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在实验室里响个不停,李慕白抬手拦住队友,耳朵贴向门缝。里面传来认证官压低的声音:“……王局那边再拖两天,钱已经打过去了。”
王铁柱一听,气得牙根直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好家伙,验个番茄还带返点的?”
苏婉清瞥他一眼:“你小点声,别待会儿没抓着狐狸,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老支书却没动,只是从怀里掏出一本边角卷起的通讯录,纸页泛黄,像被烟熏过多年。他用拇指摩挲着某一页,慢悠悠地说:“张卫国,农委外联办的老主任,五年前调去布鲁塞尔了。那年他女儿在清迈出事,颅内出血,直升机来不了,是咱们村卫生所的陈大夫带着人,用担架把她从十八道弯的山路上抬下来的。”
李慕白眼睛一亮:“他还记得这事?”
“记得。”老支书哼了一声,“去年寄来一面锦旗,红底金字,写着‘仁心济远,恩同再造’。我回了封信,说咱村要搞有机农业,盼着他哪天能帮把手。他没回信,但也没退信。”
王铁柱挠头:“可这都过去一年多了,现在找他,能管用吗?”
“人情不是存折,不能随时取现。”老支书合上本子,塞回内衣口袋,“但要是碰巧,人家正惦记着这份情呢?”
李慕白笑了:“那咱们就帮他把这份‘惦记’,送到眼前来。”
当晚,酒店房间暖气开得足,窗户结了一层薄雾。李慕白坐在床沿,打开随身终端,调出曼谷基地的全套检测数据——从土壤采样到灌溉水质,从肥料配比到采摘时间,每一项都有原始记录和第三方复检报告。
他把文件打包,附上一段语音:“张局长,清迈山路泥泞,救您女儿的担架是由四个村民轮流扛下十八道弯的。今天,我们带着同样的诚意,请求一次公正的检验。”
发送对象:张卫国,欧盟农业委员会外联办公室。
王铁柱凑过来问:“这就完了?人家万一看都不看呢?”
“看不看是他的事。”李慕白收起设备,“但我们得让他知道,这事儿,不只是生意。”
三天后,认证中心办公室。
认证官正准备签署新一轮驳回意见,邮差送来一个包裹,牛皮纸包着,系着蓝绳。他拆开,愣住——是一面红色锦旗,展开时“唰”地一声轻响。
八个大字刺入眼帘:“清迈救女,布鲁塞尔报恩”。
背面一行小字:“昔日你救吾亲,今我护你信。”落款:云南省南涧县平峧村全体村民敬赠。
他手一抖,茶杯碰倒,水顺着桌沿滴到地板上。
同一时刻,欧盟官网更新公告:关于中国有机番茄进口标准的技术备注栏中,“重金属镉限值”一项恢复至国际通用标准线,备注修改理由为“经评估,原附加条款缺乏科学依据”。
消息传回酒店,王铁柱一拍大腿,差点把椅子掀翻:“哎哟我的妈,真成了!那面旗子比啥都灵!”
苏婉清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议会大厦的尖顶在晨光里发亮,忍不住笑:“原来人情也能当通关文牒使。”
“这不是人情通关。”李慕白靠在墙边,手里转着终端,“这是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只会低头干活的农民。我们知道规则,也懂人情。你们要是非逼我们二选一,那我们就两个一起上。”
王铁柱挠头:“可我不懂啊,为啥一个局长改个标准,就能让认证官闭嘴?”
“因为官场上,没人愿意当那个忘恩负义的。”老支书慢悠悠地说,“他敢驳回,就得先问问自己,要不要得起这份情。”
苏婉清忽然想起什么:“等等,那面旗子……村里真有这东西?”
老支书咧嘴一笑:“哪来的?昨晚上我拿红布蘸墨写的。字是我抄的,旗是铁柱缝的。”
王铁柱嘿嘿一笑:“我那针线活儿还是跟我娘学的,缝猪尿泡都行,何况一块布。”
李慕白忍不住笑出声:“所以咱们现在,是靠一面假旗子,打赢了一场真官司?”
