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热浪刚掠过栗园的竹篱,移栽区的幼苗就出了状况。沉默女孩蹲在希望树幼苗旁,指尖抚过萎蔫的新梢 —— 原本舒展的真叶卷成了筒状,根尖处泛着褐色腐烂痕迹。“移栽成活率 78%,低于预期 90%,” 她在冬护日志续页划下蓝线,“原因排查:定植过深?基肥烧根?还是缓苗水未浇透?” 旁边的移栽记录显示,王大叔负责的区域有 12 棵幼苗出现同样症状,土表还残留着未拌匀的复合肥颗粒。
“摘心就得狠!把新梢全剪秃才好分枝!” 李爷爷举着修枝剪走过,刚剪掉的嫩梢在阳光下泛着汁水。他瞥了眼夏剪示范牌,眉头拧成疙瘩:“你们说的留 30 厘米摘心太啰嗦,老辈种栗从来都是‘夏剪剃平头’,长得快!” 他正要剪去希望树的主梢,就被王大叔按住了手腕。
“不能乱剪!沉默姑娘说过新梢 30 厘米才摘心!” 王大叔的裤脚还沾着泥,语气却格外坚定。他指着自己管护的幼苗:“上周我剪早了,新梢只长 15 厘米就剪,现在只冒两个弱芽,” 他翻开记满笔记的手册,“得留 30 厘米长,摘除顶端 3-5 厘米嫩梢,这样能发 3-4 个侧枝,” 手机突然响起,是认养群的消息:“夏季管护团已到村口,想学制袋防虫和拉枝!”
双马尾踩着凉鞋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又添了 “夏季特辑”:第二百格画着摘心标准(标着 “新梢 30cm!摘 3-5cm!”),第二百零一格画拉枝角度(注着 “70-80 度!不交叉!”),第二百零二格贴着红蜘蛛漫画,旁注 “1500 倍高氯?吡虫啉!”。“沉默姐姐快看!星洲寄来的粘虫板!” 她举起黄色塑料板,“挂在树梢 1.5 米高,能粘红蜘蛛和蚜虫,还能当标记牌!”
陆昭衍刚把叶面肥倒进喷雾器,就发现沉默女孩盯着腐烂的根尖发呆。“是基肥没拌匀烧根了,” 他用小铲拨开根部泥土,“你看复合肥直接接触根系,已经烧出焦斑。” 他翻开《板栗夏季管护规程》,“得先换土洗根,再用 0.2% 尿素 + 0.3% 磷酸二氢钾喷叶补肥,每隔 15 天一次,” 他突然指向北坡,“那些幼苗叶片发白,怕是得了红蜘蛛,得赶紧打药!”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夏管现场,就拍到揪心的一幕:小丫头正把粘虫板贴在树干上,说 “贴得近粘虫多”。“粘虫板要挂在 1.5 米高的树梢!” 沉默女孩立刻跑过去调整,“太低会粘到益虫,太高又粘不到红蜘蛛,” 她指着叶片背面,“你看这些黄白色小点,就是红蜘蛛啃的,严重了会落叶死苗,” 检测仪屏幕亮起红色:“红蜘蛛虫害率 18%,需 24 小时内防治”。
“幼苗怎么全蔫了?” 林溪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到移栽区东侧,只见刚移栽的 20 棵幼苗新梢全垂了下来,土表干裂发白。李爷爷得意地哼了一声:“我说摘心要狠吧!你们偏搞这些规矩!” 林溪立刻翻出平板查资料:“是缓苗水没浇透!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树盘覆盖地布保墒,” 她指着资料里的图片,“你看人家的移栽苗浇透后铺了地布,咱们的土都干硬了!”
跨山护苗的 “夏季管护攻坚战” 随即打响。栗园西侧的技术站里,沉默女孩的新展板已经立起来:左边贴着移栽补救流程图,中间是夏剪三步法图解,右边挂着病虫害防治时间表。“先洗根换土救幼苗,再按标准摘心拉枝,最后喷药防红蜘蛛,” 她拿着修枝剪示范,“主梢 30 厘米摘心,侧枝留 10 厘米短截,拉枝要拉到 70-80 度,” 她举起装着叶面肥的喷雾器,“0.2% 尿素配 0.3% 磷酸二氢钾,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栗园东侧的移栽区,陆昭衍带着男人们抢救幼苗。他教大家洗根技巧:“小心挖出幼苗,剪掉腐烂根尖,用清水冲净根系,再泡 1000 倍甲基托布津溶液 15 分钟,” 他边拌土边说,“新土要掺三分之一腐熟羊粪,不能让肥料直接接触根系,” 王大叔蹲在旁边帮忙,时不时提醒:“这棵根烂得厉害,得多剪点坏根,” 他手里的小铲动作熟练,比上次移栽时稳了不少。
苏晚正带着认养家庭做夏管实操。每个家庭领到一套工具:卷尺、修枝剪、喷雾器,还有双马尾绘制的 “夏管指南”。“先量新梢长度,够 30 厘米再摘心,” 她边示范边讲解,“摘心后喷叶面肥,每 15 天一次,能促进分枝,” 一位爸爸拿着卷尺量来量去:“我家认养的 101 号树新梢刚好 30 厘米,摘心要留多少?” 苏晚指着漫画手册:“看这格,摘除顶端 3 厘米就行,别剪太多!”
