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首页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朝工科生长夜谍影大唐万户侯龙血战神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封侯大唐之超级商城明末之生存危机逐鹿从战国开始带着系统混大唐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文阅读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txt下载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亲上加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元元年,三月。

春风携着大运河的湿润水汽,悄然浸润了应天城的每一寸肌理。

秦淮河畔垂柳新绿,紫金山麓杜鹃吐艳,这座沐浴在乾元新政曙光中的帝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律动。

然而,比春意更为炽热的,是弥漫在宫阙坊间、关乎国本承续的联姻喜讯。

皇太子朱雄英、吴王世子朱同燨、江宁王朱同燧,三位天潢贵胄将于此季相继迎娶勋贵之女,这不仅是朱氏皇族的盛事,更是皇帝朱标与吴王朱栋巩固新政基石、编织未来朝局经纬的战略落子。

三月初八,晨光熹微,承天门外已是一片庄严肃穆。

鎏金铜钉的朱红宫门缓缓开启,卤簿仪仗森然陈列,旗幡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斧钺在晨曦下闪着冷冽寒光。

皇太子朱雄英的纳采问名正使、文华殿大学士吴琳,与副使、礼部尚书任昂,身着绛紫色绣孔雀补子朝服,手持代表皇权的节旄,步履沉稳地走向等候的礼车。

礼官高擎装有活雁的朱漆木笼——这“奠雁”古礼,取自礼记昏义,象征夫妇忠贞不渝,阴阳和顺。

紧随其后的,是内侍们抬着的玄纁束帛、双璧、黄金百两及御酒十坛,队伍逶迤如龙,向着魏国公府迤逦而行。

几乎同一时刻,吴王府的端礼门前,亦是钟鼓齐鸣。

世子朱同燨的纳采使团正辞别吴王朱栋与王妃徐妙云。

正使、神策军副总兵常森,一身笔挺的深蓝色神策军中将礼服,领章上二颗将星熠熠生辉,肩章金线绣制的狮首不怒自威;副使、湘王朱柏则穿着亲王常服,气度雍容。

他们的仪仗比较不同,护礼的神策军士兵盔明甲亮,步伐铿锵。聘礼中,除规制内的雁、帛、玉、金外,那对以百炼精金、由格物工技司大匠亲手捶揲雕琢的踏火朱雀雕像,尤为引人注目。

朱雀羽翼舒张,昂首向天,其形态与吴王主帅大纛上的徽记如出一辙,暗喻着朱同燨作为吴王继承人的身份与荣耀。

另一匣开启少许的龙脑香,异香扑鼻,乃倭国王室贡品中的极品,价值堪比等重黄金,无声彰显着吴王府掌控海贸、富甲天下的实力。

江宁王朱同燧的使团规模稍逊,却别具一格。

正使、天策参将府参将方靖,少将军衔,虽年轻却已有凛然之威;副使、礼部右侍郎李原名,则是一派儒雅风范。

他们的礼单显然经过精心考量,除了常规聘仪,特意加入了来自云南的极品三七、天麻、茯苓等药材,以及一套五十二卷由周王和帝国大学医学院共同编撰的本草纲目首批印刷校勘本,还有数盒未经雕琢却色彩斑斓的翡翠原石。

这份聘礼,既体现了对沐家镇守西南、熟知药理的尊重,也透露出对沐安澜可能兼具的文化素养与灵秀气质的期待。

三支队伍如同三条彩锦,在应天城的经纬街道上铺陈开来。

御道两侧,万民跪迎,欢呼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空气中混合着檀香、彩绸的染料气味以及远处坊市飘来的糕点甜香,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喜庆。

礼乐官指挥着庞大的乐队,埙篪琴瑟奏出诗经关雎的典雅曲调,与锣鼓铙钹的欢快节奏交织,谱写了一曲盛世婚典的宏大开篇。

魏国公府邸,中门洞开,香案高设。

徐辉祖率领族中子弟,皆着正式礼服,于大门外跪迎天使。

吴琳展开明黄绶绸诏书,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皇太子雄英,温文睿智,器宇恢弘。闻尔魏国公世子徐辉祖长女怀瑾,毓秀名门,秉性端静,容德俱佳。兹遵古礼,特遣使持节,行纳采问名之礼,永结同心之好。”

徐辉祖深深叩首,双手过顶,恭敬接过诏书,声音沉稳:“臣,魏国公世子徐辉祖,谨率阖族,叩谢天恩!小女怀瑾,粗通文墨,略识礼义,蒙陛下不弃,太子殿下垂青,实乃徐氏满门之殊荣!”

