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虽存于我意识,却自具灵韵,尤其在我多次引入外界气运、善缘并融合混沌本源后,此地的能量对我而言是最佳的补品。
如同久旱逢甘霖,枯竭的经脉和识海贪婪地吸收着涌来的力量。周身酸痛疲乏之感缓缓消退,空荡的丹田重新汇聚起涓涓细流般的灵力。意识体的光芒也渐渐重新明亮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缓缓睁开眼,虽未完全恢复鼎盛,但已无大碍。这才将太湖沉棺渊下的遭遇,以及那龙纹锁妖棺、上古凶兽、牺牲龙魂之事,细细说与月悟师兄听。
月悟师兄静静聆听,末了,沉吟片刻,道:“以龙魂为锁,镇妖数千载,悲壮可叹。你能及时加固,免去一场浩劫,亦是功德。百年光阴,于凡人而言漫长,于天道而言,不过一瞬。届时自有缘法,不必过于挂怀。”
我点点头,话虽如此,但那龙魂的悲怆与凶兽的暴戾,依旧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调息完毕,我立刻将目光投向圣地。生命树苗似乎感应到我的恢复,枝叶轻轻摇曳,光华流转,比之前更加灵动。其下两个光茧……
我瞳孔微微一缩。
属于白若寒的光茧依旧安静,狼形轮廓似乎更加清晰凝实,气息平稳中正缓缓增强,显然仍在稳步复苏的过程中。
但旁边,属于李珊珊的光茧……却有些异样。
光茧依旧璀璨,但其上的光芒,却不再稳定。时而明亮柔和,如同月华;时而又会突然闪烁几下,透出几分幽蓝或冰寒的色泽,虽然极其微弱,一闪即逝,但在我敏锐的感知下,依旧清晰可辨。
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正在做着极不安稳的梦,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梦魇般的悸动。
月悟师兄顺着我的目光看去,缓缓道:“你外界动用本源,激战龙煞妖气,气息牵引之下,她虽未苏醒,潜藏的妖性却已被触动。幸得生命树苗与九天息壤稳固根基,方才未生大变。然,此乃警兆。”
我的心沉了下去。师兄之前的预言正在应验。李珊珊的苏醒,注定不会平静。那深植于本源的河妖之性,如同伏流,随时可能冲破刘倩善念与幻境人格构成的堤坝。
我走近几步,凝视着那不时闪烁异色的光茧,心中复杂万分。既有即将重逢的期盼,更有深沉的担忧。
“可有法门,能助她稳定心性,压制妖戾?”我沉声问道。
月悟师兄默然片刻,道:“有。然,皆非易事。或需佛门高僧以无上佛法日夜诵经,涤荡妖氛;或需寻得‘定魂仙莲’、‘清心玉髓’等天地奇物,融入其魂;亦可寻一处极净之地,借天地清气压之。然,最终仍需靠她自身心志,勘破迷障,融合本性,方是正道。”
佛门高僧可遇不可求,且涉及妖魂,未必肯出手。天地奇物更是缥缈难寻。极净之地……
我若有所思。天下清灵之气汇聚之所,名山大川或可,但人间浊气弥漫,难有真正极致纯净之地。除非……
我抬头,望向坐忘烟霞境的苍穹云海。除非,我能将此地演化得更加完善,汇聚更多清灵之气,甚至引入一丝真正的天地法则之力,将这里真正化为一方洞天福地,或许能成为温养她、助她稳定心神的绝佳场所!
