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楼,县委书记办公室。
李双林将那份连夜赶写、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关于请求支持青云镇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的报告》,双手呈送到杨国威的办公桌上。
“杨书记,这是我们就破格使用年轻干部一事,向县委作的正式汇报。”李双林站得笔直,语气沉稳。
杨国威接过报告,没有立刻翻看,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听说,你们镇里为了这件事,争论不小?”
李双林没有隐瞒,简要将党委会上的分歧以及后续接到说情电话的情况,客观地陈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指责谁,只是清晰地展现了面临的阻力。
杨国威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等到李双林说完,他才拿起那份报告,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翻阅起来。
报告并不长,但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开篇点明青云镇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接着尖锐地指出了现有干部队伍在理念、知识、能力结构上存在的不足与脱节。然后,详细列举了拟提拔几位年轻人的具体事迹、能力特长以及计划安排的岗位,论证了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最后,将此举提升到“为青云镇长远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打破论资排辈窠臼、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的战略高度。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双林屏住呼吸,等待着。他知道,这份报告,不仅仅关乎几个人的提拔,更关乎他能否在青云镇真正建立起一支能打硬仗、与他同心同德的骨干队伍,关乎他的改革蓝图能否从纸上落到实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杨国威看得很慢,很仔细。
终于,他放下报告,摘下了老花镜。他揉了揉眉心,脸上看不出喜怒。
“双林啊,”杨国威缓缓开口,“你的这份报告,写得很好。问题抓得准,理由也很充分。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清源县必须要走的路。”
李双林心中稍稍一松。
但杨国威的话并没有说完,他话锋一转:“但是,你也要知道,改革,尤其是人事改革,是最敏感、最复杂,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你动了别人的位置,就等于动了别人的利益和前途。遇到的阻力,是必然的。”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双林:“马文斌同志在青云镇工作多年,情况熟悉,有一些不同看法,也可以理解。县里有些同志打电话关心,也属正常。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顶住压力,能不能把事情做成功,用事实来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双林迎着他的目光,坚定地说:“杨书记,我有信心!只要给我们这些年轻人舞台和机会,他们一定能干出成绩,绝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
“好!要的就是你这个劲头!”杨国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拿起笔,在报告首页的空白处,唰唰地写下几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此方案着眼于青云镇长远的改革发展,思路正确,人选具备潜力。同意按程序加快推进。组织部门予以指导支持。清源县的干部队伍,需要这样一股清新之风,需要这样一批敢闯敢试的‘尖兵’。望大胆使用,严格管理,早日见效。——杨国威”
写完,他将报告递还给李双林。
李双林双手接过,看着那力透纸背的批示,尤其是“同意按程序加快推进”和“大胆使用”这几个字,感觉手中的几页纸瞬间拥有了千钧之重!这不仅仅是同意,这是最强有力的背书,是尚方宝剑!
“谢谢杨书记!”李双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不用谢我。”杨国威摆摆手,神色重新变得严肃,“我把支持给了你,你把成绩做出来。这就是对我,对县委最好的回报。记住,这几个人用好了,就是一面旗帜,能带动一大片;用不好,或者出了什么问题,你和我,都要承担责任。压力,我现在是帮你顶住了大半,但剩下的,需要你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青云镇把它化解掉,把事情办好!”
“是!我明白!保证完成任务!”李双林挺直胸膛。
从杨国威办公室出来,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下耀眼的光芒。李双林紧紧握着那份带着批示的报告,步伐坚定有力。
他知道,有了杨书记这柄“尚方宝剑”,马文斌等人的公开反对将不得不收敛,县里那些说情打招呼的声音也会暂时消失。他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推进他的人事布局了。
然而,他也深知,表面的阻力消退,不代表暗地里的较量结束。正如陈静所告诫,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对手,只会变得更加小心,更加难以捉摸。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战场——那些即将由年轻人主导的具体项目。在那里,较量将更加具体,更加残酷。
但此刻,李双林无所畏惧。
他回到车上,对司机小陈吩咐道:“回镇里。”
车子发动,驶向青云镇的方向。李双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眼神锐利。
新的战鼓,已经擂响。他麾下的“尖兵”们,即将奔赴属于他们的阵地。
而他和隐藏于暗处的对手之间,围绕青云镇未来命运的开始了博弈。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日惊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