随即,他奉上以泥金誊写、装帧精美的“答表”,详述女儿姓名、生辰八字、籍贯以及曾祖、祖父、父兄三代名讳、官爵。府邸深处,绣楼之内,徐怀瑾在宫中派来的女官指导下,身着青质翟衣(准太子妃礼服),手持绣牡丹团扇掩面,向着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

虽容颜不显,但其行礼时如尺丈量般的精准幅度,挺直如竹的背脊,以及袖口微露的、稳定无比的纤纤玉指,无不昭示着其深受严格宫廷训练,堪当国母之重的端雅风范与内在定力。

梁国公府(蓝玉在京府邸)的气氛则更为炽热豪迈。

常森与蓝春本就是表兄关系,相见不必过于拘泥官样文章。

常森用力拍了拍蓝春的肩膀,朗声笑道:“蓝表哥!吴王殿下与世子对令嫒霜晴小姐的英飒之气甚为欣赏!这对朱雀,乃殿下亲自绘图设计,寓意蓝家军功如烈火烹油,愿与世子妃未来前程,似这神鸟般翱翔九天!”

蓝春虎目含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紧握常森的手臂:“表弟!吴王殿下厚爱,世子青睐,我蓝家……我蓝家必誓死效忠!”

他转向那对朱雀金像,如同看着无上荣光。

后堂,当侍女将外界情景细细描述给蓝霜晴时,这位将门虎女正对镜整理着衣冠,闻言,她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带着些许傲然的弧度,顺手拿起妆台上那柄作为聘礼之一的镶宝石袖珍燧发手铳,熟练地打开击锤看了看,又利落合上,自语道:“倒是件精巧玩意儿,这位世子殿下,似乎并非只知死读书的酸儒。”

其言行举止,透着一股寻常闺阁女子绝难企及的爽利与胆魄。

黔国公在京御赐府邸之内,则是另一番温文景象。

沐春接待方靖与李原名,如春风化雨。

他仔细查看了药材与书籍礼单,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吴王殿下与江宁王殿下用心至此,体恤我沐家久镇南疆,深知医药之重、文教之要,沐春感激不尽。”

他特别拿起那套本草纲目的其中一本,对李原名道:“李侍郎,此乃济世宝典,殿下以此相赠,寓意深远啊。”

李原名含笑回应:“江宁王殿下尝言,沐小姐蕙质兰心,当解此中深意。”

深闺中,沐安澜轻轻抚摸着那些带着故乡泥土气息的药材和冰凉润泽的翡翠原石,又翻开一册典籍,看到页脚细致的批注,灵秀的眼眸中泛起感动的涟漪。她低声对贴身侍女说:“王爷他……竟知我喜读医书,爱这天然璞玉。”

一丝对未来的憧憬与羞怯,悄然爬上心头,冲淡了远离滇云的淡淡离愁。

“纳采”、“问名”礼成,三对新人的生辰八字被火速送至钦天监。

监正率领属下最精于星历算学的官员,闭关三日,焚香沐浴,依据星象大成、御制历法反复推演。最终,三份朱笔批红、加盖钦天监大印的谶书呈送御前,结论高度一致——“乾造坤造,八字相合,五行相生,星宿互拱,实乃天作之合,上上大吉!”此即“纳吉”。

喜讯传开,皇宫、吴王府、三座勋贵府邸内,最后一丝因“天命”而起的细微忧虑烟消云散,喜庆氛围彻底点燃。

紧随其后的“纳征”与“请期”,将这场联姻推向第一个物质展示的高潮。四月十五,黄道吉日,宜纳财、订盟。

送往魏国公府的东宫聘礼,严格遵循大明会典太子娶妃仪制,由内官监、礼部、锦衣卫共同押运。

队伍绵延三里,蔚为壮观。礼单之物,重在象征与规制:玄纁束帛增至各十匹,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御马三十匹(皆佩金鞍),东珠百颗,各色顶级蜀锦、苏缎、宋锦共计二百匹,另有御窑青花瓷、古铜器、玉山子等古玩珍器若干。每一样都品质绝伦,数量庞大,彰显着皇家的富庶与不容僭越的等级威严。

