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成功的狂喜过后,夜色渐渐笼罩了小院。冷父江氏等人依旧围着那台打谷机啧啧称奇,激动地讨论着,久久不愿散去。周木匠也被奉为上宾,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光彩。
然而,作为在场最清楚这打谷机价值的人,冷烨尘在最初的激动过后,很快便陷入了更深沉的思虑之中。他没有参与家人的热烈讨论,而是独自一人,负手立于后院檐下,深邃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台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沉稳的木制机器。
月光初升,清辉洒落在打谷机冰冷的铁齿和坚实的木架上,也勾勒出冷烨尘冷峻而肃穆的侧脸轮廓。他脑海中飞速掠过白日试验时那震撼的一幕——谷粒如急雨般脱落,效率远超人力十数倍!这绝不仅仅是一件“好用”的农具!
他想得更远。
大周立国虽已百年,但边疆未靖,天灾时有,国库并不总是充盈。粮草,始终是维系国本、支撑军队的命脉。每年秋收,为了抢在天时之前将粮食归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即便如此,也常有因脱粒不及时而导致的霉变损失。若能推广此物,全国上下能节省多少人力?能多收多少粮食?能减少多少损耗?
这不仅仅意味着农家能更轻松、收获更多,更意味着朝廷的粮仓能更加充盈,边疆将士的补给能更有保障,应对灾荒的能力也能大大提升!这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社稷神器!
其意义,远超他个人在战场上斩将夺旗的军功!
想到这里,冷烨尘的心潮难以平复。他转身,目光穿过喧闹的堂屋,落在正被江氏和周桂香围着、浅笑应答的凌初瑶身上。月光与灯火交织,映照着她清丽的容颜,沉静而美好。
这惊世之功,源于她。
他必须知道她的想法。
待众人情绪稍平,陆续散去,周木匠也心满意足地回家后,冷烨尘走到了凌初瑶身边。堂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孩子们也已睡下。
“初瑶,”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郑重,“我们谈谈。”
凌初瑶抬眸,对上他异常严肃认真的目光,心中了然。她点了点头,随他走到院中石桌旁坐下。
月光如水,将两人的身影拉长。冷烨尘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为她倒了一杯温水,推到她面前,动作间带着不易察觉的珍重。
“今日这打谷机,功效远超预期。”他缓缓开口,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初瑶,你可知此物若推广开来,于朝廷,于天下农耕,意味着什么?”
凌初瑶捧着微温的茶杯,神色平静:“或许,能让大家轻松些,粮食多收些。”
她说得轻描淡写,冷烨尘却摇了摇头,语气愈发凝重:“不止如此。此物可大幅提升脱粒效率,节省海量人力,减少粮食损耗。于国,可充实粮仓,稳固边防,增强国力;于民,可减轻劳役,增加收成。其利,可泽被苍生,福延后世。”
他停顿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住她,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询问:“此物源于你的奇思妙想,图纸亦由你亲手绘制。现在,我想问你,是否愿意……将此物献于朝廷?”
他没有以丈夫的身份命令或要求,而是以平等的、尊重的姿态,征求她的意见。这份尊重,让凌初瑶心中微动。
在她原本的计划里,拿出打谷机,一是为了解决自家和村中的实际困难,二也是为了借此站稳脚跟,获得一定的声望和保障。她并非没有想过更长远的影响,但由冷烨尘如此清晰、深刻地剖析出来,并郑重地询问她的意愿,这种感觉是不同的。
她看着他。月光下,他冷硬的眉眼间带着属于军人的坚毅与担当,也带着对她全然的信任与尊重。他没有将这惊世之功据为己有的念头,而是首先考虑到了她的意愿和这份功劳的归属。
凌初瑶沉默了片刻。在她原本的末世观念里,力量和技术是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筹码。但在这里,在这个男人身边,在这个刚刚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她的想法似乎也在悄然改变。
将打谷机献出去,或许会失去暂时的“独家”优势,但若能因此惠及更多人,能为这个刚刚接纳她的世界做点什么,似乎……也不错。而且,由冷烨尘这个将军来推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她抬起眼,迎上他等待的目光,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一丝犹豫与不舍,只有一片坦然的澄澈。她唇角微弯,点了点头,声音清晰而平静:
“好。若此物真于国于民有益,献出去,是应当的。”
她的回答如此干脆,如此坦然,仿佛献出的不是足以青史留名的惊世之功,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物事。
冷烨尘心中巨震!他预想过她可能会同意,却没想到她会如此毫不犹豫,如此云淡风轻!这份胸怀,这份见识,再次让他深深折服。
他猛地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放在石桌上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让她感到疼痛。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欣赏,以及一种更深沉的、名为“骄傲”的情绪。
“初瑶……”他声音沙哑,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甸甸的承诺,“我冷烨尘,必不辜负你这份心意与功劳!”
喜欢末世大佬穿成农家妇后她封爵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世大佬穿成农家妇后她封爵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