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然用指甲刮开录音笔底部的划痕,金属镊子探进去时碰到一点阻力。她屏住呼吸,轻轻一撬,一块薄片弹了出来,边缘带着细密焊点。镊尖在灯光下晃了一下,她把它夹进药盒夹层,顺手将空壳放回床头柜。
护士刚走,走廊的脚步声渐远。她抽出枕头下的便签纸,写下“设备被换”四个字,折成小方块塞进枕套缝隙。手指压了压,确认不会轻易滑出。
半小时后,门把手转动的声音传来。夏岚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牛皮纸袋,肩线挺直,珍珠耳钉在日光灯下泛着哑光。她没说话,目光扫过病房角落的通风口,又落在床头柜上那支黑色录音笔的残骸上。
林蔚然抬起手,指尖点了点枕头。
夏岚走过去坐下,拉开枕头一侧的拉链,取出纸条。看完后,她把纸条揉成团,塞进衣兜,从纸袋里拿出一本旧记者证,封皮磨损,编号模糊。
“从今天起,新闻部停用所有电子证件。”她的声音很平,像在念一份通知,“台长批准我暂代主编,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监控系统。”
林蔚然靠在床沿,喉咙还疼,只能点头。
“你先别说话。”夏岚看了眼监护仪,“等能发声再开口。现在听我说。”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帘拉开一道缝,楼下停车场有几辆采访车陆续驶入。她转过身,手里钢尺轻敲掌心。
“下午两点,全体记者开会。你会看到一场‘销毁仪式’。”
林蔚然抬手,在床单上画了个问号。
“他们给每张记者证加了定位芯片。”夏岚说,“只要进入特定区域,后台就能知道谁在场、待了多久。你上次去化工厂前,系统就标记了你的行动轨迹。”
她顿了顿,“这不是技术升级,是监视。”
林蔚然的手指停在床单上。
“顾明远提醒过我。”夏岚收起钢尺,“但他不能插手内部事务。现在,轮到我动手。”
两点整,新闻部会议室坐满了人。夏岚站在投影幕前,手里拿着一张记者证,正面朝外展示。
“这是张正常证件。”她说,“但背面接口处,藏了一个微型电路板。”
她用钢尺撬开外壳,露出里面细小的金属片。有人倒吸一口气。
“这东西能发射信号,持续七十二小时。”她举起电磁粉碎机的遥控器,“现在,我们把它变成废料。”
第一张证件被投入机器,发出短促的嗡鸣,瞬间化为粉末。接着是第二张、第三张。记者们沉默地递上自己的证件,有人眼神闪动,有人低着头。
夏岚接过最后一张,是民生组实习生的。她当众拆开,确认无异常后才归还。
“从明天起,启用纸质证。”她说,“采访必须两人同行,路线提前报备,回来后交叉核对记录。任何单独行动,视为违规。”
她转身面对摄像头,慢条斯理地转了下手里的钢尺,笔尖朝下,停在镜头前两秒。
没人说话。
散会后,夏岚回到办公室,林蔚然已经坐在沙发上,裹着一条薄毯。她脸色仍白,但坐得笔直。
“接下来呢?”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去台长办公室。”夏岚打开抽屉,取出一把黄铜钥匙,“他每天十点查文件,安保系统切换手动模式,窗口三分钟。”
林蔚然皱眉:“你怎么知道?”
“我在这栋楼工作二十年。”夏岚把钥匙放进外套内袋,“我知道他喝什么茶,几点上厕所,哪天换领带。”
她们乘电梯上十二楼,走廊安静。夏岚看表,九点五十五分。
“等会我会故意和你争执。”她说,“你表现得激动一点,但别真的用力。”
林蔚然点头。
十点零一分,保安出现在拐角。夏岚提高声音:“你必须听安排!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
林蔚然扶着墙,喘气:“我不需要保护……我要真相!”