吴王府送往梁国公府的聘礼,则在规制框架内,将“富”与“新”发挥到了极致。

瑞恒昌商号特供的雪花盐、白糖霜、香皂,布匹各以一百二十担为数,用特制的紫檀木箱盛放,箱体以朱漆为底,金粉描绘瑞兽祥云图案,仅包装本身已是不菲。

格物工技司呈献的琉璃器皿成为亮点。其中一面高六尺、宽三尺的琉璃镜,框架为紫檀嵌螺钿,镜面光洁如水,纤毫毕现,引得梁国公府门前围观的民众惊呼如雷,视为神物。

还有海外奇珍,包括三尺高的血红珊瑚树两株,婴儿头颅大小的龙涎香块,以及完整的玳瑁、象牙雕刻组品。

最体现吴王府特色的,是那套为蓝霜晴量身定制的、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礼物,一对鎏金嵌宝的燧发短铳(工艺精湛,仅为仪仗和收藏),以及一套根据人体工学改良的、铺有软垫并饰以银饰的马鞍马镫。

压箱的金银钱币(大明银行铸造,最新的乾元重宝)、珠宝首饰(多为来自旧港和西洋的钻石、红蓝宝石)、前朝字画(包括宋徽宗字画真迹、赵孟頫真迹、辛弃疾破阵子真迹),其总价值经由户部官员私下估算,虽明面上恪守臣子本分,未超越东宫,但其稀有度、新奇感和隐含的技术价值,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聘礼队伍行进时,犹如一座移动的帝国博览馆,市民议论纷纷,皆言“吴王府之富,甲于天下”,更深切感受到吴王权势之煊赫与对新妇的重视程度。

江宁王府送往沐府的聘礼,走的则是“雅”与“情”的路线。

除了规制内的金银绸缎(数量适中,品质上乘),重点在于文化底蕴和贴心考量:一套二十四人才能抬动的、用滇金丝楠木打造的拔步床及配套家具,器型古雅,雕刻着梅兰竹菊图案;一批景德镇御窑特供的、釉里红与青花相结合的精品瓷器;以及装载了整整十辆大车的书籍,涵盖经史子集、医药农工、地理志异,其中确实包含多部宋元孤本,价值不可估量。

药材部分更加丰富齐全,甚至包括一些格物学院医学院最新提炼的药剂样品和一套精制的手术刀具。

朱同燧充分发挥其活泼好奇的天性,准备了一整套来自西域的胡琴等乐器,来自高丽的玄琴,以及格物学院玩具工坊出品的、利用齿轮和发条驱动的自动人偶、小型风动模型等。

这份聘礼,既不失王府气派,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让以儒将自居的沐春深感熨帖,也让沐安澜对那位素未谋面、却似乎懂得她内心世界的年轻王爷,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与好感。

“纳征”之礼的丰厚,象征着婚约的最终缔结,其意义堪比“白马盟约”。紧接着,钦天监择定的吉日由司礼监公布,完成了“请期”:

皇太子朱雄英与太子妃徐怀瑾大婚,定于五月初八,寓意“五谷丰登,八方来朝”;

吴王世子朱同燨与世子妃蓝霜晴大婚,定于五月十五,象征“月满人圆,光明普照”;

江宁王朱同燧与王妃沐安澜大婚,定于五月二十二,取意“双喜临门,福泽绵长”。

日期的精心安排,既确保了皇室能集中力量办好每一场盛典,也让帝国的喜庆氛围得以持续近月,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彰显盛世气象。

在太子大婚前夕,吴王朱栋通过通政司向皇帝朱标呈上了一份措辞恭谨、内容却石破天惊的贺礼清单及奏疏。

贺礼核心,是吴王自费在龙江和太仓两个造船厂买的八艘刚刚下水、蒸汽动力武装运输海船。

奏疏中详细阐述了此舰性能:舰长三十五丈,采用格物工技司最新的蒸汽机,明轮与螺旋桨双动力驱动,不畏风浪,航速远超帆船;载重可达八千石(约500吨);舰首、舰尾及各侧舷共装备洪武速射炮八门,洪武大炮二门,自卫能力强悍;船上还配备了最新式的航海罗盘、望远镜。

