地。”
“好。”吴三桂点头赞许,又看向叶轻眉,“轻眉,粮草与军械是北伐之根本。江南富庶,需劳你整合盐商、丝绸商的资金,督办军械制造与粮草囤积,务必保证十万大军三月之需,且能持续补给。”
叶轻眉起身应道:“臣领旨。江南盐商、丝绸商已愿全力支持北伐,臣已与他们议定,抽调三成利润作为军资,同时征用江南三大铁厂,日夜赶制刀枪剑戟、弓箭火炮。粮草方面,江南秋收已毕,臣将协调各州府,优先征集粮草,运往金陵集中储备,确保供应无虞。”
吴三桂看向苏婉清:“婉清,你需制定一套完善的北伐犒赏制度。将士们浴血奋战,当有奖赏激励,既要明确军功等级与赏赐标准,也要兼顾将士家属的抚恤,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奋勇杀敌。”
苏婉清一袭白衣,温婉却不失干练,起身回道:“臣遵旨。臣将以‘军功论赏,按级抚恤’为原则,制定从士兵到将领的犒赏细则,军功卓着者,不仅有金银绸缎之赏,更可封爵赐地;阵亡将士家属,将发放三年抚恤金,子女可入官学就读,确保将士们安心出征。”
最后,吴三桂的目光落在苏凝香身上:“凝香,北方情报至关重要。你需加强北方情报网络建设,深入清军腹地,搜集多尔衮的兵力部署、粮草补给、将领动向等情报,及时传回金陵,为北伐决策提供依据。”
苏凝香一身黑衣,神色冷峻,起身领命:“臣领旨。臣已在北方设立十余个情报站点,联络了数十名反清义士,后续将增派人手,渗透清军各营,确保情报准确、及时传递,绝不误了北伐大事。”
御前会议结束后,众人各司其职,北伐筹备工作全面展开。金陵城内,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一股紧张而激昂的氛围弥漫在江南大地。
叶轻眉日夜操劳,往来于各大商号、铁厂与粮仓之间。江南的三大铁厂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日夜不休,打造着军械。铁匠们挥汗如雨,铁锤落下,火星四溅,刀枪剑戟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火炮作坊内,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浇注铁水,调试火炮,力求每一门火炮都精准有力。叶轻眉亲自坐镇铁厂,检查军械质量,对不合格的军械一律销毁,绝不姑息。
粮草囤积方面,江南各州府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金陵。金陵城外的四大粮仓,很快便堆成了山。叶轻眉派人日夜看守粮仓,制定严格的发放制度,确保粮草不被挪用、损耗。同时,她还协调漕运,将部分粮草提前运往江北前线据点,为北伐大军开路。
苏婉清则埋首于文案之中,查阅历代军法犒赏制度,结合吴军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详尽的北伐犒赏条例。她将军功分为十级,从“斩杀一名清军士兵”到“攻克一座城池”,每一级都对应着明确的赏赐,小到金银铜钱,大到爵位土地,一目了然。同时,她还制定了家属抚恤细则,明确了阵亡、伤残将士的家属待遇,让人看了心安。条例拟定后,苏婉清将其誊写多份,张贴于军营、市集,将士们看后,无不欢欣鼓舞,士气大增。
沈落雁则与幕僚们日夜研讨战略,结合苏凝香传回的情报,不断完善北伐蓝图。她将十万大军分为三路:西路军由慕容雪率领,率两万蒙古骑兵,从金陵出发,经安徽、河南,攻打山西,牵制清军西路兵力;东路军由凌霜率领,率两万水师与一万步兵,从长江入海,北上攻打山东,巩固东路防线,切断清军海上补给;中路军由吴三桂亲自率领,率五万精锐步兵与骑兵,直捣京师,与多尔衮决战。沈落雁还为各军制定了详细的进军路线、会师时间与应急方案,确保三路大军协同作战,互相支援。
苏凝香则派出大批情报人员,潜入北方。他们乔装打扮,有的混入清军军营,有的扎根于市井,有的投靠反清义士,搜集着各类情报。很快,多尔衮在华北的兵力部署、粮草囤积地点、将领性格等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金陵。沈落雁根据这些情报,及时调整战略方案,确保北伐大军能避实击虚,出奇制胜。
与此同时,穆青岚仍在校场整训军队,将最后的时间用于强化将士们的战术配合与体能训练。经过一个月的整训,军队战力已大幅提升,但穆青岚并未松懈,她深知北伐面对的是凶残的清军,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她将三路大军的士兵混合训练,让他们熟悉彼此的战术打法,提升协同作战能力。骑兵与步兵配合、弓弩手与火炮手协同,每一个战术都反复演练,直到将士们烂熟于心。