“旗子假,情分真。”老支书正色道,“他们查得出布料年份,查得出人心吗?”
话音未落,手机震动。李慕白点开邮件,是张局长的回复:
“数据已阅,程序合规。快检安排在今日下午三点,由独立实验室执行。另:锦旗收到,感念于心。若有需要,可直接联系我办公室。”
王铁柱瞪大眼:“哎哟,这老头还挺敞亮!”
苏婉清低声说:“原来一张人情网,也能织成跨国的信任链。”
“不是织网。”李慕白盯着屏幕,“是把原本就存在的线,重新接上了。”
中午十二点,团队集合在酒店餐厅。老支书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李慕白:“这是我让村里传真过来的——当年陈大夫的出诊记录、村民签字的救援证明、还有清迈医院的接收单。虽然迟了几年,但证据链,得补全。”
李慕白接过,指尖划过纸上一个个名字,轻声说:“这些名字,不只是证人。他们是底线。”
两点四十分,他们抵达快检实验室外。走廊安静,只有脚步声回荡。
一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走出来,看了眼名单,点头:“李慕白先生?样品已经登记,流程马上开始。”
李慕白问:“全程录像?结果实时上传?”
“是的。”
“好。”他回头看向队友,“等消息。”
王铁柱搓着手:“这次总该没问题了吧?”
苏婉清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她看了一眼,眉头微皱。
“怎么了?”李慕白问。
“是曼谷基地的值班员。”她声音低下来,“他说……送检的那批番茄,昨天半夜被人动过冷藏柜的锁。”
李慕白眼神一凛:“什么时候的事?”
“凌晨一点十七分。监控显示有人刷了备用卡,进去不到三分钟。当时值班员在换岗,没发现异常。”
王铁柱急了:“那现在这批送检的样品……还是我们的?”
苏婉清抬头,声音冷静:“他们换不走整箱,但可以换几颗。”
李慕白盯着实验室的门,缓缓吐出一句:“所以,他们不怕我们检测合格。他们怕的是,我们根本没机会用真正的样品检测。”
王铁柱一拳砸在墙上:“这群王八蛋!”
老支书没说话,只是从兜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李慕白:“这是我在机场偷偷备份的运输清单。每箱番茄都有编号,编号对应种植地块、施肥记录和采摘人员。如果样品被动过,我们可以从源头核对。”
李慕白接过,快速扫过一行行数字,忽然停住。
“第十七号箱。”他声音冷了下来,“标签上的编码,和系统记录差了一位。”
苏婉清凑近看:“G7t2198,系统里是G7t2199。差了一个数字,但肉眼看几乎一样。”
“不是差了一个数字。”李慕白冷笑,“是差了一个心眼。”
王铁柱咬牙:“现在怎么办?进去说他们样品有问题?人家肯定说我们拖延流程。”
“不。”李慕白把纸折好,塞进衣袋,“我们让他们自己发现。”
他转身走向登记台:“麻烦一下,我想确认送检样品的编号是否与备案一致。我们村里有个习惯——种出去的东西,得对得起名字。”
工作人员愣了愣,点头:“可以,稍等。”
几分钟后,对方拿着平板出来,脸色变了:“编号确实不符。第十七号箱的备案记录是G7t2199,但实物标签是G7t2198。”
“那这个G7t2198,对应的是哪一批?”李慕白问。
“……是上周报废的试验品,氮含量超标,已做销毁处理。”
空气凝固。
王铁柱瞪着眼:“谁干的?谁能把销毁品拿出来贴新标签?”
苏婉清声音很轻:“只有内部有人配合,才能做到。”
老支书缓缓开口:“现在,不是我们质疑流程,是流程自己露了馅。”
李慕白看着实验室紧闭的门,轻轻说:“好啊,你们想玩阴的。那咱们就看看,谁的网,织得更密。”
喜欢重生1998之乡村风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8之乡村风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