朱栋在奏疏中写道:“……太子殿下乃国之本,未来承继大统,抚育万民。然治国需财,理财需道。臣谨以此八艘海船为贺,敬献东宫。愿殿下能借此利器,组建船队,泛舟四海,通商惠工,开辟利源。所获之利,既可充盈东宫用度,示天下以储君之能;亦可于灾荒之年,赈济百姓,彰显天家仁德。此乃‘授人以渔’之道,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伏乞陛下圣裁。”

这份贺礼,其价值已无法用金银衡量,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与动力技术,更蕴含着为皇太子建立独立、可持续财源的深远政治意图。朱标阅后,久久不语,他深知二弟此举,既是无比的忠诚与信任,也是对侄子的爱护和强有力的支持,更是对乾元新政的“通商惠工”的身体力行。

他最终朱批:“准奏。着皇太子朱雄英负责,依吴王所奏,筹建‘商行’,专司海贸事宜。各相关部司,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此谕一下,朝野震动。勋贵们,尤其是那些已从海贸中尝到甜头或正欲涉足此道的家族,立刻意识到一个以未来皇帝为核心的、新的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纷纷开始盘算如何与即将成立的东宫的商行建立联系。

而文官中,虽有少数保守者私下非议“与民争利”,但在皇帝明确支持和新政大潮下,也无人敢公开反对。

五月初八,晨曦未露,整个应天城已沉浸在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

宫城仿佛一座苏醒的巨兽,每一片琉璃瓦都在微曦中闪烁着金光。

自午门至奉天殿,铺设着厚达寸许的猩红波斯地毯,两侧林立着身着金甲、手持戟戈的大汉将军与锦衣卫力士,一直延伸到承天门外。

京畿所有衙门戒备,商铺依令张灯结彩,万民空巷,翘首以盼。

巳时正,吉时到。

午门上钟鼓齐鸣,声震九城。

皇太子朱雄英身着仅次于皇帝衮冕的九章冕服(玄衣纁裳,绣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九章),头戴九旒冕冠,乘坐由八匹纯白骏马驾驭的金辂,自东宫出发。

金辂之后,是东宫属官、侍卫扈从以及由三千人组成的庞大仪仗队伍,旌旗蔽日,伞盖如云。

净街官兵手持静鞭,沿途挥响,百姓皆匍匐跪地,高呼“千岁”之声如山呼海啸。

魏国公府内,徐怀瑾已于子时便开始梳妆。

八名经验丰富的尚宫局女官为其服务。里外三层穿上繁复的太子妃礼服:真红大袖衣,遍施金线绣织的云龙纹样;红罗长裙,曳地三尺;深青色的霞帔,上缀金绣云龙纹玉坠子;最后戴上沉甸甸的九龙四凤冠,冠上珍珠、宝石密缀,两侧有珠博鬓,华丽庄重至极。

她用精致的泥金团扇严严实实遮住面容,在命妇的搀扶下,于祠堂拜别徐家先祖。

正堂之上,徐辉祖与夫人身着正式礼服,端坐堂上。

徐怀瑾缓缓下拜,行辞亲大礼。徐辉祖看着即将母仪天下的女儿,喉头哽咽,强抑激动,沉声道:“尔今往后,即为国妇。谨记女诫之言,夙夜勤勉,辅佐储君,和睦宫闱,光耀我徐氏门楣,毋负皇恩!”

徐怀瑾深深叩首,团扇后传来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虽略带哽咽,却字字清晰:“父亲大人教诲,女儿铭刻五内。必当恪守妇道,虔敬恭顺,以承宗庙,以奉君父,绝不辱没徐氏忠孝传家之风。”言辞得体,气度从容,令在场观礼的宗室命妇皆暗自颔首。

亲迎队伍返回皇宫,至奉天殿前丹墀。

皇帝朱标与皇后常元昭高踞御座,太上皇朱元璋与太上皇后马秀英设座于御座左侧。

丹陛之下,亲王、郡王、国公、侯伯、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鸦雀无声。

大婚核心仪式——“庙见”与“朝见”依次进行。

朱雄英与徐怀瑾在赞礼官引导下,先至奉先殿,于朱明列祖列宗神位前焚香祷告,诵读祝文,宣告宗族,完成“庙见”之礼,标志着徐怀瑾正式成为朱氏家族成员。

随后,二人返回奉天殿,行“朝见”礼,三跪九叩,拜谢君父。

朱标目光温和地注视着阶下的一儿子儿媳,长子英挺儒雅,已具仁君之风;儿媳端庄娴静,确系国母之选。

他温言道:“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尔既为夫妇,当体念祖宗创业维艰,同心同德,持守礼法,为天下万民表率,共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常皇后亦含笑赐下玉如意一对(寓意事事如意)、青玉璧一方(象征品行高洁)、紫檀木盒装女则一套。她看着徐怀瑾,眼中既有婆母的审视,更有一丝同为勋贵之女的理解与期许。

“礼成——!”

