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阳光给青云镇政府大院镀上一层淡金,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凝重。三辆黑色轿车鱼贯驶入,中间那辆奥迪A6的车牌,在清源县体制内无人不晓——常务副县长韩东风的座驾。
车门打开,韩东风弯腰而出。他一身合体的藏蓝色行政夹克,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如既往的儒雅沉稳。任谁也难以将此刻的他,与那个在办公室里如困兽般焦躁切割关系的形象联系起来。
以镇长李双林为首的镇班子成员早已列队等候。李双林站在最前,左臂仍吊在胸前,脸色微白,但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迎上前。
“韩县长,欢迎您到青云镇指导工作。”李双林伸出右手,语气平稳。
韩东风笑容和煦地握住他的手,力道恰到好处,目光在他吊着的左臂和脸上未愈的伤痕上停留,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双林同志,辛苦了!看看这伤……唉,真是无妄之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好好休养,工作上的事,不妨先放一放。”
“无妄之灾”四个字,轻描淡写地将一场惊心动魄的谋杀未遂定性为意外。李双林心中冷笑,面上不动声色:“谢谢韩县长关心,皮外伤,不碍事。工作耽搁不得,尤其是现在。”他特意加重了“现在”二字。
韩东风眼底阴霾一闪而逝,笑容不变,亲切地拍拍李双林的手背:“好,好!有干劲是好事!我们清源的干部,就要有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
例行寒暄后,众人簇拥着韩东风走向会议室。按照流程,李双林代表镇党委政府汇报近期工作,重点自然是王猛案后的维稳、经济恢复以及他力推的营商环境初步整改设想。他措辞谨慎,避开可能刺激到韩东风的敏感点,将焦点集中于镇级权限内的实务。
韩东风听得似乎很专注,不时颔首,偶尔提笔记录。
汇报结束,韩东风做指示。他先高度肯定了青云镇班子在风波后的“稳控大局”,随后话锋一转,大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同志们呐,”韩东风声音洪亮,目光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李双林身上,“清源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这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要保护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
他端起茶杯,轻吹浮沫,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客观看待,依法依规处理。但不能因个别人的问题,就否定全局,更不能搞扩大化,弄得人心惶惶,影响了大好局面。”
他看向李双林,笑容依旧,敲打之意却已毫不掩饰:“双林同志年轻有为,魄力足,是优点。但在基层,光有魄力不够,还要讲方法,要有大局观。比如你们那份营商环境报告,初衷是好的,但措辞是否过于激烈?有些建议是否急于求成?容易挫伤基层同志和企业家的积极性嘛。”
会议室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在李双林与韩东风之间悄然游移。这是直白的批评。
李双林面色不变,桌下的右手微微攥紧。图穷匕见了。
“韩县长的指示,我们一定认真领会。”李双林迎上那道目光,不卑不亢,“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了更健康地发展。清除害群之马,纠正不正之风,正是为了营造真正公平、公正、宽松的环境。这与王猛之流的违法犯罪,有本质区别。我们不能为求稳定,就对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姑息养奸。”
他清晰地划出界限,将“优化”与“犯罪”区分开来。
韩东风脸上笑容一僵,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几分。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倾,带来无形压迫:“双林同志,道理不错。但凡事有度。我听说,你在查一些陈年旧账?甚至涉及县里早已定性的项目和资金?”
他终于亮出獠牙,直指核心!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
李双林心弦骤紧,这是最直接的试探与警告,让他停止深挖“青瓷”相关旧案。
“韩县长可能听到了不准确的信息。”李双林镇定自若,早有准备,“我只是梳理镇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闲置资产,目的是盘活资源,防止流失。这是正常工作,且目前仅限于镇级层面。”
他滴水不漏,既不承认,也未完全否认,将范围牢牢限定。
韩东风紧盯李双林,试图看穿他。但李双林眼神清澈坚定,无丝毫闪躲。
沉默持续数秒,压抑得令人窒息。
忽然,韩东风朗声一笑,靠回椅背,打破僵局:“好!有这种厘清家底、盘活资源的心思,很好!这说明双林同志是真想干事!我只是提醒,注意方式,把握节奏。历史问题成因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他起身结束谈话:“走,双林同志,去看看镇里重点企业。发展,终究要靠实体经济!”
调研队伍再度出发,表面重回和谐。
但在前往企业的车上,韩东风望着窗外,脸色渐沉。李双林的强硬与谨慎超乎预期,这不是王猛那种可操控的莽夫,也非张万和那般易受惊吓。
他意识到,仅靠施压恐难让其收手。
而另一辆车上的李双林,同样心潮翻涌。这次“调研”是赤裸裸的试探与威胁,反而印证了他的判断——韩东风慌了!他们害怕继续追查!
“青瓷”背后,那笔巨款的终极秘密,究竟是什么?
李双林望向窗外,目光似已穿透街景,窥见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暗流。
他知道,与韩东风的这次交锋,仅是风暴前奏。真正的对决,还在后面。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日惊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