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光阴,在西北荒漠深处那片与世隔绝的绝密基地中,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
当林哲再次踏入这片被风沙与烈日统治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再是图纸上的线条与公式,而是一枚矗立在发射架上、线条流畅、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箭体——搭载了“量子效应-电磁混合推进系统”的“星穹一号”试验火箭。
它的体型相较于传统火箭,显得异常“苗条”,没有臃肿的燃料贮箱,尾部推进器结构紧凑,如同精密的艺术品。
整个基地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与期待。
发射指令下达。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冲天而起的烈焰。
只有推进器尾部区域空气一阵轻微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扭曲与波动,伴随着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深渊的嗡鸣。
随即,箭体如同被无形巨手轻柔托起,稳定而决绝地脱离发射架,无声地刺向湛蓝的天穹。
加速度快得惊人,却又异常平稳。
地面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项数据疯狂跳动,全部在预定的绿色安全区间内。
雷达紧紧锁定目标,看着它以一种远超传统火箭的效率,迅速突破大气层,精准进入预定近地轨道。
“星穹一号,入轨成功!”
短暂的寂静后,指挥中心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工程师们相拥而泣,老专家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人类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安静、高效、廉价的入轨方式,在他们手中成为现实!
这欢呼,不仅仅是为了一次成功的发射。
数小时后,更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
完成在轨测试的“星穹一号”,调整姿态,启动推进器,开始返回。
它如同精确制导的利剑,穿越大气层,承受住高温考验,最终在基地预设的回收场中心,稳稳地、垂直降落,箭体完好无损,甚至连表面的涂层都只有轻微灼烧痕迹。
完全回收!无损再利用!
这一次,连欢呼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近乎虔诚的寂静,以及所有人眼中那无法掩饰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单次发射成本将降低至令人发指的程度,太空,将真正变得触手可及。
按照国际惯例和空域安全管理要求,这次发射实验的相关数据(隐去核心推进原理)被上报至空管及相关部门,标志着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核心发射与回收技术的私人航天发射基地正式进入了官方视野,并宣告成立。
消息虽未对公众公开,但在相关高层和业内顶尖圈层中,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成功回收后的第四十八小时,熟悉的黑色车队再次驶入基地,带来了军方最高级别的代表团,为首的依然是那位雷主任。
只是这一次,他看向林哲和那枚静静矗立、准备再次发射的“星穹一号”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灼热与凝重。
没有过多的寒暄,在高度戒备的会议室中,雷主任开门见山:
“林哲同志,你们又一次创造了奇迹!这种推进技术…它颠覆的不仅仅是民用航天!”
他的手指在桌上重重一点。
“总部经过紧急研讨,正式提出,希望与星寰科技建立最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我们需要这项技术,应用于我们的下一代高超音速导弹、空天战机、乃至战略级太空平台。”
他带来的团队中,有着国内顶尖的空气动力学、武器制导和空间作战领域的专家。
他们提出的需求极为明确:利用该推进器的高效、灵活、隐蔽(低信号特征)和强大推力,打造出令现有所有防御系统都形同虚设的突防利器,以及能够快速响应、持久驻留轨道的太空作战力量。
这已不仅仅是合作,而是邀请星寰科技,成为铸就共和国未来空天安全基石的核心力量。
林哲沉默了片刻。
他早已预料到这一步。
如此颠覆性的推进技术,其军事价值不言而喻。
将技术用于国防,他义不容辞。
但这也意味着,“星穹”项目将更深地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面临更严峻的保密压力和更复杂的国际环境。
“技术可以共享,但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和可控的前提下。”林哲抬起头,目光坦诚而坚定。
“我建议,成立联合实验室和专用生产线,由双方共同管理,人员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核心技术模块由星寰团队负责维护和升级。我们需要确保,这把‘剑’的剑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完全同意!”雷主任毫不犹豫地应下。
“国家需要你的技术,也必将全力保障你和星寰的安全与利益。具体的合作框架和保密细则,由专家团队立刻开始磋商。”
送走军方代表团,林哲独自一人登上基地的观测塔。
荒漠的夜空,繁星格外清晰,那条横亘天际的银河,仿佛触手可及。
脚下,是即将改变战争形态的国之利刃的诞生地。
头顶,是人类通往星海的希望之路。
“铸剑为犁…”他低声自语。
这强大的推进技术,既可以成为守护和平的盾与剑,也可以成为开拓星海的犁与舟。
他做出了选择。
与军方深度绑定,固然会带来风险,但也获得了最强大的庇护和发展资源。
这将极大加速“星穹”项目的发展,并为将来可能面临的、来自其他势力的更激烈打压,预先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通知下去,”他对紧随其后的基地负责人说道。
“‘星穹’二期计划,提前启动。我们要在一年内,完成可搭载更大载荷的‘星穹二号’火箭设计,并同步开展小型化、模块化推进器在航空器上的适配性预研。”
“是!”
龙吟已响彻九霄,利剑正在铸就。
林哲知道,从这一刻起,星寰科技的命运,已与国家空天战略紧密相连。
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前方的道路,也因这份重量,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他的目光,越过脚下的荒漠,越过近地轨道,投向了那片更加深邃、等待着人类足迹的星辰大海。
喜欢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