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持续发酵的第三天清晨,安国邦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进龙巢前哨基地。张飞正蹲在战机下方调试传动系统,手上沾满黑色机油。
小张,先停一下。
安国邦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郑重,组织上对你的正式任命下来了。
张飞头也不抬,继续拧着螺丝:等会,这个传动节点偏差必须控制在0.2微米以内......
是特聘首席技术顾问的任命!
安国邦提高音量,穆老亲自签发的文件,今天就要对外公布。
听到二字,张飞这才不情愿地放下工具。他随手在工作服上擦了擦,留下几道油渍:什么顾问?能让我调用超算中心吗?
安国邦无奈地摇头,打开手中的深蓝色文件夹。烫金封面的聘书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国家特聘首席技术顾问九个字格外醒目。
月薪八万,配专车,享受特殊津贴......
安国邦念着待遇条款,却被张飞打断。
这些都不重要。
张飞拿起聘书翻看,就说这个头衔能不能让后勤处优先处理我的材料申请?
这时穆青山洪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不仅能优先处理,还能直接调用三座国家级实验室的资源。
张飞眼睛顿时亮了:这个实在!
穆青山示意工作人员抬进来一个银色金属箱。箱内是一套深蓝色制服,肩章上精致的龙纹盘旋而上,在灯光下泛着暗金色光泽。
这是专门为你设计的顾问制服,重要场合需要穿着。
张飞拿起制服仔细检查:防火吗?防静电吗?适合实验室环境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满意地点头:那行,以后就穿这个干活。
安国邦忍不住扶额:这是礼服!不是工作服!
好面料不利用多浪费。
张飞理直气壮地反驳,已经开始盘算在哪些位置加装工具袋。
就在他们交谈时,央视正在午间新闻中插播这条任命消息。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着稿子:经有关部门批准,特聘任张飞同志为国家特聘首席技术顾问......
这则简讯瞬间引爆全网。
微博热搜前十名有六个都与张飞有关:
#张飞国家特聘首席技术顾问#
#从修理工到国家顾问#
#这才是真正的逆袭#
某知名军事论坛里,资深军迷铁血丹心发帖分析:
根据内部消息,这个头衔对应副部级待遇!而且看权限描述,可能比很多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权限都大!
下面的回复瞬间刷屏:
28岁的副部级?我酸了!
人家手搓空天战机的时候你怎么不酸?
这才是国家重视人才的正确方式!
张飞的老邻居老王头看到新闻,激动地跑到小区广场,逢人就说:
我早就说过小张不是普通人!你们还记得他去年帮我修洗衣机吗?那手艺,那技术!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曾经嘲笑修理站快倒闭的街坊们,此刻都围着他打听:
老王,张顾问还接私活不?我家电视坏了......
去去去,人家现在是什么身份,还能给你修电视?
而张飞的父母接到儿子电话时,反应却格外平静。
飞飞,记住你是个当兵出来的。
父亲在电话那头声音沉稳,别辜负组织的信任。
母亲抢过电话:记得按时吃饭,别老是喝可乐!还有,那制服记得经常洗......
张飞在电话这头连连应声,眼睛却一直盯着刚送来的新型材料样本。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对新制服进行了实用性改造 - 在内部加了几个工具袋,把肩章改成了磁吸式,袖口改成收口设计。
安国邦看到被改造的制服时,差点心肌梗塞:这可是意大利名师设计......
现在更实用了。
张飞得意地展示改良成果,你看这个口袋,正好放得下多功能螺丝刀。
当天下午,张飞就体验到了新身份带来的便利。
他需要一种特殊稀有金属做实验,按照以往流程至少要三天才能审批下来。现在他拿着新证件直接去仓库,十分钟就拿到了材料。
仓库管理员态度恭敬:张顾问,还需要什么随时吩咐!
张飞满意地抱着材料往回走,路上遇见基地新来的研究员。对方看到他手里的稀有金属,眼睛都直了:
张顾问,这个材料我们申请了两个月都没批下来......
可能你们申请的方式不对。
张飞认真地说,要写清楚具体用途,最好配上设计图。
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能这么快拿到材料,完全是因为那个新头衔的特殊权限。
晚饭时,食堂特意加了好几道菜。大厨亲自过来询问:张顾问,今天的菜还合口味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尽管提!
张飞想了想:能不能把可乐换成无糖的?安主任老说我糖分摄入超标。
这话让隔壁桌的安国邦听得直瞪眼。
更让安国邦崩溃的是,当晚他巡视实验室时,发现张飞居然用聘书的硬壳封面在压平电路板。
这可是国家颁发的聘书!
安国邦痛心疾首。
物尽其用嘛。
张飞理直气壮,你看这个厚度,压电路板刚刚好。
深夜,张飞独自在实验室调试设备。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检测到宿主获得国家级认证】
【系统权限已升级】
【新模块:跨部门资源协调已解锁】
张飞眼睛一亮:这个好!以后要材料更方便了。
他完全没在意那些虚名,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用新权限加快研发进度。
第二天,张飞穿着改造过的顾问制服出现在基地会议室。在场的专家们看到他那身改良版制服,表情都十分精彩。
肩章被改成了磁吸式,方便拆卸;胸前多了几个工具袋;甚至连袖口都被改成了收口设计,防止碰到设备。
张顾问,您这制服......
一位老专家欲言又止。
很实用吧?
张飞得意地展示,我改了几个地方,特别适合实验室环境。
会议结束后,张飞的新造型很快在基地传开。年轻研究员们私下都叫他最接地气的首席顾问。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几天后基地举行重要接待活动,要求所有人穿着正装。张飞居然穿着他那套改良版制服就来了,还理直气壮:
这难道不是正装吗?我觉得很正式啊!
安国邦看着他那身打扮,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不过张飞的新身份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提出的几个重大项目很快得到批复,研发经费比以前充裕得多。以前需要层层审批的特殊材料,现在只要他签字就能调用。
有一次,某重点实验室的主任看到张飞随手放在桌上的材料申请单,震惊地发现上面居然有十几项被列为战略储备的稀有材料。
张顾问,这些材料......
哦,做个小实验。
张飞轻描淡写地说,应该够用两天了。
那位主任看着足够其他实验室用半年的材料分量,默默闭上了嘴。
随着时间推移,张飞越来越习惯他的新身份。不是习惯那个头衔带来的荣誉,而是习惯了这个身份赋予他的研发自由。
某天,他甚至在项目报告会上睡着了。当被安国邦推醒时,他迷迷糊糊地问:
开完了?那我回去继续做实验了。
全场愕然。
但没人敢说什么。因为就在前一天,他刚解决了困扰某个国家级项目三年的技术难题。
天才总是有些特别的。
穆青山听说后只是笑了笑,只要他能继续创造奇迹,这些细节不必在意。
就这样,张飞以他特有的方式,开始了作为国家特聘首席技术顾问的全新生活。白天他在实验室忙碌,晚上则继续研究系统提供的新技术。
外界对他的好奇与日俱增,但他完全不受影响。有记者千方百计想采访他,他却通过安国邦传话:
有什么好采访的?等我搞出下一个成果再说。
这句话被媒体报道后,又引发了一阵热议。所有人都开始期待,这位特聘首席顾问的下一个小成果,会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发明。
而张飞本人,此刻正对着一堆新到的设备零件两眼放光,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又在网上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永远只有下一项技术,下一个突破。至于头衔、荣誉、外界的关注,都不过是科研路上的点缀而已。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