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山林,万籁俱寂,唯有侦察连战士们刻意压低的喘息声和沉重箱篓落地时沉闷的声响,打破了这片原始地带的宁静。
巨大的溶洞内外,已然被几盏大功率军用马灯照得亮如白昼。
眼前的一幕,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沈向西,心脏也忍不住为之一震。
木箱被小心翼翼地逐一打开,露出里面黄澄澄的子弹、泛着冷硬幽光的步枪、成捆的刺刀,甚至还有几门保养得相对完好的迫击炮和配套弹药。
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远超他最初的预估。这简直是一个足以装备一个加强营的宝藏!
战士们两人一组,动作麻利而谨慎地将这些尘封了十几年的杀器搬运出洞,在洞口空地上分类码放。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与兴奋交织的神情,他们都知道,这次发现意义重大。
沈向西站在洞口,目光锐利地扫过不断增加的武器堆,
心中飞快地计算着它们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军事上的补充,还是政治上的意义,都非同小可。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正和王建国低声说着什么的杨平安。
少年安静地站在那里,身形在庞大的武器堆和忙碌的军人映衬下,显得格外单薄。但他脸上没有任何激动或炫耀,
只是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仿佛眼前这震撼的场景与他并无太大关系,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这种超乎年龄的镇定,再次深深触动了沈向西。
王建国安排好搬运的警戒事宜,咧着嘴,带着压不住的兴奋走到沈向西身边,压低声音道:
“向西,这下咱们团可是立大功了!他娘的,这么多家伙什,够小鬼子喝一壶的!”(虽然鬼子早败了,但军人对敌的惯性思维仍在)
沈向西收回落在杨平安身上的目光,转向王建国。
看着自己这个生死兄弟那毫不掩饰的、带着点傻气的兴奋笑容,再想想那个心思深沉如海的小舅子,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伸手,习惯性地想帮王建国拍掉肩章上蹭到的灰尘,动作做到一半,却又停住,只是用指尖轻轻掸了掸,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低声道:
“傻人有傻福。”
王建国一愣,没明白这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下意识反驳:“谁傻了?我这是高兴!”
沈向西没理会他的反驳,目光再次飘向安静的杨平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羡慕:
“找了个知冷知热、模样性情万里挑一的好媳妇不算,天上还掉下来这么个……能耐的小舅子。
王建国,你这福气,真是……让人没话说。”
他的语气很平淡,但话语里的分量却极重。
“傻人有傻福”五个字,此刻在沈向西心里,绝非调侃,而是掺杂着惊叹、认同,甚至是一丝隐秘嫉妒的复杂评价。
他惊叹于王建国的运气,认同这确实是莫大的福气,更隐隐嫉妒这“傻小子”能如此轻易地获得杨平安这种人物的倾力相助。
王建国这回听懂了,黝黑的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与有荣焉地挺直了腰板,
看向杨平安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感激:“那是!我早就说过,平安可不是一般孩子!嘿嘿……”
看着王建国那副“与有荣焉”的傻乐模样,沈向西无奈地摇了摇头,心底却更加清明。
他彻底明白了,想要走近那个歌声动听、眉眼灵动的杨夏荷,杨家父母或许还是其次,这个深藏不露、
一念之间就能送出如此“厚礼”的杨平安,才是他必须认真对待、甚至需要小心“讨好”的关键人物。
这少年,看似温和无害,实则手握乾坤。他沈向西未来的幸福,说不定还真得仰仗这位“小舅子”的心情。
......想到这里,沈向西整理了一下军装,朝着杨平安的方向,主动走了过去。有些“投资”,必须尽早开始。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建国也反应了过来,他岂能落后?两人几乎是并排来到了杨平安面前。
“平安,”王建国抢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十足的关切,
“这大半夜的,又是山路,累坏了吧?冷不冷?等回去,大姐夫那儿还有罐麦乳精,给你冲了喝,暖暖身子,补补!”
他想着自己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
他话音刚落,沈向西便不着痕迹地接上,语气温和,内容却更具“技术含量”:
“平安同志,这次你带路精准,为部队立下大功。我看你身手敏捷,胆识过人,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等你再大几岁,若是有意,部队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我可以做你的推荐人。”
他这话,不仅给出了一个极具分量的承诺,更隐晦地表达了对杨平安个人能力的极高认可。
王建国一听,眼睛瞪圆了,好你个沈向西,上来就放大招?他赶紧补充:
“对对对!当兵好!有前途!平安,到时候就来我们团,有你大姐夫我罩着你,保管没人敢欺负你!你想学打枪、学开车,姐夫亲自教你!”
他拍着胸脯,试图用更直接的“实惠”和“庇护”来吸引杨平安。
沈向西微微挑眉,语气依旧平稳,却暗含机锋:“打枪开车是基础。平安头脑灵活,更适合学习军事指挥、战略战术。
我可以帮你找些内部的学习资料,提前打基础。” 他直接将杨平安的“定位”拔高了一个层次,暗示了更远大的前程。
王建国有点词穷了,他挠了挠头,憋出一句:“……反正,以后在部队有啥事,尽管找我!想吃啥好的,也跟我说!”
他只能用最朴素的兄弟义气和物质关怀来对抗沈向西的“长远规划”。
杨平安看着眼前这两位在部队里叱咤风云的军官,此刻却像两个争相展示玩具的大孩子,用各自的方式向他这个半大少年示好,心中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暖意。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点腼腆的笑容,先是对王建国说:
“谢谢大姐夫,我不累。麦乳精您留着,给大姐补身体。” 然后又转向沈向西,语气恭敬却不失分寸:“谢谢沈团长抬爱。
我现在年纪还小,想先多学点文化知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您的意思,我记下了。”
他谁也没有明确偏向,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感谢了王建国的实在关心,也领了沈向西的看重之意,
同时表明了自己目前的重心是学习,不急于做决定。
沈向西和王建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更深的欣赏。
这小子,真是滑不溜手,心思通透得可怕!
不过,这番“争抢”倒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两人都明确地向杨平安释放了最大的善意和重视。
沈向西知道,这条路还长,但他不着急。而王建国则更加坚定了要对自己小舅子更好的决心。
山洞前的空地上,武器清点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而在这弥漫着金属与历史气息的寒夜里,一种新的、微妙的人际关系,正在悄然建立。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