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雨桐设计”的工作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周雨彤正俯身修改着一份设计图纸,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刘思雨的名字。
“思雨,怎么了?”她接起电话,笔尖仍未停歇。
电话那头,刘思雨的声音压得有些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雨彤,我刚听王浩宇提了一嘴,说陈嘉铭他爸爸,陈叔叔,昨天因为轻微的心绞痛,住院观察了。”
笔尖猛地一顿,在图纸上划出一道突兀的痕迹。周雨彤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猝然揪紧,呼吸都滞了片刻。“在哪家医院?情况严重吗?”她的声音不自觉地绷紧了。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VIp病房。王浩宇说只是例行观察,不算太严重,但毕竟年纪大了,需要静养。”刘思雨顿了顿,语气带着试探,“你……要不要去看看?”
去看他?以什么身份?那个差点把他儿子逼疯、让他家蒙羞的前儿媳吗?
周雨彤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她几乎能想象出陈家父母,尤其是陈嘉铭,看到她出现在病房门口时,会是怎样冰冷乃至厌恶的眼神。那无异于自取其辱,更可能刺激到病中的陈卫国。
“我……不去了。”她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我现在去,不合适。”
挂断电话后,办公室恢复了寂静,只有电脑主机运行的微弱嗡鸣。周雨彤却再也无法专注于眼前的线条与数据。陈卫国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庞在她眼前晃动,想起装修老房子时,他对每一个细节的满意,对她偶尔提及的养生之道的认真倾听。
一种混合着愧疚、担忧和无力感的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她不能去看望,但让她什么都不做,她做不到。
猛地站起身,她抓起手提包,对正在核对预算的刘思雨匆匆交代了一句:“思雨,我出去一趟,有点事。”
她没有说去哪里,刘思雨看着她略显急促的背影,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多问。
周雨彤开车径直去了本市最大的生鲜市场。清晨的市场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她穿梭在拥挤的人流中,不再是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连蔬菜都认不全的大小姐。她熟练地挑选着最新鲜的土鸡,肉质紧实,皮色金黄;仔细辨认着药效平和、适合老年人术后恢复的党参、黄芪和枸杞;又挑选了几颗饱满的山药和一把翠绿的小葱。
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极其认真,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讨价还价,查看品质,她混在寻常主妇中间,身上那股职业女性的精英感被市井的烟火气暂时掩盖。
回到公寓,她系上围裙,一头扎进厨房。将土鸡仔细清洗,焯水撇去浮沫,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清洗干净的药材和切好的山药段。大火烧开,转为文火,慢慢地炖着。
厨房里渐渐弥漫开一股浓郁而醇厚的香气。她守在一旁,不时查看火候,用汤勺轻轻撇去偶尔冒出的油星,动作专注而耐心。这锅汤,倾注了她所有无法宣之于口的歉意与关心。她记得张慧兰说过,陈卫国口味清淡,不喜欢太过油腻,所以她格外注意火候,力求汤色清亮,味道醇和。
足足炖了三个多小时,直到鸡肉软烂,药材的精华尽数融入汤中。她小心地将汤滤出,撇净表层的浮油,只留下清澈金黄的汤汁,然后倒入准备好的保温桶里。
赶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时,已是下午。她没有去VIp病房区,甚至没有靠近住院部大楼,而是直接来到了心脏内科的护士站。
值班的是个面容和善的年轻护士。“你好,请问有什么事?”
周雨彤将沉甸甸的保温桶放在台面上,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护士小姐,你好。这个是送给VIp病房3号床陈卫国先生的营养汤,麻烦你帮忙转交一下,可以吗?”
年轻护士看了看保温桶,又看了看她,例行公事地问道:“好的。请问您是病人家属吗?需要登记一下姓名。”
“不,不用登记。”周雨彤连忙摆手,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垂下眼帘,语气带着恳切,“我……我不是家属。就是一个……普通朋友。拜托你,千万不要告诉陈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汤是我送的。就……就说是医院营养科安排的,或者……或者说是好心人送的,都可以。总之,请不要提我,可以吗?”
她一连说了好几个“可以吗”,语气里的卑微和急切让年轻护士有些讶异,但还是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帮你转交,也不会说是你送的。”
“谢谢!太谢谢你了!”周雨彤如释重负,连声道谢,仿佛对方帮了她天大的忙。她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承载着她无数心意的保温桶,转身快步离开,背影几乎称得上仓促,仿佛生怕慢一步,就会被人发现,打破这小心翼翼维持的平衡。
从那天起,送汤成了周雨彤雷打不动的日常。
无论工作室的工作多忙,她总会挤出时间,清晨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到厨房用心熬炖,然后在下午固定的时间,准时出现在护士站,送上那个沉甸甸的保温桶,以及那句反复的、带着恳求的叮嘱:“麻烦你了,千万不要说是我送的。”
每一次,她都只是送到护士站,从未试图踏入病房一步,也从未向任何人打听过陈卫国的病情。她只是固执地、沉默地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偿还着那份沉甸甸的亏欠。
与此同时,另一件需要她耗费心力的事情也在悄然进行。
在一次与建材圈朋友的闲聊中,她偶然听说,已经濒临破产的李建国似乎并不甘心,正在一些小圈子里散布关于鼎盛建材“资金链紧张”、“看似风光实则外强中干”的谣言。虽然这些谣言暂时无法对根基深厚的鼎盛造成实质性威胁,但苍蝇不咬人却膈应人,放任不管,终究会影响企业声誉和市场信心。
周雨彤的心沉了一下。她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李建国狗急跳墙的反扑。陈嘉铭刚刚接手集团,地位尚未完全稳固,任何负面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
她不能坐视不理。
动用手头所有的人脉和资源,她开始隐秘地调查李建国及其公司的近况。通过几个做财经调查和行业分析的朋友,她迂回地收集信息。她了解到李建国为了之前的价格战和应对税务调查,早已掏空了公司流动资金,现在靠着抵押和借贷勉强维持,旗下几个项目都因资金问题陷入停滞,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些信息碎片,被她一点点搜集起来。她利用深夜时间,坐在书房电脑前,将收集到的零散证据——部分公开可查的财务数据截图、项目停滞的内部消息(隐去来源)、以及个别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匿名处理)的抱怨记录——小心地整理、归类,形成一份逻辑清晰的文档。
文档里,她用客观冷静的口吻,列举了李建国公司目前面临的真实困境,与他散布的谣言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没有添加任何主观评论,只是将事实罗列出来。
完成这一切后,她注册了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的匿名邮箱。在发送前,她犹豫了片刻。直接发给陈嘉铭?不,他的私人邮箱未必会看陌生邮件,而且太过直接。最终,她选择了孙晓丽的工作邮箱。孙晓丽作为市场部经理,负责舆情监控,身份合适,而且足够专业敏锐,一定会重视这封邮件。
点击发送。
看着“发送成功”的提示,周雨彤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她略显疲惫却异常清亮的眼眸中。
她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熬一碗汤,默默地扫清一点可能存在的障碍。
不祈求被看见,不奢望被感激。
这只是她选择的,自我救赎的道路上,必须完成的功课。是愧疚驱使,也是……内心深处,那份从未真正熄灭、也无法彻底割舍的牵挂,在暗夜里无声的燃烧。
喜欢婚礼前夜,她选择陪男闺蜜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婚礼前夜,她选择陪男闺蜜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