随着司礼监太监悠长的唱赞,钟鼓楼再次奏响宏大的乐章,奉天殿内外,数千官员齐刷刷跪倒,山呼“万岁!千岁!”之声,如同惊雷,滚过殿宇,直冲云霄。徐怀瑾,在这一刻,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子妃。

是夜,宫中大摆宴席,乾清宫前广场灯火璀璨,如同白昼。

御膳房倾力制作珍馐百味,教坊司呈献平定天下之舞、天命有德之舞等宫廷乐舞。

朱雄英与徐怀瑾居于主位之侧,接受百官轮番敬酒祝贺。

徐怀瑾举止得体,应对裕如,既保持了储妃的端庄威仪,又不失温和亲切,令徐达、常遇春等老牌勋贵深感欣慰,也让刘基、宋濂等文臣看到了未来母仪天下的仁德之光。

宴会中途,朱元璋与马秀英在朱标、朱栋陪同下短暂现身,老皇帝看着眼前济济一堂、君臣同乐的景象,尤其是英气勃勃的长孙与端庄贤淑的长孙媳,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毫无阴霾的畅快笑容,连饮三杯御酒,将气氛推向最高潮。

五月十五,吴王世子大婚。其场面虽规制上略逊东宫,但其展现出的财富、气象与独特的“吴王风格”,同样震撼朝野。

亲迎前日的“铺房”仪式,已成为一场小型的博览会。

吴王正妃徐妙云与侧妃常靖澜亲自坐镇,将内廷邻长春宫、刚刚修缮一新的明德殿布置得美轮美奂。

殿内主体家具选用海南黄花梨与紫檀木,雕工繁复精美自不必说。

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格物巧思:床榻内侧镶嵌着瑞恒昌特制的、可调节角度的水银玻璃镜;多宝阁上摆放着来自西洋的、带有珐琅彩绘的自鸣钟;靠窗位置设有一间“暖阁”,地面与墙壁内预埋了格物司设计的铜管,连接着殿外小型锅炉,可在冬日提供持续温暖,此为吴王府独有。

帐幔用的是江宁织造特供的、掺有金线的云锦,被褥则是苏绣顶级工艺,绣着“百子千孙”图样。

蓝家送来的嫁妆亦毫不逊色,名贵家具、金银首饰、古董字画、田产地契琳琅满目,几乎充塞了殿宇的每一个角落,其豪富程度,令前来观礼的勋贵女眷们咋舌不已。

亲迎当日,朱同燨身着亲王世子礼服,乘坐吴王仪制中允许使用的象辂,由一头温驯的白色巨象牵引,在五百名身着崭新军礼服、佩带燧发枪与马刀的神策军军官骑兵护卫下,前往梁国公府。

蓝霜晴的装扮,在遵循世子妃礼制的基础上,融入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她的凤冠规制低于太子妃,但设计更为灵动,凤鸟展翅欲飞,点缀其间的不是寻常珠翠,而是象征蓝家军功的、小巧精致的剑形与箭簇形金簪。

她步履稳健,行动间裙裾飘飞,自带一股寻常闺秀没有的飒爽之气。

拜别父母时,蓝春看着即将出嫁的爱女,这位沙场猛将竟眼眶湿润,他深吸一口气,将一柄长约尺半、装饰华美却锋利无比的玉具剑郑重交到女儿手中,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霜晴!入得吴王府,便是天家媳。谨守妇道,相夫教子,此为根本!然亦需谨记,我蓝家世代将门,铮铮铁骨,不可或失!此剑伴你,望你持身以正,遇事则刚!”