但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和对混沌本源更深的理解与掌控。
路,依旧漫长。
暂时压下心中忧虑,我退出坐忘烟霞境。乌篷船依旧漂浮在湖面,船家因我之前布下的简单守护咒符,已在舱内沉沉睡去,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我重新踏进了船舱。
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湖面晨雾氤氲,波光粼粼,昨夜惊心动魄仿佛只是一场幻梦。
我让船家将船驶离沉棺渊区域,在附近一处小镇码头靠岸,付了丰厚的船资,便告辞离去。
经过太湖这一番折腾,我深感自身实力虽然已经提升不少,可离地仙境还差的远,充其量我现在的修为是接近真人的境界。面对上古遗留的凶险,依旧力有未逮。而李珊珊苏醒在即,变数横生,我需尽快提升实力,并寻找能助她稳定心性的机缘。
离开太湖流域,我一路向西南而行,刻意避开繁华都市,专挑那些灵气相对浓郁、或是传说有异事的山川行走。
数日后,我进入赣省地界,于群山之中,感应到一处地气异常之处。循迹而去,发现一座荒废已久的古观。
观宇残破,匾额腐朽,难以辨认。院中杂草丛生,殿宇倾颓,唯有三清神像虽布满灰尘蛛网,却依旧端坐,透着一股残存的庄严肃穆。
我步入观中,对着神像恭敬一礼。直觉告诉我,此地不寻常。
仔细探查之下,我于主殿供桌之下,发现了一处极其隐蔽的暗格。破去简单的禁制,暗格中竟藏有一册以秘法保存、材质非凡的古籍!
书页非纸非绢,触手冰凉柔韧。封面以古篆写着《五岳真形图注》!
我心中一震!这可是传说中的风水堪舆、寻龙点穴的无上宝典,更是布阵炼器的顶级参考!早已失传已久,竟会在此荒山野观中发现残篇!
仔细翻阅,虽非全本,只是其中关于地脉走向、灵气汇聚以及部分利用地脉布阵的注解,但其价值已无法估量!尤其对我理解天地气机、完善坐忘烟霞境,有着极大的裨益!
我如获至宝,当即就在这破观中停留下来,设下简单禁制,潜心研读。
结合《三清仙书》的玄妙、赊刀人对气运的感知以及这《五岳真形图注》对地脉的阐释,我对天地能量的流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坐忘烟霞境中,随着我的感悟,山川脉络似乎也更加清晰合理了几分。
半月后,我离开古观,继续前行。体内灵力愈发精纯,对混沌之力的掌控也更为细腻。
这一日,行至湘西地界。此地少数民族聚居,风俗迥异,且多流传巫蛊赶尸之说,气氛神秘。
我于一场偏远村寨的集市上,感应到一股奇特的精神波动。循迹发现,波动来自一个摊位上出售的、看似普通的黑色陶罐。罐体古朴,绘有虫鱼鸟兽的抽象图案,隐隐透着一股古老的精神烙印。
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当地老人,言语不通,比划着示意这是祖传的罐子,用来装东西特别好,不会坏。
我以赊刀人的感知细查,发现这陶罐竟能极其微弱地温养神魂、安定心神!虽效果极微,但其制作工艺中似乎融合了某种失传的巫祭精神秘法。
我心中一动,想起李珊珊不稳的魂息。此物或许效果不强,但聊胜于无,且其安定心神之效颇为奇特。
我花了一些钱,买下了这个黑陶罐。拿到手中,那股微弱却纯粹的精神安抚之力更加明显。
当晚,我尝试将一丝混沌之力注入罐中,并以《五岳真形图注》中记载的某种小型聚灵阵纹路在罐底刻画。没想到,两者结合,竟产生了奇妙反应!
黑陶罐仿佛被激活了一般,表面的图案微微发光,那股安定心神的效果陡然增强了数倍!虽然依旧无法与天地奇物相比,但已算得上一件不错的安魂法器!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经过改造的黑陶罐带入坐忘烟霞境,将其放置在李珊珊的光茧之下。
罐身微光流转,道道柔和的精神波动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笼罩着光茧。光茧上那不时闪烁的异色光芒,似乎真的被抚平了一些,闪烁的频率明显降低,光芒也变得柔和了不少!
有效!
我心中大喜!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证明我的思路是对的!寻找具备类似特性的物品,以混沌之力和阵法加持,或许能组合出效果不错的安魂阵势!
