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旌节下的尘埃与傲骨
清晨,凛冽的空气中夹杂着远道而来的车辆引擎轰鸣声。一支规模不大却极其精悍、仪容整肃的黑色车队,在一队身着全黑色外骨骼装甲、驾驶着“烈风”型全地形装甲车的王朝中央卫戍军团士兵的护卫下,沿着刚刚夯实不久的临时道路,缓缓驶入青霖市那尚未完全竣工的主城门。车队中央,那辆流线型设计、喷涂着玄鸟徽章、具备防弹和灵能屏蔽功能的特制豪华轿车,无声地宣告着车内人物身份的尊贵。这与周围简陋的环境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王朝枢密院与政务院联合特使,中央安全保障委员会副秘书长崔弘靖,终于抵达了。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支从东海市方向来的、规模庞大得多、护卫也更加森严的车队也相继抵达。东海行省总督赵天霸,在其心腹官员(包括市长林美凤等)的簇拥下,亲自前来“陪同”特使进行表彰,其排场和随行人员的数量,甚至隐隐压过了中央特使团,彰显着其作为封疆大吏的权势与财富。
简朴却刻意收拾过的原青霖镇镇政府广场,如今挂上了红绸,临时搭建起了一座主席台。表彰大会在此举行。
崔弘靖特使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保养得极好,皮肤白皙得与这片风沙之地的格调格格不入。他身着剪裁合体的高级行政官员制服,步履从容,姿态优雅。然而,他那双微微上扬的丹凤眼中,虽带着公式化的温和笑意,目光扫过台下那些衣衫褴褛的士兵、面有菜色的民众以及残破的街道时,眼底深处却会飞快地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审视、评估,以及一种居高临下的、仿佛怕被尘土沾染的疏离感。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规制,充满褒奖,称赞青霖军民“忠勇可嘉,砥柱中流”,但语调平缓,缺乏真正的情感波动,仿佛在宣读一份与己无关的公文。他始终与周震、秦虎等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体现了上官的亲和,又绝不容许过度接近。这是一种浸润高层数十年、早已融入骨髓的傲慢,不着痕迹,却能让敏感者清晰地感受到那堵无形的墙。
相比之下,东海总督赵天霸则显得“热情”和“接地气”得多。他身材高大,声若洪钟,拍着周震的肩膀,说着“辛苦了”、“为王朝守土,功在千秋”之类的场面话。但他的热情,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表演。他的目光,更多时候是落在特使崔弘靖的身上,观察着后者的反应,揣摩着中央的意图。他带来的大量“慰劳品”(主要是高级营养剂和奢侈品衣饰),与其说是给前线将士的实惠,不如说是一场展示东海行省“慷慨”与“支持”的秀。
市长林美凤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既不失身份又不显过于招摇的湖蓝色套装,妆容精致。她巧妙地周旋于特使、总督和青霖市本地官员之间,言笑晏晏,既不失时机地代表东海市表达对前线的大力支持,又不忘恰到好处地提及东海市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倾尽全力的付出”。她看向楚歌等战斗英雄的目光中带着欣赏,但那种欣赏,更像是在评估一件有价值的资产。
表彰的重头戏,自然是对关键人物的授勋。
周震、秦虎、夏侯岳等人都按程序接受了表彰和晋升。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焦点,是那位在战报中被描绘成“单骑斩鬼将”的S级觉醒者,新任灵调局代副局长——楚歌。
当楚歌迈步上台时,整个广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灵调局作战服,身姿挺拔如科,脸上没有任何激动或惶恐,只有一种经过血火淬炼后的平静和坚定。这种气质,与周围官员们的官样文章形成了鲜明对比。
崔弘靖亲自将一枚代表王朝最高勇士荣誉的“赤焰勋章”佩在楚歌胸前。他完成动作后,并未立刻退开,而是罕见地近距离仔细端详了楚歌片刻,脸上公式化的笑容似乎真切了一分。
“楚副局长,年轻有为,实乃国之栋梁。”崔弘靖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台上几人听清,“委员会的几位老顾问,看了你的战报,都赞叹不已。 最高执政官也曾垂询。以你之才,屈居于此边陲危地,实在是有些……屈就了。”他话语微微一顿,目光意味深长,“待此间事了,王朝中枢,或许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你去施展抱负。 届时,我或许可为你引荐一二。”
这番话,看似随口的勉励,实则蕴含着极其高明的、不动声色的拉拢。没有明确的承诺,却点出了“委员会”、“最高执政官”的关注,暗示了通往权力核心的捷径,并将自己定位为潜在的“引路人”。这是一种基于价值的认可,更是一种隐秘的招揽。
