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营地仿佛一口沸腾的大锅,每个人都在炽热的火焰中淬炼成长。陈青山和林晚秋如同两只不停旋转的陀螺,将自己投入到提升队伍实力的工作中。
晨曦微露,薄雾尚未散尽,营地东侧的空地上已经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和响亮的口号声。陈青山站在二十多名新战士面前,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已经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案。
“体力好的出列!”陈青山洪亮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惊起林间几只飞鸟。
七八个青年应声踏步向前,其中就有小石头。经过这些天的调养和基础训练,他原本单薄的肩膀已经隐约可见肌肉的轮廓,眼神也不再是最初的茫然无措,而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你们跟着我练近战格斗。”陈青山说着,脱下外衣,露出结实的臂膀,“小鬼子拼刺刀狠,但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打法。八极拳讲究贴身短打,正好克制他们的长枪。”
他先是示范了一个标准的擒拿动作,然后一招一式地分解教授。阳光下,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声音依然洪亮有力:“注意脚步!站稳了才能发力!对,就这样,手腕要灵活动作要快!”
小石头学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额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也顾不上擦。在一次对练中,他不小心扭伤了脚踝,疼得龇牙咧嘴,却强忍着不肯出声。
陈青山立刻察觉,蹲下身查看伤势。他从怀里掏出林晚秋准备的草药包,熟练地为小石头敷上包扎:“训练急不得,得循序渐进。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咱们没那么多时间,但也不能蛮干。”
小石头眼眶发红,声音有些哽咽:“陈大哥,我恨不得明天就能上战场杀鬼子,为爹娘报仇......每天晚上一闭眼,就是我娘倒在血泊里的样子......”
陈青山沉默片刻,用力拍拍少年的肩:“我懂。我的家人也是被鬼子害死的。但只有练好本事,才能多杀鬼子,少流血。记住,咱们的命金贵着呢,得留着看到鬼子滚出中国的那一天。”
训练场上,其他小组也在紧张训练。有的战士在练习瞄准,有的在练习匍匐前进,有的在学习战术配合。整个营地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气氛。
另一边,林晚秋的“密码学习班”也办得有声有色。她特意选择在傍晚时分开课,因为这时战士们完成了一天的训练,精神相对放松,更有利于记忆。
夜幕降临后,营地的空地上燃起几堆篝火,十多个战士围坐在一起,人手一块刨平的木板和木炭。林晚秋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符号,火光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庞。
“鬼子以为我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我们可以从数字密码入手。”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这是‘1’,像不像一座山?”她画出一个山形符号,“这是‘3’,像水波。”
新战士小李挠着头,显得有些苦恼:“林姐,这些弯弯绕绕的,比干农活难多了。我这粗手粗脚的,拿枪还行,拿笔就......”
林晚秋轻笑一声,走到他身边:“刚开始都这样。我教你们个诀窍——把这些符号想象成你们熟悉的东西。”她接过小李手中的木炭,在木板上画出一个符号:“比如这个‘7’,像不像一把镰刀?这个‘9’,像不像一个烟斗?”
她的话引得战士们哈哈大笑,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林晚秋注意到,这种形象记忆法效果显着,战士们掌握的速度明显加快。她耐心地穿梭在战士们中间,个别指导,反复演示,直到每个人都跟上进度。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偶尔打破宁静。小李急匆匆地敲响林晚秋的窝棚门,手中拿着一张写满歪歪扭扭符号的纸:“林姐,我好像破译了一段鬼子的通讯!”
林晚秋立刻披衣起身,点亮油灯,仔细核对着密码本。她的眼睛越来越亮:“没错!你破译对了!鬼子明天要去王家屯抢粮!”她顾不上夜深,立刻带着小李向杨靖宇汇报。
杨靖宇听后当即决策,部署伏击计划。第二天,抗联提前埋伏在王家屯周围,不仅保护了村民的粮食,还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缴获了一批武器。
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让新战士们看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从此以后,密码班的学员们学习更加刻苦,甚至自发组织小组,互相考核,共同进步。
杨靖宇看着日渐成熟的陈青山和林晚秋,心中倍感欣慰。这天训练结束后,他特意找到二人:“你们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以后队伍的担子,要多交给你们挑。”
陈青山和林晚秋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责任。“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两人异口同声,目光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考验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三天后,侦察兵回报,鬼子的一支中队正朝营地方向开来,显然是得知了抗联在此活动的消息,前来扫荡。
陈青山立即召集新战士们,部署防御计划。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枪法好的占据制高点,体力强的负责机动支援,近战能力突出的准备白刃战。
“记住训练时的要点!保持冷静,听从指挥!”陈青山的声音沉着有力,给新战士们注入了信心。
林晚秋则在后方建立了临时通讯点,用缴获的电台监听鬼子动向。她还组织密码班的学员,分组监视不同频率的电波,确保不漏掉任何情报。
当鬼子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时,陈青山一声令下,枪声顿时响成一片。新战士们虽然紧张,但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让他们有条不紊地射击、投弹。子弹呼啸着掠过树梢,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掀起一片尘土。
“左侧树林有鬼子迂回!”林晚秋的声音通过通讯员及时传来。陈青山立即调整部署,派小石头带三人去堵截。
战斗最激烈时,鬼子的一挺机枪压制住了抗联的火力,子弹像雨点一样打在掩体上,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陈青山见状,果断下令火力掩护,自己则匍匐前进,借助地形接近机枪点。
只见他突然跃起,如猛虎下山,八极拳的“顶心肘”狠狠撞在鬼子机枪手胸口,随即夺过机枪反向扫射。这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看得新战士们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欢呼声。
与此同时,林晚秋破译了鬼子求援的电报:“青山,鬼子援军从东南方向过来,大约半小时后到达!”
陈青山当机立断:“二班跟我去东南路口设障,一班继续阻击,三班准备撤退!”
新战士们在命令下迅速行动,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多了几分沉着与默契。他们相互掩护,交替撤退,还在路上布置了几个简易地雷,延缓鬼子追击。
两个小时后,鬼子被迫撤退,抗联不仅保住了村子,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战士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战斗结束后,新战士们围着缴获的武器兴奋不已。小石头抱着一挺崭新的步枪,激动得语无伦次:“陈大哥,林姐姐,我们赢了!我们真的打赢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那是一种大仇得报的释然,也是一种成长的自豪。
陈青山抹去脸上的硝烟,笑着点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记住今天的感觉,以后我们还要打更多胜仗!”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看到的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林晚秋看着眼前欢呼的战士们,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自己初到营地时的惶恐不安,如今不仅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还能带领新战士们成长。她望向陈青山,两人目光交汇,无需言语便知对方心意——他们在战火中蜕变,在硝烟中成长。
夜色渐深,营地的篝火依旧跳动。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战斗中的经历,交流着经验教训。陈青山和林晚秋坐在稍远处的火堆旁,看着这群日渐成熟的战士,心中充满希望。
“还记得我们在江边的约定吗?”陈青山轻声问道,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
林晚秋点头,眼中映着跳动的火焰:“等胜利了,去什刹海开钟表铺。”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
“那一天会来的。”陈青山握住她的手,“我们会亲眼看到。”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升腾而起,融入满天繁星。就像这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燎原之势,照亮黑暗,迎来黎明。而在黎明到来之前,他们将继续成长,继续战斗,直到最后的胜利。
喜欢怒踏山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怒踏山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