此后,我更加留意收集那些具有安神、定魂、清心效果的物品或是材料。无论是古玉、奇木、特殊的矿石,还是某些蕴含相关药力的老药,只要遇到,便设法换取或购买。
一路行走,一路积累,一路修行。
我见识了苗疆蛊婆的神秘手段,也与隐居的土家梯玛(祭司)煮酒论过巫鬼之道;在深山老林里寻得过一株快要成精的首乌;也曾在古镇帮人化解过祖宅阴煞,获赠一块能宁心静气的百年阴沉木牌……
每得到一件材料,我便以混沌之力和阵法知识进行简单的炼制与加持,然后放入坐忘烟霞境,围绕着李珊珊的光茧布置下来。
渐渐地,以生命树苗和黑陶罐为核心,周围多了阴沉木牌、温神玉玦、静心草编的蒲团……虽然每一样单拎出来都算不得绝世珍品,但在我以混沌之力为纽带,粗略构建的一个复合安魂法阵的作用下,彼此气机勾连,相辅相成,竟也汇聚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安定力量。
李珊珊的光茧在这股力量的笼罩下,日渐平稳。那些异色的躁动光芒几乎不再出现,整个光茧的气息变得圆融而温和,苏醒的进程似乎也加快了。
看着这一切,我稍感欣慰。
这一日,我行至川滇交界之处,被一座奇峻山峰吸引。此山状如笔架,三峰并立,直插云霄,云雾缭绕半山,灵气氤氲,却隐隐透着一股锐利之意。
《五岳真形图注》中有云:山势如刃,其气必锐。藏金纳煞,易生精怪,亦可能孕育金行之宝。
我心中微动,决定上山一探。
沿着陡峭的山径向上,越接近那如刃笔架般的峰峦,空气中的锐利之感便越发明显。并非杀气,而是一种纯粹到极致的金行灵韵,仿佛无形之剑悬于头顶,令人神魂都感到一丝刺疼。寻常修士至此,恐难久留,但于我而言,这锐气却如磨刀石,砥砺着我的混沌之力,使之运转更为凝练。
《五岳真形图注》所言不虚,此山确是金气汇聚之地。我运转目力,仔细观察山势地脉,发现三峰并立,竟隐隐形成一个天然的“三才敛金阵”,将周遭数百里的金灵之气缓缓吸纳汇聚于此。年月日久,此地必然孕育出了不得的东西。
我避开可能存在山精野怪的区域,循着金灵之气最浓郁的方位,向主峰攀去。山石嶙峋,几乎无路可走,但对与接近真人境之体的我而言,如履平地。
行至半山腰一处背阴的悬崖下,我忽然停下脚步。前方岩壁上,赫然有一处洞口!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若非我对气机感应敏锐,几乎无法发现。而那最为精纯锐利的金灵之气,正源于那洞窟深处!
拨开藤蔓,洞内漆黑一片,却有阵阵金属嗡鸣般的轻响传出,寒意逼人。我指尖燃起一缕混沌真火,缓步而入。
洞穴初时狭窄,仅容一人通过,行不过十余丈,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巨大的天然石窟!石窟四壁布满各种未经打磨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矿石,地面中央,有一洼乳白色的石髓,石髓中心,竟生长着一株奇异的小树!
那小树不过三尺来高,通体呈暗金色,枝干如铁,叶片如剑,形态峥嵘,仿佛不是植物,而是一件精心锻造的金属艺术品。叶片无风自动,相互摩擦碰撞,发出清脆悦耳却又锐利十足的“锵锵”之声,那逼人的金灵之气正是由此树散发而出!
“金灵剑魄树!”我心中惊呼。这是一种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天地灵根,非金气极盛之地不能孕育,以地脉金髓为食,叶片蕴含极为精纯的先天金灵之气,是炼制飞剑、金系法宝的无上圣物!一片叶子,足以让外界修士打破头!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在这株充满杀伐锐气的灵根之下,那洼乳白色的石髓旁,竟匍匐着一只小兽!
那小家伙通体雪白,形似幼虎,却额生独角,周身覆盖着细密的银色鳞片,此刻正蜷缩着身子,似乎在汲取石髓中的温和地气,但它呼吸微弱,气息紊乱,身上鳞片光泽黯淡,显然受了不轻的伤。而它散发出的气息,竟与这金灵剑魄树的锐气隐隐对抗,却又奇异地融合了一丝。
“金气伤身,却又不得不借此地的地脉石髓疗伤?”我立刻看出端倪。这小兽并非金行生物,反而偏向土行或水行,待在这金灵之气最盛的地方,无异于时时遭受凌迟,但它似乎又极度需要石髓来疗愈某种更严重的伤势。
似是察觉我的到来,那小兽猛地惊醒,挣扎着想站起来,发出虚弱的呜咽声,独角上闪烁起微弱的土黄色光芒,警惕地对着我,却又因伤势过重而摇摇欲坠。
我散去指尖真火,缓缓靠近,尽量散发出平和的气息:“小家伙,我没有恶意。你待在这里很难受吧?”