顾言的摄像机追着管护环节拍到了转机:星洲的技术员正教王大叔拉枝。“用细铁丝把枝条拉到 70 度,地面钉木桩固定,” 技术员边绑边说,“避免交叉枝、重叠枝,多余的从基部疏除,” 他指着拉好的枝条,“这样能扩大树冠,明年容易形成结果母枝,” 王大叔跟着学,拉完还掏出卷尺量角度:“刚好 75 度,符合标准!”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烈,移栽区的幼苗终于缓了过来。沉默女孩拿着检测仪巡查,发现李爷爷负责的区域有几棵幼苗叶片发白。“是红蜘蛛!” 她立刻掏出药剂,“用 1500 倍高氯?吡虫啉喷雾,重点喷叶背面,” 她指着叶片上的小点,“这些虫子繁殖快,3 天就能扩散,必须连喷两次,间隔 7 天,” 李爷爷红着脸递过喷雾器:“刚才没注意,差点误了大事,你教我配药吧!”
“天气预报说下午有暴雨!局部伴大风!” 林溪突然大喊。刚拉好的枝条在风中摇晃,新喷的药剂还没干,暴雨可能冲掉药液,还会导致土壤积水烂根。苏晚立刻翻出塑料布:“快给幼苗盖防雨布!” 她指挥大家在移栽区搭简易棚,“棚高 1.2 米,既要挡雨又要通风,” 双马尾的漫画手册派上了用场,第二百零三格画着防雨棚搭建法,旁注 “通风!防积水!”。
暴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防雨棚上噼啪作响。沉默女孩打着伞检查每一个棚子,发现北坡几棵幼苗的拉枝铁丝松了。“枝条会回弹!” 她蹲下身重新固定,“得把铁丝绑紧,木桩砸深点,” 王大叔扛着铁锹跑过来:“我去挖排水沟!不然雨水积在根部又要烂根,” 他在棚边挖了 30 厘米深的沟,雨水顺着沟流进了果园水渠。
雨停后的栗园弥漫着泥土清香。移栽区的幼苗挺直了新梢,叶片上的水珠晶莹透亮。沉默女孩正在给希望树定干,当新梢长到 100 厘米时,她果断剪断顶端:“定干后涂愈合剂,防止病菌侵入,” 她指着剪口,“这样能促发侧枝,形成理想树形,” 小丫头举着漫画手册对照:“姐姐,这和第二百零四格画的一样!定干 1 米高!涂愈合剂!”
第二天清晨,认养家庭和支教团队一起来了。小念带着学弟学妹给幼苗挂粘虫板,每个板子上都写着认养编号和挂板日期。“这是当年晚晚姐教我的防虫方法,” 小念边挂边说,“粘虫板能监测虫害,红蜘蛛多了就会粘在上面,” 孩子们围着粘虫板叽叽喳喳,一位妈妈笑着说:“这样既能学技术,又能让孩子观察自然,太有意义了!”
突发状况在午后再次降临。陆昭衍巡查时发现,几棵刚缓苗的幼苗叶片卷曲发黄,剥开叶片,背面爬满了红色小虫。“是红蜘蛛没防住!” 他立刻召集大家,“上次喷药没喷透叶背,得补喷一次,” 沉默女孩拿着放大镜观察:“这些是红蜘蛛若虫,要用 1500 倍噻螨酮喷雾,比吡虫啉效果好,” 她突然想起什么,“树干上涂药环!距地面 30 厘米刮掉老皮,涂 10 倍毒死蜱,能防虫子上树。”
王大叔主动承担了涂药环的任务。他先刮掉树干老皮,露出嫩皮,再按比例配制药液:“1 份毒死蜱兑 10 份水,涂 20 厘米宽的环带,” 他边涂边说,“以前不知道虫子从地下爬上来,只喷叶面不管用,现在才明白要上下夹击,” 沉默女孩递给他一副手套:“涂完用塑料布包扎,效果更好,” 李爷爷在旁边看:“老王,你现在比我懂行,明天教我涂药吧!”
高温天气再次来袭,正午气温飙升到 35c。苏晚带着认养家庭给幼苗树干涂白:“生石灰 10 份、硫磺 1 份、食盐 0.5 份,加水调成糊状,” 她边涂边说,“涂白能防日灼,还能杀死树皮里的虫卵,” 一位爸爸涂得很认真:“这样夏天树干就不会被晒裂了,我家孩子说要每周来检查涂白层,” 双马尾趁机递上漫画手册:“这是涂白配比表,回家也能给盆栽用!”
黄昏的余晖洒在技术站的展板上,沉默女孩正在更新日志:“移栽成活率提升至 91%,夏剪完成率 100%,红蜘蛛防治覆盖率 100%,新梢平均生长量 12 厘米”。她把新采的银杏叶夹进手册,旁边是王大叔画的拉枝角度图,歪歪扭扭的线条旁写着 “70-80 度”。陆昭衍递来一块新木牌,上面刻着 “夏管?壮枝?2031”:“等秋梢老熟,这些幼苗就能安全过冬了。”
银杏家园 802 室的暖灯亮起时,顾言正在剪辑 “夏管护苗记”。镜头里,王大叔教李爷爷涂药环的样子格外认真,双马尾帮小丫头挂粘虫板的画面暖得人心发颤,沉默女孩给希望树涂愈合剂的侧影在夕阳下格外清晰。林溪突然指着屏幕:“你看那棵希望树,定干后发了 4 个侧枝,长势真好!”
窗外的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栗园的幼苗在暮色中静静生长。那些沾着药液的喷雾器、画满技巧的漫画手册、写满记录的管护卡,都在跨山的接力中孕育着力量。就像苏晚在护苗计划续页写的:“夏管强枝干,虫防护新梢。秋来促老熟,冬藏待花开。”
喜欢朝露逢星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朝露逢星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