两人在台长办公室门前拉扯。保安快步走来:“请冷静,这里是办公区。”
“她刚出院!”夏岚指着林蔚然,“情绪不稳定,我带她去心理科!”
保安犹豫间,头顶喷淋头突然洒水,警报响起。消防测试,全楼断电三秒。
生物锁屏幕熄灭。
夏岚迅速掏出钥匙,插入门侧暗格,轻轻一拧。咔哒一声,门开了。
她推林蔚然进去,反手锁门。
办公室宽敞,保险柜嵌在墙内。夏岚输入一组数字,按上指纹,柜门弹开。里面整齐码着文件袋,最上面一个贴着标签:1998.7.25 绝密。
她抽出档案袋,递给林蔚然。
袋口未封,里面是厚厚一叠报告。林蔚然翻到中间,手指忽然僵住。
一张照片滑了出来。
三人合影,背景是工地奠基碑,刻着“海东环保工程启动仪式”。左边是穿白大褂的年轻人,金丝眼镜,嘴角微扬——周慕云。中间是位警察,胸前警号清晰,面容坚毅。右边那人西装笔挺,眼神沉稳,正是现在的台长。
林蔚然盯着照片,喉咙发紧。
“顾明远的父亲。”夏岚低声说,“当年负责污染案现场勘查。台长那时是市政环保办副主任,周慕云是项目技术代表。”
林蔚然翻过照片,背面用蓝墨水写着日期:1998年7月17日。
和她昨夜写在纸上的日期,一模一样。
她抬头看向夏岚:“我爸那天没出现。”
“因为他发现了数据造假。”夏岚接过照片,指尖抚过碑文,“他连夜写了报道,准备第二天发布。可就在凌晨,整个选题被撤,所有资料封存。”
“为什么?”
“因为这张合影。”夏岚将照片放回档案袋,“他们不只是同事。他们是同学,是盟友。你父亲的报道一旦刊出,牵出的不只是企业排污,还有整个系统的包庇链条。”
林蔚然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已冷。
她翻开结案报告,快速浏览。结论写着“污染物未超标,周边居民健康无异常”,签字栏有三方盖章。
她在附录页停下。一页检测数据被替换成空白表格,原表编号043-b,标注“原始样本已销毁”。
“这就是证据消失的地方。”她声音低,却清晰。
夏岚从包里取出一个U盘:“我三年前偷偷备份过部分档案,但缺的就是这份结案报告。现在,我们有了完整的链。”
林蔚然把U盘接上电脑,插入档案袋里的报告扫描件。页面加载完毕,她放大那张合影,用截图工具框出三人面部,保存。
“你还记得张立吗?”她突然问。
“海东集团的研究员。”
“他昨晚失踪了。”林蔚然说,“但他打过电话来问我的情况。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去找证据。”
夏岚看着她:“你想联系他?”
“不。”林蔚然摇头,“我要让他知道,我们已经拿到了东西。他会自己现身。”
她打开邮箱,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留空,主题写:“七号池的真相,找到了。”正文只有一行字:“1998.7.17,你们都在场。”
她没发送,而是保存为草稿。
“等张立出现,我会发给他。”她说,“这是饵。”
夏岚看着她,许久没说话。最后,她轻轻拍了下林蔚然的肩膀。
“你爸要是看见你这样,会骄傲的。”
林蔚然没回应。她关掉电脑,把档案袋重新塞进保险柜,锁好。然后站起身,走到窗前。
楼下电视台广场,几组记者在做连线准备,摄像机对着大楼主入口。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她握紧手中的U盘,指节微微发白。
夏岚走到她身边,两人并肩站着,影子投在玻璃上,像两道竖立的刀锋。
林蔚然忽然开口:“台长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快了。”夏岚说,“他不知道柜子被打开过。”
林蔚然盯着楼下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地下车库入口。
车门打开,一双皮鞋踩上地面。
喜欢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