蓝霜晴双手接过玉剑,并未像寻常女子般垂泪,反而昂起头,目光炯炯,朗声应道:“父亲放心!女儿既入王府,必当恪尽本分,维护王府声誉。我蓝家忠烈之风,女儿片刻不敢忘怀!”其声清越,其志凛然,令在场观礼的武勋子弟无不心折。

亲迎队伍返回吴王府。自端礼门始,经承运殿、存心殿、龙飞殿,直至深处的镜心苑,处处张灯结彩,琉璃灯、玻璃灯、绢纱灯交相辉映,将夜空映照得恍如仙境。

婚仪在宏伟的承运殿举行,吴王朱栋与正妃徐妙云端坐主位,侧妃常靖澜坐于徐妙云下首。帝后亲临,皇太子朱雄英与新晋太子妃徐怀瑾带来了太上皇赏赐朱同燨的玉如意、金佛像等重礼,荣宠至极。

婚礼过程参照皇室礼仪,但因吴王府氛围相对宽松,朱栋本身又带有现代思维,整体氛围更为轻松融洽。

朱同燨秉承其父之风,沉稳持重,每一个礼节都一丝不苟;蓝霜晴则毫无怯场,行止应答落落大方,甚至在某些环节,如与朱同燨行“同牢礼”(共食一牲)、饮“合卺酒”时,她的动作干脆利落,眼神清澈坦荡,与朱同燨的温和内敛相映成趣。

当赞礼官高呼“礼成,盟誓天地,夫妇同心”时,朱同燨侧首望向身边这位英气逼人的新婚妻子,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赏与探究;蓝霜晴亦微微抬眸,迎上他的目光,没有寻常新妇的羞怯躲闪,反而带着一丝平等的、充满活力的挑战意味。

这一幕落在朱栋与徐妙云眼中,二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徐妙云更是低声对朱栋道:“此女性情,与同燨倒是绝配,王府日后想必热闹。”

婚宴设于龙飞殿及殿前广阔庭院,席开三百桌,规模空前。

神策军众将官(除必要值守者)、吴王府属官、各方勋贵、大明帝国大学各学院山长及部分杰出学子、乃至与吴王府有密切商贸往来的一些大商贾(如瑞恒昌各地大掌柜)皆在邀请之列。

韶乐轩的乐师们演奏着由吴王朱栋亲自参与修订的凯旋交响,乐曲既保留了宫廷雅乐的骨架,又大胆融入了军鼓、号角的雄壮音节和民间乐曲的欢快旋律,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极其契合这场联姻的背景。

年轻一代的宗室与勋贵子弟,如迫不及待想要与兄长交谈的朱同燧、赵王朱允烨、衡王朱允熙、徐辉祖的嫡子、常森的几个儿子、沐春的长子等,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处。

他们的话题早已超越了诗词歌赋,更多地围绕着神策军装备的洪武十七式枪的射速、蒸汽海船跨洋贸易的利润、旧港宣慰司的最新见闻。

这些帝国未来的栋梁,在推杯换盏间,交流着信息,建立着人脉,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进取心的、未来朝堂与军界的生动图景。

五月二十二,江宁王朱同燧大婚。相较于前两场的极致辉煌与显赫,这场婚礼更侧重于营造一种雅致、温馨且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

“铺房”设在内廷的英华宫,这里本是朱同燧的居所,经过大规模翻新和精心布置。

沐家送来的嫁妆有极具西南特色的名贵木材家具:色彩斑斓、工艺复杂的彝族刺绣壁挂,造型古朴的傣族黑陶器皿,大量用滇地特有植物染料染制的土布,以及整整五箱涉及云南地方志、少数民族文化、动植物图谱的书籍。

这些与朱同燧之前送来的楠木家具、青花瓷器、浩瀚典籍和谐地共处一室,营造出一种既华贵又充满异域风情和书卷气的独特格调。

亲迎队伍同样由神策军军官着礼服骑兵护卫,朱同燧并未乘坐车辇,而是选择骑乘一匹神骏的西域汗血马。

他身着郡王礼服,意气风发,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笑容,不断向道旁欢呼的百姓拱手致意,甚至对几个扔来鲜花的小孩做了个鬼脸,引得人群爆发出阵阵善意的哄笑和更热烈的祝福。

队伍中有一支特别的乐班,手持笙、箫、笛、管、琵琶、箜篌等乐器,演奏着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婉转清丽的江南丝竹乐曲,与前后两场婚礼的庄严礼乐形成鲜明对比,别具一番风情。