白芷薇则在军中完善战地医院建设,选拔了数百名医官与护士,分配到三路大军中。她再次推广卫生条例,让将士们牢记战场卫生常识,减少非战斗减员。同时,她囤积了大量药材,制作了许多急救包,分发到每一名士兵手中,确保他们在战场上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救治。
楚嫣然则负责金陵的后方稳定,处理政务,安抚百姓,确保北伐筹备工作不受干扰。她严格执行“轻徭薄赋”政策,严禁官员苛捐杂税,同时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确保金陵城内物价稳定,民心安定。她还组织百姓为北伐大军缝制衣物、准备干粮,不少百姓自发来到军营,为将士们送行,送上自家的特产,表达对北伐的支持。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北伐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江南各地的粮草、军械陆续运往金陵,十万大军集结完毕,整装待发。金陵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将士列成整齐的方阵,铠甲鲜明,武器精良,气势如虹。骑兵们的战马嘶鸣,步兵们的长枪如林,弓弩手们的箭矢上弦,火炮手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奔赴北伐战场。
誓师大会当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吴三桂一身戎装,手持宝剑,立于校场高台之上。红颜团队成员分列两侧,沈落雁、叶轻眉、苏婉清、苏凝香、穆青岚、凌霜、慕容雪、白芷薇、楚嫣然,每个人都身着官服或戎装,神色坚定,目光灼灼。
吴三桂拔出宝剑,指向北方,声音洪亮,震彻云霄:“将士们!北方百姓正处于清军铁蹄之下,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今日,朕与你们一同挥师北上,扫清清军,一统天下!朕承诺,凡跟随朕北伐者,军功必赏,决不食言;凡牺牲者,朕必厚葬,抚恤其家属!愿与诸位将士,同心同德,奋勇杀敌,直捣京师,建立太平盛世!”
“北伐必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天地,响彻江南。
吴三桂将宝剑一挥,下令道:“传朕旨意,北伐大军,即刻出发!”
“遵命!”
随着一声令下,三路大军依次启程。西路军慕容雪率领蒙古骑兵,马蹄滚滚,尘土飞扬,向山西方向疾驰而去;东路军凌霜率领水师与步兵,沿长江入海,北上山东;中路军吴三桂亲自率领精锐,浩浩荡荡,向京师进发。红颜团队成员各领任命,沈落雁留守金陵,统筹全局,协调各路大军;叶轻眉负责粮草军械补给;苏婉清督办犒赏与抚恤;苏凝香继续搜集情报;穆青岚、凌霜、慕容雪、白芷薇、楚嫣然则跟随大军出征,各展所长。
十万大军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金陵百姓夹道相送,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喊着“北伐必胜”的口号,眼中满是期盼与不舍。
而此时,华北的多尔衮也已得知吴三桂北伐的消息。他在京师皇宫内,面色铁青,看着手中的情报,咬牙切齿:“吴三桂,你果然敢来!本王定要让你有来无回,踏平江南!”
多尔衮立刻下令,调集华北所有兵力,布防于京师外围,准备迎战吴三桂的北伐大军。清军将士严阵以待,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即将在华北大地拉开序幕。
江南已稳固,大军已出征,北伐的号角已然吹响。吴三桂与他的红颜团队,将带着江南百姓的期盼,带着一统天下的信念,在北方的战场上,与多尔衮展开殊死搏斗。天下鹿死谁手,即将见分晓。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吴三桂称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