它依旧警惕,但似乎感知到我并无杀意,且身上气息渊深莫测,呜咽声小了些,那双澄澈的兽瞳中流露出痛苦与哀求。
我仔细查看它的伤势,发现它体内盘踞着一股阴寒歹毒的力量,不断侵蚀它的本源,而这股力量……我微微皱眉,竟带着一丝熟悉的、令人厌恶的邪教气息——类似灵佛法门,却又有些不同,更为古老阴毒。
“是那些鬼东西伤的你?”我声音微冷。对于灵佛法门及其相关的一切,我深恶痛绝。
小兽似乎听懂了,低低呜咽了一声,眼中闪过恐惧与仇恨。
我沉吟片刻。要救它,必须先化解它体内那道阴寒之力,再辅以温和的土行或水行灵气滋养。此地金气过盛,于它疗伤弊大于利。
我尝试运转混沌之力,分出一缕极其柔和、蕴含生机的部分,缓缓渡入它体内。混沌之力包罗万象,化生万物,最能中和各种异种能量。
那缕力量一进入小兽体内,便如同暖流融冰,开始缓缓消融那股阴寒之力。小兽舒服地呻吟了一声,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看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依赖。
但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或许是因我动用力量,或许是感受到了混沌之力的气息,石窟中央那株金灵剑魄树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嗡——!
万千剑形叶片齐声嗡鸣,刺目的金光爆发开来,一股纯粹、霸道、足以撕裂神魂的恐怖锐金之气,如同决堤洪流,朝着我和那小兽席卷而来!
这灵根竟有自卫本能,且将我的混沌之力视为了挑衅或威胁!
我脸色一变,瞬间将小兽护在身后,双手急速掐诀!混沌之力汹涌而出,在身前布下一道又一道浑厚屏障!
轰隆隆!
锐金之气狠狠撞在屏障之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切割声!屏障剧烈震颤,一层层破碎!我闷哼一声,脚下地面寸寸龟裂!
好强的力量!这株灵根汇聚此地金气不知多少岁月,其爆发之力,竟不亚于一位专修金系道法的地仙全力一击!
不能硬抗!
我心念急转,一边竭力维持屏障,一边猛地引动坐忘烟霞境的力量!并非直接对抗,而是以其包容万象之意,尝试引导和容纳这股狂暴的锐金之气!
同时,我对着那剑魄树大喝:“无意冒犯!取你一叶,结此善缘,助它疗伤,日后必有所报!”
声音蕴含混沌道音,试图沟通其微弱的灵性。
也不知是坐忘烟霞境的包容之力起了作用,还是我的道音起了效果,那狂暴的锐金之气微微一滞。
就在这瞬息之间,我眼疾手快,并指如刀,混沌之力凝聚于指尖,隔空轻轻一划——并非攻击,而是以一种玄妙的频率振动!
嗤!
一片暗金色的剑形叶片,自树梢脱落,缓缓飘落在我手中。叶片入手沉重,边缘锋利无比,蕴含着惊人的锐气。
几乎在叶片脱落的同时,那狂暴的锐金之气如同潮水般退去,剑魄树恢复了平静,只是光芒略显黯淡了一丝。它似乎默许了我的请求,竟然给我了一片叶子。
我松了口气,收起叶片,对剑魂树抱拳致谢!抱起虚弱的小兽,迅速退出了这处锐金洞窟。
回到山外,阳光明媚,那刺骨的锐气顿时消散。小兽在我怀里安心地睡着了,呼吸平稳了许多。
我看着手中的金灵剑魄叶,又看了看怀里的小兽,心中念头飞转。此叶锐气太盛,需以特殊法门炼制,方能用于安抚神魂。而这小兽的来历,以及伤它的那股力量,似乎也牵扯不小。
前路,又多了新的变数与机缘。
喜欢阴阳先生之赊刀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阴阳先生之赊刀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