沐安澜的装扮,完美衬托出其灵秀温婉的气质。

她的凤冠较之前两位新娘更为轻巧,以珍珠和淡雅的蓝、绿宝石为主,造型模仿兰花与云朵,清新脱俗。

礼服选用浅红色云锦为主料,袖口、裙摆以湖蓝色丝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外罩一件轻薄如烟的湖色纱帔,行动间如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拜别沐春夫妇时,沐安澜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她跪在父母面前,深深叩首,声音柔美而带着哽咽:“父亲,母亲……女儿……女儿今日远行,不能再承欢膝下……望二老善自保重,勿以女儿为念……”

沐春亦是眼圈发红,他扶起女儿,将一本自己亲笔注释的兵法塞到她手中,谆谆嘱咐:“安澜,滇云万里,京华一梦。从此你便是江宁王妃,需谨记身份,与王爷相敬如宾,善持家业。此书伴我多年,今赠于你,望你明晓事理,韬光养晦。”沐夫人则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泪如雨下,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叮咛。

婚礼在吴王府承运殿举行,规模较世子婚礼更为精致紧凑。

吴王朱栋、正妃徐妙云、侧妃常靖澜皆盛装出席。常靖澜看着与自己性情最为相似的儿子成家,眼中喜悦与感慨交织,几乎要落下泪来,被徐妙云轻轻握住手安抚。

朱同燧全程笑容灿烂,行动间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与迫不及待,偶尔还会因为过于兴奋而在礼仪细节上出现微小瑕疵,引来礼官低声提醒,其憨直之态反而显得真实可爱;沐安澜则始终面带羞涩的红晕,举止却十分优雅得体,她的温婉灵动与朱同燧的活泼开朗形成了奇妙的互补,两人站在一起,显得异常和谐登对,仿佛天生就该相伴。

婚宴并未设在宏大的龙飞殿,而是别出心裁地安排在了镜心苑的曲水流觞轩及其周边的临水台榭。夜幕降临,太液池上漂浮着无数盏荷花灯,与空中明月、廊下宫灯交相辉映,如梦似幻。

宾客多是年轻宗室、与沐家交好的西南籍勋贵子弟、以及大明帝国大学文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的青年教授与优秀学子。宴会间,没有大型的宫廷乐舞,而是由乐工演奏着清雅的古琴曲,穿插着文人雅士们的即兴诗词唱和与传统的“曲水流觞”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宴会高潮时,朱同燧一时兴起,取过乐工手中的琵琶,即兴弹奏了一曲,指法娴熟,气势磅礴,展现出其不为人知的音乐才华,赢得满堂喝彩。

更令人惊喜的是,沐安澜在众人鼓励下,也轻抚箜篌,以一曲幽兰操相和,琴声空灵清澈,如泣如诉。

夫妻二人,一武一文,一刚一柔,在这山水之间,真正实现了“琴瑟和鸣”,此情此景,美不胜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宾客的心中。

三场极尽繁华的婚礼尘埃落定,帝国权力核心的联姻网络已然织就。

五月末的一个夜晚,月华如练,静静洒在紫禁城层层叠叠的琉璃瓦上,泛着清冷而神圣的光泽。

宁寿宫内,朱元璋与马秀英并未早早安歇,而是对坐在临窗的暖炕上,炕几上摆着一壶刚沏好的六安瓜片,茶香袅袅。

“重八,这三个孙媳妇,你可都瞧真切了?”

马太后慢悠悠地品着茶,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望向窗外那轮明月,语气平和。

朱元璋嘿嘿一笑,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洪亮,带着心满意足的意味:“咱眼睛亮着呢!徐家那丫头,行止有度,言谈得体,眉宇间有静气,是块当国母的好料子,将来必能母仪天下,稳住后宫。蓝家女娃,好!那股子英气,像她老子,眼神亮得跟刀子似的,行事干脆,不拖泥带水,配栋儿家那个沉稳的世子正好!一个主内持重,一个能对外撑场,相得益彰。沐家那小丫头,灵秀得像山里的泉水,温婉懂事,眼神干净,跟同燧那跳脱猴子似的性子正好互补,热闹又不失和睦。嘿嘿,标儿和栋儿这事办得漂亮!把这几个跟着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的心,跟咱老朱家的江山,捆得更紧实了!这叫……对了,栋儿常说,这叫‘利益共同体’!”