楚歌神色不变,只是平静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守土安民,是职责所在。楚歌唯有竭尽全力,不负重托。”语气不卑不亢,既未拒绝,也未接茬,将对方的试探稳稳地挡了回去。
崔弘靖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欣赏,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这番交锋短暂而隐蔽,台下众人只看到特使对英雄的勉励和英雄的沉稳回应。
然而,一旁的东海总督赵天霸和市长林美凤,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赵天霸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闪烁了一下。林美凤则端起茶杯,借抿茶的瞬间,掩去了嘴角一丝了然的微妙弧度。他们太熟悉这种权术游戏了。中央特使的拉拢,意味着楚歌的价值已经被更高层认可,这既是对东海行省的一种无形“警告”(人是我们看上的),也使得楚歌成了各方都想要争取的“香饽饽”。
简短的表彰仪式结束后,便是安排特使和总督视察防线和“新城”。
行程仓促而充满形式主义。崔弘靖在周震等人的陪同下,乘坐特制的、带有全环境维持系统的豪华指挥车,远远地“眺望”了一下冥川节点的方向,听取了“极为精简”的战况汇报。沿途的残垣断壁、尚未清理干净的血迹、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腐败气息,让这位来自繁华都城的特使,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不时用一个精致的空气净化器轻轻呼吸。
预先安排好的、一片相对“整洁”的垦荒区,以及“坚城实业”那尚在建设中的工厂,成了重点参观对象。苏软软作为技术负责人,被推上前做介绍。她言简意赅,专业性十足,但崔特使显然对这些“技术细节”兴趣寥寥,只是礼貌性地点头,目光却已飘向远方。
接风宴席,设在清理出来的最大一间仓库内。食材大部分由东海车队带来,经过随行厨师的精心烹调,算是丰盛。然而,宴会的气氛却透着一种诡异的尴尬。崔弘靖举止优雅,用餐礼仪无可挑剔,但几乎不动筷子,只是浅尝辄止。他带来的随从们也大多如此,与周围作陪的、历经匮乏的青霖市官员形成了对比。
酒过三巡(主要是东海来的官员在敬酒),崔弘靖便以“旅途劳顿,日程紧张,不敢过多打扰前线将士”为由,提出需要休息。其归心似箭的态度,已然明显。
第二天一早,特使团甚至没有等到原定的“视察新兵训练”行程,便正式提出辞行。崔弘靖对周震等人说了些“再接再厉,固守待援”的官话,承诺“所需物资兵员,委员会必将优先协调”,随后便登上了轿车。
东海总督赵天霸一行,自然也一同离去。临行前,赵天霸再次握住周震的手,声音洪亮地保证:“周代市长放心!东海行省,就是青霖市最坚实的后盾!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林美凤也向楚歌、苏软软等人含笑告别,言语中充满鼓励,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完成了一项麻烦差事后的轻松。
庞大的车队,扬起滚滚尘土,沿着来路,毫不留恋地驶离了这片刚刚被“表彰”过的土地。将盛大的喧哗,以及背后更盛大的空虚与失落,留给了青霖市。
站在城头,望着远去的车影,楚歌 摸了摸胸前那枚冰冷的赤焰勋章,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苏软软 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感觉怎么样?”
“一场戏。”楚歌言简意赅。
“但至少,有了这枚勋章,还有这个副局长的名头,”苏软软笑了笑,“以后我们去跟东海要经费、要物资,腰杆能更硬一点。 那位崔副秘书长的话,说不定也能让某些人有所顾忌。”
楚歌点了点头。他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特使的拉拢,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关注和资源,也可能引来更深的觊觎和麻烦。但眼下,他无暇多想这些。
城内,短暂的喧嚣过后,是更加现实的生存压力。粮食库存因接待消耗了不少储备。城墙还需要加固,新兵训练亟待加强,垦荒的作物离收获还早。冥川节点的红光,依旧在天边沉默地闪烁,比任何特使的许诺都更真实,也更冷酷。
表彰大会结束了,荣耀留在了纸上和少数人的胸前。而生活,或者说生存,依旧要继续。青霖市的人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再次拿起工具和武器,走向各自的位置。对于他们而言,来自远方的旌表,远不如明天能吃饱饭,以及今晚城墙不倒来得重要。
真正的挑战,从来不在盛宴之上,而在每一天的坚守之中。
喜欢末世鬼气,我靠防御成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世鬼气,我靠防御成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