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终于被压下去了。
通道里还在冒烟,地面湿滑,残留的水和融化的冰混在一起。搜救队的人戴着面罩,举着探照灯一寸寸往前走。林蔚然靠在墙边,摄像机还挂在胸前,手一直没松开过。她的衣服烧坏了好几处,脸上有灰,但眼神很稳。
一名技术人员蹲下身,在一堆金属残块里翻找。他用钳子拨开一片扭曲的铁皮,底下露出一块焦黑的牌子。边缘已经变形,表面布满裂纹。
“找到了。”他说。
林蔚然立刻走过去。顾明远也跟了过来,脚步有点慢,右臂还在渗血,但他没管。
技术人员把警号牌放进密封袋,递给林蔚然。她接过袋子,低头看着那块牌子。裂纹密密麻麻,像某种图案。她没说话,只是把它紧紧攥在手里。
外面的风小了些。搜救队把设备搬进临时实验室,一台便携式扫描仪接通电源。技术人员开始清理警号牌表面的碳化层,动作很轻。
“芯片可能还能读。”他说,“但需要特殊解码。”
林蔚然从口袋里掏出摄像机,递过去。“这里有陈建国的遗言录音,还有我父亲U盘里的加密日志。它们都提到了这个编号。”
技术人员看了她一眼,点头接过设备,插进读取端口。屏幕上跳出几段音频波形和文件目录。他对照着警号牌的编号,输入验证指令。
系统加载了三分钟,弹出一条提示:存储介质受损严重,建议使用低温电子共振扫描。
顾明远拿出国际刑警的权限卡,放在识别区。屏幕闪烁几下,应急通道开启。机器重新启动,进入深层恢复模式。
等待过程中,没人说话。
林蔚然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顾明远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雪地。他的背影很直,但肩膀绷得很紧。
两个小时后,扫描完成。
技术人员调出图像重建结果。裂纹的走向被标记成蓝色线条,逐渐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双螺旋形状,像是dNA链的拓扑图。
“这不是随机损伤。”技术人员说,“这些裂纹是人为编码的,里面藏着加密文件。”
屏幕切换到数据解析界面。文件头显示:LYR-GmY-JointReport_1998。
林蔚然呼吸停了一下。
那是她名字的缩写,加上顾明远的。
文件需要双重验证才能打开。系统提示:指纹+虹膜。
她站起身,走到终端前。手指悬在识别区上方,停了几秒,然后按了下去。
屏幕亮起,提示等待第二项认证。
顾明远走过来。他摘下眼镜,闭眼片刻,再睁开时,眼睛对准扫描仪。
系统读取成功。
文档自动播放。
黑白文字一行行浮现,标题是《关于1998年江城化工污染事件的联合调查报告(初稿)》。
内容很长。记录了当年海东集团如何通过地下管道偷排废水,如何收买检测机构篡改数据,如何利用医药项目掩盖人体实验。资金流向、关键证人名单、实验体编号……所有信息都被详细列出。
林蔚然一页页往下看。她的手指微微发抖。
顾明远盯着屏幕,目光落在一段文字上:“实验体0725号,于1998年7月25日出生,母体死亡,由顾建国警官秘密带离现场。该样本携带改良基因序列,具备环境毒素感应能力,计划用于未来污染溯源。”
那是他的生日。
也是他背上纹身的日期。
文档继续滚动。后面附着几张模糊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两个男人站在实验室门口,一人穿着记者外套,一人穿着警服。林蔚然的父亲,和顾明远的父亲。
他们并肩站着,神情严肃。
文档最后一页,没有编号,没有标题。只有一行手写字:
“致我们的孩子:如果看到这篇报道,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声音。
林蔚然把那页纸打印出来。她拿起纸张,轻轻贴在胸前口袋,和摄像机放在一起。她的动作很慢,像是在完成某种仪式。
顾明远没动。他一直看着屏幕,直到画面定格在两位父亲的合影上。他伸手摸了摸那块烧焦的警号牌,指尖划过裂纹的起点。
“原来你早就知道。”他低声说,“你们早就安排好了。”
技术人员收拾设备,准备离开。临走前,他看了两人一眼。“数据已经备份,原件交给你们处理。”
门关上后,实验室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林蔚然走到窗边,外面的雪停了。极光从云层缝隙里透出来,淡淡地照在废墟上。科考站的残骸轮廓清晰可见,像一座沉没的建筑。
“他们不是为了让我们复仇。”她说,“他们是想让我们继续做这件事。”
顾明远点头。“所以这条路,我们只能走下去。”
她转头看他。“你还记得陈建国最后说的话吗?”
“你说他替我父亲挡了枪?”
“他还说,‘你父亲没死透’。”
顾明远眼神闪了一下。
林蔚然从口袋里掏出摄像机,重新开机。她调出父亲U盘里的最后一段录音,声音很小:“那天晚上,陈医生替建国挡了实验体的一爪,自己右眼报废……他说,真相需要活着的人来守。”
她停下播放,抬头看着顾明远。“如果陈建国说的是真的,那你父亲当年可能没死。他只是消失了。”
顾明远没说话。他低头看着手中的警号牌,忽然发现裂纹的某一段,在灯光下显出几个极细的小字。他凑近去看。
那是用微型刻刀留下的坐标,指向北极圈内一处废弃监测站。
林蔚然也看到了。
她伸手从包里取出父亲的钢笔,拧开笔帽,按下笔尖的按钮。激光扫过裂纹,坐标数字被放大投射在墙上。
顾明远记下了位置。
两人谁都没提离开的事。他们知道,现在还不能走。
外面传来脚步声,是搜救队在清理通道。有人喊话,说主站电力正在恢复,通讯信号即将接通。
林蔚然把摄像机关机,放回口袋。她拿起那张打印纸,又看了一遍结尾的那句话。
“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她折好纸,放进内袋。
顾明远站在终端前,重新调出那份联合报告。他把页面拉回到署名栏。林振国,顾建国。两个名字并列在一起。
他的手指停在屏幕上。
这时,实验室的灯闪了一下。
打印机突然自动启动,吐出一张新的纸。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串不断跳动的数字——是那个废弃监测站的实时温度记录。
数值正在缓慢上升。
喜欢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