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
幽灵很快带回了关于艾米莉亚·陈的初步信息,结果令人玩味。
表面上看,艾米莉亚·陈的身份无懈可击:美籍华裔,常春藤名校mbA毕业,拥有在多家国际投行工作的光鲜履历,一年前加入KKR并迅速晋升为亚洲区投资总监。
她社交广泛,活跃于各大高端金融场合,是许多商业杂志青睐的采访对象。
然而,幽灵通过潜入某些非公开的数据库和监听一些加密通讯片段,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艾米莉亚与几家背景复杂的离岸公司存在隐秘的资金往来,并且她近期的通讯记录显示,她对星寰能源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商业投资范畴,更侧重于获取具体的技术参数、生产工艺细节,甚至是核心研发人员的名单。
“商业间谍,或者说,是带着特殊任务的掮客。”林哲得出结论,眼神冰冷。
KKR或许只是她的一层外衣,其背后很可能是某些对碳基电池技术志在必得的国际资本巨头,甚至是某些国家的利益集团。
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让幽灵继续保持对艾米莉亚的监控,同时加强了公司内部,尤其是研发中心和核心生产区域的安全保密等级,所有员工再次接受了严格的保密教育,并升级了门禁和监控系统。
艾米莉亚似乎也察觉到了林哲的警惕,并没有再直接纠缠他,而是转变了策略,开始频繁接触星寰科技和星寰能源的其他高管,试图从侧面打开缺口。
她手段高超,时而以专业的投资分析赢得cFo的好感,时而以分享行业前沿信息与技术总监拉近关系,时而又以介绍海外优质供应商为名与采购负责人搭上线。
然而,林哲早已通过内部会议给所有高管打了预防针,明确表示在核心技术合作和股权融资上保持极度谨慎。
加上军方背景带来的无形威慑,艾米莉亚的渗透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
这场隐藏在商业合作表象下的暗战,暂时处于僵持阶段。
林哲将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解决迫在眉睫的产能问题上。
资金是关键。
林哲经过周密计算和风险评估,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他通过那家开曼群岛的壳公司,以“战略投资”的名义,向星寰能源注入了二十亿华夏币的巨额资金。
这笔钱的来源,他解释为来自一个看好公司前景的、低调的“国际神秘财团”。
有了军方背书和技术的硬实力,这笔巨额增资虽然引人注目,但并未引起过多质疑,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星寰能源的信心。
第二步,他亲自带队,与省市两级政府以及几家政策性银行展开谈判。
凭借着“国之重器”的地位和解决新能源产业瓶颈的巨大社会效益,星寰能源成功获得了低息的政策性贷款和工业用地优惠,总规模超过三十亿。
超过五十亿的资金弹药到位,星寰能源的产能扩张计划以惊人的速度启动!
同时开建三条全新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土地平整、厂房搭建、设备采购安装…所有环节同步进行,日夜兼程。
林哲几乎住在了工地旁边的临时指挥部,亲自督战,协调资源,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他的身体经过基因药剂强化,精力远超常人,但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也让他肉眼可见地消瘦了一些,但眼神却越发锐利和坚定。
汪清媃虽然心疼,但也理解他肩上的重任,只能默默地在生活上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偶尔煲好汤送到工地,陪他吃一顿简单的晚饭,成为他疲惫时最温暖的慰藉。
在此期间,军方订购的第一批碳基电池模块正式交付。
随即,搭载了这款“心脏”的各种新型装备开始陆续在部队中进行测试和列装,反馈回来的数据极其优异,远超预期。
军方的满意,为星寰能源带来了更多的订单和更深层次的信任。
三个月后,在无数人的瞩目和期待下,星寰能源的三条新生产线终于全部建成投产!
当第一批完全由新生产线生产下线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标准化碳基电池模块,在全自动流水线的末端被机械臂稳稳抓取,放入特制的包装箱时,整个生产车间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意味着星寰能源的总产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指数级的飞跃!从之前勉强满足军方需求和小部分民用样品,一跃成为具备大规模供应能力的行业巨头!
产能的爆发,立刻在市场上引起了连锁反应。
林哲履行了对军方的承诺,优先保障供应,并且依然是成本价。
与此同时,早已翘首以盼的民用市场终于迎来了曙光。
星寰能源召开了盛大的产品发布会,正式向全球推出了针对电动汽车的标准化“星寰-1型”超高密度电池包。
发布会上公布的价格,虽然远高于传统锂电池,但考虑到其恐怖的续航和极快的充电速度,性价比依然极具竞争力。
订单如雪崩般涌来!
迪王、未来、理想等国内车企第一时间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特拉斯在经历了艰难的谈判后,也终于低头,成为了星寰能源的重要客户;欧系、日系的传统车企巨头也纷纷放下身段,寻求合作。
星寰能源的营收报表,开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刷新着记录。
公司的估值,在扎实的订单和恐怖的盈利能力支撑下,早已突破了之前资本炒作出来的百亿范畴,向着千亿级别稳步迈进!
林哲,这个一年前还背负着二十亿债务、默默无闻的大学生,如今已然成为华夏乃至全球新能源领域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
然而,站在聚光灯下,林哲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他深知,产能问题的解决只是迈过了一道坎。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艾米莉亚,以及她所代表的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
技术的领先是暂时的,如何保持领先,如何构建更强大的技术壁垒和产业生态,如何应对国际市场上必然出现的专利战、标准战、乃至更激烈的竞争,才是接下来真正的挑战。
他将目光投向了更远方。
碳基电池只是一个起点,U盘里蕴含的技术潜力远不止于此。
是时候,开始布局下一代技术,并构建以星寰能源为核心的、完整的新能源生态链了。
一场关乎未来能源格局的宏大博弈,随着星寰能源的产能爆发,正式进入了中场。
而林哲,这位年轻的掌舵者,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浪的准备。
喜欢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