马太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家和万事兴。皇家更是如此,内宫和睦,前朝才能安稳。只盼着她们真能如你我所愿,相夫教子,和睦宗室,别再生出些无谓的事端来,像当年……”

她话语一顿,似乎想起了洪武朝后宫的一些不愉快往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与祈盼,“看着这些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我这心里头,既是高兴,又觉得……时光催人老,咱们是真的老喽。”

朱元璋放下茶杯,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老妻略显干瘦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坚定而温暖:“老了怕啥?咱打下的江山,后继有人,而且一代比一代强,咱看着高兴!你看标儿,仁厚,但该硬气的时候绝不软糯,心里有杆秤;栋儿,嘿,那就是咱给标儿准备的定海神针,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现在连孙辈都成家立业了……雄英仁厚像他爹,同燨沉稳像他爹,同燧机灵像他娘……这盛世,算是开了个好头啊!咱现在,就想着能多活几年,看着这帮小崽子,把咱的大明折腾成个啥样的盛世江山!”

与此同时,吴王府,日升宫外的汉白玉露台上。

朱栋与徐妙云并肩凭栏,望着脚下镜心苑中太液池倒映的那轮皎洁明月,以及远处帝都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夜风带着湖水的微腥和花草的清香拂面而来,轻柔而宁静。

“同燨成了家,我们肩上的一副重担,总算可以稍稍放下了。”

徐妙云将头轻轻靠在夫君坚实的肩膀上,声音带着一丝卸下重任后的慵懒与满足,“霜晴那孩子,性子爽利明快,目光清澈有神,并非一味莽撞之辈,与同燨的沉静内敛倒是恰到好处的互补。我看同燨今日看她的眼神,虽有惊讶,更多是欣赏。”

朱栋揽着妻子的肩,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肩头光滑的绸缎,目光却深邃如眼前的夜空,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更远的未来:“嗯。联姻是手段,是巩固联盟、稳定朝局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绝非最终目的。我希望他们,无论是雄英与怀瑾,还是同燨与霜晴,同燧与安澜,都能超越这桩婚姻起始的政治考量,真正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夫妻相处之道,彼此尊重,相互扶持。如同你我,虽缘起于父皇的考量,却能相知相守;如同皇兄与皇嫂,青梅竹马,情深意重。”

“还有同燧和安澜,”

徐妙云想起白日的场景,不禁莞尔,“靖澜妹妹今日不知多开心,拉着我说了许久,说她那个活泼好动的性子,就盼着府里多些生机,看安澜那孩子温婉灵秀,定能和同燧处得来,将来这王府,怕是少不了欢声笑语。”

朱栋嘴角微扬,冷峻的面容在月色下柔和了许多:“是啊。孩子们的路,终究要他们自己一步步去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铺就好前路,架设稳固的桥梁,扫清一些显而易见的障碍。未来的大明,面临着更广阔的海洋、更复杂的外邦、更深化的变革,需要他们这一代人,用他们的智慧、勇气甚至牺牲去支撑、去开拓。”

他抬起头,望向那无垠的、缀满星辰的深邃苍穹,目光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八艘悬挂日月旗、喷吐着滚滚烟、正破浪驶向未知远洋的蒸汽巨轮;看到了大明银行柜台上,那些以黄金为背书、印制精良、正汇通天下的大明宝钞;看到了遍布各州府县的社学堂中,那些无论贫富、无论男女的孩童,正朗朗诵读着启蒙书籍;看到了帝国漫长的边境线上,手持精良洪武燧发枪、眼神锐利的新式士兵,正警惕地守卫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

“妙云,”朱栋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旧有的桎梏正在被打破,新的秩序与规则正在我们的手中孕育、建立。这三次婚礼,是旧有勋贵集团与皇权联盟的巩固与升华,也是新一代人,带着他们新的思想、新的技能、新的视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大明这艘刚刚启航的巨舰,方才驶出港湾,真正的风浪与壮阔,还在前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扉页空间无上炼体盛宠妻宝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战星圣魔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诸天武侠大穿梭我的竹马是男配纵横都市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诡运蛇妻开局操作蝙蝠侠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午后香茶新书我真是个富二代海贼之弹簧果实斗罗之野猪凶猛
经典收藏医品狂妃风水卜卦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来自深海的他九两金擎天者三国之魏武元勋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绝世宠臣启明1644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秦时之血衣侯传奇纨绔帝业阿尤布王妃
最近更新谋杀三国精编版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红楼梦白话文版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穿越之乱世明君异世界的大明天下穿越之边疆崛起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穿越明末争霸大海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墨苏传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明工业导师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txt下载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